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大气环境第1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大气的结构和组成第二节
大气污染及其发生类型第三节
大气中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第四节
大气污染物的扩散第五节
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对策第六节
大气污染的治理技术第七节当前世界存在的主要大气污染问题第2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一节
大气的结构和组成主要内容1.熟悉大气的垂直分层(五层)以及每层的特点。2.掌握干洁空气的概念。3.了解按其他分类方法进行的大气分层。4.了解大气的组成。第3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一节
大气的结构和组成一、大气结构按大气成分、温度、密度等物理性质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划分:
第4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一节
大气的结构和组成对流层(高纬0-9公里、中纬0-12公里、低纬0-18公里)平流层(上界50-55公里)中间层(上界85公里)暖层(上界800公里)散逸层(上界2000多公里)第5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1、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密度大,大气总质量的3/4集中在此层。2、平流层温度先是随高度增加变化很小,到30-35公里温度约为-55℃,再向上温度则随高度升高而上升。这一层空气比较干燥,几乎没有水汽和尘埃,性质非常稳定,不存在雨、雪等大气现象,是现代超音速飞机飞行的理想场所。第一节
大气的结构和组成第6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3、中间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再次出现较强的垂直对流运动。4、暖层(电离层)带电粒子密度较高;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全球的无线电通讯具有重大意义。5、散逸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大气极为稀薄;分子运动速度快。第一节
大气的结构和组成第7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均质层90公里非均质层按大气的成分划分第8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按大气被电离的状态来划分电离层60公里非电离层1000公里第9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大气的组成
1、干洁空气除去水汽和杂质的空气称为干洁空气。
2、大气的组成恒定组分、可变组分和不定组分。第10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二节
大气污染及其发生类型主要内容1.熟悉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和大气污染源的概念。2.熟悉城市热岛效应及其产生原因。3.掌握几种典型的大气污染类型。4.了解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危害。第11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第二节
大气污染及其发生类型一、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以致破坏了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体、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
第12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大气污染源1、定义大气污染源是指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2、分类按污染源存在形式: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
适用于进行大气质量评价时绘制污染源分析图。
按污染的排放方式:点源、面源和线源。适用于大气扩散的计算。
第13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按污染物排放空间:高架源和地面源按污染物排放时间:连续源、间断源和瞬时源
此划分方法适用于分析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时间规律。
按污染物产生类型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和交通污染源
此划分法适用于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二、大气污染源第14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大气污染源图示自然源火山爆发森林火灾尘土飞扬按来源与污染性状固定源工厂企业排放源农业污染排放源家庭炉灶排放源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排放源人工源移动源按排放方式按排放时间按排放高度点源线源面源瞬时源间断源连续源地面源高架源污染源第15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大气污染物1、定义
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的对环境和人类产生危害的物质。2、分类按污染物的性质
一次污染物:又称原发性污染物,是指从污染源直接排出且进入大气后其性状没有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又称续发性污染物,是指不稳定的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的物质发生反应,或者污染物之间相互反应而生成的新的污染物。第16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按污染物质的物理状态固体污染物液体污染物气体污染物按化学性质不同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卤素化合物、氧化剂、颗粒物及气溶胶和放射性物质。三、大气污染物第17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大气污染物图示污染物类别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人为来源含硫化合物SO2
