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版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21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鲁教版·通用)2012版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21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鲁教版·通用)2012版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21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鲁教版·通用)2012版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21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鲁教版·通用)2012版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21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鲁教版·通用)2012版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21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鲁教版·通用)2012版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21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鲁教版·通用)2012版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21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鲁教版·通用)2012版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21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鲁教版·通用)2012版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21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鲁教版·通用)2012版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21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鲁教版·通用)2012版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21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鲁教版·通用)2012版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21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鲁教版·通用)2012版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21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鲁教版·通用)2012版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21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鲁教版·通用)2012版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21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鲁教版·通用)一、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因素的综合反映,具体归纳如下:一、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3.政治因素
3.政治因素分析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思路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复杂性,但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又具有具体性。在特定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在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时,要注意以下原则:(1)由主要因素到次要因素: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进行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分析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思路(2)由一般到特殊:人口迁移都是发生在特定区域之间的,迁入地与迁出地的地理条件是特定的。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把一般规律应用于特殊案例。比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2)由一般到特殊:人口迁移都是发生在特定区域之间的,迁入地【训练1】人口迁移与流动是受区域经济差异、教育程度、空间距离和历史渊源等因素影响下的一种社会现象。据表回答(1)~(3)题。【训练1】人口迁移与流动是受区域经济差异、教育程度、空间距离2012版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21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鲁教版·通用)(1)从表中可以看出()A.广东省的流入人口全部来自邻省B.四川省既是人口流入大省,也是流出大省C.人口流出较多的省均位于中西部地区D.全国流入人口前五位的省份均在东部地区(2)M省流入的人口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M省最有可能是()A.福建B.海南C.山东D.广西(3)当前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原因 B.经济因素C.人口政策 D.宗教信仰(1)从表中可以看出()【解析】(1)选B,(2)选C,(3)选B。第(1)题,从表格可以看出,四川既是第五位人口流入大省,也是广东、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重要人口流出省份。第(2)题,M省人口流入量大,可排除人口较少的省份和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另外,从历史渊源看,山东历史上有闯关东的传统,但在改革开放后,随着山东经济的发展,又出现了东北地区的人口回流。第(3)题,经济因素是影响我国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解析】(1)选B,(2)选C,(3)选B。第(1)题,从表二、人口迁移的影响1.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人口迁移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某些不利的方面,应对其进行辩证分析。二、人口迁移的影响2012版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21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鲁教版·通用)2.对社会经济的影响(1)影响人口和人种的分布,影响人口年龄结构,改变环境人口容量。(2)影响经济、文化发展,改变世界产业中心的地理分布和生产活动的发展,促进文化扩散和新文化区的形成。2.