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与实施方案_第1页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与实施方案_第2页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与实施方案_第3页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与实施方案_第4页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与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与实施方案

张辰2015-06-10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与实施方案

张辰2015-06-10一、国外低影响开发理念与经验二、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三、南宁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主要内容一、国外低影响开发理念与经验二、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三、美国中国日本德国一、国外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和经验2、世界各国的理念和实践美国中国日本德国一、国外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和经验2、世界各

设计理念建立了基于LID理念的设计工艺和方法

设计标准分为大排水系统和小排水系统。大排水系统包括洪水隧道、大型排水管渠、滞水池、蓄水池。小排水系统包括管网和道路排水。

一、国外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和经验设计理念建立了基于LID理念的设计工艺和方法一、国一、国外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和经验美国西雅图市HighPoint社区0.5年一遇24小时降雨产生的径流量零外排;末端调蓄塘出水口的设计满足2年、25年和100年一遇设计暴雨安全排放;社区不透水面积率由65%降为60%。一、国外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和经验美国西雅图市HighPoin一、国外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和经验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体育馆年TSS削减70%;场地建设前后重现期2年一遇、10年一遇和100年一遇暴雨峰值流量维持不变。一、国外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和经验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体育馆

设计理念基于分散式雨水管理的理念。

设计标准居民区采用2-5年重现期,地下建筑

(包括地下室)采用10年一遇重现期。工程技术源头上采用雨水利用设施,如绿色屋顶技术;建立各种形式的雨水调蓄池一、国外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和经验设计理念基于分散式雨水管理的理念。一、国外低影响开柏林坡斯坦广场(PotsdamerPlatz)要求:坡斯坦广场是欧洲最大的商业区;地下水位埋深较浅,要求建成后既

不能增长地下水的补给量,也不能增加雨水排放量。设计:对适宜建设绿地的屋顶全部建成绿色屋顶;对不宜建设绿地的屋顶,

将屋顶雨水通过雨漏管径除去前期径流和过滤后引入地面蓄水池,构

造水景观,调蓄水量约为21000吨。一、国外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和经验柏林坡斯坦广场(PotsdamerPlatz)要求:坡斯坦德国汉诺威康斯柏格(Kronsberg)城区一、国外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和经验德国汉诺威康斯柏格(Kronsberg)城区一、国外低影响开

设计理念排水和防洪统一,建设外围排水系统

设计标准排水管道设计标准为5~10年,道路设计标准为1~10年。工程技术建设分流制下水管道系统、渗流设施以及

雨水调蓄设施和管道一、国外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和经验设计理念排水和防洪统一,建设外围排水系统一、国外低日本透水性路面东京都,已有8.3%的人行道采用透水性路面;

宜铺设在停车场、人行道或交通量较少的地段,以减少堵塞。日本透水性路面东京都,已有8.3%的人行道采用透水性路面;

二、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1、主要理念介绍(1)径流总量控制目标:I区

(85%≤α≤

90%)

II区

(80%

α≤85%)III区

(75%≤α≤85%)IV区

(70%≤α≤85%)