、H2SSO3,H2SO4,MSO4
含硫燃料燃烧含氮化合物NO、NH3
NO2,HNO3,MNO3
高温下N2-O2反应碳氧化合物CO、CO2无燃烧过程碳氢化合物C1-C12
醛、酮、PAN燃料燃烧、炼油卤素化合物HF,HCl,ClFC3
无冶金工业颗粒物重金属、PAHH2SO4,SO42,NO3
燃烧第18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四、大气污染类型1、
按其影响所及范围局部性污染、地区性污染、广域性污染、全球性污染。
2、按能源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组成和反应煤炭型、石油型、混合型和特殊型。
3、按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及其存在的大气环境状况还原型和氧化型。
第19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五、大气污染的危害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第一,通过人的直接呼吸而进入人体;第二,附着在食物或溶于水,随饮水、饮食而侵入人体;第三,通过接触或刺激皮肤而进入到人体,尤其是脂溶性物质更易从完整的皮肤渗入人体。1、急性中毒2、慢性中毒3、重要生理机理的变化:致癌、致畸、致突变。第20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五、大气污染的危害颗粒物:化学成分和粒度。二氧化硫:造成呼吸道内径狭窄。一氧化碳:碳氧血红蛋白。臭氧:危害肺部和气管。铅:轻度——神经衰弱综合征、消化不良;中度——贫血、多发性神经病;重度——肢体麻痹,儿童推迟大脑发育。第21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各种粒子按其粒径的大小可以分为:总悬浮颗粒物TSP:粒径在0.002~100μm之间的颗粒物质;TSP总量在1μg·m-3(两极冰帽和海洋上空)~约30mg·m-3(沙尘暴或森林火灾中);是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重要指标。飘尘:
粒径<10μm在大气中长期漂浮的悬浮物。降尘:
粒径>10μm的粒子,受重力作用而沉降;单位面积的检查量可作为评价大气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可吸入粒子IP10:
可通过呼吸过程进入呼吸道的粒子。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建议,定义IP10:Dp≤10μm的颗粒物。
危害:破坏地球的辐射平衡;损害人体健康。第22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急性危害、慢性危害、不可见危害。第23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1、二氧化硫症状:在各种植物叶片的叶脉间出现伤斑,伤斑由漂白引起失绿,逐渐呈棕色而坏死。产生伤斑的叶片首先是功能叶片,危害严重时,其他叶片也受损害。反应灵敏的植物:大麦、小麦、棉花、大豆、梨、落叶松等;有抗性的植物:玉米、马铃薯、柑橘、黄瓜、洋葱等。第24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2、氟化物症状:主要是在嫩叶、幼芽上首先发生。在叶上发生伤斑的部位主要是叶的尖端和边缘,伤斑由油渍状发展至黄白色,进而呈褐色斑块在被害组织与正常组织交界处,显现稍浓的褐色或近红色条带,有的植物表现大量落叶。敏感的植物:玉米、苹果、葡萄、杏等;具抗性的植物:棉花、大豆、番茄、烟草、扁豆、松树等。第25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3、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中对植物有害的成分主要是臭氧、氮氧化物等。第26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1)臭氧:症状:主要是从叶背气孔侵入,通过周边细胞、海绵细胞间隙,到达栅栏组织,使其首先受害,然后再侵害海绵细胞,形成透过叶片的坏死斑点。同时,植物组织机能衰退,生长受阻,发芽和开花受到抑制,并发生早期落叶、落果现象。敏感的植物:烟草、番茄、马铃薯、花生、大麦、小麦、苹果、葡萄等;具抗性的植物:胡椒、松柏等。第27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2)氮氧化物氮氧化物进入植物叶气孔后易被吸收产生危害,最初叶脉出现不规则的坏死,然后细胞破裂,逐步扩展到整个叶片。(3)PAN是光化学烟雾的剧毒成分。症状:叶子背面气室周围海绵细胞或下表皮细胞原生质被破坏,使叶背面逐渐变成银灰色或古铜色,而叶子正面却无受害症状。敏感的植物:番茄和木本科植物;对PAN抗性强烈的植物:玉米、棉花等。第28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对气候的影响:1、城市热岛效应(1)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地区比周围农村温度高的现象。第29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对气候的影响:(2)产生城市热岛现象的主要原因:生产、生活燃料放出的能量;城市相当大的面积被建筑物和路面所覆盖,蒸发比原野少得多;城市夜间因污染物大量存在,它们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和反射很强,也使城市气温升高。第30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对气候的影响:2、对降水的影响3、全球性影响第31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其他危害:1、室内空气污染第一,芳香“杀手”苯;
第二,游离“杀手”甲醛;
第三,无孔不入的氡。
思考:清除室内污染的有效对策?第32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其他危害:清除室内污染的有效对策:增加室内换气频度是减轻污染的关键性措施。在居室及工作、学习的房间内拒绝吸烟。用煤、木柴等取暖的家庭,要经常检修炉灶,保持通风良好,严防不完全燃烧。讲究厨房里的空气卫生。正确使用家庭化学剂。尽一切可能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在室内摆放一些花卉植物。第33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其他危害:2、对物品的危害
经历了60年,德国的这座雕像已经彻底被酸雨毁坏了。第34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三节
