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个名人治学故事第1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摘要本ppt讲述了我国古今10位名人自学的故事:1.刨根寻底的潘吉星;2.翦伯赞用稿“三不”原则;3.语不惊人死不休;4.白居易写诗下苦功夫;5.韩愈改诗;6.寻得素材方写诗;7.王安石改诗;8.欧阳修作文;9.沈括读书重调研;10.李清照夫妇研究金石艺术。第2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目录1.刨根寻底的潘吉星/42.翦伯赞用稿“三不”原则/63.语不惊人死不休/84.白居易写诗下苦功夫/105.韩愈改诗/126.寻得素材方写诗/147.王安石改诗/168.欧阳修作文/189.沈括读书重调研/2010.李清照夫妇研究金石艺术/22第3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1.刨根寻底的潘吉星历来,不少人认为“纸”是“纟”字旁,因而认为最早的纸是以丝作原料的。为了查证这种说法是否符合实际,中国科学院科学史研究所的副研究员潘吉星,对凡是与“纸”有关的书籍和史料,都如饥似渴地寻来研究,查阅的书籍有两千多本,摘录的卡片有满满一箱,涉及到造纸工艺学、纤维素化学、制丝化学、文字学、植物学等,还查阅了日、俄、英、法、德等国的大量外文资料,还亲自做了实验。他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认为早期的纸也是用植物纤维素制成的,历史上并无蚕茧纸。第4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1.刨根寻底的潘吉星【思考】1.潘吉星对传统说法:“最早的纸是以丝作原料”采取什么态度?2.“光信书不如无书”这种说法对吗?试分析之。【点评】潘吉星这种刨根问底的治学精神,对我们治学是很好的教育。在学习中,对前人的著述和研究成果,不能盲目相信,而是要用头脑思考之,用科学方法分析之,用实践检验之,去伪存真,打破思想僵化,使许多新鲜活泼的见解能够脱颖而出。第5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2.翦伯赞用稿“三不”原则
翦伯赞任《北京大学学报》主编时,用稿坚持“三不”原则:不用错别字多的稿子;不用学术性太弱的稿子;不用托人说情的稿子。
有一次,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亲手将自己的一篇稿子交给翦伯赞。翦伯赞看后立即还给了马寅初,并且坦率地说:“学报是用来和国内外大学同行交流的。您这篇稿子学术味儿不太浓,发表后恐怕影响不太好。”
马寅初听后说:“这些都是我通过实践得来的,怎么不是学术?”翦伯赞反问道:“您的稿子里有可靠的实验吗?有精确的数据吗?有严格的推演过程吗?这篇稿子只能算是一篇经验之谈,而不是学术论文。最后,马寅初校长只好悻悻而去。第6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2.翦伯赞用稿“三不”原则【思考】1.你对翦伯赞的用稿“三不”原则持何看法?2.怎样才能算是一篇好的学术论文?【点评】翦伯赞和马寅初关系一直很不错。但是交情归交情,学术归学术,这就是翦伯赞的做人原则。这也决定了他的严谨治学原则,作为《北京大学学报》主编,他态度鲜明:做学问时别拿交情做交易,坚持用稿“三不”原则。这对于纠正我国当前学术界的种种不正之风,树立了标杆和榜样。第7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3.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代诗人杜甫在长安写过一首《曲江对酒》,其中有一句原来写作“桃花欲共杨花语”,用的是拟人手法,但杜甫觉得不够好,后来改定为“桃花细逐杨花落”,是具体描写。为什么要这样改呢?杜甫经过反复斟酌,原句单看是写得好的,但从全诗反映自己的思想来看,却不大合适。因为当时杜甫与当权派合不来,不为朝廷所用,被人所弃,在长安闲着无所作为,心情非常苦闷无聊。修改句“桃花细逐杨花落”就把那苦闷无聊的心情形象地表达出来了。可见,杜甫的好诗,在很大程度上是改出来的。第8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3.语不惊人死不休【思考】1.为什么说杜甫的好诗在很大程度上是改出来的?2.杜甫说“语不惊人死不休”反映了他怎样的创作态度?【点评】一首好诗并非是落笔就成的,即使像杜甫这样艺术造诣很高的著名诗人,也是通过不断修改,才会有令人爱不释手的佳作问世,传诵千古。杜甫在写作上认真严肃、反复修改、精益求精的写作态度,值得我们学习。第9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4.白居易写诗下苦功夫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歌,读起来不但琅琅上口,通俗明白,连老太太和儿童都能听懂。为什么他的诗写得这么好呢?白居易五、六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作诗。九岁时学会了写诗怎样运用声韵。十五、六岁的时候,更求上进,学习更加刻苦。二十岁以后,他白天认真钻研诗赋,晚上努力读书,又挤时间念诗写诗,忙得连睡觉的时间都挤掉了。由于过度劳累,以至于满嘴生了疮,手上和肘上磨起了老茧。他写诗为了做到通俗易懂,常常去征求别人的意见。如果别人说“听不懂”,他就要继续修改,一直修改到连老太太都能听懂的地步。第10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4.白居易写诗下苦功夫【思考】1.白居易的诗歌有什么特点?他是怎样做到的?2.你从白居易身上可以学到哪些治学方法?【点评】白居易的诗歌具有鲜明的大众化的特点,为人民群众喜爱。他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是因为他学习刻苦,具有扎实的诗歌功底,写作认真,反复修改,舍得下功夫。第11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5.韩愈改诗唐朝诗人贾岛,写了一首题为《题李凝幽居》的诗,其中有两句“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开始时欲作“推”字,又觉不妥,想改成“敲”字,反复揣摩,一时拿不定主意,便请教当时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韩愈。韩愈认真思考起来,认为月下找人,应该是敲门,才和幽居相应。另外,鸟宿池树,夜深人静,明月之下,僧人敲门,景色既美又富有诗意。而且,从音节上来讲,“敲”字也响亮些。于是,韩愈说道:“还是用‘敲’字好。”第12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5.韩愈改诗【思考】1.为什么韩愈为贾岛改诗用“敲”字比用“推”字好?2.为什么写诗作文在选字造句时要反复推敲?【点评】韩愈为贾岛改诗,在“推”、“敲”二字间仔细斟酌,反复琢磨,最后选定“敲”字,使诗作大为增色,更加合情合理,更富诗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写诗作文都必须严肃认真,注意选字造句,才能写出准确精炼、言简意深的好作品来。第13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6.寻得素材方写诗唐代诗人李贺,他写诗常常不是先有题,而是与他的书童早上一起来,便背着一只破口袋,到外面去搜集素材,遇有所得即记载下来装入袋中,晚上在灯下逐一整理,进行创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眼看李贺日渐消瘦,父亲十分心疼地说:“这孩子得走多久呀!是否等到咱把心呕出来才能罢休?”正因为李贺的诗作是从生活中找来的,所以他的诗歌题材都很别致,很少有空泛的内容,在古典诗歌史上,独成一家。第14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6.寻得素材方写诗【思考】
