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中部地区蒙古野驴夏季食性分析_第1页
内蒙古中部地区蒙古野驴夏季食性分析_第2页
内蒙古中部地区蒙古野驴夏季食性分析_第3页
内蒙古中部地区蒙古野驴夏季食性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中部地区蒙古野驴夏季食性分析

近年来,国内科学家主要集中在食物组成的研究上。1干旱气候区5年生在山东区研究地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中蒙边境地区(北纬41°50′~42°27′,东经106°15′~108°00′)。研究区域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欧亚大陆东部腹地,蒙古高原南部,海拔在1000~1500m之间;受北温带气候和北冰洋冷空气的影响,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酷热短暂,日照长,昼夜温差大;春季干旱少雨,秋季温凉。属于干旱、半干旱荒漠和山地景观。该地区植被组成较为简单,类型单调,分布稀疏,植被自西向东为小乔木荒漠向丛生矮禾草、矮半灌木草原过渡的植被类型。主要建群植物种类是由超旱生、旱生的小乔木、灌木、小半灌木以及旱生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短命植物等荒漠植物组成,研究地域内占优势的草原植被是由强旱生的芨芨草(本研究对象由3头成年雌性蒙古野驴和3头成年雄性蒙古野驴组成,该蒙古野驴家族群,长期在一个水源点(北纬42°16′08″,东经107°09′26″)周围活动,该水源地表长年有积水,是蒙古野驴的主要饮用水源,同时也是当地家畜的饮用水源。22.1蒙古野驴粪便的取样和参照植物的选择粪便样本的收集:2007年6~8月每月从中旬开始利用10d左右的时间到蒙古野驴的分布区内采集野驴新鲜粪便。采用步行的方式,并借助CCCP产10倍双筒望远镜和SWAROVSKI60倍单筒望远镜确定蒙古野驴群的活动位置,并进行行为观察,待蒙古野驴群离开后,在采食点处寻找并采集新鲜蒙古野驴粪便。每月从随机确定的分散的20堆新鲜野驴粪便中各取一小部分,混合均匀后构成混合粪样,作为一个分析样本,记录后将其放置在通风处保存以备实验室内处理。植物样本的收集:待蒙古野驴结束采食并离开采食点后,在每个采食点附近随机选取0.5×0.5m(红纱群落为1×1m)样方5个,每月做样方50个,共记录样方150个,记录样方的植被组成及不同植物种类的密度,并采集带有食痕和可能被采食到的植物,一份装在大信封内,待实验室处理后作为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的参照植物样;另一份置于标本夹内,并将每种植物的编号、采集日期、采集地、高度、数量、性状(草本、木本或半灌木)注明,对于野外不易鉴定的植物,带回实验室内请专家鉴定其物种名。采集植物样本时,用FUJIFILMS5800型数码相机对植物进行照相,以供鉴定时参考。2.2样品的预处理将粪便样本在60~70℃烘箱中烘干48h,用筛孔为1mm的植物粉碎机粉碎。粉碎后的样本在100目(0.15mm)分样筛中进行筛选,留取筛上样作为试验样品。取少量试验样品于小烧杯中,加5~10mL解离液(10%HNO2.3表皮角质层片密度的对照分析镜检采用频率转换法,每个月样本做15张粪样显微片,在100倍显微镜下镜检,每张粪便显微片选取20个视野,将粪样显微片与植物表皮角质碎片进行对照分析,记录粪样中出现的可辨认的植物表皮角质碎片。为避免重复,两视野间留一个视野范围不做记录,求得每种植物可辨认的表皮角质碎片的出现频率(F),依公式:F=100(1-e转换为每个视野中每种植物可辨认表皮角质碎片的平均密度(D),D又可转换为相对密度RD。RD=(每种植物可辨认的表皮角质碎片的密度/各种植物可辨认角质碎片的密度之和)×100%。