大气主要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主要内容1.熟悉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2.了解几种主要污染物的来源;3.了解几种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和归宿。第35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三节
大气主要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一、一氧化碳的来源、迁移转化和归宿
(一)来源
(二)迁移转化和归宿
第一,在大气中氧化转化成二氧化碳第二,被土壤吸收。
第36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三节
大气主要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二、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的来源、迁移转化和归宿1、硫化氢主要来自陆地和海洋生物源。2、二氧化硫来自自然源和人为源。
最终形成硫酸和硫酸盐
第37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三节
大气主要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三、氮氧化物的来源、迁移转化和归宿来源:自然源(氨的氧化、闪电的形成物等)和人为源(燃料燃烧、交通运输等)。最终归宿:形成硝酸和硝酸盐
四、碳氢化合物的来源、转化和归宿来源:自然源95%(甲烷等),人为源5%(汽车尾气、石油炼制等)。归宿:烷烃、芳香烃、醛和酮等。第38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第四节
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主要内容1.掌握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气象因素;2.掌握气温垂直递减率、干绝热递减率和逆温的概念;3.了解逆温的分类;4.掌握下垫面的概念;第39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四节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
——大气边界层的温度场
气温随高度的变化称为气温垂直递减率。
Г
=-dT/dZ
对流层从地面获得能量,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大气层平均每升高100m,气温降低0.65℃,Г≈0.65℃/100m
这仅是总的趋势,受多种因素影响。第40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干绝热递减率:干空气块或未饱和的湿空气块在绝热条件下每升高单位高度所造成的温度下降数值。
Γd=-dTi/dZ≈g/Cp=0.98(℃/100m)
注意:Γd与Γ的概念和涵义都不同。
温度层结:静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
1.Г>0,递减层结
2.Г=Гd
,中性层结
3.Г=0,等温层结
4.Г<0,逆温第41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在大气某高度,气团在垂直方向上相对稳定的程度,与Г和Гd有关。
假设:某气团的状态函数为Ti、Pi和ρi,周围大气状态函数为T、P、ρ。单位体积气团受到周围大气的浮力为ρ·g,气团本身的重力为-ρi·g。在浮力和重力作用下的向上加速度为:
a=g(ρ—ρi)/ρi
大气稳定度第42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根据准静力条件(Pi=P)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ρ=P/RT则:a=g(T—Ti)/T气团运动满足绝热条件,在△Z高度下的温度:
Ti=Ti0-Гd△Z周围大气温度:
T
=T0-Г△Z在同一起始温度下,T0=Ti0
,则:
a=g△Z(Г—Гd)/T第43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高度11℃—11.2℃12℃—12.0℃13℃—12.8℃11℃—11.0℃12℃—12.0℃13℃—13.0℃11℃—10.8℃12℃—12.0℃13℃—13.2℃100200300A0.8℃/100mB1.0℃/100mC1.2℃/100m0Г-Гd>0,α>0,气团加速运动,大气不稳定。Г-Гd<0,α<0,气团减速运动,大气稳定。Г-Гd=0,α=0,大气是中性的。用Г-Гd≠0作为大气静力稳定度的判据。第44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不同温度层结下典型的烟羽形状
波浪型,Г-Гd>0,不稳定,不形成烟雾事件。
圆锥型,Г-Гd=0,中性层结,污染物向远处输送。第45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上升型,对地面污染小,
下部稳定Г-Гd
<0
上部不稳定Г-Гd
>0
漫烟型,地面污染严重,下方不稳定Г-Гd
>0上方稳定Г-Гd
<-1第46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以上5种烟型可作为判断大气稳定度的参考。
影响烟云扩散的因素复杂,除气象因素外,还应考虑地形地貌等下垫面的影响。平展型,形成逆温,
Г-Гd<-1
烟囱高时,污染物被输送到远方;烟囱低时,近地面严重污染。第47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辐射逆温:夜晚,地面向大气层辐射热量,由于近地层大气冷却快,高层大气冷却慢,形成了气温上高下低的逆温层。一般出现在少云无风的夜间,具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和年变化趋势。
逆温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不变或增加的现象,与对流层中气温垂直分布的情况正好相反,Г<0。逆温层阻挡了大气垂直运动,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第48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
abcde下午时日落前1h黎明时日出后上午10时辐射逆温的日变化规律形成逆温层逆温层逐渐消失开始形成逆温逆温完全消失正常温度层结第49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下沉逆温/压缩逆温:
大规模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受到压缩而增温.
