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黄河水水资源分析_第1页
山东省德州市黄河水水资源分析_第2页
山东省德州市黄河水水资源分析_第3页
山东省德州市黄河水水资源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德州市黄河水水资源分析

德阳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占地11160公顷,总面积87.2万亩,人586万人。人均供水量为2113hm,不到全国平均收率的1.10。作为一个引黄大市,黄河水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近年黄河流域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德州市引黄指标下降了10%以上。德州市通过采取一系列工程和管理措施,黄河水覆盖率实现持续提升。120黄河水的11年和2012年1.12用不上黄河水的村庄引用黄河水12.42亿m3,占全省引黄总量的31.6%。用不上黄河水的村庄2159个,占全市村庄总数的26%;用不上黄河水的人口11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6%;用不上黄河水的耕地200万亩,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24.7%。1.22用不上黄河水的村庄占市农村村庄的比重引用黄河水11.53亿m3,占全省引黄总量的26.2%。用不上黄河水的村庄794个,占全市村庄总数的9.5%;用不上黄河水的人口4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8%;用不上黄河水的耕地68.4万亩,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7.1%。1.3引黄困难村庄与2009年相比,2012年德州市引黄水量减少0.89亿m3,在山东省范围内比重下降5.4个百分点;用不上黄河水的村庄减少1365个,同比下降16.5个百分点;用不上黄河水的人数减少69万人,同比下降18.2个百分点;用不上黄河水的耕地减少130万亩,同比下降21.6个百分点。2009年时,德州市引黄困难的村庄在11个县市区均有零散分布,主要分布区域为卫运河、漳卫新河边缘高地,引黄支线末端。2012年,德城区南部,禹城市北部,乐陵中部和南部,临邑、陵县、齐河的大部分地区用水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平原县全县用水情况良好(见表1)。2采取的措施和成果2.1滨入庆之景2009年正式启动以“六纵三横”(六纵:南水北调干线、潘庄总干渠、李家岸总干渠、引位入夏、引滨入庆、引邢入乐;三横:马颊河、徒骇河、德惠新河)为框架,分34个大项、611个小项实施的河道治理、平原水库、小型农田水利和引供水体系建设,全部完成了流域面积30km2以上的102条(总长1570km)骨干河道清淤治理,基本实现了能引、能排、能蓄的水资源调配目标。2.2河水系全面贯通2010年5—10月将德州市“马颊河、岔河、减河、南运河”4河水系贯通,彻底解决了项目沿线区域用水难题,使德城区南部岔河至南运河区域及北部二屯镇、武城东北部、运河开发区等历史性供水难地区,全部用上了黄河水,改善灌溉面积30多万亩。2.3改善了减河东北部土地用不上黄河水的状况投资2200万元,新建提水泵站及穿减河涵洞,治理输水渠道9.06km,重建桥、涵、闸建筑物8座,改善了减河以北黄河涯镇的39个村、3万亩土地用不上黄河水的状况。工程2009年开工,当年建成。2.4扩展黄河水覆盖面所有县市区全部列入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各地通过打机井、改造扬水站、开挖清淤河道等措施,不断加快项目区内基本农田水利配套建设,积极扩展黄河水覆盖面。累计投入7.08亿元,建成高标准节水灌溉面积64.78万亩,新增节水能力7074万m3。2.5用水计量职责各县市区每年按月向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用水计划,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黄河分配水量情况,统筹兼顾下达各县市区用水指标,统一向各县调配水量,并负责各县市区的用水计量、水费核定工作。各县市区灌溉管理所(股)负责向乡镇配水、供水、水量计量、水费核定等工作。2.6成为全国可以作为节水示范城市2012年10月26日通过水利部、山东省水利厅组织的验收,成为全国第二批30个节水示范城市之一。农业用水量连续5年负增长,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从0.51提高到0.6,以全省4%的水资源量生产了全省1/6的粮食,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2.7年用电能力比较以每县2座库容1000万m3水库为目标,新开工建设了庆云南侯水库、经济开发区赵虎水库、陵县新隔津河水库、临邑红坛水库、武城水库、齐河天心水库6座平原水库,使总库容由1.9亿m3提高到2.7亿m3,年供水能力由3.6亿m3提高到5.0亿m3。通过不断提高黄河水覆盖率,极大地缓解了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紧张局面,减少了近100万亩盐碱(风沙)地,年均补充地下水3亿m3,建成“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120万亩,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提高到78%,改善了城乡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推动德州市2009年率先成为全国“亩产过吨粮、总产过百亿斤”的地级市,2010年粮食突破75亿t大关,2011年达到78.9亿t,2012年总产81.4亿t,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3区域和村庄分布不均夏津、武城西南部,德城区北部,开发区沿彰卫新河一线用不上黄河水的带状区域由宽变窄,且不再连续。