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读懂诗歌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1页
有效读懂诗歌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2页
有效读懂诗歌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3页
有效读懂诗歌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4页
有效读懂诗歌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效读懂诗歌第1页2

诗歌鉴赏能力要求

E、鉴赏评价。指对诗歌鉴别、赏析和评价。

鉴赏评价点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体现技巧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第2页3古诗词特点

诗歌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凝练含蓄言简意丰

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第3页4把古诗当作文言文来读

(主要字词、语序、省略)

诗歌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补充省略!还原语序!读诗思绪:主要词语!

特点:(写诗)第4页5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不知人面去何处,桃花依旧(在)春风(中)笑”。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第5页注释1.谷口:古地名,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2.补阙:官名,职责是向皇帝进行规谏。3.茅茨:(cí)茅屋。4.泉壑:这里指山水。生:升起5.怜:喜欢新雨:刚下过雨。6.山:即谷口。夕阳:黄昏太阳。7.迟:晚。期:商定8.家童:家里小孩。9.昨:先前。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闲鹭栖qī常早,秋花落更迟。家僮扫罗径,昨与故人期。山泉沟壑萦绕着这座茅屋书斋,云霞映衬墙头薜荔像五彩幔帷。雨后新竹姿彩多么叫人爱慕,更可爱晚山映照着夕阳余辉。悠闲白鹭经常早早回巢栖宿,秋花饱含生机比别处落得更迟。家仆正辛勤地把萝径清扫洁净,我昨天与老朋友预约会面日期。第6页7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泉壑带(围绕着)茅茨,云霞生(于)薜(像)帷。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闲鹭常早栖,秋花(相比其他地方)更迟落。家童(正在)扫萝径,(由于我)昨与故人期。第7页8

我们不但要努力把握它以少许字词包孕着丰富含义,并且要努力去谋求他诗句之外包括不尽韵味。——谢冕含义——韵味读诗任务第8页9

鉴赏程序(走进诗歌)看一看抓一抓辨一辨第9页10看一看找启示

题目、注释、诗序、作者、甚至标点……唐人(所有诗人)作诗,最重诗题!古诗题目往往揭示诗歌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题材、主旨等,是解读诗作主要切入点。合理地“想入非非”,理智地“合适发散”第10页11看一看找启示

题目、注释、诗序、作者、甚至标点……例: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寇准《春日登楼怀归》周密《夜归》第11页12诗歌注解,帮助理解。内容、主旨若隐若现。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薇山亭赋韵

——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家乡篱下菊,今天几花开?

注释:①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体现了诗人对故园怀想和思归之情,流露出归隐田园情怀。第12页13

抓一抓寻突破:抓语言暗示。

抓写景(人、事、物)特点词语;

抓直接表白情感(或暗示情感)词语。色彩暗示时令暗示温度、湿度暗示环境暗示情感暗示动作、行为暗示……诗歌语言暗示性诗歌语言暗示性是一种“怀孕静默”

——钱钟书第13页14(明)胡应麟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弄清了景和情,也就大体把握了诗歌主题情、景两端第14页词分类按长短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落单调、双调、三叠、四叠按格调豪放派婉约派第15页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词作品。纳兰性德曾数次体现过他乐意追随卢氏而去心情,如这首《画堂春》体现了他和卢氏虽不能同生,但却能同死愿想。第16页画堂春纳兰性德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争教,怎教。销魂,形容极度悲伤、愁苦或极度欢乐。药成句:这里借用此典说,纵有不死之灵药,但却难像嫦娥那样飞入月宫去。意思是纵有深情却难以相见。饮牛津:传说中天河边。这里是借指与恋人相会地方明明是一生一世,天作之合,却偏偏不能在一起,两地分隔。整日里,相思相望,而又不得相亲,枉教得凄凉憔悴,黯然销魂。不懂得上苍究竟为谁,造就这美丽青春。一为裴航,乞浆蓝桥,而得妻云英;一为嫦娥,窃不死药,而飞奔月宫。假如能够像牛郎织女同样,于天河相见,虽然抛却荣华富贵也心甘第17页移家别湖上亭⑴戎昱yù好是春风湖上亭⑵,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⑶,欲别频啼四五声。注释⑴移家:搬家。⑵好是:一作“好去”。⑶浑:简直,几乎。⑷频啼:连续鸣叫。四五声:一作“三五声”。这首诗作于诗人搬家时,因对故居有着深厚感情,难以割舍故居一草一木,故有此作第18页19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借柳条、藤蔓、黄莺等事物,巧妙而含蓄地体现了诗人对湖上亭依恋之情。情、景二端事物(人)诗歌语言暗示性最佳是春风轻拂景色宜人湖上亭,亭边柳条摇荡藤蔓攀牵撩惹着离情。枝头黄莺在这里久住我们几乎相识,将要分别它向我屡屡啼叫了四五声第19页孤雁孤雁不饮啄①,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②?望尽似犹见③,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④,鸣噪自纷纷⑤。注释①饮啄:鸟类饮水啄食。②万重云:指天高路远,云海弥漫。③望尽:望尽天际。④意绪:心绪,念头。⑤鸣噪:野鸦啼叫。自:自己。一作“亦”苦伶仃描写来象征诗人自己。《孤雁》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一首五律。这是一首咏物诗,体物曲尽其妙,同步又体现就是乱离漂泊中失群人痛苦心情。全诗通过对雁孤苦伶仃描写来象征诗人自己。第20页21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诗人以孤雁比方自己,体现了对漂泊生涯苍凉感慨;对家乡亲人怀念;有不坠青云之志高远追求。情、景二端事物(人)诗歌语言暗示性一只离群孤雁,不想饮水,不愿进食,只是低飞哀叫,怀念追寻它同伴。雁群消失在云海之间,谁来怜惜着天际孤雁?放眼望尽天涯,仿佛看到同伴身影;哀鸣响震山沟,好想听到同伴呼唤。野鸦不解孤雁心情,只顾自己鸣噪不停。第21页22