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训练2】下表是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江苏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训练2】下表是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江苏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1)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A.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B.迁入人口中,以婚姻形式迁入女性比例较高C.以老年人口为主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结构相似(2)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A.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B.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C.减少了该市的被抚养人口D.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1)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解析】(1)选B,(2)选D。第(1)题,将表中各年龄段人口相加即可得出:该市迁入人口中男性人口少于女性人口,15~44岁的青壮年人口远大于其他年龄阶段人口;迁入的女性人口中,15~29岁年龄段所占比重最大,以婚姻形式迁入为主。从表中看不出D项所描述的内容。第(2)题,由于迁入该市的主要是青壮年劳动力,因此会加剧该市的就业紧张局面,但因大量劳动力的迁入,也会促进该市的经济发展。迁入的人口中除青壮年劳动力外,同时还有一定数量的0~14岁和≥60岁的被抚养人口。另外,大量的人口迁入也会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解析】(1)选B,(2)选D。第(1)题,将表中各年龄段人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及意义人口迁移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灾害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历史时期,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不同,会导致人口迁移的方向、特点及目的存在差异,具体分析如下表: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及意义2012版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21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鲁教版·通用)2012版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21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鲁教版·通用)2012版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21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鲁教版·通用) 世界人口迁移特点及成因【例1】(2008·海南地理·T6、7)表中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1)、(2)题。 世界人口迁移特点及成因2012版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21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鲁教版·通用)(1)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2)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C.更高的收入 D.更优的自然环境(1)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信息提取】通过阅读表中数据,可得出以下有效信息:(1)迁出国均为发展中国家,迁入国均为发达国家。(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条件的差异。【信息提取】通过阅读表中数据,可得出以下有效信息:【思路点拨】(1)选A,(2)选C。准确掌握各国所在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及经济发展水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第(1)题,从表中看出迁出国都是发展中国家,迁入国都是发达国家。迁出国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东西半球都有。迁入国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都有。表中迁入国和迁出国都是沿海国家。第(2)题,发达国家经济发达,收入高,就业条件好;发展中国家的公民移入发达国家可寻求更高的收入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思路点拨】(1)选A,(2)选C。准确掌握各国所在的半球位【相关链接】在目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了新的特点,科技移民、劳务输出和国际难民迁移是三种常见形式:【相关链接】在目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了新的2012版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21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鲁教版·通用) 人口迁移的动因【例2】(2010·安徽文综·T33)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我国纺织服装工业产业布局不尽合理,80%的生产能力集中在沿海地区。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 人口迁移的动因材料二《安徽省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指出,2005年全省外出人员达1000万左右。把人口发展纳入城乡经济、社会规划统筹考虑,利用区域规划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材料二《安徽省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2012版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21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鲁教版·通用)(1)分析图示服装加工基地转移和人口迁移的原因。(2)据此说明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信息提取】通过分析图文材料,可以获取如下信息:(1)安徽省的人口迁移和承接的服装转移方向正好相反。(2)安徽省有廉价劳动力、土地、水源等优势;广东等省的经济水平高,生活环境好,对人们迁入有极大的吸引力。(3)安徽省需要加快经济发展;广东面临产业升级。(1)分析图示服装加工基地转移和人口迁移的原因。【思路点拨】第(1)题,服装加工基地需要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安徽与广东等省相比,具有原材料、劳动力、水、土地、能源等供给充足,生产成本低等优势;加之广东等省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安徽对外交通日益完善,市场广阔,政策扶持力度大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服装加工基地向安徽转移。