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经济学导论课件_第1页
项目一经济学导论课件_第2页
项目一经济学导论课件_第3页
项目一经济学导论课件_第4页
项目一经济学导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学基础》.课程名称:经济学基础适用专业: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专业规定学时:45学时开课学期:二年级下学期考试方式:考查.考试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本课程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核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作业和出勤率;期末考试则采用笔试(闭卷)的方式进行。成绩评定:成绩评定采用期末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试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笔试(闭卷)成绩组成,其中:平时成绩:40%(作业占20%,出勤占15%,课堂表现分5%);期末考试占60%。.你认为什么是经济学??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生活中,哪些事情跟经济学相关?.“在你的一生——从摇篮到坟墓——你都会碰到无情的经济学原理。当然,学经济学并非要让你成为天才,但若不学经济学,命运就很可能会与你格格不入。”——保罗·萨缪尔森.

项目任务一:100万美元能买几根冰激凌HOWMUCH!.

项目任务一:100万美元能买几根冰激凌T恤衫高档职业女装302800.第一节经济与经济学一、经济生存需要什么?物质资料生产活动劳动: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有目的的一种活动,是生产的最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资料经济:人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活动的综合。.

经济一词,在现代汉语中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作形容词,表示节约、节省、有效率,例如坐飞机的“经济舱”、街头的“经济小吃”招牌,又比如说“经济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另一种用法是作名词总称社会生产、交换、消费等活动以及组织这些活动的制度,如国民经济、市场经济等。.在中国古汉语中,经济一词有“经邦”和“济民”、“经国”和“济世”之意,及“经世济民”的综合和简化。公元4世纪初东晋时代已正式使用“经济”一词。“经济”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本来意思都是“经世济民”、“经国济物”,也就是治国平天下之意。

.

西方经济学在19世纪传入中日两国。日本的神田孝平最先把economics翻译为“经济学”。严复曾将经济一词翻为“生计”。辛亥革命后由孙中山先生从日将这一说法引入中国。.二、

西方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西方经济学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从开始系统研究到现在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经济学产生阶段(17世纪以前)主要代表人物:1、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约公元前430-前354),代表作《经济论》。

《经济论》是一部研究奴隶主家庭经济管理问题的著作。.二、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阶段:古典(classical)经济学发展阶段(17世纪——19世纪中期)主要代表人物:1、安.德.莱克蒙田(法)代表作《政治经济学》

1615年,法国蒙克莱田写了《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为治国献策,最早使用政治经济学(法文politiqueeconomie)一词。加上政治二字,是要区别于以往研究“家庭”的经济学,说明所要研究的是国家的或社会的经济问题。.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一阶段:古典(classical)经济学发展阶段(17世纪——19世纪中期)主要代表人物:2、亚当、斯密(AdamSmith)(英),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1776年。在《国富论》的序论中的第一句话就是:“被看作政治家或立法家的一门政治经济学提出两个目标:第一,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计,第二,给国家或社会提供充足的收入。总之,其目的在于富国裕民”。.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他认为:“市场价格机制就象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个人追求私利的活动,客观上又实现了社会利益,使社会资源能合理而有效率地分配到各种商品的生产上去”。因此,他认为:国家不应该干预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而应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备忘录亚当.斯密献给女王陛下的一本书中写道:女王陛下:“请你不要干预经济,回家去吧!国家做什么?就做守夜人。当夜晚来临的时候你去敲钟。你只要看街上没有愉盗行为,你就回家,只要你不管经济,经济就能发展”。.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年。

李嘉图发展了亚当、斯密的思想,建立起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分配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并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他认为:每个国家都可以通过生产具有相对优势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利益。3、大卫、李嘉图

(DavidRicardo)(英)(1772-1823),.代表作:《经济学原理》1890年。他把西方经济学中各种流行的论点集中在一起,构建了一个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经济学体系,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就是以马歇尔的学说为核心的。4、马歇尔(Marshall)

(1842-1924)(英).新古典经济学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感到劳动价值论对他们阶级利益的危害,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建立了一个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经济学体系,主张三自原则,即: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放任的经济原则。他们认为:在自由竞争条件下,资本主义价格体系的调节能够自行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保证经济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均衡的发展,政府不必干预经济。.第二阶段:凯恩斯经济学发展(20世纪初—20世纪8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1883-1946)(英)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看得见的手他认为: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灵活性偏好规律”的作用下,社会对消费品和投资品的需求是不足的,总需求不衡等于总供给,总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消除经济危机,政府必须干预经济,以刺激总需求。凯恩斯提出了经济中还存在着“一只看得见的手”.第三阶段:现代经济学发展阶段1945年二战结束后凯恩斯经济学形成两个流:1、新古典综合学派:代表人物:萨缪尔森(Samuelson)(美)他们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公私混合经济,既需要由政府来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管理,又需要运用市场机制和自由竞争来提高经济效率。.2、新剑桥学派代表人物:琼.罗宾逊(1903~1983)

