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建设工程检测人员(地基基础检测)理论考试复习题库-中附详解多选题1.下列哪些钻孔灌注桩适合采用钻芯法进行检测?()A、桩长35m,桩径800mmB、桩长25m,桩径900mmC、桩长20m,桩径700mmD、桩长40m,桩径1500mm答案:BD解析:钻芯法是一种常用的钻孔灌注桩检测方法,其原理是通过钻芯钻头在桩体内取样,然后对样品进行分析,以判断桩体的质量和强度。钻芯法适用于直径大于500mm、长度大于20m的钻孔灌注桩。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桩长和桩径,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桩长35m,桩径800mm,适合采用钻芯法进行检测。B.桩长25m,桩径900mm,适合采用钻芯法进行检测。C.桩长20m,桩径700mm,不适合采用钻芯法进行检测,因为长度小于20m。D.桩长40m,桩径1500mm,适合采用钻芯法进行检测。综上所述,选项BD是正确的。2.静载试验所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可按下列()方法综合分析确定。A、对于陡降型的Q~s曲线,取明显陡降段起点所对应的荷载值作为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B、对于缓降型的Q~s曲线,一般可取s=40~60mm对应的荷载作为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C、对于细长桩缓变型的Q~s曲线,一般可取s=60~80mm对应的荷载作为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D、取s-lgt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下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作为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答案:AD解析:本题考查静载试验中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综合分析方法。根据题干所给出的选项,可以得出以下解析:A.对于陡降型的Q~s曲线,取明显陡降段起点所对应的荷载值作为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这种方法适用于Q~s曲线中存在明显陡降段的情况,即荷载随桩沉入深度增加而急剧下降的情况。此时,取陡降段起点所对应的荷载值作为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是比较合理的。B.对于缓降型的Q~s曲线,一般可取s=40~60mm对应的荷载作为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这种方法适用于Q~s曲线中不存在明显陡降段,而是荷载随桩沉入深度增加而缓慢下降的情况。此时,取s=40~60mm对应的荷载作为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是比较合理的。C.对于细长桩缓变型的Q~s曲线,一般可取s=60~80mm对应的荷载作为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这种方法适用于Q~s曲线中存在细长桩缓变的情况,即荷载随桩沉入深度增加而缓慢下降,直到出现一个明显的拐点,之后荷载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况。此时,取s=60~80mm对应的荷载作为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是比较合理的。D.取s-lgt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下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作为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这种方法适用于Q~s曲线中存在s-lgt曲线,即荷载随桩沉入深度增加而先缓慢下降,之后出现一个明显的拐点,之后荷载下降速度加快,直到出现一个明显的向下弯曲的情况。此时,取s-lgt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下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作为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是比较合理的。综上所述,根据题干所给出的选项,正确答案为AD。3.钻芯法检测基桩现场,芯样标示牌应包含的信息()。A、建设单位名称B、工程地址C、桩号、桩长D、钻孔孔深答案:CD解析:钻芯法检测基桩现场,芯样标示牌应包含的信息主要是与钻芯有关的信息,包括钻孔孔深和芯样的桩号、桩长等信息。建设单位名称和工程地址并不是必须包含的信息,因此选项A和B可以排除。综合考虑,选项CD是正确的。4.以下静载试验中沉降测量系统的相关规定正确的有()。A、沉降测量宜采用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B、测量误差不大于0.1%FS,分辨力应优于或等于0.01mmC、沉降测定平面宜在桩顶D、基准梁应具有足够刚度,一端固定,一端简支答案:ABD解析:A.沉降测量宜采用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沉降测量需要测量较小的位移,因此采用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比较合适。B.测量误差不大于0.1%FS,分辨力应优于或等于0.01mm。测量误差不大于0.1%FS表示测量精度要求较高,分辨力应优于或等于0.01mm表示需要测量较小的位移。C.沉降测定平面宜在桩顶。沉降测定平面应该在桩顶,因为桩顶是承受荷载的部位,也是沉降最明显的地方。D.基准梁应具有足够刚度,一端固定,一端简支。基准梁需要具有足够的刚度,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一端固定,一端简支可以减小基准梁的变形,提高测量精度。综上所述,选项A、B、D都是正确的。5.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市区建设高层建筑,适宜采用的桩型有()。A、静压式预制桩;B、打入式预制桩;C、钻孔灌注桩;D、挖孔灌注桩。答案:A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市区建设高层建筑时适宜采用的桩型。根据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需要采用能够有效防止水流入桩孔的桩型。因此,静压式预制桩和钻孔灌注桩是比较适宜的选择。静压式预制桩是在桩孔中先注入水泥浆,然后再将钢筋和混凝土灌入桩孔中,形成桩身。这种桩型可以有效地防止水流入桩孔。钻孔灌注桩是在钻孔的同时,将水泥浆灌入钻孔中,形成桩身。同样可以有效地防止水流入桩孔。而打入式预制桩和挖孔灌注桩则不太适合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下使用,因为打入式预制桩容易受到水流的冲击,而挖孔灌注桩则容易受到水流的侵蚀。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C。6.某场地为饱和均质土层,但土质较软,为了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基础沉降量,可采用()。A、加大基础宽度,同时增加荷载;B、加大基础埋深,并设置一层地下室或采用箱型基础;C、施工后大量抽吸地下水;D、采用桩基础。答案:BD解析:本题考察地基加固的方法。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场地为饱和均质土层,土质较软,需要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基础沉降量。因此,选项A中的“增加荷载”会加重地基的负荷,不利于地基承载力的提高,排除;选项C中的“大量抽吸地下水”会导致土层失稳,不利于地基承载力的提高,排除。选项B中的“加大基础埋深”可以增加地基的承载面积,提高地基承载力;“设置一层地下室或采用箱型基础”可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地基承载力,因此选项B正确。选项D中的“桩基础”可以通过桩与土层的摩擦力和桩的端阻力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因此选项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BD。7.依据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中有关规定,在预应力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试验(即基本试验)中,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标准值如何确定?()A、参加统计的试验锚杆,当极限抗拔承载力的极差不超过其算术平均值的30%时,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标准值可取最小的试验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值;B、参加统计的试验锚杆,当极限抗拔承载力的极差不超过其算术平均值的30%时,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标准值可取最大的试验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值;C、参加统计的试验锚杆,当极限抗拔承载力的极差不超过其算术平均值的30%时,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标准值可取算术平均值;D、当其极差超过算术平均值的30%时,宜增加试验锚杆数量,并分析其极差过大的原因,按实际情况重新进行统计后,再确定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标准值;答案:CD解析: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中的规定,预应力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试验(即基本试验)中,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方法如下:1.