而广东等省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完善,是【思路点拨】第(1)题,服装加工基地需要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和土人们向往的地方。所以人口向广东等省迁移。第(2)题,产业转移有利于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使地区经济发展,吸引大量人口的迁入,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人们向往的地方。所以人口向广东等省迁移。第(2)题,产业转移【参考答案】(1)安徽与广东等省相比,原材料、劳动力、水、土地、能源等供给充足,生产成本低(也可从广东等省生产成本高等角度分析);广东等省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安徽临近沿海发达地区,对外交通日益完善,市场广阔,政策扶持力度大。与安徽相比,广东等省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完善(也可从安徽省劳动力富余等角度分析)。【参考答案】(1)安徽与广东等省相比,原材料、劳动力、水、土(2)安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向发达地区迁移的人口减少,其他地区人口迁入增加。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城镇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2)安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向发【误区警示】本题实质是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和产业转移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学生容易直接套用教材知识,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原因和影响,而忽视题干本身的限制条件,这样得出的答案不够全面、不切题,从而失分。本题的关键词是“产业转移”,深入分析的重点是比较安徽和广东等省的不同社会经济条件,围绕这两点分析问题,才能得出合理的答案。【误区警示】本题实质是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和产业转移对人口2012版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21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鲁教版·通用)人民网2010年6月5日消息在今天召开的“转变发展方式,建设人居环境”研讨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部副部长高世楫认为,中国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就必然伴随巨大的人口跨区流动,未来二三十年中国将出现人类历史上从没见过的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据此回答1~3题。1.目前发展中国家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是()A.从农村到城市 B.从城市到农村C.从城市到城市 D.从农村到农村人民网2010年6月5日消息在今天召开的“转变发2.农村人口大量迁移到城市对城市的有利影响是()A.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进程B.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C.繁荣城市第三产业D.加大城市交通压力2.农村人口大量迁移到城市对城市的有利影响是()3.为保证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对我国的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应采取的措施是()A.严格限制农民进城B.提高农民素质,合理控制规模C.只允许进入小城市,不准进入大城市D.大力发展城市房地产,满足农民进城居住3.为保证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对我国的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应采取【解析】1选A,2选C,3选B。第1题,目前在发展中国家规模最大的人口迁移是从农村到城市,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城市化的一个重要途径。第2题,关键信息是“对城市的有利影响”。AB两项是对农村和农民的有利影响,D项是对城市的不利影响。第3题,一方面应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满足建设现代化城市和成为现代城市居民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合理控制迁入规模,防止对城市带来压力和不利影响。【解析】1选A,2选C,3选B。第1题,目前在发展中国家规模结合图文材料,回答4、5题。材料一美国地理学家W·齐林斯基1971年把人口迁移与现代化联系起来,阐述了人口迁移转折的理论,即随着现代化发展,早期开拓式的人口迁移逐步让位于城乡间的人口迁移,最终城市间的人口迁移将取代开拓式的或城乡间的人口迁移。即社会越现代化,区际联系越紧密,城市经济越发达,城市之间的人口移动越频繁。结合图文材料,回答4、5题。材料二现代化不同阶段的人口迁移模式图材料二现代化不同阶段的人口迁移模式图4.根据人口迁移转折的理论,我国目前的人口迁移偏重于图中()A.1阶段B.2阶段C.3阶段D.4阶段5.对于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模式的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A.开拓式——行政力量B.乡村→城市——经济因素C.城市间——政治因素D.5阶段——社会文化因素4.根据人口迁移转折的理论,我国目前的人口迁移偏重于图中(【解析】4选C,5选B。第4题,我国目前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由乡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对应图中3阶段。第5题,开拓式人口迁移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主义的扩张;乡村→城市的人口迁移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城市间人口迁移模式及5阶段对应的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城市化程度高,区际联系紧密。【解析】4选C,5选B。第4题,我国目前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由时事链接·丹江口水库库区移民材料一2010年9月4日,河南省淅川县盛湾镇河扒村363户1432名移民别离故土,奔赴新的家园。至此,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首批移民集中搬迁安置工作圆满完成。位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将来正常蓄水170米后,水库淹没面积将扩大,总共需动迁安置约33万人,其中湖北省18万人,河南省15万人。这是继三峡工程之后,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库区移民。时事链接·丹江口水库库区移民材料二丹江口水库及南水北调中线沿线人口迁移示意图材料二丹江口水库及南水北调中线沿线人口迁移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从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看,南水北调和三峡工程移民属于()A.自然灾害移民 B.婚姻家庭移民C.环境移民 D.