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类和生物膜课件_第1页
脂类和生物膜课件_第2页
脂类和生物膜课件_第3页
脂类和生物膜课件_第4页
脂类和生物膜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脂类(Lipids)和生物膜一、脂类重要有机化合物不溶或微溶于水易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乙醚、氯仿、苯)脂肪酸醇:甘油、鞘胺醇、高级醇、固醇1、组成第二章脂类(Lipids)和生物膜一、脂类重要有机化合12、分类1、单纯脂:脂肪酸与醇类2、复合脂:磷脂:甘油磷脂、鞘磷脂糖脂:甘油糖脂、鞘糖脂脂蛋白3、衍生脂:脂肪酸及衍生物2、分类1、单纯脂:脂肪酸与醇类2、复2甘油三酯(三酸甘油酯)甘油三酯(三酸甘油酯)3鞘脂类鞘脂类4脂类和生物膜课件53、脂类的生物学功能1)生物膜的结构组分磷脂(甘油磷脂和鞘磷脂),胆固醇,糖脂极性头部:磷酸基、醇基、含氮碱疏水尾部:烃链3、脂类的生物学功能1)生物膜的结构组分磷脂(甘油磷脂和鞘磷6鞘磷脂磷脂酰胆碱鞘磷脂磷脂酰胆碱7脂类和生物膜课件8脂质体脂质体92)能量贮存形式:动物、油料种子的甘油三酯3)激素、维生素和色素的前体:萜类、固醇类、二十碳四稀酸4)化学信号:5)保护功能:动物的脂肪组织,植物的蜡质2)能量贮存形式:动物、油料种子的甘油三酯3)激素、维生素和10二、脂肪酸及其衍生物(一)脂肪酸的结构特点线形不分支16C~18C羧基烃链(碳氢链)二、脂肪酸及其衍生物(一)脂肪酸的结构特点线形不分支羧基烃链11饱和脂肪酸:碳链完全被H饱和软脂酸(棕榈酸):n-十六酸,16:0CH3(CH2)14COOH硬脂酸:n-十八酸,18:0CH3(CH2)16COOH花生酸,n-二十酸,20:0CH3(CH2)18COOH饱和脂肪酸:碳链完全被H饱和软脂酸(棕榈酸):n-十六酸,112不饱和脂肪酸:1-6个双键植物油含量高于动物油室温:含量较多——液体含量低——固体不饱和脂肪酸:1-6个双键植物油含量高于动物油13油酸:18:1△9c,

CH3(CH2)7CH=CH(CH2)7

COOH亚油酸:18:2△9c,12c

CH3(CH2)4CH=CHCH2CH=CH(CH2)7COOH亚麻酸:18:3△9c,12c,15c

CH3CH2CH=CHCH2CH=CHCH2CH=CH(CH2)7COOH油酸:18:1△9c,14花生四烯酸:

20:4△5c,8c,11c,14c

CH3(CH2)4CH=CHCH2CH=CHCH2CH=CHCH2CH=CH(CH2)3COOH二十二碳六烯酸(DHA):22:6△4c,7c,10c,13c,16c,19c

CH3(CH2)2CH=CHCH2CH=CHCH2CH=CHCH2CH=CHCH2CH=CHCH2CH=CHCH2COOH花生四烯酸:151、生物膜中多顺式不饱和脂肪酸:增加膜流动性降低膜相变温度,抗寒冷2、降低血脂★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研究价值1、生物膜中多顺式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PUF16前列腺素凝血恶烷白三稀(二)花生四稀酸衍生物20:4△5c,8c,11c,14c