参加统计的试验锚杆,当极限抗拔承载力的极差不超过其算术平均值的30%时,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标准值可取算术平均值;2.当其极差超过算术平均值的30%时,宜增加试验锚杆数量,并分析其极差过大的原因,按实际情况重新进行统计后,再确定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标准值。因此,选项C和D都是正确的。选项A和B的说法都是错误的。8.人工地基是指为()后的地基。A、提高地基承载力B、改善变形性质C、改善渗透性质D、人工处理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对人工地基的定义的理解。人工地基是指通过人工处理,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变形性质和渗透性质的地基。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BCD。9.按照引起声波衰减的不同原因,可把声波衰减类型分成()。A、正常衰减B、吸收衰减C、散射衰减D、扩散衰减答案:BCD解析:本题考查声波衰减类型的分类。根据声波衰减的不同原因,可将声波衰减类型分为吸收衰减、散射衰减和扩散衰减三种类型。其中,吸收衰减是指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由于介质的吸收作用而逐渐减弱;散射衰减是指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由于介质中的不均匀性或杂质等原因,使声波发生反射、折射、散射等现象而逐渐减弱;扩散衰减是指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由于介质的扩散作用而逐渐减弱。因此,本题答案为BCD。10.试验前,应对芯样试件的几何尺寸做下列哪些测量?()A、平均直径B、垂直度C、芯样高度D、平整度答案:ABCD解析:在进行试验前,对芯样试件的几何尺寸进行测量是非常必要的,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常见的几何尺寸包括平均直径、垂直度、芯样高度和平整度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11.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一般规定有()A、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承压板底面标高应与设计要求标高一致B、工程验收检测载荷试验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C、单位工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0.5%,且不应少于2点D、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加载方式应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答案:ABD解析:A.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承压板底面标高应与设计要求标高一致。这是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一般规定之一,目的是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B.工程验收检测载荷试验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这是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一般规定之一,目的是为了验证设计承载力的可靠性。C.单位工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0.5%,且不应少于2点。这是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一般规定之一,目的是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代表性和可靠性。D.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加载方式应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这是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一般规定之一,目的是为了模拟实际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应力变化过程,以获取更真实的试验结果。综上所述,选项ABD均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一般规定。12.声波透射法检测中,下列哪些选项是Ⅲ类桩的特征?()A、声学参数明显异常、波形明显畸变的异常声测线;B、异常声测线在一个或多个检测剖面的一个或多个区段内纵向连续分布,但在任一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小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C、存在声学参数严重异常、波形严重畸变或声速低于低限值的异常声测线,但在任一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小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D、异常声测线在一个或多个检测剖面的一个或多个区段内纵向连续分布,或在一个或多个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声波透射法检测中Ⅲ类桩的特征。根据声波透射法检测的分类标准,Ⅲ类桩是指声学参数明显异常、波形明显畸变或声速低于低限值的异常声测线,但在任一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小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因此,选项A、B、C都符合Ⅲ类桩的特征,选项D中的“或在一个或多个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不符合Ⅲ类桩的特征。因此,答案为ABC。13.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采用快速维持荷载法,某级荷载施加后分别在第5、15、30、45、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以下各组数据中(单位为mm)达到沉降相对收敛标准的是()。A、16.32,16.42,16.49,16.54,16.56B、7.61,7.68,7.75,7.78,7.81C、10.11,11.34,11.55,11.65,11.73D、5.66,5.98,6.21,6.30,6.41答案:AC解析:本题考查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中的快速维持荷载法以及沉降相对收敛标准的应用。快速维持荷载法是指在试验初期,荷载施加速度较快,达到一定荷载后,荷载施加速度逐渐减小,直至达到试验荷载。该方法的优点是试验时间短,缺点是试验过程中荷载施加速度变化较大,需要对试验数据进行修正。沉降相对收敛标准是指在试验过程中,桩顶沉降量的变化逐渐减小,当桩顶沉降量的变化小于一定值时,认为试验已经收敛。根据规范要求,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沉降相对收敛标准为0.1mm。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时间点的沉降量变化,然后判断是否达到沉降相对收敛标准。具体计算过程如下:A.16.32,16.42,16.49,16.54,16.56沉降量变化:0.1,0.07,0.05,0.02,0.0B.7.61,7.68,7.75,7.78,7.81沉降量变化:0.07,0.07,0.03,0.03,0.0C.10.11,11.34,11.55,11.65,11.73沉降量变化:1.23,0.21,0.1,0.08,0.0D.5.66,5.98,6.21,6.30,6.41沉降量变化:0.32,0.23,0.09,0.11,0.11根据沉降相对收敛标准为0.1mm的要求,只有选项A和C中的数据达到了要求,因此答案为AC。14.钻芯法检测钻芯过程中,对芯样混凝土的描述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芯样连续性和完整性B、混凝土胶结情况和表面光滑情况C、混凝土断口吻合程度D、芯样是否为柱状、骨粒大小分布情况答案:ABCD解析:钻芯法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结构检测方法,通过钻取混凝土芯样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混凝土的强度、密实度、含水量等性质。在钻芯过程中,对芯样混凝土的描述应包括以下内容:A.芯样连续性和完整性:芯样应为连续的柱状样品,没有断裂或缺口。B.混凝土胶结情况和表面光滑情况:芯样表面应光滑,没有明显的裂缝或破损,胶结牢固。C.混凝土断口吻合程度:芯样断口应平整,两端吻合度高,没有明显的错位或错台现象。D.芯样是否为柱状、骨粒大小分布情况:芯样应为柱状,骨粒大小分布应符合混凝土设计要求。因此,答案为ABCD。15.对钻芯孔为1个时,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判为III类桩。A、钻进困难B、局部混凝土芯样破碎且破碎段长度不大于10cmC、芯样不连续、多呈短柱状或块状D、芯样侧面蜂窝麻面,沟槽不连续答案:B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III类桩的判定条件。III类桩是指桩身中心部分为软土或松散砂土,桩端和桩顶为较硬土层或岩石的桩。根据规范,对钻芯孔为1个时,以下情况之一可判为III类桩:A.钻进困难B.局部混凝土芯样破碎且破碎段长度不大于10cmC.芯样不连续、多呈短柱状或块状D.芯样侧面蜂窝麻面,沟槽不连续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C。