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马丽华
马丽华,1953年生,山东济南人,作家,作者在1976年进藏,在西藏工作和生活了27年,曾经写过10多本关于西藏人文地理的纪实作品,她被誉为“西藏的歌者和行者”。代表作品有长篇散文《藏北游历》,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诗集《我的太阳》,1997年《走过西藏》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长篇小说《如意高地》获第四届老舍文学奖。作家作品liyongqiang李永强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安营扎寨(
)
黧黑(
)棱角(
)风云变幻(
)
骤然(
)草坝子(
)接踵而至(
)
砾石(
)虔诚(
)恭顺(
)
蠕动(
)
豁然(
)zhālílénɡhuànzhòubàzhǒnɡlìqiánɡōnɡrúhuò凄凉(
)
腈纶(
)
漫不经心(
)懈怠(
)
敦实(
)
蜿蜒(
)熠熠烁烁(
)
消长(
)
衰竭(
)漫溢(
)
演绎(
)qījīnɡmànxièdàidūnwānyányìzhǎnɡshuāiyìyì检查预习——读准字音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检查预习——理解词意蠕动:像蚯蚓爬行那样动。敦实:粗短而结实。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风云变幻:风云变动不定。比喻事物变化复杂或局势动荡不定。熠熠:形容闪光发亮。懈怠:松懈懒惰。历历在目:(物体或景象)一个一个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检查预习——理解词意各拉丹冬雪山
各拉丹冬雪山是长江的源头,海拔6621米,唐古拉山脉主峰。藏语“各拉丹冬”是“高高尖尖的山峰”。马丽华是个旅游达人,每到一个地方就要发一条朋友圈定位。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文章,圈画出表示地点的词语,完成打卡定位。活动一:发”圈“定位理清游踪第3段:在各拉丹冬以东几公里处有牛粪可捡的草坝子
上,我们搭起牛毛帐篷。第4段:我们把车停在冰河上,踏进这块鲜有人迹的冰雪世界,在坚冰丛莽间的一个砾石堆上竖起三脚架。第5段: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第14段:又挣扎着去那座冰河中间的砾石堆。第6段:慢慢从砾石堆上走下来,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第10段:置身于冰窟……第12段:第二天,仍随大部队进入冰塔林。第13段:杰巴他们开着车过来,接我过这一段冰河。第1段:1987年3月上旬,我随电影摄制组走向各拉丹冬,就近安营扎寨。寒冷季节里汽车可以驶过冰河,直接进到山脚冰塔林中。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
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来组织材料的。
也是以“我”的游踪为线索组织材料的。草坝子上接近冰山置身冰窟(冰塔林)(第二天)重返冰塔林砾石堆上移步换景理清游踪马丽华发了一条朋友圈,文案是“各拉丹冬值得你历尽艰辛去走上一遭”。她会为文案配上各拉丹冬哪些美景照片呢?活动二:发”圈“配图理清游踪示例:聚焦第一小节写景部分,心动词句为“巨人、刀削一般、雕塑感”,景观照片命名为“峭拔冰山”。(1)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1,5,6,11(5)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5)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远观(6)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近景(11)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活动三:“声”临奇景电影摄制组邀请马丽华参与纪录片的拍摄,选择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语段作为配音朗读文字,同桌合作读一读。“小马,照片拍的不错,给了我很多的创作灵感。后期的纪录片配音,你也得参与哦!”
——导演(师)拍电影的那一伙不知又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久久不回来。不甘心在车里闷坐,又挣扎着去那座冰河中间的砾石堆。(女生)过午的太阳强烈,冰面疏松多了,有流水漫溢出来。(男生)此刻除了风声,还有一种声音轻易便可辨别出来。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合)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活动四:“圈”中评论——历尽艰辛
“各拉丹冬值得你历尽艰辛来走上一遭。”请浏览课文,作者在各拉丹冬游览时遇到了哪些困难?“为什么是’历尽艰辛’?你究竟经历了些什么?”
——闺蜜
“各拉丹冬值得你历尽艰辛来走上一遭。”(2)海拔接近六千米,严寒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
——驻地艰苦(3)从崖底冰河里背回大冰块喝水——生活条件差(6)脚下一滑,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意外危险(3)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活动时只能以极清极慢的动作进行;(6)裂骨之痛;(7)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9)“我要死了”我有气少无力地说。(12)而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或者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吧。——身体状况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李永强墨剑飘雨作者行踪身体状况内心感受第一天驶向各拉丹冬尚属正常在草坝子上安营高原反应,发烧疼痛感叹雪山的雄伟神秘担心影响心态,感叹自然伟大接近冰山、冰塔林摔伤,恶心,呼吸难赞美,凄凉、无奈置身冰窟“我要死了”感到温暖,思绪飞扬,被自然震撼第二天再入冰河“似乎已经衰竭”,没力气、挣扎想象长江的故事作者写观赏雪山的不同感受,表现了作者对雪山的认识逐渐加深,对雪山的情感步步增强,由心底涌出惊叹和赞美之情,也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在文中反复提到自己身体的状况,是不是在抱怨不该来各拉丹冬呢?补全并对比下面两个句子,说一说作者的情感。(12)而我似乎已经
,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吧。(13)
在车里闷坐,又挣扎着去那座冰河之间的砾石堆。衰竭不甘心“衰竭”用来形容身体状况,“不甘心”用来形容心理状态,身体和心理形成一组矛盾,因观景的艰难而衰竭,可还要挣扎着再去观景,作者用这样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她内心对各拉丹冬所蕴含的强大生命力和永恒的自然力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这样的身体条件和这样的心态,共同构成了本文的第二大美,那就是作者历尽艰辛也不愿放弃的“苦难美”。
反复叙写身体的痛苦,其实也是表达敬畏自然的一种方式。不断加重的身体痛苦,其实也是理解、体验自然的一种方式,对各拉丹冬这样原始的自然来说,甚至是必需的方式。人的痛苦在伟大而恒久的自然面前,显得多么微不足道,“大自然并不因也不为谁的存在而存在,即便没有人类,它依然万古长存。万千物象合成一个自然,万千物象又都是自然之子。大自然如此无一遗漏地包容了一切,当然包括微不足道的人类,当然也包括了更加微不足道的个人命运,以及通常我们所称之为欣悦或苦恼的幸与不幸”。——马丽华《藏北启示:超越苦难》课后作业:发“圈”告别
藏北高原较为完好地保有了自然界和人文界的原风景。尽管几十年来的世事变迁较之以往的千百年来更为剧烈,但就总体而言,外来人轻易便能够感受到人类原初的精神源远流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租赁合同(企业)
- 2025关于家庭护理员的劳动合同
- 护理事业编题库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
- 感光材料生产工5S管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航空安全员题库教学大全及答案解析
- 粉尘防爆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干酪素点制工特殊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安全感指数测试题82及答案解析
- 飞机铅锌模工设备调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心脑血管科护理知识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云南交投集团校园招聘管理人员8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国际留学合作协议书范本(合同文本)
- 班主任考试题库及答案
- 纺织面料设计师岗位操作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酸碱防护知识培训课件
- 第十三章 三角形 单元试卷(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基于等保20网络安全制度的企业网的规划与设计
- 【课件】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生物
- 中国水库管理办法
- JJF 2257-2025大气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仪校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