RD可以作为食物中各种植物实际比例的估计值。2.4各测定植物碎片数蒙古野驴对食物选择性分析的统计推断依如下公式计算:Ei=(ri-pi)/(ri+pi)其中:ri(植物利用量)=粪便中某植物碎片数/粪便中共有的植物碎片数。Pi(植物可利用量)=样方内每种植物的植株数/样方中全部植物的植株数。Ei:介于-1和+1之间,若Ei>0表示蒙古野驴对第i种植物有正选择;若Ei<0为负选择;Ei=0表示无选择性;Ei=-1为不选择。具体按照选择性指数的大小,可划定蒙古野驴对不同植物的嗜食程度:嗜食(Ei>0.5),喜食(Ei>0),少食(Ei>-0.5),厌食(Ei>-1)。33.1植物组成的组成在蒙古野驴分布区内共采集到21科46种植物,通过野外观察和粪便显微分析,发现蒙古野驴夏季共采食植物11科21种(表1)。在夏季食物组成中克氏针茅(48.61%)、芨芨草(16.00%)、寸草苔(7.51%)共占总食物的72.12%。其它18种植物共占食物组成的27.88%。按科别而言,禾本科植物所占比例最大,占68.68%,豆科(6.56%)、莎草科(7.51%)所占比例也比较高,百合科(4.65)、黎科(4.34)、菊科(4.10%)和其它植物(4.15%)所占比例比较小,可见禾本科植物是蒙古野驴夏季的主要食物。3.2蒙古野驴植物的选择性通过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结合野外调查发现,在取食的植物种类中,蒙古野驴对12种植物有正选择性,对9种植物有负选择性,选择性指数越大,表明蒙古野驴对植物的喜食程度越高。依据根据选择性指数(E44.1对不同植物的食物比例有较大差异蒙古野驴食性较广,取食其栖息地内的大部分植物,但对不同植物取食比例有较大差别,这与其对食物的选择性有密切的关系。动物自身的特点和植物的可利用性对动物的食物选择都是潜在的限制因素4.2蒙古野驴食物组成的特点蒙古野驴冬季食物组成与食源植物的可利用量及与食物选择性指数之间的相关性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蒙古野驴在食物丰富的夏季,表现出对食物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同时也表明蒙古野驴夏季食物选择性指数可以较好的表达其对不同植物的喜食程度。此外,还可看出食源植物可利用量的大小对蒙古野驴的食物组成起着关键的作用。因为,蒙古野驴的生存环境是植物资源相对匮乏的荒漠草原,植被组成简单,植物种类较少,而且蒙古野驴要在夏季贮存大量能量,以便满足繁殖及越冬的能量需求。在这种情形下,蒙古野驴必须尽可能的减少因搜索可利用量小的植物而消耗的能量,而尽可能多的采食可利用量大植物。例如,禾本科植物夏季的可利用量高达0.23,其在食物组成中所占比例也高达68.68%。这样,可利用量大的植物就会成为蒙古野驴首先选择的食物,其Ei值也会相对较高。此外,动物对食物的选择性会受到食物本身质量的影响,草食动物在采食时会尽量选择采食那些营养成分高、次生化合物含量低、适口性好的植物。在植物营养质量较高的夏季,蒙古野驴在采食时除了会考虑以上的因素外,还会考虑植物的含水量,一些非禾本科草本植物与禾本科绿色植物的幼芽嫩叶有较高的营养且不易消化的成分含量少,能给动物提供大量水分和可消化的蛋白质,因而蒙古野驴对芨芨草、克氏针茅等禾本科植物和草木樨状黄芪以及百合科植物表现为较强的正选择性。然而对于在某些区域的植物,如盐爪爪、荒漠锦鸡儿长势较好,生物量较高,枝叶含水量也较高,但由于适口性较差、植物有刺等原因,蒙古野驴很少采食,表现为较强的负选择性。4.3提高蒙古野驴食物资源量的途径在蒙古野驴的分布区内分布着一定数量的家畜(数量>500头),这些家畜是蒙古野驴潜在的食物竞争者,因此增加食物资源量有利于蒙古野驴的生存。提高蒙古野驴食物资源量的途径有:(1)改良草原,提高蒙古野驴基本食物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