其中,B选项表示局部混凝土芯样破碎且破碎段长度不大于10cm,符合III类桩的判定条件;C选项表示芯样不连续、多呈短柱状或块状,也符合III类桩的判定条件;而A和D选项则不符合III类桩的判定条件。16.下列计算公式正确的是()。A、a=△V×△t,a一加速度、△V一速度变化量、△t一所用时间B、x=a×t,x一位移,a一加速度,t一所用时间C、ε=△L/L,△L一杆件轴向压缩或拉伸变化量,L一杆件长度、ε一应变D、ε=σ/E,σ一应力、E一材料弹性模量、ε一应变答案:CD解析:A选项中,a表示加速度,△V表示速度变化量,△t表示所用时间,根据物理学公式,加速度等于速度变化量除以所用时间,即a=△V/△t,因此A选项不正确。B选项中,x表示位移,a表示加速度,t表示所用时间,根据物理学公式,位移等于加速度乘以所用时间的平方的一半,即x=1/2at^2,因此B选项正确。C选项中,ε表示应变,△L表示杆件轴向压缩或拉伸变化量,L表示杆件长度,根据物理学公式,应变等于杆件轴向压缩或拉伸变化量除以杆件长度,即ε=△L/L,因此C选项正确。D选项中,ε表示应变,σ表示应力,E表示材料弹性模量,根据物理学公式,应变等于应力除以材料弹性模量,即ε=σ/E,因此D选项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CD。17.基桩检测前受检桩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要求之一。A、采用钻芯法检测时混凝土龄期达到28dB、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C、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25MPaD、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答案:AB解析:本题考查基桩检测前受检桩混凝土强度应满足的要求。根据题干,选项A和B都是正确的。选项A中提到了混凝土龄期达到28d,这是混凝土强度检测的一个重要时间点,通常在此时进行钻芯取样检测。选项B中提到了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这是通过试块检测来确定混凝土强度的一种方法。选项C中提到了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25MPa,这是混凝土强度的一个基本要求,但不是基桩检测前受检桩混凝土强度应满足的要求之一。选项D中提到了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这与选项B的内容相同,但没有提到混凝土龄期达到28d的要求。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AB。18.Ⅳ类桩的判别,对钻芯孔为3个时,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判为Ⅳ类桩。A、任一孔因混凝土胶结质量差而难以钻进B、混凝土芯样任一段夹泥或松散段长度大于10cmC、任一孔局部混凝土芯样破碎长度大于30cmD、其中两孔在同一深度部位的混凝土芯样破碎、夹泥或松散答案:ABCD解析:Ⅳ类桩是指桩身中心部位的混凝土质量较差,但不影响桩的承载力和变形。根据题目所给的情况,只要符合其中任意一种情况,就可以判定为Ⅳ类桩。A选项表示任一孔因混凝土胶结质量差而难以钻进,说明混凝土质量较差,符合Ⅳ类桩的特征。B选项表示混凝土芯样任一段夹泥或松散段长度大于10cm,说明混凝土质量较差,符合Ⅳ类桩的特征。C选项表示任一孔局部混凝土芯样破碎长度大于30cm,说明混凝土质量较差,符合Ⅳ类桩的特征。D选项表示其中两孔在同一深度部位的混凝土芯样破碎、夹泥或松散,说明混凝土质量较差,符合Ⅳ类桩的特征。综上所述,答案为ABCD。19.重力式挡土墙设计时可在基底设置逆坡,这样可()。A、增大挡土墙的地基承载力;B、减少挡土墙的主动土压力;C、增加挡土墙的抗倾覆稳定性;D、增加挡土墙的抗滑移稳定性。答案:CD解析:重力式挡土墙是一种常见的挡土结构,其主要靠自重来抵抗土压力,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其稳定性。设置逆坡可以起到以下两个作用:C.增加挡土墙的抗倾覆稳定性:逆坡可以增加挡土墙的基底面积,从而增加其抗倾覆稳定性。D.增加挡土墙的抗滑移稳定性:逆坡可以增加挡土墙与地基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增加其抗滑移稳定性。因此,选项C和D都是正确的。选项A和B与逆坡的作用无关,故不正确。20.声波透射法检测中常用的声学参数为()。A、声速B、主频C、波幅D、频率以及波形答案:ACD解析:声波透射法检测是利用声波在材料中传播的特性来检测材料的内部结构和缺陷的一种方法。在声波透射法检测中,常用的声学参数包括声速、频率、波形等。A.声速是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声波透射法检测中的重要参数之一。C.波幅是声波的振幅,表示声波的强度大小,也是声波透射法检测中的重要参数之一。D.频率是声波的重要参数之一,表示声波振动的快慢,波形则是声波的形状,也是声波透射法检测中的重要参数之一。综上所述,选项ACD均为声波透射法检测中常用的声学参数。21.依据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中有关规定,在土钉抗拔承载力检测中,下列哪些情况下可判定土钉合格?()A、在抗拔承载力检测值下,土钉位移稳定。B、在抗拔承载力检测值下,土钉位移不稳定。C、在抗拔承载力检测值下,土钉位移收敛。D、测得的土钉弹性位移量应小于土钉自由段长度理论弹性伸长量的80%。答案:AC解析: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中的规定,土钉抗拔承载力检测时,应测量土钉的位移和荷载,并绘制荷载-位移曲线。根据曲线的特征,判断土钉的抗拔承载力是否合格。具体来说,以下情况下可判定土钉合格:A.在抗拔承载力检测值下,土钉位移稳定。这说明土钉在受到一定荷载后,位移不再增加,即已达到极限状态,符合要求。C.在抗拔承载力检测值下,土钉位移收敛。这说明土钉在受到一定荷载后,位移逐渐减小,即已达到极限状态,符合要求。B.在抗拔承载力检测值下,土钉位移不稳定。这说明土钉在受到一定荷载后,位移不断变化,无法确定极限状态,不符合要求。D.测得的土钉弹性位移量应小于土钉自由段长度理论弹性伸长量的80%。这是土钉抗拔承载力检测的要求之一,但不是判定土钉合格的唯一标准。22.支挡结构所受的主动土压力与填土的内摩擦角和黏聚力有关,可描述为()。A、内摩擦角越大,土压力越大;B、内摩擦角越大,土压力越小;C、黏聚力越大,土压力越大;D、黏聚力越大,土压力越小。答案:BD解析:支挡结构所受的主动土压力是由填土的重量和土与结构之间的摩擦力共同作用产生的。而填土的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则会影响土与结构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从而影响主动土压力的大小。A选项错误,内摩擦角越大,土与结构之间的摩擦力越大,主动土压力也就越大。B选项错误,内摩擦角越大,土与结构之间的摩擦力越大,主动土压力也就越大。C选项错误,黏聚力越大,土与结构之间的摩擦力并没有直接影响,因此不能确定主动土压力的大小。D选项正确,黏聚力越大,土与结构之间的摩擦力会减小,主动土压力也就越小。23.如遇下列情况()时,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仍应作变形验算。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30kPa,且体型复杂的建筑;B、在基础上及其附近有地面堆载或相邻基础荷载差异较大,可能引起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时;C、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存在偏心荷载时;D、地基内有厚度较大或厚薄不均的填土,其自重固结未完成时。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筑物设计中的变形验算,需要考虑地基的承载力、荷载分布等因素。根据题目所给的情况,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在以下情况下仍应作变形验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30kPa,且体型复杂的建筑;在基础上及其附近有地面堆载或相邻基础荷载差异较大,可能引起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存在偏心荷载;地基内有厚度较大或厚薄不均的填土,其自重固结未完成时。因此,答案为ABCD。24.下述关于地基计算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文克尔地基模型考虑了附近新建建筑物基础在邻近建筑物
基础底面下引起的附加沉降;B、厚度小于基础梁或板的短边宽度一半的薄压缩层地基适于采用文克尔地基模型;C、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沉降量是以均质弹性半空间为基础的;D、弹性半空间模型所计算得到的沉降量较实际结果偏大。答案:BCD解析:A选项错误。文克尔地基模型是一种考虑了邻近建筑物基础相互影响的地基计算模型,但是它并没有考虑到附近新建建筑物基础在邻近建筑物基础底面下引起的附加沉降。B选项正确。文克尔地基模型适用于厚度小于基础梁或板的短边宽度一半的薄压缩层地基。C选项正确。分层总和法是一种计算地基沉降量的方法,它是以均质弹性半空间为基础的。D选项正确。弹性半空间模型所计算得到的沉降量是偏大的,因为它没有考虑到地基的非弹性变形。实际上,地基的非弹性变形是会影响地基沉降量的,因此弹性半空间模型所计算得到的沉降量是偏大的。综上所述,选项BCD是正确的。25.按照声波换能器通道不同的布置方式,声波透射法检测混凝土灌注桩可分为哪些方式?()A、桩内跨孔透射法B、桩内单孔折射法C、桩内多孔透射法D、桩外孔透射法答案:AB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声波透射法检测混凝土灌注桩的布置方式。根据题干所述,声波换能器通道不同的布置方式,声波透射法检测混凝土灌注桩可分为桩内跨孔透射法、桩内单孔折射法、桩内多孔透射法和桩外孔透射法四种方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D。26.下列接收波波形哪些是声波透过正常混凝土后的特征?()A、首波陡峭,振幅大B、首波平缓,振幅小C、第一周期波的后半周即达到较高振幅,接收波的包络线呈半圆形D、第一周期波的后半周甚至第二个周期,幅度增加得仍不够,接收波的包络线呈喇叭形答案:AC解析:声波在正常混凝土中传播时,会受到混凝土的吸收和散射,导致波形的变化。