Robinson,John

Violet(英)

他们认为:应把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重新转到国民收入在社会各阶级之间分配这一主题上来。罗宾逊在1983年出版了《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对马歇尔的微观经济学体系作了补充。.总结:阶段时间代表人物主要贡献:古典(17世纪—19世纪中期)亚当.斯密等微观经济学凯恩斯(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期)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现代(20世纪中期-现在)萨缪尔森微宏综合.三、经济学学科体系经济学科类别基础经济理论: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比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应用经济理论:生产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劳动经济学、投资经济学土地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乡镇经济学经济理论边缘学科:生态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经济法学、社会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国土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经济史学科:各种经济学说史以及中国经济史、外国经济史等国别史经济理论工具:经济统计学、数理经济学、经济数学、经济计量学.经济学选择研究对象资源配置方式分析工具效率稀缺性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任务:经济学的基本理念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念教学目标.

项目任务一:100万美元能买几根冰激凌资源稀缺个体理性经济学基本假设.一、个体理性个体理性:在既定约束条件下,最优化个人既定目标的行为。即根据成本-收益准则进行决策,即采取某些行动的收益必定超过其成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必须被满足的需要层次。低等级的需求(就是人们想要得到的任何东西,包括物品、劳务、娱乐、旅游和某种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人们就会产生一个更高层级的需求。.二、资源稀缺.

人类需求(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一个永恒的矛盾;一个永恒的主题。人的无限欲望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经济学产生的前提资源的稀缺性是指资源的相对有限性。无论资源多么丰富,面对人类无限的欲望,资源都是相对有限的。思路:这种矛盾的存在是不是要想方法解决??.咨询

问:人类的无穷欲望就是件坏事??为什么没有无穷的欲望人类社会和文明就不会进步,但是也造成了很多问题,如污染,过度开发等,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威胁。.导入:选择

问:空气、水、食物、钻石任你选择你最喜欢哪样?为什么??思路:你从什么角度来分析??据说,人如果3分钟不呼吸就会憋死,3天不喝水会渴死,7天不吃饭会饿死,对于人的生存来讲,空气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水和食物,没有钻石照样能好好活着。.导入:选择

如果你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而不要付出任何代价,也就是说这个世界所有资源十分充裕,丝毫不存在“稀缺”那么你还有偏好吗?你还能够作出选择吗?稀缺性这就是经济学存在的理由。正因为存在稀缺性,满足不了人们所有的欲望,才会产生研究它分析它的意愿以便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经济学的研究目标也正是由这种稀缺性决定的。无论是对于社会还是对于个人,稀缺性都是普遍存在的。任何社会和个人都无时不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稀缺性问题。

.思路:这种矛盾的存在是不是要想方法解决??解答:选择最优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利益最大化。对人具有有用性的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但是人们的欲望确实无限的。鱼亦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资源有限性欲望无限性

稀缺性

选择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稀缺性的资源如何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认为什么是经济学??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发现,如果用于生产某一种物品多了,那么生产其他物品的资源就会相应减少。因为稀缺,人们不能得到所有想要的东西,不得不在有限的资源下做出选择。.经济学的含义:通俗地讲是指人类怎样利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其不断增长的需要的一门科学,即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你认为什么是经济学??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的出版作为经济学形成的标志1935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的出版.三、经济配置目标资源的稀缺性和欲望的无限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就是经济学要研究的主要问题,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资源配置问题。即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最多的产品,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需要。这个定义与经济学的定义比较类似,因为经济学研究的就是资源配置问题。经济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选择(Choice):资源的多用途性muliti-purpose与需要的轻重缓急:如:土地可以生产粮食,又可以作为建筑基地,还可以作为交通用地和绿地。资源的稀缺性,用于生产某一种物品多了,生产其他物品的资源就会相应减少。因为稀缺,人们不能得到所有想要的东西,不得不在有限的资源下做出选择。这是稀缺的结果。.(2)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在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学就是一门关于如何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做出最佳选择的学问。任何选择都是有代价的。一旦某一选择已定,便会招致机会成本。因此,机会成本是用所失去的最佳选择来度量的成本或收益。经济学研究就是使决策者在现有信息的情况下,如何使机会成本更小一些。.资源有限性欲望无限性

稀缺性

选择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用所有的选择中的最佳选择的价值来度量的;或者用所失去的最佳选择的价值来度量。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这是选择的结果。.经济学所要解决的三大基本问题所谓聪明的人,就在于他知道什么是选择。——林肯选择的三个问题(资源配置)生产什么?(what)如何生产?(how)为谁生产?(who).经济学所要解决的三大基本问题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产品分配

工作或考研?种植或建筑用地?娱乐或学习?