宁津、乐陵北部和中东部,庆云县四周用不上黄河水的区域由大变小,不再连片。其他县市区用不上黄河水的区域和村庄分布零散。仍然用不上黄河水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引黄上游、中游县市区用不上黄河水的村庄主要是工程不到位。主要是县市区对骨干河道进行了清淤整治,但乡镇村庄还未对末级渠系进行治理,骨干河道的渠底高程高于末级渠系的渠底高程,黄河水难以流进田间地头。此外,齐河县黄河滩区内村庄几十年来一直使用机井灌溉,引黄沟渠几乎废弃。二是引黄下游的德城区由于岔河作为景观河,阻碍了引黄输水;经济开发区地势高或远离沟渠,以及城市道路建设截流设管流量小等;武城、夏津、宁津、乐陵、庆云处于引黄末端,水量不足,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或不配套等。三是两县或三县交界处,受行政区划影响,渠系不通畅,水系不通畅。4黄河水覆盖100%的提议4.1“闸泵库联调”的概念“五横连六纵”是指5条东西向河流(黄河、徒骇河、德惠新河、马颊河、漳卫南运河)与6条南北向引水干渠(南水北调、潘庄总干、李家岸总干、引位入德、引邢入乐和引滨入庆)相互连接。“闸泵库联调”是指利用输水河道的控制闸、灌排泵站、塘坝、农田机井灌溉泵站、平原水库泵站,对黄河水、长江水、拦蓄的雨洪水、中水、地下水进行联合调度,经河道、渠道、地下管网,引入水库塘坝,提出灌溉农田、输入城乡供水管网,在不同水系间合理调配。“双龙系明珠”是指由黄河、南水北调东线鲁西北输水干渠直接或间接串联起境内已建成的9座平原水库和规划建设的21座平原水库。形成黄河水、长江水、地表水、地下水、非常规水5水统筹,库河相联、引蓄自如、丰枯相济、余缺互补、灌排结合、城乡一体、管理科学的现代水网。4.2正确处理好日常管理与群众管理的关系一是依托水闸远程监控、水情自动测报、水资源监测等系统,构建起覆盖全市及重点水利工程的水利信息网,搭建信息科技决策平台,全面提高工程管理、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现代化水平。特别是建成农田灌溉信息平台,实现水量自动监测、土壤墒情自动测报,达到省水、省力、省心的效果,又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建立健全基层服务体系,实现乡镇水利机构全恢复管理。以县为单位推行“三种模式”,即以宁津县为代表的,每个乡镇建立水管站,设站长1人、人员3~5人,落实编制和办公经费,有专门的办公场所和设施,接受县水务局的业务领导和技术指导;以陵县、乐陵市等县市为代表的,以流域或区域为单元,由县水务局技术人员和乡镇专职人员组成区域站,集中办公,统一管理;以禹城市为代表的,选派干部到乡镇组建水利站,作为县水务局派出机构。三是对水利工程运转实行规范化管理,推广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等精细化管理模式,积极引入群众组织参与管理,对各类水利工程进行规范化管理考核,使水利工程管理由过去单纯依靠经验的粗放型,逐步迈向规范化、科学化、长效化,构建起“权责明确、精简高效、制度完善、群众管理”的工程运行机制。四是突出抓好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各县市区根据自流灌溉、“泵站+管道”灌溉、“机井+管道”灌溉等不同情况,探索建立“灌溉管理中心+协会+用水小组”“协会+小组+村级水管员”等不同的协会组建模式,切实发挥群众自主管理的主体作用,实现促进节约用水、保证工程完好、解放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等多赢的效果。借助用水者协会,在市级层面上,对各县市区引用黄河水改变以往“撒芝麻盐”式的供水模式,实行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的方式,即在一个时间段内,大流量、高水位集中供应一个县(或一个区域),在快速满足该区域用水后,再集中力量供应下一个区域,使黄河水远近有序轮动,保障各个层面、各种地势、各项对象全部及时用上黄河水。4.3扬水站、提水灌溉各县市区具体措施为:(1)齐河、禹城加快末级渠系的配套工程。在禹城市李屯乡、辛寨镇等远离引黄渠道的地区打机井,以井保丰。(2)陵县采取以节制闸蓄水、泵站提水进入输水沟网后进行灌溉。(3)德城区一方面在引黄济津供水期间由沿河的扬水站直接提引黄河水灌溉;另一方面通过第三店、程何庄两个引水口引蓄黄河水于丰乐屯沟、第三店沟、南干渠西段等沟渠,再由村级扬水站提水灌溉。(4)经济开发区采取建设小型扬水站、清淤、新开挖沟渠及道路建设一旦完工尽快拆除所设涵管等措施。(5)夏津县通过新开挖沟渠和新修节制闸,利用津期店扬水站提水灌溉,解决雷集镇用水;利用陶桥扬水站、前籽粒屯扬水站提水解决银城办、南城镇用水;利用南水北调引水工程,新建白马湖水库,解决白马湖镇用水。(6)武城县新建鲁权屯、卧虎庄扬水站,对牛角峪排涝站进行更新改造,以实现东水西调、北水南调。打通郝四河,配套控制性建筑物,连通旧城河与头屯东干,使小王庄扬水站灌区与头屯东干引黄灌区南北贯通。治理六五河、利民河等河道。(7)宁津县建设提水泵站22处。在张大庄乡修建张木春、清明寺、张香西扬水站;在刘营武乡修建后寺、后刘扬水站;在宁津镇修建码头孙、苏庄、苑庄、后果子园扬水站;在相衙镇修建京城张、大刘普、刘道、张庄扬水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