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公开课)课件_第1页
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公开课)课件_第2页
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公开课)课件_第3页
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公开课)课件_第4页
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公开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专题复习实词推断方法文言文专题复习实词推断方法1邻词推断法

(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邻词推断法

(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2同义复词1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2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3成益愕,急逐趁之《促》4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屈》考:敲打过:责备趁:追赶幸:希望同义复词考:敲打过:责备趁:追赶幸:希望3一、代入检验法(还原法)

即将题目中的解释当作正确的用法,看它在句中和文中是否都通顺。1(2006年全国卷Ⅱ

)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布匿濮阳周氏。匿:隐瞒

B.意季布匿其所。意:料想

C.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拜:授官。

D.诸将皆阿吕后意。阿:迎合。“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於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计布匿濮阳周氏。”

A.隐藏

一、代入检验法(还原法)即将题目中的解释当作正确42004年全国卷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岁凶,汝旁诸县多盗凶:不吉利

B.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白:禀告

C.戒曰:不容汝也。少年皆诺诺:答应

D.夜入其家,探其箧。箧:小箱子

答案A.年成不好(联系课文,河东凶,则……)2004年全国卷5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公开课)ppt课件6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公开课)ppt课件7二、因文定义法、语境推断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

二、因文定义法、语境推断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字不8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

①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②(屈原)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推断:“应节拍”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应”可释为“随着,和着”。推断:“应”和“对”连用,都处于谓语动词的位置上,而“对”为“回答”之意,“应”为“应答”。例:辨析“应”在句中的实词义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①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②(9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崔杼相之 相:辅佐B.扌豕

lì(攭)

崔杼之子 扌豕:挑拨C.景公与陈无宇……诛封(庆封地名)诛:杀掉D.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

与:结交答案是C,解释为“讨伐(庆封)”(2005北京卷)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05北京卷)10

例:选出下列划线句正确的一项齐武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A.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述他说:“这是一个狡猾的孩子,应当让他有所成就。”B.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赞他说:“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从“生而聪慧”“笃爱之”等词语可见“黠儿”为褒义,故选B)

借助句子外部语境来推断例:选出下列划线句正确的一项齐武帝子琅邪王,太子母11解释“弄璋”、“弄瓦”在文中的含义并说说你的理由。

隆庆时,绍兴岑郡侯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几,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

牛刀小试解释“弄璋”、“弄瓦”在文中的含义并说说你的理由。

牛刀小试12

“璋

”是好的玉石,顶端作斜锐角形,是古代贵族在举行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礼器。给儿子“璋”玩,一方面是希望他有玉一般的品德,一方面又希望他成为贵族,可以“光宗耀祖”。后来就把生下男孩子称为“弄璋之喜”;

“瓦”是纺车上的零件。给女儿“瓦”玩,是希望她将来能胜任女红(gōng)之意。所以,“弄璋”指的是生了儿子,“弄瓦”指的是生了女儿。“璋”是好的玉石,顶端作斜锐角形,是古代贵13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公开课)ppt课件14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公开课)ppt课件15三、联想印证法之成语联想法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三、联想印证法之成语联想法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16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殚精竭虑。殚、竭:尽赵奢之伦制其兵——不伦不类。

伦:类夫晋,何厌之有——

贪得无厌。

厌:同“餍”,满足使弈秋诲二人弈——

诲人不倦。

诲:教导、指导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长治久安治:安定,太平

下面列举一些课内实词与成语的中某些词的含义一一构成同义的现象。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171、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2、女也不爽,士贰其行3、因遗策——请解析下面红色的字因循守旧

因(循):沿袭屡试不爽爽:差错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人浮于事浮:超过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现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1、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请解析下面红色的字因18不少成语源自文言文,可借助这些成语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出类拔萃,超出)①孙膑期曰:暮见火举而齐发(不期而遇约定)②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不速之客,招致,招引)③登高而呼,声非加疾也(疾风知劲草,强)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求全责备,寻求,寻找)⑤势拔五岳掩赤城

⑥召医而尤其故(怨天尤人,责问,责怪)不少成语源自文言文,可借助这些成语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193、牛刀小试异日,(公权)与周樨xī同对,论事不阿,樨为惴恐,公权益不夺,帝徐曰:“卿有诤臣风,可屈居谏议大夫。”开成三年,转工部侍郎。解释加点的词并翻译划线的句子阿谀逢迎刚正不阿(奉承、迎合奉承)(公权)议论政事时不迎合奉承皇上。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改变)3、牛刀小试异日,(公权)与周樨xī同对,论事不阿,20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公开课)ppt课件21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公开课)ppt课件22四、结构分析法(句式推断法)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四、结构分析法(句式推断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23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如:1.“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这句话前后正好语意相对,由此,可推断“亡”与“有”的意思也应相对,当“无”讲。另外,有时亦可借助整齐的句式,先推断出一个词的词性,进而推断出这个词的正确意思。如2.“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中“固”的含义:可根据句式整齐这一特点。由“地”推出“固”也应为名词,可译为“险固的地势”。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24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断为小步,半步)4、追亡逐北(亡、北对应,均为溃败。常用“败北”,北即败)5、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对应“用”,被任用)6、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腰”与戴对应,动词,腰戴)7、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族”字义同“灭”字)

