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_第1页
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_第2页
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_第3页
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_第4页
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1.下图中,序号与其表示的天体系统对应正确的是()A.①—地月系B.②—银河系C.③—太阳系D.④-—河外星系【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①为银河系,②为河外星系,③为太阳系,④为地月系,所以C正确。考点:宇宙中的地球2.关于经纬网的正确叙述是

A所有的经纬线长度都相等B所有的经线都是圆C经纬线有无数条D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纬线以赤道最长,向两极递减;经线连接南北两极,都是半圆,纬线是与经线垂直的线,都是圓,彼此平行;在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纬线有无数条.考点: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3.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人类的家园—地球②天空中飘动的云朵③轮廓模糊的星云④待发射的人造卫星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宇宙是有物质组成的,组成宇宙的物质是不断运动的。组成宇宙的物质称之为天体,天体的种类很多,最基本的天体为恒星和星云,除了恒星和星云外还有行星、卫星、流星体等星际物质,地球属于天体,地球的附属物不是天体。考点:宇宙中的地球4.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位于北极点上才能找到北极星B.地轴指向北极星附近,所以“那儿是北方”C.在南半球,也能看到北极星D.在北半球观察北极星,北极星也在天空中运动【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地轴指向北极星附近,所以“那儿是北方”,在南半球,不能看到北极星,在北半球观察北极星,北极星是固定的,所以B正确.考点:地图的基本知识5.凌日是指地内行星(运行轨道在地球轨道和太阳之间的行星)在绕日运行时恰好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日面上有一个小黑点缓慢移动。当金星与太阳、地球排成一条直线时,就会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最近的金星凌日发生在2012年6月6日。假若发生金星凌日现象,则下列四图能正确表示凌日的是()【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目中所给的“凌日”的含义,可知金星轨道在地球轨道内侧,某些特殊时刻,地球、金星、太阳会在一条直线上,这时从地球上可以看到金星就像一个小黑点一样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天文学称之为“金星凌日”,若出现金星凌日,必然是太阳、地球、金星在一条直线上,且地球、金星在太阳的同一侧,金星在内。考点:宇宙中的地球6.正确标注右图中天体系统的名称的是A.太阳系B.银河系C.地月系D.总星系【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图示的天体系统依次表示A为总星系;B为太阳系;C为地月系;D为银河系,所以C正确.考点:宇宙中的地球太阳通过太阳辐射源源不断向地球传递能量,而太阳能是人类生活中经常利用的清洁无污染能源之一。据此回答7-—8题.7.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与下列要素成正相关的是()①太阳高度②地理纬度③大气厚度④大气透明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下列城市中,最适宜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是()A.拉萨市(西藏)B.重庆市C.成都市(四川)D.上海市【答案】7。D 8。A 【解析】试题分析:7。太阳高度又称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越大,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多;大气透明度越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时被吸收、反射的少,到达地面就多.8.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就是该地太阳辐射能资源丰富,我国太阳辐射能资源最丰富的是青藏高原,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所以A正确。考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下图为“太阳黑子相对数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读图完成9-—10题。9.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树木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呈负相关B.树木生长的能量来自太阳活动C.太阳活动扰动电离层D.太阳活动影响地球气候10.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不包括A.直接或间接为人类活动提供能量B.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大气和水体运动C.产生昼夜交替和地方时差D.光照稳定,利于生物繁衍、演化

【答案】9.D 10.C 【解析】试题分析:9.由图可知,太阳黑子相对数越多,树木年轮宽度就越大,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树木生长的能量来自太阳活动不对,应该是太阳辐射,太阳活动扰乱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与图示信息无关,太阳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体现在降水年际变化与太阳活动呈相关性,图示信息就暗示了太阳黑子数与降水量呈现正相关。10.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变化对树木生长的影响,而地球气候是影响树木生长的主要因素,产生昼夜交替和地方时差是因为地球自转的缘故。考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1.关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安全的宇宙环境b液态水的产生c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d适宜的温度①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②日地距离适中③各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④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A。a—①b—③c——②d—④B.a—③b--④c—①d—②C.a—②b—-④c—①d—③D。a—③b—①c—④d—②【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大小行星各行其道,故地球形成了较安全的宇宙环境;地球上的液态水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导致了地球内部水汽的释放;地球是适宜的大气是由于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故引力适中,形成了较厚的大气层;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影响了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考点:宇宙中的地球12.与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有关的影响因素不包括:A.日地距离适中B.自转和公转周期适当C。地球外部的大气层具有保温和削弱作用D。地球大气成分以氮和氧为主【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大小行星各行其道,故地球形成了较安全的宇宙环境;地球上的液态水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导致了地球内部水汽的释放;地球是适宜的大气是由于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故引力适中,形成了较厚的大气层;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影响了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考点:宇宙中的地球有关地球的宇宙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日地距离大约为38.4万千米B.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C.绕日公转轨道面几乎在一个平面上D.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月球与地球的距离是38.4万千米,不是日地距离,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绕日公转轨道面几乎在一个平面上,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考点:宇宙中的地球14.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④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源泉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太阳辐射是促进地球上的大气、水体、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磁暴”现象的原动力是太阳活动,太阳辐射能是人类目前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考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5.黑子、耀斑周期约为()年A.11B.10C.9D.8【答案】A 【解析】考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6.下列城市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A,新加坡B.广州C.北京D.哈尔滨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越大,四个城市中新加坡位于赤道附近,自转的线速度最大,所以A正确。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在不停地自转的同时,也围绕着太阳作公转运动。据此结合下图,回答17—-18题.17.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B.地球自转360°的时间正好是24小时C.自转过程中,地轴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D。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18.地球公转过程中()A。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之间始终保持66°34′的夹角B.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同C.离近日点越近,地球公转速度越慢D。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刚好为365天

