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仁刊谬补缺》所见武后改字_第1页
唐《王仁刊谬补缺》所见武后改字_第2页
唐《王仁刊谬补缺》所见武后改字_第3页
唐《王仁刊谬补缺》所见武后改字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王仁刊谬补缺》所见武后改字

唐武则天在成为皇帝期间,他写了10多个字,并在开元至长安(公元689-704)发表了15年的记录。对此,史家多有评论,毁誉不一。一些史书、辞书有收录记载的。但通览各书的这一部分,众说纷纭。在比较重要的著作中,竟没有两本所言完全一致的。本文只就辞书中出现的情况作些论述。字字分类及改字和字数的问题唐《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中无武后造字。宋《集韵》(1037年)、《类篇》(1039年),明《字汇》(1615年)、清《正字通》(1670年)、《康熙字典》(1716年),近代的《中华大字典》、《中文大辞典》以及日本的《大汉和辞典》等几部影响较大的辞书,都情况不同地收入了这些改字。现将各字典中有关武后所改字的字条摘出,列表加以比较,兹先对附表作如下说明:(一)左起首行为改字规范字形,次行为本字,然后为历代字典中改字字形,自左至右,大体按时代先后排。(二)如字典已注明武后改字者,表中只列出字形,不再重复注明。如字典中注明出处者,表中用尖括号<>表示。如字典未注明武后改字,只注明古字者,表中用“古”字表示。(三)凡十八个改字之外误认的改字,列于最下两排,先列误认的改字,再列误认的本字,置圆括号中。从下表可以看出:(一)各本辞书所收的改字情况不一,没有两本书是一样的。这反映出在改字问题上,各书编者都各有自己的鉴别和取舍。但是,其前后继承关系仍是明显的。(二)有的字典虽然收入了改字,但未注明是武后改的字,注的是“古文”(通常指先秦文字)。揣测原因,可能是:作者虽知是武后改字,但又认为自古便有。宋郑樵《通志》认为改字本于古文。注“古文”者恐出于此;或是作者只知是古文。不知是武后所改;或是因对武后本人有某种政治上的见解,故避而不谈。从《集韵》至《中华》收字、讹字(改字字形不合标准)、少字、多字的情况,分别统计如下:(注“古文”者不再计入收字):《集韵》收15字,讹5字,少2字,多1字。《类篇》收16字,讹8字,少1字,多1字。《正字通》收7字,讹3字,少10字。《康熙字典》收8字,讹2字,少9字,多1字。《中华大字典》收10字(“月”字为两字),讹2字,少8字,多1字。从收字的数量与字形的正确两项比较而言,宋代字典情况最佳,为后来者所不及。(三)“生”无改字,但各书均收。“月”、“證”、“君”几字,各字典所收字形均误。一出版稀疏和遗漏从历代辞书所收武后改字的情况看,我以为现代出版的大型辞书在这方面似应担负起刊谬补缺的任务。有必要对武后改的字全部重新予以考订、编写。(一)《中华大字典》后改字情况《集韵》时代较早。它收的“天”、“地”、“人”、“臣”、“國”、“照”的改字字形正确,后来的字典多数也正确。它收的“月”、“證”、“君”的改字字形错误,后来的一些字典也照例收入。它多收“生”的改字,后来的字典随之。《中华大字典》在《康熙字典》之后,其中改字情况亦多相仿。“星”“天”“年”“载”“人”的改字《康熙字典》缺,《中华大字典》也缺(“载”字从《龙龛手鉴》收入,“人”字从《字汇补》收入,均未注明武后改字)。“初”“臣”“君”,《康熙字典》只注“古文”,《中华大字典》则缺。“埊”的改字,《康熙字典》注“古文”,《中华大字典》亦然。其它两字典同收的九个改字,字形大体相同。故《中华大字典》沿用《康熙字典》材料较多。从注文看,《康熙字典》中改字又分别引自《集韵》《类篇》《宣和书谱》《字汇补》。武则天改字是汉字史上一个有纠纷的问题,这一纠纷在字典编撰史上同样被反映和继承了。