根据题目描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首波陡峭,振幅大:这是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时的特征之一,因为混凝土对高频声波的吸收较强,导致首波陡峭,振幅大。B.首波平缓,振幅小:这不是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时的特征,因为混凝土对高频声波的吸收较强,导致首波陡峭,振幅大。C.第一周期波的后半周即达到较高振幅,接收波的包络线呈半圆形:这是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时的特征之一,因为混凝土对低频声波的散射较强,导致波形的包络线呈半圆形。D.第一周期波的后半周甚至第二个周期,幅度增加得仍不够,接收波的包络线呈喇叭形:这不是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时的特征,因为混凝土对低频声波的散射较强,导致波形的包络线呈半圆形,而不是喇叭形。综上所述,选项AC是声波透过正常混凝土后的特征。27.采用钻芯法检测时,下列检测开始时间的要求,以下正确的是()。A、受检桩的混凝土龄期达到28dB、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C、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D、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不小于15MPa答案:AC解析:钻芯法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其原理是通过钻取混凝土样品,测量样品的抗压强度来推算混凝土的强度。在进行钻芯法检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受检桩的混凝土龄期达到28d混凝土的强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长,因此在进行钻芯法检测时,需要确保受检桩的混凝土龄期达到28d,以保证混凝土已经充分硬化,强度稳定。2.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在进行钻芯法检测之前,需要进行试块养护和强度测试,以确定混凝土的设计强度。通常情况下,要求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要求。3.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除了要求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外,还可以要求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以更加严格地控制混凝土的强度。4.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不小于15MPa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会要求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不小于15MPa,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达到一定的最低标准。综上所述,正确的选项为A和C。28.声波透射法检测时,埋设声测管的作用是()。A、测定施工桩长B、发射换能器通道C、接收换能器通道D、检测桩底沉渣厚度答案:BC解析:声波透射法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常用于检测混凝土结构中的缺陷、裂缝、空洞等问题。在声波透射法检测中,需要使用声测管将声波传递到被测物体内部,并将接收到的信号传回检测仪器进行分析。因此,埋设声测管的作用是接收换能器通道和发射换能器通道,即选项B和C。选项A和D与声波透射法检测时使用的声测管无关,因此不是正确答案。29.对于产生负摩阻力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桩周土体相对于桩身向下位移时;B、桩周土体相对于桩身向上位移时;C、桩周土层产生的沉降与桩沉降相等;D、桩穿越较厚的松散土层进入相对较硬层时。答案:AD解析:负摩阻力是指桩身下部土体的相对位移方向与桩身上部土体的相对位移方向相反,从而产生的一种阻力。产生负摩阻力的条件有以下几种:A.桩周土体相对于桩身向下位移时,由于桩周土体的下沉,会使得桩身下部土体相对于桩身上部土体向上位移,从而产生负摩阻力。D.桩穿越较厚的松散土层进入相对较硬层时,由于松散土层的沉降速度较快,而相对较硬层的沉降速度较慢,会使得桩身下部土体相对于桩身上部土体向上位移,从而产生负摩阻力。因此,选项AD正确。选项B错误,因为桩周土体相对于桩身向上位移时,会使得桩身下部土体相对于桩身上部土体向下位移,产生正摩阻力。选项C错误,因为桩周土层产生的沉降与桩沉降相等时,不一定会产生负摩阻力。30.钻芯法截取混凝土抗压芯样和持力层岩石芯样试件,符合要求的是()。A、桩长小于10m时,每孔应截取2组芯样;桩长大于10m时,每孔应截取3组芯样B、上部芯样位置距桩顶设计标高不宜大于1倍桩径或超过2mC、缺陷位置能取样时,应截取1组芯样D、桩端持力层为中、微风化岩层且可制作岩样时,在接近桩底部位1m内截取岩石芯样答案: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钻芯法截取混凝土抗压芯样和持力层岩石芯样试件的要求。根据相关规范和实际操作经验,符合要求的应该是上部芯样位置距桩顶设计标高不宜大于1倍桩径或超过2m(选项B)、缺陷位置能取样时,应截取1组芯样(选项C)、桩端持力层为中、微风化岩层且可制作岩样时,在接近桩底部位1m内截取岩石芯样(选项D)。而桩长小于10m时,每孔应截取2组芯样;桩长大于10m时,每孔应截取3组芯样(选项A)并不准确,因为具体的截取芯样数量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因此,选项BCD为正确答案。31.低应变法桩身完整性类别划分除需要考虑缺陷位置、测试信号衰减特性外,还需要考虑下列哪些因素综合分析判定?()A、桩型B、地基条件C、成桩工艺D、施工情况答案:ABCD解析:低应变法是一种常用的桩身完整性检测方法,其划分桩身完整性类别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除了考虑缺陷位置和测试信号衰减特性外,还需要考虑桩型、地基条件、成桩工艺和施工情况等因素。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在实际工程中,对于桩身完整性的判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判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2.根据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锺击数N63.5判别碎石土密实度,正确的有()。A、当N63.5≤5,稍密B、当5<N63.5≤10,稍密C、当10<N63.5≤20,中密D、当N63.5>20,松散答案:BC解析: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土壤密实度测试方法,通过测量锤击数来判断土壤的密实度。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判别标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当N63.5≤5时,土壤稍密;当5<N63.5≤10时,土壤稍密;当10<N63.5≤20时,土壤中密;当N63.5>20时,土壤松散。因此,正确答案为BC。33.声波透射法的检测目的是:()A、检测预制桩桩身缺陷及其位置B、检测灌注桩桩身缺陷及其位置C、判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D、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答案:BD解析:声波透射法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可以用于检测混凝土结构中的缺陷和损伤。在桩基工程中,声波透射法可以用于判定桩身的完整性类别和检测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D。选项A和B只涉及到了桩身缺陷的检测,而选项C则是关于桩的承载力的判定,与声波透射法的应用无关。34.矩形截面柱的矩形扩展基础,应验算哪些截面处的受冲切承载力?(BD)A、柱子中心线处;B、柱子与基础交接处;C、基础底面钢筋面积变化处;D、基础变阶处。答案:BD解析:矩形截面柱的矩形扩展基础,由于基础变阶处存在几何形状的变化,会导致该处的受力状态发生变化,因此需要验算基础变阶处的受冲切承载力。同时,柱子与基础交接处也需要验算,因为该处存在接触面的剪切力。因此,正确答案为BD。而柱子中心线处和基础底面钢筋面积变化处并不需要验算受冲切承载力。35.下列哪些不是声波透射法检测报告应包括的内容:()。A、桩身波速取值B、声测管布置图及声测剖面编号C、时域信号时段所对应的桩身长度标尺、指数或线性放大的范围及倍数;D、各检测剖面实测波列图。答案:AC解析:声波透射法检测报告应包括的内容一般包括:声测管布置图及声测剖面编号、各检测剖面实测波列图、桩身波速取值、时域信号时段所对应的桩身长度标尺、指数或线性放大的范围及倍数。因此,选项AC不是声波透射法检测报告应包括的内容。36.某桩径为1.5m的钻孔灌注桩布置2个钻芯孔,该2孔应距桩中心()内均匀对称布置。A、0.25mB、0.20mC、0.35mD、0.40m答案:AC解析:根据题意,需要在钻孔灌注桩的直径为1.5m的圆上布置两个钻芯孔,且要求对称布置。因此,两个钻芯孔的距离应该是钻孔灌注桩直径的一半,即1.5m/2=0.75m。而由于要对称布置,所以两个钻芯孔到钻孔灌注桩中心的距离应该相等,即每个钻芯孔到钻孔灌注桩中心的距离为0.75m/2=0.375m。因此,选项A和C都符合要求,故答案为AC。37.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可以满足最低要求的是()。A、C35;B、C25;C、C20;D、C15。答案:AB解析:混凝土灌注桩是一种常用的基础工程结构,其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是影响其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根据《建筑结构设计规范》(GB50009-2012)的规定,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C20,且在特殊情况下应不低于C25。