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中外金融史2课程介绍学习基础:先修课程是《货币银行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现代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及《经济学说史》等课程。学习内容:了解中国货币的演变情况,理解中国信用和金融机构的发展,重点研究货币与经济的关系及货币对经济的影响。主要通过对利率理论、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理论等方面的研究,阐述货币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以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等问题。学习目的:对当代各大经济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金融理论有更深入的理解;拓宽视野,为在马克思主义货币信用原理指导下,研究和探讨我国新时期的金融理论和金融实践提供参考借鉴。3教材本课程指定教材为:
《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李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参考教材为:《中国金融简史》,袁远福、缪明杨编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中国货币演变史》,千家驹,郭彦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凯恩斯主编,商务印书馆《国外货币金融学说》刘挈敖主编中国展望出版社4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专题一5钱币,是各国各民族几千年文明发展所沉淀下来的文化精华之一,是人类创造活动的积累和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人类共同的物质精神财富。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
6中国货币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由“贝币”发展至现今的第五套人民币,这中间经历了漫长的各个历史时期。由于历史的演变,创造近数万种之巨的货币(纸币和钱币)和多姿多彩的中国货币文化,并且形成一套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体系。7中国传说四五千年以前就有货币的使用------有史记载最早的是商朝的贝币-------仿制贝币----------铜铸币------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铸铜钱为“半两钱”-----公元前118年汉武帝推行五铢钱------621年唐高祖铸通宝钱-------960年到北宋中国出现了纸币-------南宋纸币已广为流通----------1279年元朝以纸币为主-------1368年明朝建立后不久推行“大明宝钞”禁铜金银,后开禁,白银的地位确立----------落后的银两制-------1889年开铸银元“龙洋”,这段时间有铸造大钱、自铸铜元---------辛亥革命后是银两、银元(袁头)铜元、纸币并用-----1933年“废两改元”(孙头)成功---------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发行“法币”----------1948年8月国民政府发行“金元券”-----1949年7月又发行“银元券”------1948年12月我党发行“人民币”-----1955年2月发行新的人民币1:10000元8纸币贝币黄金铜币白银9贝币:10贝壳在中国古代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装饰品,是大家都想获得的价值极高的东西,因此人们往往把最美好的东西称做宝贝。从古代文字结构看,凡是同货币、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如赏赐、宝货、贫贱等等。可见,中国文字形成的时候,贝就已经是起货币作用的价值尺度了。据考证,贝在夏代就已成为原始形态的货币了。在河南偃师夏代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掘中,除发现了人们作为货币使用的天然贝外,还有经过加工制作的骨贝和石贝。进入商代,从出土文物和古籍记载看,贝币的使用已很普遍了。12到西周末春秋初期,铜贝以及金属铜块的流通使用已相当广泛,它的作用和流通范围都超过了以往的天然贝,从而逐渐取代了天然贝的主要货币地位。春秋以后,金属贝也逐渐衰落。至秦始皇改革币制时,明确规定禁止用贝作货币,从此贝在法律上正式失去了货币的资格。13我国古代很早就掌握了金属冶炼技术,金、银、铜等都曾担任过一般等价物,起过某种货币媒介作用。