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25

求全责备——求,民殷国富——富,登峰造极——登,文过饰非——饰,扶危济困——扶,比肩接踵——接,以成语为例责—

要求

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殷—富裕造—登上,到达文—掩饰

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济—扶助比—紧接着,紧挨着含义相同相近:以成语为例责—要求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26

党同伐异——伐,攻击;夙兴夜寐——夜,晚;寤寐求之——寐,睡觉;避重就轻——就,欲盖弥彰——彰,不躲避接近、趋向不掩盖彰显党,偏袒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夙,早;兴:起来;早起晚睡。形容勤奋。。寤,醒来含义相反相对:不躲避接近、趋向不掩盖彰显党,偏袒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27

1、找并列结构(看哪部分与哪部分并列)2、找并列成分(哪个词跟哪个词并列)3、比较推断词义。结构分析法小结:1、找并列结构(看哪部分与哪28解释“啜”、“畜”在文中的含义并说说你的理由。2、(06年浙江卷)今有同类者,啜粟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解释“啜”、“畜”在文中的含义并说说你的理由。2、(06年浙29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公开课)ppt课件30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公开课)ppt课件31五、语法推断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除了“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外,文言文的句子是按“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的顺序排列的。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定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步骤:分析成分→推断词性→推测词义五、语法推断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文言文与32例如:《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中的“目”字,它前有状语,后带宾语,用如动词,既不能理解成“眼睛”,也不能仅理解为“看”,应该理解为“用眼睛示意”

《促织》中“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中“高”字上带宾语,用如动词,联系原文,可推断为“抬高”。例如:331.歌窈窕之章()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3.侣鱼虾而友麋鹿()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6.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7.不知东方之既白()晋军函陵,秦军氾南()1.歌窈窕之章()晋军函陵,秦军氾南(341.孔雀东南飞()2.卿当日胜贵()3.仕宦于台阁()4.何敢助妇语()5.以此下心意()6.交广市鲑珍()7.足以荣汝身()1.孔雀东南飞()351.沛公军霸上()2.沛公欲王关中()3.籍吏民,封府库()4.范增数目项王()5.刑人如恐不胜()6.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7.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8.吾得兄事之()9.常以身翼蔽沛公()10.项伯杀人,臣活之()1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12.拔剑撞而破之()14.素善留侯张良()15.沛公今事有急()1.沛公军霸上()36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公开课)ppt课件37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公开课)ppt课件382000年全国题第11题。对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威自京都省之省:探望。B.不审于何得此绢审:知道。C.自放驴,取樵炊爨樵:打柴。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信:使者。答案:C在句中作什么成分?“樵”作“取”的宾语,应为名词,指柴草。高考链接2000年全国题第11题。答案:C在句中作什么成分?“樵”作392005年浙江卷D.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

“条”带有宾语“其言”,应该是个动词。结合语境,把“他的话”一条一条的分好,写在壁上。可以理解为“整理”。2005年浙江卷D.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

40牛刀小试(04年浙江卷)(许)君讳逖,字景山,世家歙州。少仕伪唐,为监察御史。

解释“家”的意思并说说理由牛刀小试(04年浙江卷)(许)君讳逖,字景山,世家歙州。少仕41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公开课)ppt课件42六.字形分析法即根据汉字的构字方法(主要是形声,会意)来猜测字词的意义。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公开课)ppt课件43形声字:晴形旁:表示事物的类别声旁:主要起标声的作用形声字:晴形旁:表示事物的类别声旁:主要起标声的作用44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会意字:从表示两人前后相随

武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45解释下列句中“籴dí”

字的含义:

1、贫民虽平价不能籴。(2001北京卷)2、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2004全国I)解答:籴——买进粮食(翻译: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产珠宝,同交阯连接,常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解析:会意字,上为“入”,下为“米”,整合可知。粜(tiào)——卖出粮食解释下列句中“籴dí”字的含义:解答:籴——买46

⑴用“贝”

作偏旁的字与“钱财”有关。例: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论》②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指南录后序》

⑵用“纟”作偏旁的字与“丝织品、绳索”有关例:

①一曲红绡不知数《琵琶行》②夜缒而出,见秦伯《烛之武退秦师》﹙购:悬赏,重金收买﹚﹙绡:丝织品﹚(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赂:贿赂)⑴用“贝”作偏旁的字与“钱财”有关。⑵用“纟”作偏旁的47(1)2006年浙江省试题(选句《蚊对》方孝孺)天台生(人名)困暑,夜卧帷中,童子持翣(shà)飏(yáng)于前。译:天台生热得难受。晚上躺在蚊帐里面,童仆拿着扇子在前面给他扇凉,舒舒服服地就睡着了。

