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江苏淮安说明文阅读7篇(2003—2018)不拘一格的宋代便服王志艳①与礼服相对而言,便服是帝王百姓及士庶百姓平常所穿的衣服。宋代主张衣着要简洁朴素,不提倡花丽奢侈,服装日趋世俗化。②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是极其生动的北宋民俗写照,从画面上可以看到北宋都城汴梁城中的各色人物服饰。总体来讲,男子的衣着依然不外乎“长袍帮”与“短衫帮”两大类。官吏、商贾、文人和富庶的市民都穿交领长袍或圆领衫,头戴巾子下身穿长裤,足登靴、履。遗憾的是,由于色彩和花纹无法表示出来,这些衣衫显得式样变化不大。③但从宋代的纺织技术上看,当时的丝绸色彩和纹样是十分丰富的。宋代世俗社会中仍不乏追逐华丽衣衫的人。《水浒全传》中描写柴进的衣着时,说他“身穿一领紫绣团胸花袍,足穿一双金线抹绿皂朝靴”。可见当时人们虽然趋向简朴,但对服饰的质料、颜色、纹饰还是很注重的。《清明上河图》中众多人物的服装,该也是五颜六色,缤纷竞呈的了。④相比之下,穿着短衫的各种劳动者就随便的多。这里有农民、船家、商贩、挑夫等,大多是上身穿一件短短的襦衫。下身穿裤子,头戴巾子,赤脚着草鞋。上衣长短不一,长的可及膝下,短的仅到后腰。这些短衣的衣袖以及短腿都比较细窄,便于劳作。很多劳动者,挽起袖子,有的人上身只穿一件对襟半臂。更有趣的是一些挑夫身穿有前后两个衣片连成的两当式布背心,这种背心直至今日还可以在北方的农村中见到。这些劳动者的装束在当时颇具代表性平邑兴蒙学校李传鹏。⑤宋代是封建士大夫文化最发达的时期。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封建文人阶层。在他们中普遍存在这返璞归真、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从北宋开始盛行的山水,花卉画中,显示出一种散淡清雅、和平闲逸的艺术气氛,充分体现出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审美情趣。于这种情趣相协调,宋代文人喜欢穿宽松朴素的便装。朱熹给自己设计过一套家常衣服:上衣是直领对襟的传统短襦,下摆至膝;下身为黄色的裙裳,腰间竖一条原上黑边的白绢;足登方履。这是便服更多的保存了古代汉族衣裳的特点,简单典雅,很适合士大夫们既好古又追求闲逸的心理。⑥当时士大夫阶层还爱穿宽大的长袍。它也叫道跑,或者直裰、直缝,这是由于它的背面分为左右两个一片,中间一道直线缝合。直裰多用素纱、素绢、麻布及棉布等衣料制作,颜色以黑、白为主。这是宋代官方规定百姓平民可以使用的服色。除去市民文人之外,僧侣也经常穿直裰。所以后来黑色的直裰变成了僧袍,和尚们日常穿用。(选自《中国服饰:异彩纷呈的华夏衣冠》,有改动)12.从《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画面看,宋代男子的衣着一般分为哪两类?(3分)13.文章第③段写《水浒全传》才进中柴进的衣着有什么作用?(5分)14.请分行文章第④段加点词语“大多”的表达效果。(4分)15.阅读全文,说说宋代主张衣着要简单朴素的原因有哪些。(6分)【参考答案】12.长袍帮短衫帮13.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直观地说明了部分宋人对服装的质料、颜色、纹饰还是很注重的,从而说明了宋代世俗社会的人人仍不乏追逐华丽衣衫,更进一步说明了宋代便服的不拘一格。14.“大多”的意思是“大部分”,说明宋代劳动者大部分上身穿一件短短的襦衫,下身穿裤子,头戴巾子,赤脚着草鞋,也许也有不是这样打扮的情况。“大多”表现好劳动者的这样打扮具有普遍性。“大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5.劳动者是为了便于劳作;宋代士大夫阶层普遍存在着返朴归真、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他们喜欢穿宽松朴素的便装。(2017江苏淮安)舞蹈的建筑刘心武(1)“建筑是凝固音乐”,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其实在舞蹈与建筑之间嵌入一个“凝固”的限制词,把某些建筑比喻为“凝固的舞蹈”,也是可以的。(2)在中外古典建筑里,要找出“凝固的舞蹈”的例子来,似乎比较困难。这是因为古典时代人们的思路不像如今这么多元狂放,更因为建筑手段与施工技术没有如今这么先进,所以难以“舞动”。如今有各种新型建筑材料接踵出现,建筑设计师们好比巧妇拥有庞大的米粮库,非唯心随心所欲地大显身手,因此,舞蹈性思维进入了某些建筑设计师大脑,一些“舞蹈的建筑”也便应运而生。(3)最先把舞蹈元素糅进设计中的,可能是某些大型运动场馆的天棚。德国慕尼黑奥运会运动场开风气之先,把天棚设计成仿佛往巨人肩膀后甩去的风衣,生动活泼,奇诡醒目,此种设计后来渐成范式,只是新的设计不断花样翻新,韩国为世界杯足球赛新建的比赛场,就是最新的一个变体。这种揉进舞蹈元素的设计方式也在世界各地的机场设计中流行开来,美国中部丹佛空港的天棚就恍如一大匹在风中呈曲波状舞蹈的银缎。(4)人们不禁会问,如果不仅仅是糅进舞蹈元素,而是完全地“舞蹈化”,这样的建筑有可能吗?回答是肯定的。