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力与生关系的历史考察
中国古代社会的划分是20年前的一个病例。許多人已發表过意見。最近,王思治、杜文凱、王汝丰等三位同志發表了“兩漢社会性質問題探討”一文(載“歷史硏究”一九五五年第一期),他們認为兩漢是奴隸社会,我們讀了之后,覚得这一結論是値得商討的。因此我們把自己的看法(僅就漢代社会性質而言,不打算討論奴隸社会的下限与封建社会的起点)提出來,就正於王思治、杜文凱、王汝丰等同志,並希史学界前輩不吝指敎。(一)关于生方式的关系考察社会的面貌和社会的性質,应当从“人們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資料謀得方式”生產方式的內容包括生產力与生產关系兩个方面。斯大林說:“生產物質資料时所使用的生產工具,以及因有相当生產經驗和劳动技能而發动着生產工具並实現着物質資料生產的人,——这些要素总合起來,便構成为社会底生產力。但生產力还只是生產底一方面,生產方式底一方面,其所表示的是人們对於他們所利用來生產物質資料的那些自然物象和力量的关系。”生產方式的另一方面即生產关系,生產关系是“人們彼此在生產过程中發生的关系,即人們底生產关系”。斯大林在他的最后的偉大著作“苏联社会主义經济問題”中指出:“人們的生產关系、即經济关系。这里包括:(甲)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乙)由此產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產中的地位以及它們的相互关系,……(丙)完全以甲乙二項为轉移的產品分配形式。”我們根据斯大林这些指示來考察漢代的生產方式。(二)汉代的代土地、展在前資本主义社会中都是自然經济,社会生產是以農業生產佔統治地位。所以首先談談漢代農業生產方面生產力發展的情况。“生產力是生產中最活动最革命的要素”,生產力的变更和發展,“首先是从生產工具底变更和發展上开始的”。如此,鉄的使用对人类社会生產力的發展起着巨大作用。恩格斯說:“鉄已經为人类服务,这是在歷史上起了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当中的最后者(直到馬鈴薯的出現为止)和最重要者。”根据歷史文献的紀錄和考古發現,在中國史上,鉄的使用起於春秋,战國已大量使用,这不多談。値得注意的是冶鉄的方法問題。我們知道,鉄鑛是要經过冶煉之后才能制作器具,要鑄造大量的鉄器,必定要有能大量冶煉鉄鑛的方法,鼓風爐的採用就解决了这个問題。“左傳”紀載趙鞅“賦晉一鼓鉄,以鑄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書焉”。鑄鼎必須先將鉄鎔融,因为鼎是用范定型,还要在鼎上著范宣子的刑書。將鉄鑛鎔融就要攝氏一千七百度高温,非鼓風爐不行。当时採用鼓風爐冶鉄是完全可能的,我們知道事物發展是先后相承的,我國劳动人民当时已積累了若干年經驗,在殷代鎔鑄靑銅器就可能已使用鼓風爐。旣然秦漢冶鉄業發达,是否把鉄用作制造農具呢?是的。在西漢初年鉄器就不僅向边区运輸,犂的使用是与畜力耕种相联的。春秋时已知牛耕,漢代牛耕之外还有馬耕。牛耕在漢代只是普遍施行於渭水流域,黃河流域。武帝时江南仍是火耕水耨(“史記”“货殖列傳”),东漢时王景为廬江(今安徽廬江)太守才敎民牛耕,九眞(越南北部)也是“俗以射獵为業,不知牛耕,任延令鑄田器,敎当地人民垦荒。这些事实說明中國古代社会發展的不平衡,並不能影响漢代社会性質的判断。。漢代農業的水利灌溉、耕作技術都相当進步,以致出現了“太倉之粟、陈陈相因,紅腐不可食”的極盛时期。