1.李贺的诗歌创作有何特色?2.李贺在搜集、整理、提炼诗歌素材方面有什么令人称道之处?【点评】文艺创作须扎根于生活中,扎根越广,开掘越深,写出的作品越贴近现实,越具有时代性和人民性。李贺写诗搜集、整理、提炼素材的方法,令人称道。
第15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7.王安石改诗王安石是宋朝的大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个大文学家。他写诗的时候要求很严格,从不随随便便。有一次,他写了一句诗:“春风又到江南岸”,后来仔细看看,感觉“到”字太平淡了,想了一下,把它改成“满”字,再看看觉得还不够满意,又想了好半天,最后把它改成“绿”字。为此,他颇费思索,还捻断了几根胡须。这下改得可真好!“绿”字把春风写得多么活泼生动呀!不是春风的来到,才使得江南的大地上都披上了绿色的衣裳吗?第16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7.王安石改诗【思考】1.王安石为改诗捻断几根胡须说明什么?2.王安石把“春风又到江南岸”改成“春风又绿江南岸”妙在何处?【点评】王安石把诗句“春风又到江南岸”改成“春风又绿江南岸”,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却颇费思索、周折,体现了他对待创作的严谨态度。诗文只有反复推敲,不断修改,才能达到出神入化、日臻完美的境界。第17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8.欧阳修作文欧阳修是我国北宋时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散文写得非常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的写作态度很严肃,每当文章初稿写成后,即贴在墙上,边看边改,直到自己认为满意为止。他这种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的精神,直到晚年还坚持不懈。他的老伴劝他说:“你年纪这么大了,又不是小学生,难道还怕老师批评吗?何必这样自讨苦吃!”欧阳修笑着回答说:“我不是怕老师批评,而是怕文章不好,让后来的人笑啊!”第18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8.欧阳修作文【思考】1.欧阳修对待写作抱什么态度?2.你认为文章怎样才能写得好?【点评】欧阳修对待写作严肃认真,他的“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不断修改和对后人负责的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如果具备了这种精神,还愁写不好文章吗?第19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9.沈括读书重调研我国宋朝科学家沈括知识非常渊博,他写的《梦溪笔谈》一书,就涉及了天文、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冶金、建筑、工程、考古、乐律、语言、文字、药物等很多方面的知识。他在读《礼记·月令》时,看到上面有二、八月采药的说法,便留心研究这个说法是否科学。经过反复调查研究,他发现这个说法有很大片面性。沈括认为,规定二、八月采药是不科学的。例如采根做药,要趁其茎叶还未生长时,养分都集中在根部;而用叶做药的植物,应趁叶子刚生长完满时采;用果实做药的植物,要等果实成熟时采。第20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9.沈括读书重调研【思考】1.试评价沈括读书重调研的治学方法。2.“光信书不如无书。”这一说法对吗?为什么?【点评】宋代科学家沈括对前人的说法,不盲从、不轻信,而是经过自己的认真调查和鉴别,提出独立见解,从而获得丰富而可靠的知识,他这种好读书且又喜欢深入调查研究的治学方法,值得我们当代人仿效。第21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10.李清照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宁夏中学宁县达标名校2025年中考生物试题仿真卷:生物试题试卷(6)含解析
- 辽宁理工学院《室内陈设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厦门灌口中学2025年第二学期期中七校联考高三物理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参考
-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影视与文学作品创排》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医学综合素质能力考试试卷及答案
-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市场营销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影视创作与策划职业资格考试卷及答案
-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重点达标名校2025届5月初三第三次联考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教育统计与SPSS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GB/T 15608-2006中国颜色体系
- GB/T 14315-2008电力电缆导体用压接型铜、铝接线端子和连接管
-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散文和小说阅读
- 《民法》全册精讲课件
- 【人卫九版内分泌科】第十一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课件
- 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档案 模板
- 工艺管道仪表流程图PID基础知识入门级培训课件
- 金融监管学-金融监管学课件
- 语文一年级上册:拼音9《y-w》ppt教学课件
- 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原始记录(氢氧化钠)
- 内墙腻子施工技术交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