美国建筑师欧·盖里就为西班牙的毕尔巴鄂市设计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就几乎完全由“扭动的肢体”构成,没有一个立面是规整的,不仅天棚,所有的使用空间,包括走廊,充满了舞蹈的曲面和曲线。建成后的博物馆,通体仿佛是几个穿着紧身衣的舞蹈家在忘情的舞动中纠缠在一起。(5)古根海姆博物馆在地球上的出现,是建筑艺术的新胜利,但这种完全“舞蹈化”的建筑恐怕只能作为一种流派,而且是小流派而存在。这一流派的设计,要化为大地上的实际存在,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因素的机缘凑集。(6)特别看重建筑设计的艺术创造内涵的中国建筑设计师,尤其是年轻一代,据我所知,有的一直在寻找机会施展自己的“舞蹈性思维”。中国传统艺术里,跟舞蹈最相通的是书法里的狂草,舞剑器与挥毫墨绝对是异曲同工。他们在借鉴舞蹈时也借鉴书法,这构成一种创新优势,是特别可贵的。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他们的相关探索目前只是停留在设计图纸阶段。中国什么时候能出现“舞蹈的建筑”?不着急,早晚会出现的吧。(选自《百年美文》有改动)9.阅读文章,概括“舞蹈的建筑”应运而生的主要原因。(4分)答:10.文章第(3)段画线句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答:11.文章第(4)、第(5)两段顺序能否对调,为什么?(4分)答:12.文章第(6)段加点词“一直”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答:【参考答案】9.(1)人们的思路吏加多元狂放。(2)设计手段与施工技术日趋先进。(3)各种新型建筑材料接踵出现。(4)舞蹈思维进入许多建筑师的大脑。10.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糅进了舞蹈元素的天棚独具特色的形态,“一大匹在风中呈曲波状舞蹈的银缎”,颇具舞蹈的灵魂感,是本段提到的天棚的出色代表。11.不能对调。因为第四段是过渡段,上承第三段的舞蹈元素设计描写,下启第五段“舞蹈化”的建筑流派介绍,若对调就会造成行文结构的混乱。12.不能去掉。“一直”一词突出表现了中国师对将“舞蹈性思维”运用于建筑的坚持不的态度和追求。这正照应了文末作者坚信中国早晚会出现“舞蹈的建筑”的信心来源。(2014江苏淮安)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石无鱼⑴雨后,我们常能闻到泥土的清香味儿。这些清香从哪儿来呢?据专家研究,它来自泥土中一种叫“放线菌”的细菌。⑵土壤是种类繁多的细菌的乐园。在显微镜下,你会观察到这样一类与众不同的细菌:别的细菌多是圆形、椭圆形的,而它们看起来却是丝状的。那些丝状细菌有的像一棵树,树上有时还结着“果实”;有的像一根草,仿佛还开着花,煞是好看。这类细菌生物学上统称为放线菌。⑶放线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所以你看到它长得像一棵树也好,一根草也罢,其实都只是一个细胞。那些奇形怪状的丝,是它的菌丝。菌丝覆盖了很大的空间,这对于寻找食物大有好处。放线菌能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正是这种物质,让我们能闻到一股泥土的清香。⑷为何雨后泥土的清香让人感受更明显呢?⑸因为放线菌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细菌,它们一般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当土壤干旱的时候,它的菌丝就会在头部长出孢子。放线菌渐渐枯死后,留下的这些孢子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又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⑹下雨时,雨水冲开了土壤,这些晴天时埋在土中的孢子长成的放线菌随着潮湿空气中的小液滴四下弥漫。当它们被吸入鼻孔,我们就能感觉到一股泥土的清香。土地干早越久,就有越多的放线菌孢子存在,所以雨后泥土的清香在久旱之后尤其明显。⑺放线菌的作用当然不只是让人闻到清香,它也是生产抗生素的宝库。时至今天,人类已经发现了5000多种抗生素,其中就有4000多种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如链霉素就是从土壤中一种叫“灰色链丝菌”的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也都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⑻放线菌的作用还不止于此,我们平常烹饪时调味用的味精,也是通过它们制造的。如今,它们还是科学家研究生物发育、细胞分化的便利材料。(选自《大科技》2011年第1期,有改动)9、请概括“雨后泥土的清香让人感受更明显”的原因。(4分)答:10、说说文章第⑵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答:11、文章第⑺、⑻两段介绍了放线菌的哪些作用?(4分)答:12、文章以“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为题有哪些好处?