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素养大赛通知_第1页
2022年教师素养大赛通知_第2页
2022年教师素养大赛通知_第3页
2022年教师素养大赛通知_第4页
2022年教师素养大赛通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湘教科基通[2022]号关于举办湖南省第二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暨观摩研讨活动的通知各市州教科院(所)、小语会:为深入推进我省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定于2022年11月9日——12日举办湖南省第二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暨观摩研讨活动。现将本次活动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请各市州做好选拔推荐工作。一、参赛选手各市州、省直学校及省研究基地小学各选送1名教师参赛。二、比赛内容及规程大赛分朗读展示、书写展示、知识素养现场答题、才艺表演及课堂教学展示五部分,总分为100分。每一赛项评委当场亮分,参赛选手总成绩为各部分成绩累计的得分,具体内容、所占分值及注意事项如下:1.朗读展示:朗读内容选自现行小学语文各版本教材,赛前10分钟抽签选定篇目。朗读展示占总成绩10%。2.书写展示:书写内容选自现行小学语文各版本教材,现场抽签选定内容,在3分钟规定时限内统一书写粉笔字,最后30秒声音提示。现场统一提供小黑板。书写展示占总成绩的10%。3.知识素养现场答题:考查内容涵盖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要求应掌握和运用的知识及技能。现场抽签选题,客观题共3道,每一题限30秒内作答;主观题一道,限时2分钟,最后30秒提示,不得超时。知识素养占总成绩的15%。4.才艺表演:才艺表演可选简笔画、唱歌、舞蹈、器乐、书法、曲艺、戏剧表演等形式,每位选手任选一项,内容自定,须与语文教育相关。时间不超过5分钟,最后30秒声音提示,超时扣分。赛前准备一份百字以内个人才艺表演项目的介绍,供主持人在各选手出场前宣读,A4纸打印;才艺比赛所需道具自备。才艺表演占总成绩5%。5.课堂教学展示:本次教学展示为阅读课堂教学,不含习作、口语交际等。教学内容选自现行小学语文各版本教材,赛前1天抽签选定课文篇目,课前10分钟在观摩现场接触学生;上课30分钟。课堂教学展示占总成绩60%。三、比赛安排参赛选手于11月9日下午2点开会抽签确定参赛次序,并根据参赛顺序提前1天抽签确定课堂教学展示的课文篇目。11月10日上午进行朗读展示、书写展示、才艺表演及知识素养现场答题。10四、其他事项1.参赛选手的报送10月15日前务必报送参赛者简历及一份100字以内的个人小传,(见附件一)。2.听课教师名额各市州按照规定组织教师参会。为保证本次活动顺利进行,尽快落实各地区参会人员食宿等会务安排,请务必于请10月15日前将参会报名回执(附件二)发送小语室吴亚西。3.会务资料费每位参会人员须交会务资料费等340元,参赛教师缴纳参赛费500元,免交会务费。所有参会人员交通、住宿及其它费用回单位按规定报销。4.报到时间:11月9日下午观摩教师在各住宿宾馆报到;参赛选手及教研员9日上午报到,下午2:00召开预备会。会议内容:抽签确定参赛顺序会议地点拟定省直学校。住宿安排及报到等其它未尽事宜待各市州参会名单上报后十月中旬见补充通知。所有报送材料用word电子文稿发至邮箱:。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所20附件一:湖南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参赛选手报名表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教龄工作单位手机E-Mail电话QQ号码参赛课学段参赛教材版本个人教学经历及成果简介:湖南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参赛选手小传(100字以内)附件二:湖南省2022年首届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素养大赛暨观摩研讨活动参会报名回执市州总计人数:参会者姓名单位手机电子邮箱是否住宿附件三: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现场答题命题说明【命题原则】第一,有利于展示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风范,体现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第二,根据教育部当前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内涵质量建设之路的总体要求,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促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第三,有利于进一步学习、贯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推进国家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推广普通话。第四,兼顾不同地区教师的实际状况,注意命题的综合性和普适性,有利于地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第五,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强调运用教育原理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不提倡死记硬背。第六,命题体现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考查内容涵盖一般素养和专业素养,以考查专业素养为主。【命题范围】第一项,掌握汉语拼音、语言文字规范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本项主要考查:《汉语拼音方案》的基本内容;汉语拼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汉字统一部首表(草案)》《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标点符号用法》《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等文件所涉及的国家关于语言文字规范的相关内容;有关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判断:韵母ü跟声母j,q,x,n,l拼的时候,ü上两点可以省略,写成ju,qu,xu,nu,lu。(