顶部增温快,底部增温慢,形成逆温层。
多出现在大气高压控制区的高空大气中,逆温范围广,厚度达几百米。第50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
正常温度层结逆温层结湍流逆温:由低空大气湍流运动发生热量交换而形成,逆温层出现在混合层以上的过渡层。第51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逆温层锋面逆温:冷暖气流在对流层相遇,暖气流在冷气流上方形成的逆温。仅发生在冷空气一方。第52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平流逆温:海面上空暖气流吹到大陆上空时,下层大气受冷地面影响而降温,上层大气降温慢而形成逆温层。主要发生在中纬度沿海地区冬季。近地层逆温
辐射逆温、地形逆温、平流逆温、湍流逆温自由大气逆温
下沉逆温和锋面逆温逆温常由几种原因共同形成,应综合考虑当时、当地的气象条件和地理条件。第53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第四节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
——影响污染物迁移的因素
风和湍流的影响
风:大气的水平运动。
风向决定大气污染物的运动方向;每个地区有主风向,污染区在污染源的下风向。
风速决定着近地面大气污染物的稀释速度。风速和风向有季节变化和日变化规律。
第54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热力湍流:大气在垂直方向上温度分布不均匀形成对流,强度取决于大气稳定度。
机械湍流:大气在垂直方向上风速分布不均匀及地面粗糙度引起的湍流,强度取决于风速梯度和地面粗糙度。大气湍流:大气的无规则运动。使污染物向各个方向扩散。
风和湍流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稀释扩散的根本因素,风速越大,湍流越强,污染物扩散越快。第55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近地层风速廓线和风速廓线模式风速廓线:平均风速随高度变化的曲线。风速廓线模式:风速廓线的数学表达式。
对数模式:
u=(u*/k)ln(z/z0)
应用条件:中性温度层结,近地面。地面类型草原农作物区村落和分散的树林分散的大楼(城市)密集的大楼(城市)
z0(cm)1-1020-3020-100100-400400-典型z0(cm)31030100>300有代表性的地面粗糙度z0值第56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
指数模式:
u=u1(z/z1)m
应用条件:非中性温度层结,离地面数米~300米以上稳定度级别ABCDEF欧文m城市0.150.150.200.250.400.50乡村0.070.070.100.150.350.55技术原则和方法m0.100.150.200.250.300.35
稳定度参数的m值
第57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四节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
——影响污染物迁移的因素
辐射和云的影响
太阳辐射是地面和大气的主要能量来源。云对辐射的反射强度取决于云层厚度。天气形势的影响
局部地区的气象条件受到天气形势的影响;不利的天气形势与特殊的地理特征相结合,可以使区域污染程度加重。第58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影响大气污染的地理因素
山区地形:山坡和谷地受热不均而产生山谷风,是以24小时为周期的局地环流。循环出现,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第59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山区天气状况受到大的天气系统控制,如果在迎风山坡处有污染源存在,过山气流将污染物带到背风坡,加重背风坡的大气污染。主风向第60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
水陆界面:陆地和海洋的热力差异而引起海陆风,是以小时为周期的大气局地环流。造成污染物在海陆间反复运移,重复污染。
第61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城市效应
城市温度高于周围乡村,形成从乡村吹向市区的“城市风”,市区上升的暖气流在周围乡村下沉,如此循环形成“城市热岛环流”。
第62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63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高架源和地面源的地面轴线浓度分布cxxc高架源地面源第64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
有效源高
H=h+ΔH
影响烟羽抬升的因素烟羽的初始动量:与烟羽出口速度、烟囱排放口的内径有关。烟气抬升的浮力:取决于烟羽温度Ts与周围大气温度Ta的差别,即ΔT=Ts-Ta。烟羽和周围大气混合的速率:取决于大气的平均风速、湍流强度和温度层结。
下垫面性质:主要影响湍流强度。
第65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五节
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对策
主要内容
熟悉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对策。第66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五节
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对策一、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
1、燃煤电厂2、工业锅炉
3、钢铁工业4、建材工业二、洁净煤技术
1、选煤
2、型煤
3、水煤浆
4、流化床燃烧第67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五节
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对策5、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6、煤炭汽化及液化
7、污染控制
8、煤炭废弃物综合利用三、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1、地热能
2、风能3、太阳能
4、氢能技术
5、核能
6、燃料电池第68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五节