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15强度等级过低,不符合要求。38.确定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时,应绘制(),需要时也可绘制其他辅助分析所需曲线。A、U-δ曲线B、s-lgp曲线C、δ-lgt曲线D、Q-s曲线答案:AC解析: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的确定需要绘制U-δ曲线和δ-lgt曲线。其中,U-δ曲线是用来确定桩的极限承载力,δ-lgt曲线是用来确定桩的工作状态。需要时也可绘制其他辅助分析所需曲线,如Q-s曲线用于确定桩的侧阻力和端阻力的分布情况,s-lgp曲线用于确定桩的侧阻力和端阻力的大小。因此,选项AC为正确答案。39.对于黏性土,确定其软硬程度需要的物理指标有()。A、天然含水量;B、孔隙比;C、液限;D、塑限。答案:ACD解析:黏性土的软硬程度与其物理指标有关,常用的物理指标包括天然含水量、孔隙比、液限和塑限。其中,天然含水量是指土壤中自然含有的水分量,对于黏性土的软硬程度有一定的影响;孔隙比是指土壤中孔隙体积与总体积之比,孔隙比越大,土壤越松软;液限是指土壤在一定条件下的含水量,超过液限后土壤会变得非常软;塑限是指土壤在一定条件下的含水量,超过塑限后土壤会变得非常软而且易于变形。因此,对于黏性土的软硬程度的确定,需要考虑这些物理指标,选项ACD都是正确的。40.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加载反力装置宜采用下列()形式之一。A、锚桩横梁反力装置B、压重平台反力装置C、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D、重型压桩机反力装置答案:ABC解析: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是为了测试单桩在竖向受力下的承载能力,需要对桩进行一定的加载。而加载反力装置则是为了在试验中提供反向的力,以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根据题目所述,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加载反力装置宜采用下列形式之一,而选项中的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形式。下面分别对每个选项进行解析:A.锚桩横梁反力装置:该装置通过在桩顶设置横梁,再通过锚桩将横梁固定在地面上,从而提供反向的力。这种装置适用于试验现场空间较大的情况,但需要较长的锚桩,且锚桩的固定需要一定的技术要求。B.压重平台反力装置:该装置通过在桩顶设置压重平台,再通过重物将平台压在地面上,从而提供反向的力。这种装置适用于试验现场空间较小的情况,但需要较大的重物,且重物的运输和安装需要一定的人力和物力。C.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该装置是将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和压重平台反力装置结合起来,既能够提供反向的力,又能够适应不同的试验现场。但需要同时具备锚桩和重物,且安装和调整较为复杂。D.重型压桩机反力装置:该装置是通过将重型压桩机的反向力传递到桩上,从而提供反向的力。这种装置适用于试验现场空间较小,但需要较大的压桩机,且需要一定的技术要求。综上所述,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加载反力装置宜采用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和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三种形式,因为它们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试验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而重型压桩机反力装置则不太适用于该试验。41.完整桩低应变反射波曲线的特点有()。A、桩底反射明显B、波速接近工程桩平均波速C、曲线无异常反射波信号D、出现多处反射信号答案:ABC解析:完整桩低应变反射波曲线是指在进行桩基检测时,所得到的桩底反射波曲线。其特点有:A.桩底反射明显:完整的桩低应变反射波曲线中,桩底反射波信号应该是最明显的,因为它是从桩底反射回来的信号。B.波速接近工程桩平均波速:完整的桩低应变反射波曲线中,反射波的波速应该接近工程桩的平均波速,这样才能保证反射波曲线的准确性。C.曲线无异常反射波信号:完整的桩低应变反射波曲线中,不应该出现异常反射波信号,否则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D.出现多处反射信号:完整的桩低应变反射波曲线中,不应该出现多处反射信号,否则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综上所述,选项ABC均为完整桩低应变反射波曲线的特点。42.轻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评价和判定()。A、地基土性状B、地基处理效果C、地基承载力D、砂土液化判别答案:ABC解析:轻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勘察方法,通过对地基进行试验,可以评价和判定地基的性质和承载力等参数。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BC,即轻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评价和判定地基土性状、地基处理效果和地基承载力。同时,轻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也可以用于砂土液化判别,因此选项D也是正确的。43.声波透射法检测时,同一检测剖面的()应保持不变。A、声测线间距B、声波发射电流C、声波发射电压D、仪器设置参数答案:ACD解析:声波透射法是利用声波在材料中传播的特性来检测材料内部缺陷的一种方法。在同一检测剖面上,为了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下三个方面应该保持不变:A.声测线间距:声测线间距是指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它的大小会影响到检测的灵敏度和分辨率。如果声测线间距不一致,会导致检测结果的不准确性。C.声波发射电压:声波发射电压是指声波发射器输出的电压大小,它的大小会影响到声波的能量和穿透深度。如果声波发射电压不一致,会导致检测结果的不准确性。D.仪器设置参数:仪器设置参数包括增益、滤波器、采样率等,它们的设置会影响到信号的强度、噪声和采样精度。如果仪器设置参数不一致,会导致检测结果的不准确性。B.声波发射电流:声波发射电流是指声波发射器输出的电流大小,它的大小会影响到声波的能量和穿透深度。但是在声波透射法中,通常使用的是压电式声波发射器,其输出的是电压信号而非电流信号,因此声波发射电流对于检测结果的影响较小,可以适当调整。综上所述,答案为ACD。44.超声检测系统应包括哪些部分?()A、激振设备B、径向振动换能器C、信号放大器D、数据采集及处理存储器答案:BCD解析:超声检测系统是一种利用超声波进行检测的技术,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B.径向振动换能器:用于产生超声波信号,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使得物体产生振动,从而产生超声波信号。C.信号放大器:用于放大超声波信号,使其能够被检测到。D.数据采集及处理存储器:用于采集、处理和存储超声波信号,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和处理。A.激振设备:虽然激振设备可以产生振动,但在超声检测系统中并不是必需的部分,因此不属于答案范围内。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CD。45.对于基底压力分布下列说法中()正确。A、柔性基础底面的接触压力是均匀分布的;B、柔性基础基底反力分布与作用荷载分布相同;C、刚性基础在中心荷载作用下沉降均匀,基底的沉降处处相等,
基底保持水平;D、刚性基础当中心荷载不大时,基底反力呈马鞍形分布。答案:BCD解析:本题考察对基底压力分布的理解。正确答案为BCD。解析:A选项错误。柔性基础底面的接触压力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呈现出中心部位接触压力较大,边缘部位接触压力较小的分布规律。B选项正确。柔性基础基底反力分布与作用荷载分布相同,这是因为柔性基础的变形能力较强,能够将作用荷载均匀分散到基础底面上。C选项正确。刚性基础在中心荷载作用下沉降均匀,基底的沉降处处相等,基底保持水平。这是因为刚性基础的变形能力较小,无法将荷载均匀分散到基础底面上,只能在中心部位产生较大的沉降。D选项正确。刚性基础当中心荷载不大时,基底反力呈马鞍形分布。这是因为在中心部位产生较大的沉降,导致基底边缘部位的反力较大,中心部位的反力较小,呈现出马鞍形的分布规律。46.在下列对各类基础设计条件的表述中,指出错误的观点:()。A、采用无筋扩展基础时,在同一场地条件下,基础材料的强度越低,基础台阶的宽高比允许值越小;同一种材料的基础,当场地地基土的承载力越高,基础台阶的宽高比允许值也越小;B、对单幢建筑物,在地基土比较均匀的条件下,基底平面形心宜与基本组合荷载的重心重合;C、基础底板的配筋,应按抗弯计算确定,计算弯矩中计入了考虑分项系数的基础自重和台阶上土重的影响;D、对交叉条形基础,交点上的柱荷载可按静力平衡和变形协调条件进行分配。答案:BC解析:A选项中的观点是正确的,采用无筋扩展基础时,基础材料的强度越低,基础台阶的宽高比允许值越小;同一种材料的基础,当场地地基土的承载力越高,基础台阶的宽高比允许值也越小。因为基础台阶的宽高比允许值与基础材料的强度和场地地基土的承载力有关。B选项中的观点是错误的,基底平面形心宜与基本组合荷载的重心重合并不一定是正确的。在实际设计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计算,以保证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C选项中的观点是正确的,基础底板的配筋应按抗弯计算确定,计算弯矩中计入了考虑分项系数的基础自重和台阶上土重的影响。D选项中的观点是正确的,对交叉条形基础,交点上的柱荷载可按静力平衡和变形协调条件进行分配。