洛陽出土各种農產物标本,“其中現存的有谷、黍、稷、薏仁、高粱、稻、谷子(小米)等七种,沒有实物,僅在貯存谷物的陶器上留有名字的有麻、粟、稻米、大麥、小麥、大豆、小豆、黍粟、粱米、鞠、白米等十一种。”与人民生活密切相联的衣著問題,是人民养生送死所必需。中國有句老話“男耕女織,”“一夫不耕則受之饑,一妇不織則受之寒,”充分說明織布是農家不可缺少的副業,而且在漢代已經普遍使用織布机。漢代織布的情况,由漢政府用布数量可以看出來,漢政府用布帛的数量到了驚人的程度。如文帝、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都曾大量尝賜布帛,漢代的陶器,各地漢墓中發現很多,反映了漢代陶器制造業的發达。“通邑大都,酤一歲千釀”生產力与生產关系是必須相適应的。生產力往往先進於生產关系,但是生產关系不能長久地落后於生產力的發展。上述漢代生產力的大略情况是反映了奴隸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呢?我們看斯大林的指示:“以下便是从古代到今日的生產力發展的一般情景。……;由石器过渡到金屬工具(鉄斧,鉄口锄等等),並与此相適应而过渡到种植植物,过渡到農業;金屬的制造工具繼續改良,过渡到冶鉄風箱,过渡到陶器生產,並与此相適应而有手工業的發展,手工業脫离農業的分立,独立手工業生產以及后來手工業工場生產的發展;……”農業生產中,土地是最重要的生產手段。兩漢的土地問題是極嚴重的社会問題;虽然当时曾經有些人提出解决土地問題的办法,可是都成了一紙空文。西漢初年,地曠人稀,經过了改朝換代,於是土地的佔有情况便需要重新調配。首先是皇室直接佔有大量田地,名之为“公田”;其次是功臣宗室分封的食邑;再其次,秦时官僚地主(此处暫作土地佔有者的意义解)恢复其爵邑;第四,复員的軍官也分得了土地。西漢初年經过一番土地調整之后,農村經济逐漸恢复,可是土地兼併随之而來了。由於土地兼併,使農民破產,正是土地問題成为社会問題的根源之所在。土地兼併由兩种方式進行:第一,强力掠夺,主要是当时权貴势家;第二,通过買賣將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主要是商人在農村中發放高利貸,至使農民破產,終於不得不交出自己心爱的土地以偿債。土地兼併使大量農民破產以致淪为奴婢。漢代奴婢数量之多,是特別令人注意的。漢代奴婢問題是重要社会問題之一。在考察漢代社会性質时,也必須要考察漢代的奴婢問題。漢代的奴婢分为官私兩种。他們的來源、人身、担負哪些工作,在翦伯贊先生“关於兩漢的官私奴婢問題”奴隸社会的奴隸与封建社会的農奴是有区別的。斯大林說:“在奴隸制度下,生產关系底基礎是奴隸主佔有生產資料和佔有生產工作者,这生產工作者便是奴隸主所能当作牲畜來買賣屠殺的奴隸。”“在封建制度下,生產关系底基礎是封建主佔有生產資料和不完全佔有生產工作者,这生產工作者便是封建主虽已不能屠殺,但仍可以買賣的農奴。”漢代奴婢可以買賣,彰彰可考,不贅述。关於漢代奴婢的來源問題,作兩点补充。漢代私奴婢有許多是因不能偿淸債务而淪为奴婢“战爭是政治用別种(即暴力)方式的繼續”,“……战爭是某一國家在战爭中所施行的对內政策的反映。”漢代的奴婢是否可由其主人任意殺戮呢?我們認为是不可以的。奴隸与農奴是否可以任意为其主人殺害,当然只能从“法律”意义上來看。首先,考察田儋“謁殺奴”这件事。“史記”“田儋列傳”說:“……田儋詳(佯)为縛其奴,从少年之廷,欲謁殺奴……”集解:“服虔曰:古殺奴婢,皆当吿官”,足見殺奴婢先当吿官必是秦代法律所規定。在奴隸社会中,奴隸主对他自己的奴隸的生命操有生殺予夺之权,何吿官之有?吿官的意义,就是說奴婢的主人,已經沒有自由处死他們的奴婢的权力,要不然,吿官的意义何在?