由于当时金、银的产量很少,而铜的开采和冶炼相对地比较容易,于是铜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从生产工具、兵器、祭祀的礼器到日常生活器具,都逐渐用铜制造。这时,铜的货币媒介作用也随着它的产量和质量的提高而逐步扩大。铜铸币:14进入商周时期,青铜制品已达到了相当精美的水平,铜块、铜饼等铜制的货币也随之出现,并与贝、金、银、谷、帛等货币同时流通。历史上关于铜制货币的记载,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不少了。15到春秋时期,牛耕、冶铁、煮盐等先进技术相继出现,农业、手工业的进步促使商品生产迅速发展,商业的规模空前扩大,原来的以贝币为主的货币流通体制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而逐渐解体,铜贝和无定形铜块在流通中的作用逐渐缩小,代之而起的是新型的早期铜铸币。16战国时期四大货币体系:中原三晋地区的布币北方燕赵和东方齐国的刀币西北秦国行用圜钱南方楚国的铸文铜贝“蚁鼻钱"17铲形,由农耕经济的农具“钱”、“镈”演变发展而来,这也是把货币称之为“钱”的缘故。布币18
布币原始布空首布平首布19(1)原始布最早的布钱,又名“大铲布”,还未脱离钱农具的原形,厚重粗糙。在殷商后期和西周初期已经存在。20(2)空首布又名“铲布”。流通于春秋时期,体形薄小,銎长,布的头上中空可以纳柄。有尖肩尖足、平肩弧足、斜肩等形状。背有三道纹。大部分布的币面上有各种文字记载,如干支、数字、地名等等。21(3)平首布又叫“实首布”。基本上脱离了农具钱
的原始形状,布首扁平,币身无直纹。钱背素面。钱面有地名和货币单位等钱文。重量从30克降到5.6克。有大小形制的各种布币,似为子母相权。战国时期,赵国曾铸行一种圆肩圆足的“三孔布”,正面铸地名,背有字记重量,大的为铢重一两十五,小的十二铢。这是我国早期的一种过渡性铢两货币,它是秦半两的先驱,也显示了古代货币向圆形化发展的趋向。22刀削形,起源于渔猎经济工具刀币23
刀币
齐刀
尖首刀明刀直刀或圆首刀24(1)齐刀俗称“大刀”。多流通于今山东地区。钱面有地名或古国名,如即墨、安阳等。钱背有造邦或建邦字样,这种刀币又叫建邦刀。有人说此刀是太公初建齐国时所铸,即在西周成康时期(约公元前063—前1001年)已经存在。又有说是公元前386年田和取得齐国政权时所铸。此币制作比较精整,每枚多重40克以上。25(2)尖首刀燕国铸行。刀背细长,刀身薄,柄细,环扁小。一般重16克,钱文在刀背,记干支或数目一字,通称“有字刀”。又一种在匈奴故地出土的,叫匈奴刀,多无文字,首尖如针,身短而薄。又叫“针首刀”,或泛称“无字刀”。26(3)明刀又称“燕刀”。面背都有文字,出土数量最多,远至朝鲜、日本都现过。有两种形制。方折刀,其刀身弧度呈方折形,叫“折背”,又“磬折刀”;圆折刀,有在博山出土,又叫“博山刀”。明刀按其明字法不同有许多种类。一般分为三个类型。甲型明字刀,弧背、圆折,流通于齐赵等地区。乙型明字刀,也是弧背、圆折,铸行于燕,背文有字。丙型明字刀,折背,余同乙型。明字还有其他形状的,与上三种大同小异,种类繁多。27(4)直刀或圆首刀又叫“钝首刀”。刀体平直、短小,刀环扁薄,每枚重约10克。28
圆形圆孔,源于手工业经济工具的纺轮或璧环,战国中期以后,秦国首先采用方孔圆钱,是比较先进的货币形制。圜钱29
“蚁鼻钱(鬼脸钱”)
蚁鼻钱,又称鬼脸钱,是南方楚国的铸文铜币,形状呈不规则椭圆形,上面铸有阴刻铭文,有一种钱文好象蚂蚁爬在人的鼻梁上一样,故名蚁鼻钱;另一种好象丑陋的鬼面一样,故名鬼脸钱.以枚为单位计值,使用时较为便利。31综合上述四个铜铸币体系情况可以看出,这一时期货币经济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已开始确立,货币因素渗透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各方面。32这张单子表明,货币经济在当时已很普遍,不仅在城邑到处使用货币,而且又渗透于农民日常生活之中了。战国初期李悝曾列举了一张当时普通农家生活费用账单,他说:农民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除缴税和本身消费外,可得一千三百五十钱,衣服每口岁用三百钱,五口则为千五百钱,再加上社闾祭祀等活动的支出,尚不足四百五十钱,需靠副业等补足。33早期铜铸币的使用范围已很广泛,除日常买卖东西之外,还用于赏赐、馈赠、贿赂、纳贡、借贷等经济活动。劳动力的雇佣也使用铜铸币。341.秦始皇废除六国币制统一货币从秦“半两”开始,中国钱币以方孔圆形作为定制,文铭重量,铸行纪重钱币。铜钱352.汉武帝时期始行“五铢”钱
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废“半两”,改铸“五铢”钱,大小轻重适宜,制作精美,深受欢迎,其后各朝累铸,沿用至唐初长达700余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货币。363.唐初改铸“开元通宝”钱中国钱币从“开元通宝”开始称通宝、元宝和重宝,不再以重量单位为铭,实现了由铢两体系向十进位制年号宝文体系钱币的转变。钱文由欧阳询题写,点画方雅,结构开朗爽健,开创著名书法家艺术入钱文的先河。37郢爰,黄金铸币,由于楚国境内盛产黄金,使楚国成为春秋战国时期唯一盛行黄金铸币的国家,现存最早的金币就是楚国的“郢爰”。“郢”乃是楚国国都(今湖北江陵),“爰”则是重量单位或楚国金币的专有名称。黄金1.