辨一辨

明关系:

人、事、景、物之间关系;

各联(各句)间什么关系理关系:托物言志因事说理借景抒情递进条件假设目分总顺承其他逻辑第22页23顺向(顺意:景与情友好

)金陵怀古王珪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注】王珪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金陵怀古王珪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注】王珪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景:事悠悠、满目秋情:萧萧、惨惨、凄凉……金陵怀古王珪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注】王珪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金陵怀古王珪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注】王珪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guī金陵繁华多少事,都不过是历史中一笔,我独自登上了江城高处,只见满目萧然,凄清寒凉。一只飞鸟飞过,身后一缕细烟飘散在江边。几片帆船在风雨中向下游飘去,可是游子归舟?晚风吹来,红叶萧萧作响。寒云惨淡,沉沉压着旧楼。故国亡去,失去故园凄凉有谁懂得?人心怎么还能像以往同样,自在潇洒呢?第23页24绝句江碧鸟逾yú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前两句写漫江碧波荡漾,白翎líng水鸟,掠翅江面,满山青翠欲滴,遍布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多么灿烂!

后两句诗人笔路陡转,慨而叹之,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感伤。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逆向(逆意:景与情反差)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日期?第24页25看一看找启示:题目、诗序、注释、作者抓一抓寻突破:抓词语暗示找出写景(人、事)词语、找出直接写情感或暗示情感词语。辨一辨明关系:明确人、事、景、物之间关系;

明确各联(各句)间什么关系

鉴赏程序(走进诗歌)第25页26附录:诗歌题材及主题第26页27兰溪棹(zhào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1)写景抒情诗(如杜甫《登高》、《登岳阳楼》),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意境,领会诗人写景所体现情感,把握其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写出了兰溪一带山水之美,渔家欢快之情,体现了对这美好人事爱慕。(1)兰溪:兰溪江,也称兰江,浙江富春江上游一支流,在今浙江省兰溪市西南。棹(zhào)歌:船家摇橹时唱歌。(2)凉月:新月。(3)越:古代东南沿海一带称为越,今浙江省中部。(4)桃花雨: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雨。(5)棹歌:渔民船歌。(6)三日:三天。一弯蛾眉月挂在柳湾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溪面上,煞是好看。淅淅沥沥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涨,鱼群争抢新水,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第27页28(2)托物言志诗(如李商隐《锦瑟》、贺知章《咏柳》),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思想感情,而是采取象征等手法,把自己某种抱负和人格志趣融于某种详细事物中,达成言志目标;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⑴秋丛:指丛丛秋菊。⑵舍(shè):居住房子。⑶陶家:陶渊明家。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⑷遍绕:围绕一遍。⑸篱(lí):篱笆。⑹日渐斜(xiá):太阳渐渐落山。斜,倾斜。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因此应读xiá。⑺尽:完。⑻更(gèng):再一丛一丛秋菊围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人陶渊明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不是由于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由于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加好花了。通过咏菊(抓住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体现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坚贞品格赞美。

第28页29(3)叙事抒情诗(借事说理诗)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⑴李凝:诗人友人,也是一种隐者,其生平事迹不详。⑵少(shǎo):不多。邻并:邻居。⑶荒园:指李凝荒僻居处。⑷池边:亦作“池中”。⑸分野色:山野景色被桥分开。⑹云根:古人以为“云触石而生”,故称石为云根。这里指石根云气。⑺去:离开。⑻幽期:幽,隐居,期,商定,隐居商定。负言:指食言,不履行诺言,失信意思幽居之处少有邻居,一条草径伸进荒园。夜晚池塘边上,小鸟栖树;月光之下,老僧敲门。归途中走过小桥,田野色彩斑斓。白云飘飞,山石如在移动。临时离开此地,很快就将归来,相约共同归隐,到期绝不失约通过叙写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向往。第29页30(4)咏史怀古诗(如杜甫《蜀相》、刘禹锡《石头城》),往往通过自然景物繁盛与人事变迁之对比,借景抒情。读诗时要联系背景,领悟情感(感慨兴衰或寄托哀思或借古讽今);特性(意象):青草、繁花;空城等第30页3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