V区

(60%≤α≤85%)我国大陆地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区图二、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1、主要理念介绍(1)径流总量控二、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1、主要理念介绍(2)径流峰值控制目标:为保障城市安全,在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建设区域,城市雨水管渠和泵站的设计重现期、径流系数等设计参数仍然应当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中的相关标准执行。城市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应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中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的标准执行。(3)径流污染控制目标: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年SS总量去除率一般可达到40%-60%。二、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1、主要理念介绍(2)径流峰值控1)主要措施:广义来讲,低影响开发指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优先考虑将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的力量排水;采用源头削减、中途控制、末端处理等多层面雨水控制利用措施;通过“渗、蓄、滞、净、用、排”等六字原则,利用多种技术,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维持或恢复城市海绵功能。二、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2、主要技术介绍1)主要措施:二、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2、主要技术介绍2)技术类型:低影响开发技术按主要功能一般可分为渗透、储存、调节、转输、截污净化等几类。通过各类技术的组合应用,可实现径流总量控制、径流峰值控制、径流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等目标。3)单项设施主要有透水铺装、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渗井、湿塘、雨水湿地、蓄水池、雨水罐、调节塘、调节池、植草沟、渗管/渠、植被缓冲带、初期雨水弃流设施、人工土壤渗滤等。二、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2、主要技术介绍2)技术类型:二、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2、主要技术介绍三、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方案1)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河流水系没有得到充分的保护南宁市城市建设遥感图2000年2010年三、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方案1)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河流水系三、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方案2)城市过度硬化,排水标准低,内涝频发南宁市中心区内环100km2用地中城市开发建设用地面积接近80%;经过估算,南宁市中心城区内环内城市综合径流系数高达0.72;中心城区共有55处主要的易涝点。三、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方案2)城市过度硬化,排水标准低,内涝三、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方案3)城市内河内湖水体污染严重,水生态功能退化南宁市的18条内河中,除八尺江为Ⅴ类水体,其余17条内河为劣V类水体;城市主要内湖中,除了南湖为Ⅴ类水体外,民歌湖、相思湖也均为劣Ⅴ类水体。三、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方案3)城市内河内湖水体污染严重,水生三、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方案4)初期雨水面源污染严重南宁单次降雨时初期雨水的COD总量约13.3吨,总氮总量约0.8吨,初期雨水已经成为城市内河水系的重要的污染源之一。5)城市水资源利用率不高,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有待加强南宁市水资源总量丰富,但用水效率总体不高,水资源浪费情况普遍存在;南宁市在城市雨水利用和再生水利用方面,目前的比例都还比较低。三、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方案4)初期雨水面源污染严重南宁单次降三、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方案①需求导向性原则。突出问题为城市内涝和水环境污染等问题。②可操作性原则。改造和新建地区都是三年之内可实施的。③可示范可推广原则。示范区内各项目要具有普遍的代表性④新旧结合原则。兼顾老城区改造和新城区的建设中的不同需求。⑤流域完整性原则。⑥要素多样性原则。河流、湖泊、山体、绿地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⑦区域连片性原则。三、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方案①需求导向性原则。突出问题为城市三、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方案

本次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位于中心城区核心区,横跨南宁邕江南北两岸,总面积共60.18平方公里,人口达到60万人左右。建成区城市初期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和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为主,并兼顾年径流总量控制。城市新区年径流总量控制,并兼顾初期雨水径流污染控制。海绵城市示范区位置图三、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方案本次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三、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方案示范区的用地范围和用地性质均符合《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和相关地块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形成以邕江、竹排冲、良庆河和南湖的“蓝带”;药用植物园、青秀山、石门森林公园、五象岭森林公园为“绿核”的山水城市。这些“蓝带”和“绿核”是本次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的大型海绵板块,也是南宁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基础三、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方案示范区的用地范围和用地性质均符合《三、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方案示范区划分为六个不同示范类型的片区,以研究和探索不同的海绵城市建设需求和特点。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示范区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与初期雨水污染防治示范区雨水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区高强度开发海绵城市建设模式示范区山地开发海绵工程示范区大型居住区海绵工程建设示范区三、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方案示范区划分为六个不同示范类型的片区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以《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为依据,综合考虑南宁市降雨特征、示范区现状建设情况、地下水位、土壤渗透性、投入/产出比,确定:邕江北部建成区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0%,邕江南部五象新区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80%。整个示范区内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5%,相对应的设计降雨量不小于26

毫米。2)排水防涝标准南宁市新建区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为3-5年,对于重要地区和一般地区内的重要道路采用5年一遇重现期;对于一般地区内除重要道路以外的地区采用3年一遇重现期。南宁市内涝防治标准为能有效应对不低于50年一遇暴雨。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3)分年度考核指标3)分年度考核指标按照主体工程的类别,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包括内河治理及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