手工生产及其生产计算机控制所谓聪明的人,就在于他知道什么是选择。——林肯.生产什么?(what)何谓生产呢?生产是将投入转为产出的活动。一个经济系统必须决定产出的水平和构成:生产什么和多少。问:(1)一吨钢铁生产什么,汽车还是飞机?为什么??(2)你在哪里生产??what实质上包括了生产什么品种、生产多少、什么时间以及什么地点生产等四个方面的问题。问:若生产飞机,生产多少最好?为什么??问:这个过程是什么过程?解答:资源配置:将生产要素按一定比例进行组合用于生产的活动。.如何生产?(how)问:要种植蔬菜,你是用大棚生产还是传统的生产?为什么??问:要种植蔬菜,是资本密集型生产,还是劳动密集型?一个经济系统必须决定采用什么样的生产方法或资源配置方式来生产预期水平和构成的产品,如何生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由谁来生产;其二,用什么资源生产;其三,用什么技术生产;其四,用什么样的组织形式生产怎样生产。问:要种植蔬菜,是你自己做,还是你雇人做?为什么??.为谁生产?(who)问:你要种植的蔬菜,是你自己吃,还是卖给别人争取利润?为什么??为谁生产是指谁来享有生产出来的商品的问题。为谁生产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国民收入的分配和消费问题。商品的分配取决于收入的分配。收入高的就比收入低的人可以消费更多、更好的商品。.

项目任务一:100万美元能买几根冰激凌混合经济制度完全计划经济制度完全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四、资源配置方式(一)完全自由市场经济制度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以亚当斯密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和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的实践为理论依据,主张国家对私人企业尽可能少干预,实行自由经济、自由贸易;企业高风险、高利润;强调个人自由,反对国家制定经济发展规划。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是:①私人经济占绝对主导,国有经济比重小;②私人资本集中程度高,垄断性强;③市场自发调节作用很大,国家干预少;④劳动力市场的自由开放程度高、流动性大,就业竞争压力大。.(二)完全计划经济制度“计划经济”体制这个概念出自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伊里奇先生在1906年写的《土地问题和争取自由的斗争》中说道:“只要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也无力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实行巨大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制度,同时把所有的土地、工厂、工具的所有权转交给工人阶级,才能消灭一切剥削。”这话说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表达了一个残酷的现实;第二层意思表达了一个辉煌的梦想。.计划经济是由政府作出有关生产和分配所有重大决策的经济体制。基本特征:生产资料公有,经济决策高度集中.国家在资源配置上通过三个层次来进行:一、现在的消费和未来的投资之间做出分配,把资源用于投资,来提高经济的发展速度二、微观层次上国家做出某种形式的投入-产出分析后,通过计划来控制企业的产量、技术和劳动力等资源,从而使每个行业的投入和产出相协调,使每一行业产品的计划需求和计划供给相平衡。三、计划在消费者之间进行产品分配,在政府特定的经济目标下,有时可能以货币形式分配产品,有时通过制定适当的价格来影响人们的消费.计划经济资源配置1、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结构失衡,面包需要排队2、我国58-60年的大规模非正常死亡;河南和四川的饥荒

3、发生过的论战:计划经济学家提出用方程式,利用计算机,来求解各种资源的配置。经济活动信息庞大,国家计划人员是人,不是神.(三)混合经济制度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又有政府适当干预的经济制度被经济学家称为混合经济或现代经济结构。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八日――二月二十一日).优点缺点自由市场经济体制能迅速、自发地配置资源,比较有效率不能解决社会公平计划经济体制能在短时间动员全部资源高度集中缺乏效率、缺乏活力混合经济体制结合计划体制和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优点,避免了其缺点优缺点体制分类.导入:《南柯一梦西》——人的欲望终日奔忙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天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做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若要使人心理足,除是南柯一梦西。思路:通过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想??解答: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欲望:就是指人们想要得到满足的愿望,是一种心理感受。相对于人有限的生命来说,欲望不可能同时满足。.案例分析:根据给定的资料思考以下题目:思考:真的会发生全球性的粮食危机吗?一些国家限制粮食的出口为什么会加剧粮食价格上涨?美国为什么要对农产品给予补贴?美国的农业补贴对一些贫穷国家有什么影响?.项目任务二:到食堂买饭时你会站在哪一队?WHICHLINE?.项目任务二:到食堂买饭时你会站在哪一队?边际分析最优化与均衡分析经济模型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实证分析规范分析.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1)实证分析法实证分析法是指一种超脱价值判断的经济分析方法。举例:中国加入WTO,对中国的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将产生什么影响?中国消费者有关农产品的消费决策会发生什么变化?中国的农民是否会受到伤害?.(2)规范分析法规范分析法是以一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