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晚清时期史学第一节民族危机刺激下历史演进观念的深入发展第二节中西文化撞击下对古代史学面貌的突破第三节外国史学的输入与中国史学在国外第四节20世纪初年“新史学”的倡导第五节辛亥革命前后史学的新进展
概说
晚清时期(1840—1911),中国史学开启了走向近代的历程。中国史学经历两千余年的发展,到鸦片战争前后出现了重大的转折。鸦片战争以前的史学,基本上是在中国自身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形成和演变的,是“古代史学”或“传统史学”。近代史学发轫于鸦片战争时期,其在历史观和著述内容等方面都已开始明显不同于古代。史学领域的深刻变化,是由于社会条件发生剧变的刺激和推动的,同时也是学术文化内部新旧推移的结果。
第一节民族危机刺激下历史演进观念的深入发展
一、民族危机的紧迫感和救亡图强史学思潮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历史进程出现巨大变局,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中国近代史学恰好也发轫于这一时期。史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生活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史学风气也必然要发生变化。强烈要求变革、救亡图强是鸦片战争前后史学演进的时代主题,也是贯穿整个晚清时期史学发展的主线。
第一节民族危机刺激下历史演进观念的深入发展
二、龚自珍的批判精神和对公羊学“三世说”的改造龚自珍对当时的社会矛盾有深刻的洞察,认为财富占有极不平均。龚自珍对专制的批判和对变革的倡导,其理论基础是对“公羊学”进行革命性改造而建构起的新历史哲学体系。龚自珍在史学理论方面也提出了不少卓有见识的看法。
夏之既夷,豫假夫商所以兴,夏不假六百年矣乎?商之既夷,豫假夫周所以兴,商不假八百年矣乎?无八百年不夷之天下,天下有万亿年不夷之道。然而
十年而夷,五十年而夷,则以拘一祖之法,惮千夫之议,听其自絩,以俟踵兴者之改图尔。一祖之法无不敝,千夫之议无不靡,与其赠来者以劲改革,孰若自改革?——《龚自珍全集》第一辑《乙丙之际箸议第七》
第一节民族危机刺激下历史演进观念的深入发展
三、早期维新派的历史变革观早期维新派,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朴素唯物主义和历史变易的思想,并且吸收和利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加以改造,从多方面对封建制度展开了深刻的批判,在近代中国首次提出了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维新变法主张。而这一主张重要的理论基础,就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历史观。王韬、郑观应、薛福成
第一节民族危机刺激下历史演进观念的深入发展
四、康有为的新“三世说”康有为“三世说”的要义有二:其一,据乱—升平—太平三世,相当于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共和三个阶段,是天下万国共同的普遍规律。所以,变法维新是历史的必然,是达到太平盛世的必由之路。其二,既然两千年前孔子已据“进化之理”作过改制,那么现在仿效“圣人”实行变法,也就完全是正当的了。这一崭新而有系统的历史演进观念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末时代的需要,指导人们观察历史的进程和社会前进的方向,因而成为维新运动的理论纲领,并在社会上产生极大的震动。
孔子之道有三统、三世,此盖借三统以明三世,因推三世而及百世也。夏、殷、周,三统递嬗,各有因革损益,观三代之变,则百世之变可知也。盖民俗相承,故后王之起,不能不因于前朝;弊化宜革,故一代之兴,不能不损益为新制。人道进化皆有定位,自族制而为部落,而成国家,由国家而成大统。由独人而渐立酋长,由酋长而渐正君臣,由君主而渐为立宪,由立宪而渐为共和。——康有为《论语注》
三重者,三世之统也;有拨乱世,有升平世,有太平世……每世之中,又有三世焉。则据乱也有乱世之升平、太平焉,太平之世亦有其据乱、升平之别……辗转三重,可至无量数,以待世运之变,而为进化之法。——康有为《中庸注》
第二节中西文化撞击下对古代史学面貌的突破