“奴”要吿官而后殺,足見“奴”已取得一定的法律保护,“奴”的生命已不再是奴隸社会奴隸主对待他們的奴隸一样了。秦律規定奴犯了甚么罪才可以“謁殺”呢?史漢中未見明确記載,但可从“晉書”“刑法志”中得到解答,晉書說:“奴婢捍主,主得謁殺之”,就是說“謁殺”也只能在“奴婢捍主”的情况下才被允許。秦有“謁殺”之例,漢代是否有?是会有的。漢代的制度,多是因襲了秦代。漢代的官制亦然,但是有所損益。漢法也是因襲了秦法而有所損益。“秦漢旧律,其文起自魏文侯师李悝。悝撰次諸國法,著法經,以为王者之政,莫急於盜賊,故其律始於盜賊,盜賊須劾扑,故著網捕二篇。……商君受之以相秦。漢承秦制,蕭何定律,除参(三)夷連坐之罪,增部主見知之条,益事律兴漢律源委旣明,未言及漢廢“謁殺”的条文。引文中說李悝制律,把关於“盜賊”的条款提到首要地位,就是說把保护一般的私有財產提到首位,这与奴隸社会的法律精神不同,希臘罗馬在奴隸社会时的法律都是把奴隸主的利益很鮮明地置之首要地位。其次,“漢書”“食貨志”載董仲舒对武帝建議:“去奴婢;除專殺之威”,有些同志就依此作为漢代仍可以合法地“專殺”奴婢的証据。原文是这样的:“……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澹(贍)不足,塞併兼之路;鹽鉄皆归於民;去奴婢;除專殺之威;薄賦斂,省繇役,以寬民力……。”“去奴婢除專殺之威”下顔师古注:“服虔曰:不得專殺奴婢也。”这样解釋是不正确的。“去奴婢;除專殺之威,”应該是兩件事。去奴婢,就是解放奴婢,董仲舒的目的,也是要解放劳动力,以發展生產。“專殺之威”文义很容易理解,就是某些人对另一些人操有專殺之权。問題是操有專殺权的人是誰,惨遭殺害的人又是誰。“鹽鉄論”“除狹篇”:“今吏道壅而不选,富者以財賈官,勇者以死射功,戲車鼎躍,咸出补吏,累功積日,或至卿相,……擅殺生之柄,專万民之命……或至鋸頸,殺不辜,而不能正,执綱紀非其道,盖博乱愈甚。”“后漢書”“仲長統傳”:“漢之初兴,分王子弟,委之以士民之命,假之以生殺之权。於是驕逸自姿,志意無厭,魚肉百姓以盈其欲,报蒸骨血以快其情。”这里所說的操“專殺之威”的人明明是指的王侯官吏,而被“專殺”者則是指的“万民”“百姓”。“漢書”“百官公卿書”:“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詔条察州。”师古注:“漢官典职仪云:刺史班宣周行郡國,省察治狀,黜陟能否,断治寃獄以六条問事。非条所問即不省。一条、强宗豪右,田宅踰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詔書遵承典制,倍(背)公向私,旁詔守利,侵漁百姓,聚斂为姦。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獄,風厉殺人,怒則任刑,喜則淫尝,煩擾刻暴,剝截黎元,为百姓所疾……。”董仲舒的話应該这样理解才妥当。董仲舒的奏疏中是否还有具体的办法不得而知。他的建議是否为武帝接受,沒有下文,看來是沒有被接受。哀帝时师丹的建議,也是“遂寢不行”,足見漢政府沒有採納他們的意見,当然也就不会下詔制定法律为全國遵行的張本。从字里行間找解釋是如此。在漢代殺奴婢的事实确是有的。翦伯贊先生的文章中已經举出五条殺奴婢的反証,这些因殺奴婢而得罪的事实非常値得注意,我們再把那些例子抄下來。“大鴻臚(王)禹奏:元前以刃賊殺奴婢,子男殺謁者,为刺史所举奏,罪名明白。病,先令,令能为乐奴婢从死,迫脅自殺者凡十六人,暴虐無道。故春秋之义,誅君之子不宜立,元虽未伏誅,不宜立嗣。奏可,國除。”(“漢書”“景十三王傳”)“邵侯順,天漢元年坐殺人及奴凡十六人,以捕匈奴千騎免。”(“漢書”“王子侯表”)“將陵史子回以宣帝大母家封侯。