矿产资源开发移民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2)对材料二中人口移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以青壮年居多B.从人口受教育程度看以高学历人口居多C.从人口移动距离看以长距离迁移居多D.从人口移动形式看以近距离分散为主(3)上述人口移动可能对当地环境产生哪些影响?(2)对材料二中人口移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解析】第(1)题,这类移民是由于大型工程的建设而产生的,属于环境移民的范畴。第(2)题,这些人口多是近水库的农村人口,且是村民集体迁移,实行近距离分散、就近安置。第(3)题,人口近距离分散后可能会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压力。答案:(1)C(2)D(3)人地矛盾突出,导致生态退化,对生态环境产生压力。【解析】第(1)题,这类移民是由于大型工程的建设而产生的,属2012版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21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鲁教版·通用)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下图反映了2001年~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1、2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2012版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21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鲁教版·通用)1.关于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B.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C.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D.主要由亚洲国家迁往拉丁美洲国家2.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B.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C.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D.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1.关于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解析】1选B,2选C。由图可知,2001~2050年世界移民的迁出国主要为发展中国家,而迁入国主要为发达国家,反映出当今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为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人口迁移对迁出和迁入地区都有积极与消极影响,可以减轻迁出地人地矛盾、缓解就业压力、加强与外地的交流联系,同时为迁入地提供充足劳动力,促进其经济发展。【解析】1选B,2选C。由图可知,2001~2050年世界移(2011·温州模拟)读奥地利1981~2001年人口变化图,回答3、4题。(2011·温州模拟)读奥地利1981~2001年人2012版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21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鲁教版·通用)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国()A.西部人口密度大,东部人口密度小B.北部人口增长快,南部人口增长慢C.中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D.西部人口增长速度快,中部人口增长慢4.依据图中人口变化特点,可以推测1981~2001年该国()A.西部城市化程度高B.东北部经济发展速度快C.中部地区人口老龄化严重D.东北部人口最先进入人口老龄化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国()【解析】3选D,4选B。第3题,某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受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方面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出生率和迁入率均较高,故人口增长速度快,而中部地区出生率较低,迁入率最低,故人口增长慢。人口密度取决于人口数量与面积的比值,但材料中无法估算人口数量,故无法比较人口密度的大小。第4题,由图知该国东北部出生率低,迁入率高,故经济发展速度快,又由于迁入人口多为青壮年劳动力,使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较低,故可延缓进入人口老龄化的时间。【解析】3选D,4选B。第3题,某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受自然增5.下表为2000年中国人口迁移流向统计表。读表,可以看出2000年中国人口迁移流向及主要影响因素是()5.下表为2000年中国人口迁移流向统计表。读表,可以看出2A.东部是人口的最大迁出区人多地少B.中部是人口的最大迁入区矿产资源的开发C.人口迁移量最大的方向是由中部迁往东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D.人口迁移量最大的方向是由西部迁往东部自然条件的差异A.东部是人口的最大迁出区人多地少【解析】选C。比较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人口迁移量最大的是从中部迁往东部,主要是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可以获得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经济收入。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来自中间障碍因素,但决定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还是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解析】选C。比较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人口迁移量最大的是从中下图为某地区2010年不同年龄段人口迁移统计图,读图回答6、7题。下图为某地区2010年不同年龄段人口迁移统计图,读图6.近年来,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的老龄化 B.战争及动乱C.自然环境的改善 D.经济的发展7.甲、乙、丙、丁四个年龄段的人口迁移中,存在明显关联性的是()A.甲和乙B.甲和丙C.乙和丙D.乙和丁【解析】6选D,7选A。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较好,就业机会较多,20~30岁的年轻人迁入较多。同时孩子随父母一起迁入该地区,儿童的比重较大。6.近年来,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2011·昆明模拟)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8~10题。(2011·昆明模拟)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8~8.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A.②③B.③④C.④⑤D.②⑤9.属于国内城市化的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0.与P、Q两国目前人口迁移情况类似的两个国家是()A.中国、澳大利亚 B.墨西哥、中国C.墨西哥、美国 D.美国、澳大利亚8.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解析】8选B,9选A,10选C。第8题,根据人口迁移跨越的地域范围可判断③④为国际人口迁移。