战国时期楚国货币郢爰38呈板形,由可固定的金钣印铸出来,每块金钣有12方格、14方格、16方格、20方格、54方格不等,使用时凿下小块支付,每小块1.4-1.5厘米见方,厚0.4-0.5厘米,重约15克左右。其含金量一般在9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99%;392.秦朝金饼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规定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西汉承袭秦制,黄金仍为法定货币,单位改为斤。这一时期,是中国货币史上使用黄金货币最盛的时代。40
秦汉初期黄金货币没有固定的形状。出土的金饼、金钣,大体有一斤重的和一两重的两类。《汉书》记载,“黄金方寸,而重一斤”
。西汉的一斤约合今二百五十克,所以出土的金饼以二百五十克重的最为常见。41南北朝时,黄金制的钱币开始出现,《南史•吕僧珍传》曾有生动的记述。这种金钱,多是仿照当时流通的铜钱的形制而造的。从出土实物看,有些金钱是从国外流入的,如拜占廷金币等等3.南北朝金币42两宋时金银开始以锭的形式出现,这是一种砝码或绕线板的形状,为两端宽、中间窄的亚腰形。元代的金银锭又改为元宝形,即两端尖而翘起。4.两宋金元宝43白银
1.早期的白银货币春秋战国时期,白银铸币已经出现。1974年河北平山县战国时中山国墓葬的发掘中,出土了银质贝币数枚,同时出土的还有赵国的刀布,因而可知银贝在中山国也同刀币一样是日常流通的货币。44白银货币在唐代通行的形式是银铤。西安唐大明宫遗址曾出土唐玄宗天宝年间的银铤,长市尺九寸六分,宽二寸一分五厘,为笏状长方形的银钣,铭文“重五十两”。2.唐朝银铤45宋代白银货币一般叫做“银锭”,其形状是在铤形基础上,两端为圆弧状,中较窄,而且在正面记有地名、用途、重量、官吏、匠人名称等。大银锭重五十两,小锭则重量不一,如二十五两、十二两等。宋代也铸造了一些银质的通宝钱币。3.宋代银锭46在清代,政府明确规定:“以银为本,以钱为末”,政府财政收支一律以银为准,白银成为流通中最主要的货币。白银货币的形制为元宝状,又称宝银,以重量计算。光绪十五年(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正式奏准朝廷,用机器铸造“龙洋”银元。币面中央为“光绪元宝”四字,背面为蟠龙花纹,重七钱二分。龙洋含银九成,与白银等价使用。4.清代银元47
从中国大片《英雄》的细节失真(货币道具使用不当)看普及钱币文化的重要性4849货币道具使用不当——影片中演绎的是秦始皇统一中国故事,时在公元前221年前后,但无名使用的货币却是200多年之后由王莽币制改革(公元14年)铸造的“货币”,令人啼笑皆非。
疑点50试比较两个时期钱币的区别新莽时期的“货币”战国末年的“共半釿”51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北宋的“交子”和南宋的“会子”是最早的官方纸币,其后盛衰更替,成为各个朝代主要通货之一。大清宝钞
大明宝钞
南宋会子
北宋交子
纸币52第一套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上,多为劳动人民进行简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内蒙古第二批次阿拉善盟直事业单位“绿色通道”引进人才需求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广西南宁市第三十六中学招聘顶岗教师1人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烟台海阳市卫生健康局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4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年绥化市中医医院招聘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蚌埠市东方人力资源招聘30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咸阳秦都怡心学校招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内蒙古精神卫生中心招聘13名急需紧缺合同制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2025年甘肃省嘉峪关开放大学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科学技术部国际科技合作中心SKAO国际组织职员招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广西平果市新安镇人民政府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贵州道真自治县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34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贵州黔南州招聘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真题
- 2025-2030儿童语言启蒙教育市场现状与未来潜力分析报告
- 2025年全国高校港澳台大学生中华文化知识大赛备赛考试题库-上(单选题、多选题)
- 2025年中国动态视觉传感器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灌南七年级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
- 李光平-哈工大-机械工程材料单元1课件
- (单元培优卷)第4单元 人体的奥秘-比 单元全真模拟培优卷(含答案)数学青岛版(六三学制)六年级上册
- 综合实践活动 绘制公园平面地图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浙教版2024
- 第一讲-决胜十四五奋发向前行-2025秋形势与政策版本-第二讲-携手周边国家共创美好未来-2025秋形势与政策版本
- 【教学评一体化】第二单元 再现“生活记忆”做“追光记录者”-【大单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新修订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名师备课系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