……子回妻宜君,故成王孙,嫉妬絞殺侍婢四十余人,盜断妇人初產子臂膝以为媚道,为人所上書,論弃市。子回以外家故,不失侯。”(“史記”“建元以來侯者年表”褚先生补)“地節三年七月中,丞相傅婢有过,自絞死,廣漢聞之,疑丞相夫人妬,殺之府舍……廣漢即上書吿丞相罪,制曰:下京兆尹治。廣漢知事迫切,遂自將吏卒突入丞相府,召其夫人跪庭下受辞,收奴婢十余人去責以殺奴婢事。”(“漢書”“趙廣漢傳”)“(莽)中子獲殺奴,莽切責獲,令自殺。”(“漢書”“王莽傳”)这些事实說明殺奴婢在法律上已認为不可以,殺害了奴婢的人,無論是王侯丞相,其人都要治罪。西漢已是这样。东漢关於奴婢的記載也很多。建武二年五月詔曰:“民有嫁妻賣子,欲归父母者,恣听之。敢拘执論如律”。(足見早已有法律規定)六年十一月詔:“王莽时吏人沒入为奴婢,不应旧法者皆免为庶人”。(沒入奴婢不应“旧法”,說明了沒入奴婢是要依照一定法律,不是任意的。这种法律是以前就有的。)七年詔:“吏人遭飢乱及为靑徐賊所略为奴婢下妻,欲去留者,恣听之,敢拘制不还,以賣人法从事”。十一年詔:“天地之性人为貴,其殺奴婢不得減罪”(足見已規定殺奴婢有罪)。八月癸亥詔曰:“敢灸灼奴婢論如律,免所灸灼者为庶民”(灸灼奴婢要受法律制裁)。冬十月壬午詔:“除奴婢射伤人棄市律”。(十二、十三、十四年皆有免奴婢为庶人的記載。)殤帝延平元年詔:“諸官府郡國王侯家奴婢姓刘及疲癃羸老皆上其名,务令实悉”。“安帝永初四年,諸沒入为官奴婢者,皆免为庶人”。(見“东漢会要”第三十卷、奴婢条)“首鄕侯段普曾孙勝,坐殺婢,國除”。(“东覌漢記”)从上引材料可知:第一,对奴婢解放、殺害、灸灼、奴婢犯罪的处理办法都有明文規定,不得擅專;第二,刘秀是重申前令,非刘秀初定法;第三,奴婢遭其主人虐待以致惨遭殺害,奴婢主是要受法律制裁的。兩漢的材料都反映出奴婢是可以買賣而不能任意殺害的事实。所以从奴婢的人身权方面看,漢代的奴婢不是奴隸社会之奴隸,实际上在封建社会中的農奴遭地主殺害的事並不少。“封建社会地主可以買賣農奴,可以拿農奴來賭博,可以把農奴关在馬关於奴婢担負工作問題再提一提。漢代有官奴婢私奴婢兩种。他們担任的工作很廣泛,有用作生產劳动,也有不从事生產劳动的。在鹽鉄部門的奴婢是参加生產劳动的毫無疑义,其中也要分別,不能一槪認为所有参加制鹽冶鉄的都是奴隸身份的人(卒徒就不是,詳后)。可是,漢代(無論是奴隸社会或封建社会)手工業不会是社会生產的主流。前資本主义社会農業生產才是社会生產中的主流,所以不能以手工業生產使用奴隸(正如奴隸社会中的生產者)劳动而断定漢代是奴隸社会。先說農業中是否使用奴婢耕种。漢初在恢复農業生產的时候,最困难的問題就是劳动力缺乏,因为当时的情况是地曠人稀,漢政府在搜罗劳动力时,其中有一个办法就是解放奴婢去参加農業生產。漢武帝算緡錢时,沒收了大量的財物、田宅、奴婢,这件事情轟动了全國。这里我們所感兴趣的是奴婢是否耕田。“史記”的文句如下:“楊可吿緡遍天下,中家以上大抵遇吿,周杜治之……乃分遣御史廷尉正監分曹往,即治郡國緡錢,得民財物以億計;奴婢以千万数;田、大縣数百頃,小縣百余頃,宅亦如之。於是中家以上大率破。”武帝打击的对象是商人,这些商人是土地所有者兼奴婢所有者,王思治等同志就認为是“商人、高利貸者、奴隸主形成了三位一体,”旣然土地与奴婢幷提,要是奴婢不耕田又斡甚么呢?我們認为治緝錢时沒入“以千万数”的奴婢,不論在算緝錢之前或算緡錢之后都不是从事農業生產的,至少不是主要或大多数从事農業生產的。“史記”說了大沒收之后接着說:楊可吿緡之后,上林財物就很多了,武帝使用以筑宮室、修昆明池、建楼船等等。田与奴婢怎样处理也有明确交代。“水衡、少府、大農、太僕各置農官,往往及郡縣比沒入田田之;其沒入奴婢,分諸苑养狗馬禽獸,及与諸官,官益雜置多,徙奴婢众而下河漕度四百万石,及官自糴乃足。”奴婢是不是絕对不从事生產劳动?