第9题,国内城市化人口迁移的方向是由农村到城市,图中只有①②符合。第10题,根据人口迁移的方向可以看出P为发展中国家,Q为发达国家,且Q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是向西部和南部迁移,故P、Q可能是墨西哥和美国。【解析】8选B,9选A,10选C。第8题,根据人口迁移跨越的(2011·海口模拟)图甲是我国某省人口情况图,图乙是该省2000年人口金字塔图。读图,回答11、12题。(2011·海口模拟)图甲是我国某省人口情况图,图乙11.表示该省人口机械增长(指因人口迁移而引起的增长)的曲线是()A.aB.bC.cD.d12.2000年该省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总人口增长快 B.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快C.迁移人口少 D.人口老龄化严重11.表示该省人口机械增长(指因人口迁移而引起的增长)的曲线【解析】11选A,12选D。第11题,b、c、d三者相关性密切,根据坐标轴指示的含义可知,应分别为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a为机械增长率。第12题,由人口金字塔图可以看出,该省60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较大,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解析】11选A,12选D。第11题,b、c、d三者相关性密中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1月21日在北京透露,根据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09年中国总的流动人口规模为1.8亿人左右,其中外出农民工是主体,去年年末达1.49亿人。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主要从事建筑和服务等行业,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据此完成13~15题。中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1月21日在北京透露,根据抽13.吸引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最主要因素是()A.自然资源的地域差异B.城市文化设施先进C.城市经济发展产生很多就业机会D.城乡交通联系十分便利14.农民工为城市的繁荣作出了贡献,原因主要是()A.使城市青壮年劳动力增加B.使城市地域范围扩大C.使城市消费水平提高D.使城市秩序更加井然有序13.吸引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最主要因素是()15.农民工进城对其家乡带来的问题是()A.缓解了其家乡所在地的人地矛盾B.有利于加强家乡与外界的联系C.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环境问题D.可能造成一定的人才外流或者劳动力短缺【解析】13选C,14选A,15选D。第13题,农民工进城目的在于获取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第14题,人口大量迁入城市,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从而推动城市繁荣。第15题,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带来的问题是人才外流和劳动力短缺。15.农民工进城对其家乡带来的问题是() 【类题拓展】我国“民工流”的影响(1)积极影响:①给城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②改变了城市经济结构;③促进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④加强城乡思想文化的交流;⑤缩小城乡经济差距;⑥促进城市繁荣;⑦缓解农村人地矛盾。(2)消极影响:①增加城市交通、卫生、教育、环保、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压力;②给城市社会治安带来一定问题;③对农村地区造成人才外流和劳动力短缺。 【类题拓展】我国“民工流”的影响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2011·厦门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5分)福建省人口的迁移以短距离的省内迁移为主,省际迁移的频率呈上升趋势。省际迁移人口从地区分布上看既分散又集中,迁往外省的人口遍布全国各地,但又主要集中于华东区的六个省市,迁入人口相对集中地来自四川、浙江、江西、贵州、广东、广西、江苏、湖南8个省区。迁出人口1∶7的性别比高于迁入人口的性别比。迁往省外的人口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所占比重高于外省迁入人口相应的比重。福建人口的国际迁移和流动日益频繁,华人、港澳台胞是流入福建的主要对象。而侨眷侨属到海外探亲旅游也逐年增多。二、非选择题(共40分)(1)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影响福建省人口迁移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2)福建省的人口迁移“以短距离的省内迁移为主”,你认为其人口迁移的具体流向是怎样的?说明理由。(3)分析福建省的迁入人口相对集中地来自四川、浙江、江西、贵州、广东、广西、江苏、湖南8个省区的主要原因。(4)分析福建人口的国际迁移和流动的特点及其原因。(1)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影响福建省人口迁移的最重要因素是什【解析】本题以福建省人口迁移的文字材料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流向等知识。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主导作用。在这个因素的影响下,人口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迁入福建的人口有来自经济发达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期末考试惠民数学试卷
- 2026届贵州省长顺县联考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电钻wedo课件教学课件
- 颜体反文旁课件
- 电钞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电车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某县农产品精深加工经验材料:“四举措”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提档升级
-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6届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电荷的运动课件
- 2025担保合同范本参考
- 广西贺州2019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 “改土归流”后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变迁(二)获奖科研报告
- 有机朗肯循环(ORC)中低温余热发电与工业余热利用
- 提高手术患者术前准备完善率医院护理品管圈QCC成果汇报
- ISO-37301-2021-合规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 医院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空安瓿回收登记表
- 世界现代设计简史-下篇
- GA 38-2021银行安全防范要求
- 他克莫司治疗肾病综合征优势课件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培证明
- 实验动物福利教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