今天,当我们着手编撰新的大型辞书时,是否能够予以澄清呢?(二)《大周泰山碑》旧志《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所收“聖”“年”“月”的改字,注明见于《大周泰山碑》。但此碑或拓本,都不曾见过;查历代金石书,亦未有著录。估计是出现于一时的伪品,或只是传闻。《大周泰山碑》既从无查实,就应以其他取代。当近代大规模考古发掘开始不久,王国维先生就提倡“二重证据法”,指出“以地下新史料补正纸上旧史料”。这是科学的观点。重视历史文物资料的考订与引证,可以使字典编撰工作建立在更科学的基础上。唐武、长安年间在对武则天改字所作研究的基础上,我参照以前的字典,试拟十八条改字字条,供编纂新字典参考。字条条例:1.字头取改字的规范字形,若有其它使用较广的字形,取一两种列于后边括号内,作为改字的异体字。2.将改字作为本字的异体列于本字条中,并注明该改字所在的页码,以便查阅。3.改字的音、义完全同于本字者,不再重复解释。4.书证以碑志为主,每字引不同出处的书证两条,对前人正确的记载也适当引用。5.说明每字的通行时间。下为字条:②同“日”字,唐武后改字,通行于载初至长安年间。《封祀坛碑》:“江河濆薄,~同“月”字,唐武后改字,载初至神功年间通行。《潘尊师碑》:“调露元祀,~惟孟冬”。《大周故朝议大夫行乾陵令上护军公士独孤(思贞)府君墓志铭》:“神功二年击~十同“月”字,唐武后改字,圣历至长安年间通行。《昇仙太子碑》:“O同“星”字,唐武后改字,载初至长安年间通行。《潘尊师碑》:“同“天”字,唐武后改字,载初至长安年间通行。《大周故中散大夫行茂州都督府司马上柱国张(怀寂)府君墓志铭》:“鸣鼓角于埊中,竦长剑于~外。”《封祀禅碑》:“~浮紫气,知赤帝之将兴。”埊同“地”字,唐武后改字,载初至长安年间通行。《封祀坛碑》:“文物声明,振天而动~”。《夏日游石淙诗》:“山中别有神仙~。”同“年”字,唐武后改字,载初至长安年间通行。《潘尊师碑》:“~十二,通《春秋》及《礼》。”《夏日游石淙诗》:“洞口全开,溜千~之芳髓。”同“载”字,唐武后改字,载初至长安年间通行.《大周故中散大夫行茂州都督府司马上柱国张(怀寂)府君墓志铭》:“美绩嘉猷,笔难详~。”《契苾明碑》:“业盛后昆,道隆前~”。同“初”字,唐武后改字,载初至长安年间通行。《大周故中散大夫行茂州都督府司马上柱国张(怀寂)府君墓志铭》:“永徽之~,再还故里。”《封祀坛碑》:“洪炉始辟,大象~甄”。同“正”字,唐武后改字,载初至长安年间通行。《潘尊师碑》:“潘氏名师~,字子真。”《封祀坛碑》:“车书~朔,极远而穷幽。”同“臣”字,唐武后改字,载初至长安年间通行。《封祀坛碑》:“~闻乾坤大象也。”《夏日游石淙诗》:“老~预陪县圃宴,馀同“授”字,唐武后改字,天授至长安年间通行。《大周故中散大夫行茂州都督府司马上柱国张(怀寂)府君墓志铭》:“迁~朝散大夫除叠州长史”。《契苾明碑》:“同“證”字,唐武后改字,證圣至长安年间通行。《潘尊师碑》:“唐嵩山上清之~真者也。”《契苾明碑》:“以~同“聖”字,唐武后改字,證聖至长安年间通行。《封祀坛碑》:“~水潜开,湛珠泉于碧浪。”《夏日游石淙诗》:“六龙骧首晓骎骎,七~陪轩集颍阴。”圀同“國”字,唐武后改字,證聖元年月至长安年间通行。《王仁求碑》:“求宠于大~,以和其民。”《封祀坛碑》:“帝王大宝也,朝万~而礼百神。”同“人”字,唐武后改字,聖历年至长安年间通行。《大周故士议大夫巂州?史许枢墓志铭》:“君讳枢,字思言,高阳新城~也。”《夏日游石淙诗》:“青鸟白云王母使,垂籐断葛野~心。”同“君”字,专用于帝王之代称。唐武后改字,载初至长安年间通行。《封祀坛碑》:“封禅则七十二~”。《大周故朝议大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