CH3(CH2)4CH=CHCH2CH=CHCH2CH=CHCH2CH=CH(CH2)3COOH前列腺素(二)花生四稀酸衍生物20:4△5c17脂类和生物膜课件18三、三酰甘油三酰甘油(甘油三脂):脂肪简单三脂酰甘油混合三脂酰甘油R:脂肪酸烃链三、三酰甘油三酰甘油(甘油三脂):脂肪R:脂肪酸烃链19四、磷脂甘油磷脂:甘油、脂肪酸、磷酸和一分子氨基醇(胆碱、乙醇胺、丝氨酸或肌醇)鞘氨醇磷脂:四、磷脂甘油磷脂:甘油、脂肪酸、磷酸和一分子氨基醇鞘氨醇磷脂20(一)甘油磷脂:第三个羟基磷酸酯化其他两个羟基脂肪酸酯化磷酸酯化极性头非极性尾两性脂类极性脂类(一)甘油磷脂:第三个羟基磷酸酯化磷酸酯化非极性尾两性脂类21磷脂酰胆碱(卵磷脂)(PC)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PE)磷脂酸磷脂酰甘油(PG)磷脂酰肌醇(PI)肌醇(环己六醇)二磷脂酰甘油(心磷脂)磷脂酰甘油磷脂酰胆碱(卵磷脂)(PC)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乙醇胺22神经酰胺胆碱鞘磷脂葡萄糖苷神经酰胺乳糖苷神经酰胺神经节苷脂(二)鞘磷脂脑苷脂,无磷糖脂神经酰胺胆碱鞘磷脂葡萄糖苷神经酰胺乳糖苷神经酰胺神经节苷脂(23五、糖脂glycolipid1、甘油糖脂半乳糖基甘油二酯叶绿体、微生物的质膜五、糖脂glycolipid1、甘油糖脂242、鞘糖脂(神经酰胺糖脂)单糖、双糖或寡糖通过糖苷键连接神经酰胺脑苷脂:半乳糖苷神经酰胺、葡萄糖苷神经酰胺神经节苷脂:寡糖链(带有一个或多个唾液酸残基)与神经酰胺形成的鞘糖脂N-乙酰基神经酸2、鞘糖脂(神经酰胺糖脂)单糖、双糖或寡糖通过糖苷键连接神经25脂类和生物膜课件263、生物学功能(1)细胞结构的刚性(2)抗原的化学标记血型、抗原(3)调节细胞的正常生长(4)细胞间识别3、生物学功能(1)细胞结构的刚性27六、固醇类含环戊烷多氢菲母核的醇、酸及衍生物固醇、固醇衍生物环戊烷菲两性分子六、固醇类含环戊烷多氢菲母核的醇、酸及衍生物环戊烷菲两性分子28胆固醇生物膜重要成分控制膜的流动性保证膜在低温时的流动性及功能★合成胆汁酸、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等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雄激素(一)固醇胆固醇生物膜重要成分(一)固醇29脂类和生物膜课件30植物固醇不能被动物吸收和利用豆固醇(大豆中)麦固醇(麦芽中)酵母固醇麦角固醇,紫外光照射转化成维生素D3

植物固醇31(二)固醇衍生物1、胆汁酸与脂肪酸或其他脂类结合(胆固醇,胡萝卜素)成盐乳化肠腔内油脂,增加脂肪酶作用位点便于油脂消化吸收(二)固醇衍生物1、胆汁酸与脂肪酸或其他脂类结合(胆固醇,32(1)肾上腺皮质激素(7种)(2)性激素雄性激素:睾丸酮雌性激素:雌二醇、、黄体酮2、类固醇激素(1)肾上腺皮质激素(7种)2、类固醇激素33睾丸酮雌二醇睾丸酮雌二醇34七、生物膜七、生物膜35(一)膜系统:细胞膜/质膜,细胞存在的结构保证内膜系统:细胞器膜结构生物膜:细胞质膜+内膜细胞/细胞器与环境分隔,维持内部结构与成分稳定生命活动、代谢过程有序进行

(一)膜系统:细胞膜/质膜,细胞存在的结构保证36(二)膜的化学组成组成:脂质,蛋白质,糖类

(二)膜的化学组成组成:脂质,蛋白质,糖类371、脂质双分子层膜

极性脂质、磷脂、胆固醇、糖脂2、膜蛋白

外周蛋白:结合在膜的内外表面内嵌蛋白:跨膜结合,

-螺旋功能:物质跨膜运输:载体/转运蛋白,离子通道蛋白接受刺激:受体蛋白免疫及识别等:识别蛋白质

,酶蛋白,骨架蛋白1、脂质双分子层膜

极性脂质、磷脂、胆固醇、糖脂383、糖类

寡糖和多糖链,糖脂或糖蛋白,膜的一侧细胞功能的标志如:抗原决定蔟结构

ABO血型系统3、糖类39(三)膜的结构:“液态镶嵌模型”(Singer,Nicolson1972):1、基架:液态、流动性的脂质双分子层2、镶嵌着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3、内嵌蛋白:疏水AA侧链,“溶解”于双分子层内部4、外周蛋白:亲水性R基,通过静电引力与极性头部连接5、无共价结合(脂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