一、魏源的《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一书尤其集中地体现史学突破了传统学术的旧格局,实现了意义重大的飞跃。《海国图志》介绍外国史地贯穿着反侵略的思想,这是全书的主线。《海国图志》在历史编纂方面也进行了大胆探索,尝试改造传统典志体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海国图志》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当时所能搜集到的中外资料和著作,为那时亟需了解世界史地知识的国人勾勒出了一个相对清晰而完整的世界图像。
第二节中西文化撞击下对古代史学面貌的突破
二、《瀛寰志略》《中西纪事》《朔方备乘》
《瀛寰志略》为国人展示出一幅比较正确而完整的世界图画。《中西纪事》,是记载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纪事本末体史书,也是近代第一部中外关系史专著。《朔方备乘》记载的重点,是中俄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特别是对中俄雅克萨之役的前因后果,对于中国政府坚决反抗沙俄侵略,在军事上胜利之后又主动给俄方以通商等项的便利,予以明确记载,同时纠正了官修《一统志》等书中的重大错误。《蒙古游牧记》、《蒙兀儿史记》
第二节中西文化撞击下对古代史学面貌的突破
三、黄遵宪《日本国志》的时代价值第一,对明治维新“改从西法,革故取新”的及时总结。第二,打开观察世界潮流的窗口。第三,具有强烈的史论色彩。
第二节中西文化撞击下对古代史学面貌的突破
四、严复《天演论》的传播和史学意义《天演论》出版时,正是民族危机最严重,举国人心激愤、思变思强的时刻,严复创造性介绍的进化论学说,提供了一套新鲜的哲学观、历史观,极大地鼓舞了国人的斗志和信心。严复传播的近代进化论学说不仅与抗击列强瓜分中国和结束封建帝制统治的时代潮流相合拍,而且直接推动史学达到质的飞跃。严复《天演论》历史进化观迅速传播以后,此前风行海内的今文公羊学说即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任务,其地位被进化论取代,而价值融入其中。
第三节外国史学的输入与中国史学在国外
一、洋务派人士和西方传教士的外国史译介19世纪伊始,外国的主要是西方学者的历史著作被翻译过来,而且出现逐渐增强的趋势,这跟西方传教士和洋务派人士的努力是相关联的。洋务运动促进了传教士对于外国史的翻译工作。西方传教士所译的史著在中国知识分子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促进了中国史学的变革。中国学人“开眼看世界”;中国传统史学向近代史学转型。
第三节外国史学的输入与中国史学在国外
二、维新派人士对外国史学的输入维新派人士关于外国史著作的翻译。维新派人士对新式历史教科书的引进。维新派人士的外国历史理论与方法的输入。维新派人士输入的外国史学对中国史学的影响。
第三节外国史学的输入与中国史学在国外
三、欧美革命史著的译介与影响法国革命史著的译介。民族独立革命的外国史著则以译介美国革命者为突出。到了20世纪初,关于美国史的专门译著多了起来。除了专门的美国史著外,一般意义上的世界史或者美国史译著也涉及美国独立问题。美国独立史著的翻译促使原始文献的翻译。
第三节外国史学的输入与中国史学在国外
四、中国史学在国外中国纪传体史书被大量译成外文。中国编年体史书也在国外得以译刻。外国学者不仅翻译中国纪传体、编年体史著,还对中国史学进行介绍和研究。18世纪的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和19世纪的德国思想家恩格尔,在不同的时代对中国史学的特点作出各自的评价,反映了中国史学在西方的影响。中国史学对日本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如果说有些历史具有确实可靠性,那就是中国人的历史。正如我们在另一个地方曾经说过的:中国人把天上的历史同地上的历史结合起来了。在所有民族中,只有他们始终以日蚀月蚀、行星会合来标志年代;我们的天文学家核对了他们的计算,惊奇地发现这些计算差不多都准确无误。其他民族虚构寓意神话,而中国人则手中拿着毛笔和测天仪撰写他们的历史,其朴实无华,在亚洲其他地方尚无先例。
——伏尔泰《风俗论·导论》,梁守锵译
第四节20世纪初年“新史学”的倡导
一、以进化论为指导的“新史学”的提出1902年,梁启超发表《新史学》著名论文,成为20世纪初年中国文化学术界的第一声春雷,也吹响了有识之士在经历学习西方的器物、制度阶段后转向文化
救国的号角。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新史学”思潮的出现,有着崭新的时代意义。中国20世纪初输入西方史学理论,主要是通过日本进行的。
第四节20世纪初年“新史学”的倡导
二、梁启超前期的史学建树《中国史叙论》所论涉及新旧史在性质和内容上的根本性不同,中国历史上地理条件、民族关系和历史阶段划分等重要理论问题,明显地具有时代性和探索性的特点。《新史学》一文,堪称是激烈批判旧史、宣告具有不同时代意义的新史学到来的宣言。《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鲜明地贯彻了进化观和因果论的理论指导,体现出新的研究风格。