当然不是。鹽鉄部門就有奴婢参加劳动,奴婢也有种田的,关於这些翦先生的文章中說得很詳細了。不过这里还要提一点,在王思治等同志的文章中举“后漢書”“樊宏傳”里的材料作为奴婢参加農業生產的例証。樊家的“童隸”是否耕田,史文未明說。樊家的童隸是要作工的,也可能是其他的手工,也可能是种田,但是可以断定,他們的劳动不是奴隸劳动性質。史文說童隸劳动“上下戮力”,我們知道“奴隸是对劳动不感兴趣和完全沒有自动性的工作者”,而樊家的奴隸則是“上下戮力”,豈有此理!此其一。其次,奴隸社会家長制奴隸制時期,生產生活資料是其目的,在成熟的奴隸制時期,則轉化为生產剩餘價値这里我們打算再附帶說一下关於輸奴婢入官的問題。武帝对外用兵的結果,以至財政困难,便賣官鬻爵以弥补其乏。又“募民能入奴婢,得以終身复”;要沒入多少奴婢才复終身,不知道,这里姑無論其多少。問題在於沒入奴婢將以何用。当时正是府庫空虛,所沒入奴婢如果不事生產,已增加了政府負担,而入者又得“終身复”,豈非故意与“府庫幷虛”的情况为难?这是任何愚蠢的政府所不能想像的,足以証明沒入之奴婢是生產奴隸。”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結論:在漢代農業生產中,奴婢不是直接生產的主要担当者。那么農業中的直接生產的主要担当者是誰?后面再討論。这里考察一下手工業中生產者的身份。.漢代手工業有官营和私营兩种。漢設有工官,管理抽税与营造工藝品。官家所設工厂,除鹽鉄之外,許多都是御用工業,如齐三服官,东西織室……。鹽鉄攸关國計民生,尤其是鉄为農民生死之物,所以这里只談冶鉄業中的劳动者在生產过程中的地位。自武帝把鹽鉄收归國家專賣,便在大農之下設有鉄官,鉄官領“工巧奴”制造田器。礦井中也有“卒徒”採礦,卒徒的衣食都由公家供給,每年要用十万人,其数不少。卒是兵卒,其來源於百姓,在战場上打仗,在边区屯田徒是罪人而服役者。沈寄簃說:“漢代赦徒之典,文帝时曰謫作,其后曰徒作,曰作徒,曰耐罪徒,皆謂有罪作役之入,其刑名曰徒刑也,夷考其义,因其充徒役故謂之徒。周之徒,庶人在官充役者也,漢之徒,有罪在官充役者也,其人異其义同。故屬於鉄官者曰鉄官徒,屬於三輔太常者曰三輔太常徒,屬於中都官者曰中都官徒,女曰女徒,篤癃老小女徒曰篤癃老小女徒,見(現)充者曰見徒。論衡:被刑謂之徒。張斐律序注:罪已定为徒。自是徒之名專屬於有罪充役之人,而罪未定囚禁之人謂之囚徒矣。”徒旣是犯罪而罰工役的人,期滿之后当即离开工地,依然回复其原來职業,徒役与奴隸劳动性質判然不同就很明白了。鉄在官家專賣之前是許民間私营的,“史記”“貨殖列傳”所載,卓氏、孔氏、宛氏皆以冶鉄致富,家累数千金,卓氏有僮千人,冶鉄时是使用大量奴隸劳动,但也不能說他們握有的“僮”都冶鉄,而且参加冶鉄工作者的身份不一定都是奴隸。鉄旣为官家專賣之后,民間私鑄,普遍各地。冶鉄厂中的工作者,其中有許多是奴隸,其中也有不少是農民和流民,甚至后者多於前者。民間工業最普遍的莫如紡織業了。紡織除了普遍作为農民副業之外,可能还有独立的紡織手工業家庭,而且还有規模頗大的“作坊”,張安世家中有“家僮七百人,皆有手技,內治產業……,”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漢代民間手工業当然不僅只有这些張安世家使其“家僮七百人”从事手工作業是个特殊例子。正是因为当时的官僚豪富的奴婢僮僕都用作裝飾門面,眩耀自己富有現在我們又來考察土地的租佃关系。旣然大量的土地为皇室、貴族官僚、商人佔有,同时,他們又握有很多奴婢,而这些奴婢絕大多数又不从事農業生產,那么土地又由誰來耕种呢?首先,漢家皇室的“公田”是由誰耕种。“史記”“平准書”:“量吏祿,度官用,以賦於民。而山川園池市井租稅之入,自天子以至於封君湯沐邑,皆各为私奉养焉,不領天下之經費。”