因为交叉条形基础的柱荷载是由交点处的荷载分配而来,需要满足静力平衡和变形协调条件。47.声波透射法检测时,系统延时的来源主要来自下列哪些方面?()A、耦合剂迟延时间B、电延迟时间C、电声转换时间D、声延迟答案:BCD解析:声波透射法检测时,系统延时的来源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A.耦合剂迟延时间:耦合剂是将超声波传递到被检测物体表面的介质,其传播速度较慢,因此会产生一定的延迟时间。B.电延迟时间:超声波信号在电缆中传输也会产生一定的延迟时间。C.电声转换时间:超声波信号在电声转换器中转换成电信号也会产生一定的延迟时间。D.声延迟:超声波在被检测物体中传播也会产生一定的延迟时间。因此,答案为BCD。48.大型基础采用大面积开挖基坑后,预估地基沉降时主要考虑的地基变形有()。A、地基的残余变形;B、地基土的回弹变形;C、地基土的侧向变形;D、地基土的固结变形。答案:BD解析:大型基础采用大面积开挖基坑后,地基沉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需要预估地基沉降。地基沉降主要是由地基变形引起的,而地基变形又包括残余变形、回弹变形、侧向变形和固结变形等。因此,在预估地基沉降时,需要考虑地基的各种变形。选项中,B和D分别对应地基土的回弹变形和固结变形,因此选BD。49.关于特殊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黄土受水浸湿,使土的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显著的附加下沉,其强度也随着迅速降低;B、膨胀土的主要矿物成分是伊利石,工程特点是遇水膨胀、失水收缩;C、多年冻土:又称永久冻土,指的是持续两年或两年以上的冻结不融的土层;D、红黏土没有湿陷性,岩性条件为碳酸盐系。答案:BC解析:A.黄土受水浸湿后会发生显著的附加下沉和强度降低,这是正确的。B.膨胀土的主要矿物成分是伊利石,工程特点是遇水膨胀、失水收缩,这也是正确的。C.多年冻土指的是持续两年或两年以上的冻结不融的土层,这也是正确的。D.红黏土没有湿陷性,这是错误的。红黏土具有一定的湿陷性,岩性条件为碳酸盐系,这也是错误的。综上所述,选项BC是错误的。正确答案为D。50.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慢速维持荷载法的试验步骤应符合下列哪些规定()A、1h内承压板沉降量不超过1.0mm时,承压板沉降相对稳定B、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1h,应按15min,30min,60min测读承压板沉降量C、当承压板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应再施加下一级荷载D、每加一级荷载前后均应各测读承压板沉降量一次,以后每30min测读一次答案:CD解析:本题考查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慢速维持荷载法的试验步骤。根据规范《地基与基础工程试验规程》(GB/T50123-2019),慢速维持荷载法的试验步骤应符合以下规定:A.1h内承压板沉降量不超过1.0mm时,承压板沉降相对稳定——正确,这是慢速维持荷载法的试验步骤之一。B.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1h,应按15min,30min,60min测读承压板沉降量——错误,这是快速维持荷载法的试验步骤之一。C.当承压板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应再施加下一级荷载——正确,这是慢速维持荷载法的试验步骤之一。D.每加一级荷载前后均应各测读承压板沉降量一次,以后每30min测读一次——正确,这是慢速维持荷载法的试验步骤之一。综上所述,选项CD为正确答案。51.用于钻芯检测的单动双管钻具,应配备有()及备用套管。A、孔口管B、扶正稳定器C、卡簧D、扩孔器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单动双管钻具的配备要求。单动双管钻具是一种常用于钻芯检测的工具,其主要由钻杆、钻头、钻芯管、孔口管、备用套管、扶正稳定器、卡簧、扩孔器等组成。根据题目所述,单动双管钻具应该配备有孔口管、扶正稳定器、卡簧、扩孔器及备用套管,因此答案为ABCD。其中,孔口管用于固定钻芯管,扶正稳定器用于保持钻杆的稳定性,卡簧用于固定钻芯管和孔口管,扩孔器用于扩大钻孔直径,备用套管用于替换损坏的套管。52.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按下列()条件确定。A、建筑物用途;B、作用在地基上荷载的性质和大小;C、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D、相邻建筑物的种类。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的条件。根据建筑物用途、作用在地基上荷载的性质和大小、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等因素来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因此,选项A、B、C都是正确的,而选项D与基础的埋置深度无关,因此不选。综上所述,答案为ABC。53.对桩端持力层的钻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对桩端持力层的钻探,每根桩不应少于1个孔B、灌注桩钻芯法检测的钻探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C、嵌岩灌注桩钻芯法检测的钻探深度应进入桩端以下1倍桩径D、嵌岩灌注桩钻芯法检测的钻探深度应进入桩端以下3倍桩径答案:ABD解析:A.对桩端持力层的钻探,每根桩不应少于1个孔。这是正确的,因为对桩端持力层的钻探是为了检测桩的承载力,如果只有一个孔,可能无法准确地评估桩的承载力。B.灌注桩钻芯法检测的钻探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这也是正确的,因为灌注桩钻芯法检测是为了检测桩的质量和强度,如果钻探深度不足,可能无法准确地评估桩的质量和强度。C.嵌岩灌注桩钻芯法检测的钻探深度应进入桩端以下1倍桩径。这是错误的,因为嵌岩灌注桩钻芯法检测的钻探深度应进入桩端以下3倍桩径,以确保钻探到桩的持力层。D.嵌岩灌注桩钻芯法检测的钻探深度应进入桩端以下3倍桩径。这是正确的,因为嵌岩灌注桩钻芯法检测的钻探深度应进入桩端以下3倍桩径,以确保钻探到桩的持力层。综上所述,选项A、B、D都是正确的,因此答案为ABD。54.为锚杆设计和检验锚杆的品质而进行的锚杆试验包括哪几种试验?()A、基本试验B、蠕变试验C、验收试验D、抗压试验答案:ABC解析:锚杆试验是为了保证锚杆的品质和安全性而进行的一系列试验。常见的锚杆试验包括基本试验、蠕变试验、验收试验和抗压试验。其中,基本试验是锚杆试验的基础,包括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冲击试验等;蠕变试验是为了检验锚杆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情况;验收试验是为了检验锚杆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抗压试验是为了检验锚杆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因此,本题答案为ABC。55.低应变法现场检测时,采样时间间隔或采样频率应根据()合理选择。A、桩长B、桩底反射时间C、桩身波速D、采样点数及采样时长E、桩径答案:ACD解析:低应变法现场检测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通过在桩身上施加低应变荷载,测量桩身的应变响应,从而推断桩身的力学性质。在采集数据时,采样时间间隔或采样频率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应根据以下因素进行合理选择:A.桩长:桩长是影响采样时间间隔或采样频率的重要因素。通常情况下,桩长越长,采样时间间隔或采样频率就应该越小,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C.桩身波速:桩身波速是指低应变荷载在桩身中传播的速度,也是影响采样时间间隔或采样频率的因素之一。通常情况下,桩身波速越大,采样时间间隔或采样频率就应该越小,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D.采样点数及采样时长:采样点数及采样时长是指采集数据时所采集的数据点数和采集时间长度。通常情况下,采样点数及采样时长越大,采样时间间隔或采样频率就应该越小,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选项ACD都是影响采样时间间隔或采样频率的重要因素,应根据这些因素进行合理选择。而选项B和E与采样时间间隔或采样频率的选择关系不大,因此不是正确答案。56.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中导致试桩偏心受力的因素有()。A、制作的桩帽轴线与原桩身轴线严重偏离B、支墩下的地基不均匀变形C、用于锚桩的钢筋预留量不匹配,锚桩之间承受的荷载不同步D、采用多个千斤顶,千斤顶实际合力中心与桩身轴线严重偏离答案:ABCD解析: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中,试桩偏心受力是指试桩受到的荷载不在桩身轴线上,而是偏离了轴线。导致试桩偏心受力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制作的桩帽轴线与原桩身轴线严重偏离、支墩下的地基不均匀变形、用于锚桩的钢筋预留量不匹配,锚桩之间承受的荷载不同步、采用多个千斤顶,千斤顶实际合力中心与桩身轴线严重偏离等。因此,本题答案为ABCD。57.单桩竖向抗压试验中,下列中正确的是()。A、试验桩桩顶宜高出试坑底面B、试验桩桩顶宜平于试坑底面C、试坑底面宜与桩承台底标高一致D、试坑底面宜低于桩承台底标高答案:AC解析:单桩竖向抗压试验是为了测试桩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需要在试验桩上施加一定的荷载,观测桩的变形和荷载响应。正确的试验方法可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A选项:试验桩桩顶宜高出试坑底面。这是正确的,因为试验桩需要承受一定的荷载,如果桩顶与试坑底面平齐,那么试验时施加的荷载会直接传递到试坑底面,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B选项:试验桩桩顶宜平于试坑底面。