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对策四、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第69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五节
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对策五、机动车污染控制
1、调整交通需求
2、清洁油品
3、清洁汽车
4、配套法规和标准
5、发展公共交通车
6、控制私人汽车拥有量六、工业污染控制
七、绿化造林
第70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第六节
大气污染的治理技术
主要内容1.掌握主要废气的处理方法;2.掌握几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的治理技术;3.了解几种气态大气污染物的净化方法;第71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六节
大气污染的治理技术
一、净化方法
1、分离法
2、转化法
第72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六节
大气污染的治理技术二、气态污染物净化方法
1、冷凝法
2、吸收法
3、吸附法
4、燃烧法5、催化转化法6、净化方法的组合
第73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六节
大气污染的治理技术三、烟尘治理技术
1、重力除尘装置
2、惯性力除尘器
3、离心力除尘器
4、洗涤式除尘器5、过滤除尘装置6、电除尘装置
第74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六节
大气污染的治理技术四、主要废气的处理方法
1、二氧化硫的处理。
2、废气中氮氧化物的主要净化方法。
3、酸雾及含氯废气净化方法。4、碳氢化合物废气净化方法。
5、含氟废气的处理方法。第75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七节当前世界存在的主要大气污染问题
温室效应
大气中某些痕量气体含量增加,而引起的地球平均气温上升的现象。
温室气体
产生温室效应的痕量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臭氧、氧化亚氮和氯氟烃(氟利昂)等,其中以二氧化碳的温室作用最明显。
温室效应的影响
气候变化:全球性气候变暖
生态环境变化:能导致物种灭绝,作物减产
第76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77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
酸雨的影响:破坏森林生态,改变土壤性质与结构,破坏水生生态,腐蚀建筑物和损害人的呼吸道系统和皮肤,使地下水酸化。
酸雨分布:广东、广西、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分地区频繁出现;西南、华南酸雨区已成为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近年,形成以长沙为中心的华中酸雨区;厦门、上海等华东沿海酸雨区;青岛等北方酸雨区。
酸雨
pH<5.6的降水。我国以硫酸型酸雨最普遍,大气中总酸度的2/3是由硫贡献。第78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两控区分布图第79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
酸雨的形成过程第80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人类活动产生的一些痕量气体,如:NOX和氯氟烃等进入平流层,与臭氧反应,在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空洞”。
使臭氧耗竭的污染物有:NOX,氯氟烃化合物,如:CFCl3(氟利昂-11)、CF2Cl2(氟利昂-12)等。臭氧空洞对地球生命系统的危害已在世界范围内已达成共识与重视。
臭氧层破坏第81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全球保护臭氧层的大事记1976年,“评价整个臭氧层”国际会议。1977年3月,32国专家会议通过了第一个“关于臭氧层行动的世界计划”。1985年,签订《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7年9月16日,通过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89年3~5月,赫尔辛基会议通过了《保护臭氧层赫尔辛基宣言》。
第82页,课件共9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目前公认的有效净化大气的办法
保护天然植被(野生树木和草地),人工栽树种草,营造净化空气的“肺”。全社会工、商、服务业和家庭,努力节约能源,降低化石燃料的消耗。烟囱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技术服务支持与维护服务合同
- 2023年黑龙江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及答案
- 贵州国企招聘2025六盘水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招聘合同制驾驶员3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浙江国企招聘2025宁波市奉化区惠海地下管线投资有限公司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浙江温州市国资委公开遴选市属国有企业外部董事专家库人选4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山东海汇集团有限公司招聘8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王者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终止工程合同协议书
- 买合伙合同协议书
- 买受人拍卖合同协议书
- 职业道德说课
- 青少年心理健康调研报告经典范文
- 2024北京二中初二(上)期中数学试题及答案
- XX医院核医学应急预案手册
- 华为HCIP云计算H13-527认证备考试题附答案
- 河南省漯河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三国演义》中考原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 血液透析中心可行性研究投资报告
- 舞蹈艺术赏析课件
- 2025年文化传媒行业组织架构及工作职责
- 《孔子的简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