梁先生的文章,明白晓畅中,带着浓挚的热情,使读的人不能不跟着他走,不能不跟着他想……我个人受了梁先生无穷的恩惠,现在追想起来,有两点最分明。第一是他的《新民说》,第二是他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也给我开辟了一个新世界,使我知道四书五经以外还有中国学术思想。梁先生分中国学术思想史为七个时代,现在看这个阶段,也许不能满意……但在二十五年前,这是第一次用历史眼光来整理中国旧学术思想,第一次给我们一个“学术史”的见解。——胡适《四十自述》
第四节20世纪初年“新史学”的倡导
三、夏曾佑《中国古代史》的创新价值进步的历史观点是史书的灵魂,对于一部纵贯上下、囊括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的通史著作来说,尤其起着统帅和指导的作用。由于夏曾佑在哲学探索上站在时代的前列,他对历史—现实—未来的关系尤有精到的见解。《中国古代史》的出版,在当时确实令人感到耳目一新。夏曾佑尝试的体裁形式,反映了历史编纂的新趋势。
第四节20世纪初年“新史学”的倡导
四、中小学历史教科书的编著近代意义上的历史教科书,在中国最早出现于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学校,并随着学术分科和教育制度的西化不断发展,至20世纪初形成繁荣局面。综观这一时期的历史教科书,从内容到形式都表现出新的时代特点和学术风格。清末新式历史教科书的编纂是新史学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除报刊文章、理论专著之外,学人传播新史学思想的主要载体之一。
第四节20世纪初年“新史学”的倡导
五、近代新史学的积极作用及其局限新史学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初步建构起与中国传统史学相区别、适应新的时代需要的新范式,标志着传统史学的终结和严格意义上近代史学的形成。新史学既在当时引起极大震动,又对此后整个20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20世纪初期“新史学”思潮所依据的进化史观,主要来自于西方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将用于解释生物世界的进化理论来解释人类社会、把人类历史发展视为简单的和线性的发展过程,其结果是无法解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许许多多复杂的历史现象,也不可能科学地说明历史进程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年人户外运动课课件
- 老年人慢性疾病护理课件
- 完形填空-2023年中考英语一模试题分项汇编
- CN120204956A 一种不对称水凝胶改性膜的制备方法及在去除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应用
- 完成句子-2023-2024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学期复习分类汇编
- 老年人姑息关怀课件
- 老年人培训知识课件
- 人工智能通识教程(微课版) 课件 06 智慧对话大语言模型-prompt入门
-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复习讲义)-2026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四川专用)原卷版
- CN120202900A 一种全自动沙漠植树设备
- 班组每周安全例会记录2优质资料
- 法考客观题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卷二(第3套)
- 陈阅增第四版普通生物学第1篇2生命的化学基础课件
- 多团队协作下的加速康复外科ERAS课件
- 博物馆建筑设计-博物馆建筑设计原理课件
- 【讲座培训】《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解读课件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指南精读
- 建设单位向施工企业施工安全交底
- 2022年二级建造师机电继续教育考试题库及完整答案1套
- 《机械知识》(第六版)电子教案(全)完整版课件整套教学课件
- 政府会计制度应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