(4分)答:【参考答案】9、放线菌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1分);土壤干旱的时候,放线菌渐渐枯死长出孢子(1分);下雨时,孢子长成的放线菌释放出能够散发出清香的化学物质(1分);随着潮湿的空气中小液滴的弥漫,人们对泥土清香感受就更明显(1分)。10、本句运用了打比方(或比喻)的说明方法(1分),形象(或具体生动)地说明了(1分)放线菌菌丝(1分)丝(或形)状的特点(或像一棵树一样,像一根草一样)(1分)。11、散发清香(1分);生产抗生素的宝库(1分);制造味精(1分);是研究生物发育、细胞分化的便利材料(1分)。(或如能完整答出后三点内容,可给4分)12、以问句(或疑问)的形式设题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或引发读者思考;或引发读者探究雨后清香的来源)(2分);从生活现象入手,可以更好地引导读者逐步去探究事物的本质(或由表及里、或由浅入深、或由现象到本质,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或从泥土雨后清香发现放线菌这种细菌生长的状况)(2分)(2012江苏淮安)天赐良“源”高铁瑜(1)地球是太阳系中目前所知的唯一存在巨大水量的星体,海洋面积占整个地球表面积的70.8%。浩瀚的海洋蕴藏着巨太的能源,这些能量包括潮汐能、盐差能、温差能等。在几种可利用的海洋能源中,温差能从教量上讲是最大的,可以达到148亿兆瓦,是潮汐能和盐差能总和的10倍多。(2)海洋是世界上最戈的太阳能接收器,6000万平方千米的热带海洋平均每天吸收的太阳能就相当于2500亿桶石油所能产生的热量。吸收太阳能的海洋表面温度较高,而在一定深度下的海水温度较低,这样就产生了温差,使得利用温差能发电成为了可能。科学家们制造出了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系统由蒸发器、涡轮机、发电机、冷凝器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间用很大的管道连接。蒸发器中是一种在13~15℃间即可蒸发的液体物质,向其中导入15~28℃的表层温海水时,可蒸发的液体物质受温海水加热而沸腾,产生的蒸汽经连接管路被送到涡轮机,使涡轮机转动,然后带动发电机发电。逸出的蒸汽汇入冷凝嚣。当向其中导入1~(3)海洋温差能是大自然赠予人类的宝贵资源。海洋温差能发电对资源的浪费远远低于普通火力发电。同时它几乎不会产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人们还可以利用海水在工作过程中分解出的氢作为燃料,或从浓缩海水中提取铀、重水以及一些稀有金属,送往陆地供核电站使用。工作过程中可以产生淡水,解决沿海和海岛缺水的难题。利用海洋温差能发电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它在工作过程中所需换热面积大,导致建设费用高,并且海水会腐蚀设备,海洋生物也会在机器工作过程中进入设备。(4)利用海洋温差能发电的研究已有12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由于能源危机的爆发,许多国家加强了海洋温差能发电方面的研究,美、日等发达国家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国作为有着300万平方千米海域的海洋大国,有大片海域地处热带,温差能储量丰富,利用温差能发电的前景可谓十分广阈。(选自《百斜知识》20lO年第3期;有删改)9.文章认为海洋温差能是“天赐良‘源'”,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海洋温差能发电有哪些好处。(4分)答:lO.阅读第(1)段中加框的语句,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旬中列举的数据所起的作用。(4分)答:11.阅读第(2)段,在下面的海洋温差能发电工作原理示意图中填人相关机器设备名称(4分)12.如果我国建设海洋温差能发电站,请根据文章内容,在发电站选址方面提出两个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5分)答:【参考答案】9.(4分)①循环利用
②资源浪费率低③零污染④可从_中获得其他能源10.(4分)用具体数据来证明温差能的数量之大,使论点更具象化。
’11.(4分)从左到右依次为:蒸发器、涡轮机、冷凝器、发电机
-
。12.(5分)①选址可选在海岛,不仅可以为海岛提供淡水,而且利于散热;②选址不宜选在以海洋生物居多之处