(2)2006年全国卷试题(选句)单于曾为书嫚吕后,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形声。从女,曼声。本义:轻侮,侮辱

匈奴王单于曾经写信侮辱吕后,吕后大为恼火,召集众位将领来商议这件事。迁移练习(1)2006年浙江省试题(选句《蚊对》方孝孺)迁移练习48(4)2007年湖南省试题翻译:身虽瘁臞,犹未有益。补充原文:宓mì子贱(人名)治单父(地名)。有若(人名)见之曰:“子何臞也?”宓子曰:“君不知贱不肖,使治单父,官事急,心忧之,故臞qú也。”(试题原注:“臞”通“癯”)译文:宓子贱治理单父,有若会见他说:“您为什么瘦了?”路子贱说:“君王不知道我没有德才,派我治理单父,政务紧急,心里忧愁,所以瘦了。”

译文:自己即使憔悴、清瘦,还是没有益处。

(4)2007年湖南省试题49(5)2008山东省试题母哭骂曰:“汝杀吾儿,欲劙lí颈以塞责耶!”译:他继母哭着骂他说:“你杀死我的儿子,想砍自己的颈子来搪塞吗?”(6)2009年全国卷2世祖大明七年大旱,瓜渎不复通船,县官刘僧秀愍mǐn其穷老,下渎水与之。形声。从心,敃(mǐn)声。本义:忧患;痛心的事译:宋世祖大明七年发生大旱灾,他的运瓜水道不再能通船,县令刘僧秀怜惜他贫穷年老,放其他沟渠的水给他。(5)2008山东省试题50如:“理”,从玉(左偏旁写作王),凡形旁从“玉”的字,本义都与玉石珠宝有关,据此可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韩非子》)中的“理”字的意思是“

”。v.治玉凡形旁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

”者词义与有关;凡“马、牛、羊、犭、鸟、虫”等与有关;凡“讠(言)、忄(心)”与心理有关,“辶(辵)、彳(行)”等与有关;兵器人的行为动物类如:“理”,从玉(左偏旁写作王),凡形旁从“玉”的字,本义都51

可见字形对于推断词义有比较大的作用。通常来说,凡:形旁从“禾”与五谷有关;从“皿”与器具有关;从“阝”与地名或高地有关;从“求”与毛皮关;从“隹(zhuī)

”与鸟雀有关;从“系”与捆绑有关;从“攴(pū)”与敲击关;从“歹”与死亡有关,从“月”与肉有关,从“页”与首有关,从“目”与眼有关。总之,根据字形推断出词的大概意义范畴,再根据上下文,就可以确定词的具体含义。

可见字形对于推断词义有比较大的作用。通常来52古今异义拆分法单音节词与双音节词的辨识有些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也使用,但词义已发生变化,有的扩大或缩小了,有的已发生了转移,翻译的时候就要使用拆分法。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妻子”在这里就要拆分成“妻子儿女”。迁移练习:山人之亭,适当其缺适当:恰好挡住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山东:山的东面河北:黄河以北成婚:订好婚期斗牛:斗宿、牛秀古今异义拆分法单音节词与双音节词的辨识53课堂回顾代入检验法语境分析法联想印证法结构分析法(句式推断法)语法推断法通假代入法课堂回顾54考考你考考你552009年安徽卷试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延余两人坐延:邀请B.降跽谢过谢:感谢C.过立恭宿别过:拜访D.而乐无加乎此加:超过相关语句:道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余赋五言古体一章,书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道士不能胜,降跽谢过,众皆大笑。答案:B。道歉、认错综合训练2009年安徽卷试题综合训练562008年北京卷试题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欺负:压迫、侮辱B.略依古礼,不得过法过法:逾越法规C.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擢:提拔D.门卒当车,愿有所言愿:希望相关语句:接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约誓明。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吾岂其负之,何以至此?”吏闻者自伤悔,门下掾自刭。答案:A欺骗、辜负。2008年北京卷试题572008年海南宁夏卷试题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涛领选,启武帝启:禀告。B.如卿所言,乃堪为丞堪:能够。C.尚书左仆射裴颁亦深器之器:看重。D.时人许以远致许:答应。相关语句:沛国戴晞少有才智,时人许以远致,绍以为必不成器。晞后为司州主簿,以无行被斥,州党称绍有知人之明。答案:D赞许。2008年海南宁夏卷试题58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候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候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也,有赀。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抑郁无聊,益跅弛,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辄引父足怀中以卧。十余岁,父既卒,学贾。晨有老人过肆,与之语,奇之,立许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