这是错误的,因为试验桩需要承受一定的荷载,如果桩顶与试坑底面平齐,那么试验时施加的荷载会直接传递到试坑底面,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C选项:试坑底面宜与桩承台底标高一致。这是正确的,因为试验桩需要承受一定的荷载,如果试坑底面低于桩承台底标高,那么试验时施加的荷载会直接传递到试坑底面,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D选项:试坑底面宜低于桩承台底标高。这是错误的,因为试验桩需要承受一定的荷载,如果试坑底面低于桩承台底标高,那么试验时施加的荷载会直接传递到试坑底面,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58.关于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损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建筑物结构变化处设置沉降缝;B、拟建相邻建筑物之间先施工轻的后施工重的;C、设置伸缩缝以代替沉降缝;D、采用排架、三铰拱等铰接结构。答案:A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损害的方法。下面对每个选项进行解析:A.在建筑物结构变化处设置沉降缝: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地基会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建筑物产生变形和裂缝。为了减小这种变形和裂缝的损害,可以在建筑物结构变化处设置沉降缝,使建筑物在沉降时能够自由变形,从而减小损害。因此,选项A正确。B.拟建相邻建筑物之间先施工轻的后施工重的:这个选项并没有直接与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损害有关系,因此不正确。C.设置伸缩缝以代替沉降缝:伸缩缝是为了解决建筑物因温度、湿度等因素引起的自然变形而设置的,与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损害没有直接关系,因此不正确。D.采用排架、三铰拱等铰接结构:排架、三铰拱等铰接结构可以使建筑物在地基不均匀沉降时能够自由变形,从而减小损害。因此,选项D正确。综上所述,选项A和D正确,因此答案为AD。59.饱和软黏土地基采用预压加固处理时,短期的堆载过程中,地基底稳定分析应采用()。A、总应力分析法;B、有效应力分析法;C、不固结不排水强度指标;D、慢剪试验结果。答案:AC解析:饱和软黏土地基采用预压加固处理时,短期的堆载过程中,由于土体的固结排水过程较慢,因此应采用总应力分析法进行地基底稳定分析。而在长期的堆载过程中,土体的固结排水过程已经完成,应采用有效应力分析法进行地基底稳定分析。因此,选项A正确,选项B也正确。选项C不适用于短期堆载过程中的地基底稳定分析,选项D也不适用于饱和软黏土地基的预压加固处理。因此,答案为AC。60.当出现下列哪些情况时,不得采用声波透射法对整桩的桩身完整性进行评定()A、声测管未沿桩身通长配置B、声测管堵塞导致检测数据不全C、声测管埋设数量不符合相关规范规定D、声测管管口高出混凝土面200mm以上答案:ABC解析:声波透射法是一种常用的桩身完整性检测方法,但在以下情况下不得采用:A.声测管未沿桩身通长配置,这会导致检测数据不全,无法准确评定桩身完整性。B.声测管堵塞,也会导致检测数据不全,无法准确评定桩身完整性。C.声测管埋设数量不符合相关规范规定,这会影响检测的准确性。D.声测管管口高出混凝土面200mm以上,这会导致声波透射的信号衰减,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因此,当出现以上情况时,不得采用声波透射法对整桩的桩身完整性进行评定。61.声波透射法检测中,下列哪些选项是Ⅳ类桩的特征?()A、声学参数明显异常、波形明显畸变的异常声测线,且在一个或多个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B、异常声测线在一个或多个检测剖面的一个或多个区段内纵向连续分布,但在任一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小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C、存在声学参数严重异常、波形严重畸变或声速低于低限值的异常声测线,且在一个或多个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D、异常声测线在一个或多个检测剖面的一个或多个区段内纵向连续分布,或在一个或多个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答案:ACD解析:本题考查声波透射法检测中Ⅳ类桩的特征。根据题干中的描述,Ⅳ类桩的特征应该包括声学参数异常、波形畸变、声速低等情况,并且在一个或多个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根据选项进行分析:A选项符合Ⅳ类桩的特征,因为声学参数明显异常、波形明显畸变的异常声测线,在一个或多个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B选项不符合Ⅳ类桩的特征,因为在任一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小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C选项符合Ⅳ类桩的特征,因为存在声学参数严重异常、波形严重畸变或声速低于低限值的异常声测线,在一个或多个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D选项符合Ⅳ类桩的特征,因为异常声测线在一个或多个检测剖面的一个或多个区段内纵向连续分布,或在一个或多个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综上所述,选项ACD均符合Ⅳ类桩的特征,故答案为ACD。62.低应变法检测时,桩顶受力所产生的应力波,遇到桩身波阻抗变化时,将产生波的()。A、反射B、折射C、绕射D、透射答案:AD解析:低应变法检测时,桩顶受力所产生的应力波会沿着桩身传播,当遇到桩身波阻抗变化时,会发生反射和透射现象。其中,反射是指波在遇到介质边界时,一部分能量被反射回原介质,另一部分能量穿过边界进入新介质;透射是指波在遇到介质边界时,一部分能量穿过边界进入新介质,另一部分能量被反射回原介质。因此,选项A和D都是正确的。折射是指波在遇到介质边界时,由于介质密度和波速的变化而改变传播方向,而绕射是指波在遇到障碍物时,沿着障碍物的边缘弯曲传播。因此,选项B和C都不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AD。63.地基基础设计为甲级的建筑物,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需要进行的计算和满足的是()。A、持力层地基承载力;B、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C、地基变形设计;D、地基的抗冻胀要求。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地基基础设计的计算和满足的要求。甲级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持力层地基承载力、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地基变形设计和地基的抗冻胀要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其中,持力层地基承载力是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要求,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是针对地质条件较差的情况进行的特殊设计,地基变形设计是为了保证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过大的变形,地基的抗冻胀要求是为了应对寒冷地区的气候条件。64.根据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锺击数N63.5判别砂土密实度,正确的有()。A、当N63.5≤4,松散B、当4<N63.5≤6,稍密C、当6<N63.5≤9,中密D、当N63.5>9,密实答案:ABCD解析: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土壤密实度测试方法,通过测量锤击数来判断土壤的密实度。根据题目所给的数据,当N63.5≤4时,土壤松散;当4<N63.5≤6时,土壤稍密;当6<N63.5≤9时,土壤中密;当N63.5>9时,土壤密实。因此,正确答案为ABCD。65.土的结构分类包括()。A、单粒结构;B、蜂窝结构;C、多孔结构;D、絮状结构。答案:ABD解析:土的结构分类是根据土壤颗粒之间的排列方式和空隙大小来划分的。根据题目所给选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解析:A.单粒结构:指土壤中颗粒之间没有结合作用,各颗粒之间独立存在的结构。例如沙土。B.蜂窝结构:指土壤中颗粒之间形成的空隙呈六边形或多边形,类似于蜂窝状的结构。例如黏土。C.多孔结构:指土壤中颗粒之间形成的空隙较大,形成了许多孔隙的结构。例如砂土。D.絮状结构:指土壤中颗粒之间形成的空隙呈线状或带状,类似于絮状的结构。例如粘土。综上所述,土的结构分类包括单粒结构、蜂窝结构和絮状结构,因此选项ABD为正确答案。66.当砂土的相对密实度为()时,密实程度为中密。A、0.2;B、0.3;C、0.5;D、0.6。答案:CD解析:砂土的相对密实度是指砂土的实际密度与其最大密度之比,是一个反映砂土密实程度的重要参数。根据砂土的相对密实度可以判断砂土的密实程度,一般分为松散、中等、中密、密实和极密五个等级。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当砂土的相对密实度为0.5时,其密实程度为中密。因此,选项C为正确答案。而选项A和B的相对密实度较小,属于松散程度;选项D的相对密实度较大,属于密实程度。67.依据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中有关规定,在土钉抗拔承载力检测中,下列哪些属于土钉位移测读和加载、卸载的规定?()A、初始荷载下测读土钉位移基准值3次,当每隔5min的读数相同时,方可作为土钉位移基准值;B、每级加、卸载稳定后,在观测时间内测读土钉位移≥3次;C、在每级荷载的观测时间内,当土钉位移增量≤1.0mm时,可视为土钉位移收敛;否则应延长观测时间至60min,并每隔10min的测读土钉位移1次;当该60min内土钉位移增量小于2.0mm时,可视为土钉位移收敛,否则视为不收敛;D、加至最大试验荷载后,可一次性卸载到最大试验荷载的10%。