且沿海居民以海产为生之处,因为海洋生物会在机器工作过程中进入设备(言之有理即可)(2010江苏淮安)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许金榜①中国戏曲在世界剧坛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②首先,中国戏曲强调神神似、强调写意。戏曲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形态是不同的,它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加工,是变其形而传其神、写其意。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舞台上此刻可以是书房,但剧中人一转身,舞台就可以变为花园,甚至可以变成千里之遥的另一地点。由此可见,戏曲舞台的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意性地虚拟出来的。这样,戏曲就可以自由灵活而又连贯流畅地表现无限广阔、瞬息万变的空间,也就可以十分自由地表现极其丰富复杂的生活事件。而西方戏曲强调摹仿,造成了西方戏剧的写实观念,主张运用布景按照生活的样子确定空间,亦即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形态是相同的或相似的。③中国戏曲的情节有时也是写意性的,如二将相斗几个回合,便可表示千军万马的一次复杂的战斗,甚至只要吹奏一个曲牌一场宴会便已结束。④在表演方面,戏曲中有许多虚拟的动作,如《打渔杀家》中肖恩父女划船,舞台上只有桨而没有船,但却给人以划船的真实感觉。难怪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1935年在莫斯科看了梅兰芳表演此剧赞不绝口呢!⑤还有,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中国戏曲包含着诗、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各种艺术因素,也包含着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成分,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⑥再有,中国戏曲具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演员的念诵、吐字、行腔、哭、笑、身段、动作,都有高度的技巧,处处讲究形式美。可以说,中国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和典型代表。(选自《中国戏曲文学史》,齐鲁书社。有改动)5.阅读全文,说说中国戏曲“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答:①;②;③。6.简析“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一句中“一般”一词的表达作用。(4分)答:7.“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句中,“这些”一词指代怎样的内容?(4分)答:8.选文介绍的是中国戏曲,文章在第②段中还介绍了西方戏剧的特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答:【参考答案】5、(3分)强调神似、强调写意(1分)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1分)具有很高的民族传统技艺性。(1分)
6、(4分)“一般”说明在通常情况下,中国戏剧舞台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确定,自由变化的,但也不排除偶尔使用布景(2分)使用“一般”体现本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2分)
7、(4分)“这些”指代“诗、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各种民族艺术和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成分”(2+2)如果答成“中国戏剧包含……等各种文学成分”或者“中国戏曲包含着各种民族艺术因素,也包含着各种文学成分”都得2分。
8、(4分)介绍西方戏剧强调摹仿,写实,通过比较(1分)突出中国戏剧强调神似、强调写意的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叛党特征。(3分)
(08江苏淮安)中国建筑的语言金磊①在20世纪之前,世界上的建筑基本都是砖石结构的,除了我们已经熟悉的西方建筑,印度和伊斯兰建筑也都是砖石结构的,只有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包括日本、朝鲜、越南等受中国影响的国家)建筑,千百年来一直是以木结构为主,把木材的性能体现得淋漓尽致。②现代地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在远古时代,除了少数的特殊地区,黄土高原上从未存在过森林,就是华北平原也少有森林。一个并不盛产木材的国度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木结构建筑的奇迹,这实在是一个历史之谜。香港建筑师李允鉌在他的名著《华夏意匠》中有一段精彩的解答:木结构与砖石结构相比,各有优点,但总的说来木结构形式的建筑在节省材料、劳动力和施工时间方面,比砖石结构形式的建筑要优越得多。③斗拱是中国早期木结构建筑特有的语言。本来中国建筑外檐的柱廊也是由柱础、柱身和柱头组成的,因为要防止柱身下沉和木柱的朽烂,柱础往往是石质的。