“鹽鉄論”“園池篇”“今縣官之多張苑囿,公田池澤,公家有鄣假之名,而利归权家,……公田轉假,桑榆菜果不殖,地力不尽,愚以为……可賦归乞於民,縣官租稅而巳。假税殊名,其实一也。”“西漢会要”卷五十假民公田条关於公田租与貧民的記載:“漢二年,故秦苑囿、園池,令民得田之。武帝建元元年,罢苑馬以賜貧民。师古曰:养馬之苑禁百姓芻牧,今罢之。昭帝元鳳三年,罢中牟苑赋貧民。宣帝地節元年,假郡國貧民田。三年詔:池籞未御幸者,假与貧民,又令流民还归者,假公田貸种粮。元帝初元元年,以三輔太常郡國公田及苑可省者,振業貧民,江湖陂湖園池屬少府者,以假貧民勿租賦……二年詔:罢水衡禁囿宜春下苑少府佽飛外池嚴籞池田,假与貧民。永光元年,令民各务農畝,無田者假之。哀帝建平元年,太皇太后詔,外家王氏田,非冢塋,皆以赋貧民。”“东漢会要”卷二十八假民田苑:“明帝永平九年四月甲辰詔:郡國以公田賜貧人各有差。十三年汴渠成詔曰:今五土之宜,反其正色,濱渠下田,赋与貧人,無令豪右得固其利。元和元年二月甲戌詔曰:……令郡國募人無田欲徙它界就肥饒者,姿听之。到在所,賜給公田,为雇耕傭賃种餉貰与田器,勿收租五歲,除算三年,其后欲还本鄕者勿禁。安帝永初元年二月丙午,以廣成游獵地及被災郡國公田假与貧民。”“黃香傳”:“延光元年,(香)迁魏郡太守,郡旧有內外園田,常与人分种,收谷歲数千斛。”其次,封君、官僚們的田地,多是佃給貧民耕种漢代的租稅可理解为田賦与地租兩种:田賦是農民(包括自耕農和佃農)向政府繳納的國税,稅率三十分之一;地租是佃農向地主(包括公田私田的所有者)交的田租,往往是收穫物之半。第三,商人佔有的土地还是租与農夫耕种,秦时就有“耕豪民之田,見稅什伍”的旧制,“漢兴循而未改”,这种租佃情形在漢代是很普遍的。荀悅非常慨嘆的說:“古者什一而稅……今漢氏或百一而稅,可謂鮮矣!然豪强佔田逾侈,輸其賦太半。官家之惠,优於三代,豪强之暴,酷於亡秦!是上惠不通,威福分於豪强也。”漢代还有旣非封君官僚,又非商賈,自己也不管理農事,而有处士的名义,这种人顯然是封建社会的地主階級。“史記”“貨殖列傳”:“名國万家之城,帶郭千畝,……此其人皆与千戶侯等。然是富給之資也。不窺市井,不行異邑,坐而待收,身有处士之义而取給焉。”王思治同志等文章中說:“至漢武帝时,在廣濶的田野上已經組織起了大量的奴隸劳动,……(虛線处是引“史記”名國万家之城一段如上、略)而他們用來耕种城郊土地的劳动力是僮手指千。可見司馬迁看作商人的这批人,实际上已經是奴隸主兼工商業的人物了。”土地的租佃关系在秦存在,在西漢也存在,而且是普遍存在,不然怎样会引起董仲舒、荀悅的慨嘆。东漢租佃土地当然也是有的,經学大师鄭康成就是一家佃戶,本傳說:“玄自遊学十余年,乃归鄕里,家貧,客耕东菜,……”玄戒子書說:“年过四十,乃归供养,假田播种,以娛朝夕。……”商賈的田地也多出佃收租。“今富商大賈,多放錢貨,中家子弟,为之保役,趋走与臣僕等勤,收税与封君比入。”(“后漢書”“桓譚傳”)除了租佃制外,農奴制在漢代也还存在。上述的兩种生產形式即租佃制与農奴制,其分配生產物的形式表現为地租形态(实物地租与劳役地租)。馬克思說:“地租的佔有是土地所有权由以实現的經济形态;並且地租又总是以土地所有权,以某些个別的人对於地球某些部分有所有权这一事实,作为假定。”在“封建制度下,……除封建所有制外,还存在有農民和手工業者以本身劳动为基礎佔有生產工具和自己私有經济的个人所有制。”“今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歲收畝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除什一之稅十五石,余百三十五石,食、人月一石半,五人終歲为粟九十石,余有四十五石,石三十,为錢千三百五十,除社閭嘗新春秋之祠,用錢三百,余千五十,衣、人率用錢三百,五人終歲用千五百,不足四百五十。