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中土钉抗拔承载力检测的规定。根据规程,土钉抗拔承载力检测应包括土钉位移测读和加载、卸载的规定。具体来说,应该测读土钉位移基准值、每级加、卸载稳定后测读土钉位移、观测时间内测读土钉位移并判断是否收敛、以及卸载到最大试验荷载的10%。因此,答案为ABCD。68.在下列岩石中,属于特殊性岩石的有()。A、易溶性岩石;B、盐渍化岩石;C、膨胀性岩石;D、弱风化的花岗石。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特殊性岩石的分类,易溶性岩石、盐渍化岩石和膨胀性岩石都属于特殊性岩石,因为它们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质和特殊的形成过程。而弱风化的花岗石虽然在某些方面也有特殊性质,但并不属于特殊性岩石的范畴。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69.金刚石钻进的技术参数包括下列哪些选项?()A、钻头压力B、转速C、投砂量D、冲洗液量答案:ABD解析:本题考查金刚石钻进的技术参数。金刚石钻进是一种常用的岩石钻进方法,其技术参数包括钻头压力、转速和冲洗液量等。投砂量虽然也是岩石钻进中的一个重要参数,但不属于金刚石钻进的技术参数之一。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BD。70.单桩抗压静载试验中试桩中心与锚桩中心(或压重平台支墩边)之间的距离应满足()。A、≥4(3)DB、≥2DC、>2.0mD、>4.0m答案:AC解析:单桩抗压静载试验是为了测试桩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需要在试验时测量桩的沉降和变形情况。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试桩中心与锚桩中心(或压重平台支墩边)之间的距离应满足一定的要求。选项A中的≥4(3)D表示试桩中心与锚桩中心(或压重平台支墩边)之间的距离应大于等于4倍(或3倍)试桩直径D。这是因为试桩受到荷载时会产生沉降和变形,如果试桩中心与锚桩中心(或压重平台支墩边)之间的距离太小,就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选项C中的>2.0m表示试桩中心与锚桩中心(或压重平台支墩边)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0米。这是因为试桩受到荷载时会产生较大的变形和沉降,如果试桩中心与锚桩中心(或压重平台支墩边)之间的距离太小,就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综上所述,选项A和C都是正确的,因此答案为AC。71.在预应力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试验(即基本试验)中,锚杆的多循环加载法试验应绘制哪些曲线?()A、锚杆的荷载-时间(lgt)曲线B、锚杆的荷载-位移(Q-S)曲线C、锚杆的荷载-弹性位移(Q-Se)曲线D、锚杆的荷载-塑性位移(Q-Sp)曲线答案:BCD解析:预应力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试验是评估锚杆抗拔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中多循环加载法试验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在这种试验中,锚杆会经历多次循环加载和卸载,以模拟实际使用中的荷载情况。为了评估锚杆的性能,需要绘制以下曲线:A.锚杆的荷载-时间(lgt)曲线:这个曲线可以用来观察锚杆的荷载变化情况,以及在多次循环加载和卸载中的变化趋势。B.锚杆的荷载-位移(Q-S)曲线:这个曲线可以用来观察锚杆的位移变化情况,以及在多次循环加载和卸载中的变化趋势。这个曲线也可以用来计算锚杆的刚度和弹性变形量。C.锚杆的荷载-弹性位移(Q-Se)曲线:这个曲线可以用来观察锚杆的弹性变形情况,以及在多次循环加载和卸载中的变化趋势。这个曲线也可以用来计算锚杆的弹性模量和弹性极限。D.锚杆的荷载-塑性位移(Q-Sp)曲线:这个曲线可以用来观察锚杆的塑性变形情况,以及在多次循环加载和卸载中的变化趋势。这个曲线也可以用来计算锚杆的塑性模量和塑性极限。因此,正确答案为BCD。72.声波透射法与低应变法测出的声速不同,原因包括以下哪些因素?()A、波长与边界条件不同B、声波频率不同C、测距不同D、应变量不同答案:ABC解析:声波透射法和低应变法都是测量材料声速的方法,但是它们的原理和测量方式不同,因此测得的声速也可能不同。以下是可能导致声速不同的因素:A.波长与边界条件不同:声波透射法是通过材料内部的声波传播来测量声速,而低应变法是通过在材料表面施加应变来测量声速。由于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波长会发生变化,而且不同的边界条件也会影响声波的传播,因此两种方法测得的声速可能不同。B.声波频率不同:声波透射法和低应变法使用的声波频率可能不同,而不同频率的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速度也可能不同,因此两种方法测得的声速可能不同。C.测距不同:声波透射法和低应变法的测距方式也不同,可能会导致测得的声速不同。D.应变量不同:低应变法是通过在材料表面施加应变来测量声速,因此应变量的大小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而声波透射法则不受应变量的影响。综上所述,以上四个因素都可能导致声波透射法和低应变法测得的声速不同。因此,答案为ABC。73.根据荷载试验得到的p-s曲线可以确定下述()指标。A、变形模量;B、压缩指数;C、临界荷载;D、极限荷载。答案:ACD解析:根据荷载试验得到的p-s曲线可以确定以下指标:A.变形模量:变形模量是指土体在一定应力范围内的应变与应力之比,可以通过荷载试验中的p-s曲线来计算。C.临界荷载:临界荷载是指土体在受到一定荷载后,开始出现塑性变形的荷载大小,可以通过荷载试验中的p-s曲线来确定。D.极限荷载:极限荷载是指土体在受到荷载后,发生破坏的荷载大小,可以通过荷载试验中的p-s曲线来确定。B.压缩指数:压缩指数是指土体在一定应力范围内的压缩变形与应力之比,可以通过荷载试验中的p-s曲线来计算,但是需要进行更多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综上所述,根据荷载试验得到的p-s曲线可以确定的指标为A、C、D,因此答案为ACD。74.对以下4个反射波典型曲线的描述中,正确的有()。A、图a)表示桩身完整B、图b)表示桩身完整C、图c)表示桩身扩径D、图d)表示桩身有缺陷答案:ACD解析:本题考查对反射波典型曲线的理解和判断。根据题目所给的描述和图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图a)表示桩身完整。这是正确的,因为图a)的反射波典型曲线呈现出一个明显的单峰形态,说明桩身没有明显的缺陷或扩径。B.图b)表示桩身完整。这是错误的,因为图b)的反射波典型曲线呈现出一个双峰形态,说明桩身存在明显的缺陷或扩径。C.图c)表示桩身扩径。这是正确的,因为图c)的反射波典型曲线呈现出一个宽阔的单峰形态,说明桩身存在扩径。D.图d)表示桩身有缺陷。这是正确的,因为图d)的反射波典型曲线呈现出一个双峰形态,说明桩身存在明显的缺陷或扩径。综上所述,选项ACD都是正确的描述。75.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求有:()A、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应采用方形(矩形)或圆形的刚性承压板,其压板面积应按实际桩数所承担的处理面积确定。B、承压板底面高程应与基础底面设计高程一致。试验标高处的试坑长度和宽度,应不小于承压板尺寸的3倍。C、基准梁支点宜设在试坑之外。载荷板底面下宜铺设中砂或粗砂垫层,垫层厚度取100~150mm,承压板尺寸大时宜取大值。D、承压板的中心位置应与一根桩或多根桩所承担的处理面积的中心位置(形心)保持一致,并与荷载作用点相重合。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要求。根据题目所给的选项,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应采用方形(矩形)或圆形的刚性承压板,其压板面积应按实际桩数所承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广告媒体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中职学校对外交流与德育推广计划
-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主题教研计划
- 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调节小胶质细胞极化缓解缺血性脑卒中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机制研究
- FL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优化研究
- 二手房经纪人日常工作流程
- 2025-2030中国大输液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新能源项目施工进度安排与人力资源计划
- 初中物理力学与浮力概念讲解与实验课程教案
- 医疗信息化质量提升计划
- 2025年中国冷库用叉车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浙江卷)(参考答案)-20250416-113627
- 2025年化妆师职业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
- GA 1812.1-2024银行系统反恐怖防范要求第1部分:人民币发行库
- 2025中信建投证券股份限公司校园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陆上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NBT 31010-2019
- 关于中国文化遗产北京故宫的资料
- 新中考考试平台-考生端V2.0使用手册
- 五年级期中考试家长会课件39846
- 培养基模拟灌装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