柱身往往也像希腊的石柱一样向上略微收缩而具有“弹性”,甚至也知道像帕台农神庙那样向内微倾,纠正视觉偏差。但是再往上,在柱头的部分,中国人渐渐摆脱了简单的梁柱承托方式,创造了为东方所特有的形式一一斗拱。④斗拱在砖石结构形式的建筑中从不运用,在东方木结构形式的建筑中却得到了普遍运用,它不仅支撑着粱枋和屋顶,也传达出优美的节奏。斗形的木块与肘形的曲木在柱头上层层叠加,在梁柱与屋檐间搭起紧密有力的“骨架”,把木柱强大的托力逐层向上传递、扩散,布满上面每个需要支撑的点。与希腊柱式相比,斗拱是晚熟的建筑语言,一直到盛唐才走向成熟,那时候它就像多立克柱式那么古朴、雄浑、率真。由于唐代建筑房基低矮、木柱粗短、屋顶平缓,硕大的斗拱占据了建筑最显眼的位置,把建筑结构的“筋骨”毫无遮拦地展露出来,那真是把木材的性能发挥到了极致,无意于雕饰的斗拱却成为东方建筑艺术的主旋律。(选自《建筑科学与文化》,有改动)6.木结构建筑中的斗拱是怎样发挥支撑作用的?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4分)答:7.阅读第②段中加方框的语句,说一说文中将木结构建筑与砖石结构建筑相比较有什么作用。(4分)答:8.文中画线句中,删去“略微”后,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句简要回答。(4分)答:9.为什么说“斗拱是中国早期木结构建筑特有的语言”?请概括说明。(4分)答:【参考答案】6.斗形的木块与肘形的曲木在柱头上层层叠加(1分),在梁柱与屋檐间搭起紧密有力的“骨架”(1分),把木柱强大的托力向上传递、扩散(1分),布满上面每个需要支撑的点(1分)。7.突出木结构建筑的三大特点:节省材料、节省劳动力、节省施工时间(4分,每少一点扣除1分),也解释了一个并不盛产木材的国度创造木结构建筑奇迹的谜底(这一点不影响学生得分)。8.删除“略微”后,就表达不出“向上收缩”很微小的意思。(4分)若只回答“略微”,表示程度不够的意思,修饰“向上收缩”。(2分)若只回答删除“略微”后,表达不准确。(1分)9.斗拱摆脱了简单的梁柱承托方式,为东方所特有。(2分)斗拱在砖石结构的建筑中从不运用,在东方木结构形式建筑中得到普遍运用。(2分)(07江苏淮安)当航天科技应用于生活……当人们一次又一次地把目光投向航天科技的时候,很多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要花多少钱?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为什么不把钱花到其他地方?实际上,航天科技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根据美国航天局的一份名单,太空探索所取得的成果中共有700多项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航天科技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令人瞩目:激光血管造影术、新一代心脏起搏器、红外线温度计、热感应视频仪(不需要手术就可以确定人体内的病变情况)、血液分析仪等。现在,世界各大医院都设有重症监护病房,这是航天科技最重要的应用之一。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各种设备,上世纪60年代时是用采监测在太空遨游的宇航员的身体状况的。航天科技中的技术革命更是我们今天不可或缺的。便携式电脑就是其中之一。美国当年实施登月计划时,需要一种体积小的便携式计算机系统来监控太空旅行,便携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教育品牌加盟体系研究及标准化建设与区域扩张策略报告
- 2025-2030抗菌医用敷料材料作用机理与临床效果大数据分析
- 2025-2030手术机器人终端医院采购决策要素调查分析报告
- 2025-2030微量元素缺乏与婴幼儿智力发育障碍的剂量效应研究
- 2025-2030律师行业年轻律师培养与职业发展路径报告
- 2025-2030律师行业临时性用工法律风险防范与管理实践报告
- 2025-2030律师事务所行业风险防控与合规管理研究报告
- 咨询管理职位职责说明及任职要求
- 跨平台预订系统性能优化-洞察与解读
- 新能源车型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深圳2025中考英语真题及答案
- 八上语文第9课《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课件
- 齿轮制造工艺技术规范及设备使用
- 全科医学进修汇报
- 六年级下学期英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 三基培训及知识课件
- 2025年中级经济师资格考试(知识产权专业知识和实务)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企业章程标准版范本
- 2025年cocos lua面试题及答案
- 新闻出版行业中层后备干部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 同业客户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