不幸疾病死丧之费,及上賦歛,又未与此,此農夫所以常困,有不劝耕之心,而令糴至於甚貴者也。”“今農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畝,百畝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穫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給繇役,春不得避風塵,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陰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間,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來,弔死問疾养孤長幼在其中……。”李悝(魏文侯时人)与晁錯(漢文帝时人)兩个不同时代的人,所指土地肥瘠也有差異,所說農夫劳动生活則是相同的。这些農夫:一,有自己的生產資料,向政府交納賦稅,服役;二,“五口之家”为劳动、生活單位;三,祭祀嘗新、弔死問疾,儼然后來的農村生活;四,負担社会公益;五,無奴隸劳动之迹;六,奴隸社会的自由民参預政治,可以参加集会选举,封建社会的農民則無,漢代農民就未享有这种政治权利。所以漢代農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省级高三模拟联考试题及详解
- 电厂运行部管理流程及岗位职责说明
- 青少年心理健康活动方案范例
- 北京市重点高中生物期末模拟试卷
-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流程指导
- 七年级英语选择题专项训练
- 建设监理专业期末考试试题解析
- 小学体育说课稿范例与教学反思
- 幼儿园教师教学能力考核标准及细则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计算机系统集成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年下半年江苏盐城市亭湖区城管协管员招考94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及未来5年中国电子记事本市场调查、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一英语人教新版期中必刷常考题之完形填空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海南省三亚市辅警考试真题及答案
- 安全风险管控“六项机制”监理实施细则(水利工程)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非公路矿用自卸车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年高三10月份联合考试 生物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秋期版国开电大本科《心理学》一平台形成性考核练习1至6在线形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员考试试题与答案
- 2025江苏苏州张家港市基层公共服务岗位招聘14人(第二批)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