)(正确答案为错。韵母ü跟声母n,l拼的时候,ü上两点不能省略。)简述:“出发”与“发出”字序调换了,词义也不相同了。把它们同时用在一句话里——七连长向战士们发出了出发的命令。是不是很有趣?请任意选择下面的一组词语,模仿例句说一句话。(1)报警、警报

(2)舞伴、伴舞

(3)当家、家当(只要能用上一组里的两个词语,所说的话意思正确即可。)第二项,了解基本的文学常识,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本项主要考查:了解中外文学及文学史的基本常识,比如,文学史上的一些重要流派;各个时期最主要的文学样式。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以及他们的主要作品;文学作品中最基本的一些表现手法等。熟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的70首古诗,能知其大意、体会其感情。具体命题则限定于课标附录的序号为单数的35首古诗。如:选择一:下面诗句中哪句诗与“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描述的情景是同一季节?(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C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本题应选C。A、B、D的季节分别是冬天、秋天、夏天。)选择二:“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等成语都出自《韩非子》,该书作者韩非是战国时期哪一家学术流派的主要代表?(

)A道家

B法家

C兵家

D墨家

(本题应选B。《韩非子》的作者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第三项,熟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主要内容,准确把握课标的基本理念。本项主要考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基本理念,语文课程目标(重点是阶段目标,第四学段除外)的基本内容,实施建议中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核心观点。如选择:“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

)学段的阅读教学要求中提出来的。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本题应选C。)简答:课标在教学建议强调指出: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请简要谈谈你对此建议的理解。(第一,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超量的机械的做题练习,不但无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而且可能适得其反。第二,多读书,好读书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兴趣。第三,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有助于学生吸收人类的优秀文化,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健全人格等。)第四项,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评价语文教学中的具体案例。了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相关理论,把握汉语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解决语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本项主要考查:了解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及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相关理论,能运用上述原理分析、评价所提供的具体案例;针对具体教学情境,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观点和方法。本项考查形式主要是简述题,选手只要根据题目要求答出要点即可,不直接考基本概念。如简述:著名特级教师斯霞在教学“灭”字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透明的玻璃杯里点燃一根蜡烛,然后在杯口盖上一块玻璃,火渐渐熄灭了。试用恰当的教学理论来解释、分析这一教例。(第一,针对会意字的特点,有助于学生对字义的了解和字形的识记。第二,形象生动的直观演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简述:于漪老师在教“宇宙里有几千万万颗星星”这句话时,一学生问“万万等于多少”,结果引来哄笑。有学生说“万万就等于亿”。于老师随即追问:“既然如此,为什么用‘万万'而不用‘亿’”?沉默了片刻,有学生认为,用“万万”听起来更响亮,而且“万万”好像比“亿”多。他的回答又引来一片哄笑。但于老师当即予以肯定:你实际上发现了汉语修辞中的一个规律,字的重复可产生两个效果,一是听得清楚,二是强调数量多。这时,大家都用钦佩的目光看着那两个学生。请就此教学片断谈谈你的认识。(第一,于老师及时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合理、恰当地利用问题或错误,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第二,对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两位学生,于老师巧妙地寻求答案的合理性,及时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第三,于老师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字功底,所以能从容应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意外,因学定教,顺学而导,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五项,领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有关精神。了解《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本项主要考查:从事教育工作应具备的相应道德规范及法律素养,涵盖教育教学中所涉及的相关道德规范、法律常识以及自觉应用法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规范及法律为考核重点。如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

)的公民。A未满十四周岁B八到十六周岁C未满十六周岁D未满十八周岁(本题应选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章第二条明确指出: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第六项,明确当前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了解近期国内外的重要时事和社会热点。本项主要考查:了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基本理论观点。了解近期发生的国内外的重要时事和社会热点。如选择:海峡两岸实现三通,是指哪三通?A通航、通婚、通邮B通婚、通商、通邮C通航、通邮、通讯D通航、通邮、通商(本题应选D。和台湾地区实现三通,这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第七项,了解自然、社会、人文等领域的其他基本常识。本项主要考查: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与小学语文教学息息相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