【答案】17.C 18.B 【解析】试题分析:17.地球围绕地轴转叫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自转过程中,地轴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18。公转的轨道平面即黄道平面,它与赤道的夹角即黄赤交角,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交角叫黄赤交角,其度数目前为23°26′。黄赤交角不是固定的,但其变化周期很长.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9.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是 A.每天都会重合 B.永远都不可能重合 C.在春、秋分日的某一刻会重合 D.在冬夏至日的某一刻会重合【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晨昏线即昼夜半球的平分线,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晨昏线只有在二分日时与经线重合,所以C正确。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有关北京时间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北京的地方时B、北京的区时C、东八区的区时D、东经120度的地方时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中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每个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东八时区的中央经线是120°E经线,所以东八时区的区时就是120°E经线的地方时,而北京所在的经线是116°E经线,所以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所在经度的地方时。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1.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晚6时59分57秒,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预计嫦娥二号卫星将在约112小时后飞抵月球轨道。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时,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2010年10月1日,地球位于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地球近日点的日期为1月初,还未到达近日点,向近日点靠近,所以A正确。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2。在交通的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如下图所示的太阳能交通信号灯,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你认为影响因素主要是()A.海拔高度B.电网供电C.天气状况D.交通流量【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该处信号灯是太阳能信号灯,当晴天时云层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故温度较高,而阴天相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弱,故温度低.所以信号灯的亮度会跟天气阴晴状况有关.晴天较亮,阴天较暗。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3.下列关于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从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B.从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C.从西十二区越过日界线到东十二区,日期减一天D.从东十二区越过日界线到西十二区,日期减一天【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日界线的西侧为东经度,则为东十二区;日界线的东侧为西经度,则为西十二区,从东向西越过日界线应加一天,从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日期应减一天,所以D正确。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4.某飞机于北京时间3月8日下午3时从上海直飞洛杉矶(西八区),到达时当地时间3月8日上午10时,该飞机的飞行时间为 ()A.19时 B.11时 C.8时D.15时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所求时区的区时=已知时区的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根据飞机起飞时刻计算洛杉矶时间,结合到达时间计算飞行时间。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5.下列各图正确表示12月22日前后日照情况的是()【答案】B 【解析】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北京时间2016年11月7日15时40分,新安中学正在进行期中考试。依据所学知识回答26--27题.26.北京时间2016年11月7日15时40分,国际标准时间(0°地方时)是()A.2016年11月7日9时40分B.2016年11月7日7时40分C.2016年11月6日23时40分D.2016年11月7日5时40分27.北京时间2016年11月7日15时40分,此时7日范围占全球()A.5/21B.3/29C.59/72D.7/75【答案】26。B 27。C 【解析】试题分析:26。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北京时间2016年11月7日15时40分,国际标准时间(0°地方时)是2016年11月7日7时40分.27。北京时间2016年11月7日15时40分,国际标准时间(0°地方时)是2016年11月7日7时40分,此时7日范围占全球59/72,所以C正确。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8.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南北移动造成了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下图中的斜线部分表示黑夜,其中能反映上海地区昼夜等长的是

()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上海白昼最短的是冬至(12月22日)此时光照图的特征是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图中A是二分日,昼夜平分;B、C是夏至(6月22日),北半球白昼最长;D是冬至(12月22日),北半球白昼最短.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9.下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后实际的运动方向,图中所示四种情况,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①位于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②位于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转,③位于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④位于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转。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30.发射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线速度密切相关,线速度越大受惯性影响发射时越节约燃料,据此分析,下列发射场中最有利于卫星发射的是(

)A.拜科努尔(46°N)B.肯尼迪(28°N)C.酒泉(40°N)

D.库鲁(5°N)【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纬度越低,越接近赤道,地面自转线速度越大,同步卫星发射时初速度越大,发射时越节省燃料,对发射系统的要求也越低,所以D正确。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31.依据所给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每空两分)材料:2005年3月,有两颗小行星分别被国际天文组织命名为“杨利伟星”和“神舟星”以表彰中国在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中所做出的贡献。(1)“杨利伟星”和“神舟星”位于下列哪一级天体系统中()A.河外星系B.太阳系C。地月系D.北斗星(2)上图是“神舟星”小行星的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①位于地球运行轨道内的行星有星和星。神舟星”轨道内外侧相邻的行星A是星。图中中心天体是,与地球之间平均距离约是千米,月球与地球的距离约为千米【答案】(1)B(2)水星;火星、木星;太阳、1.5亿、38。4万 【解析】试题分析:(1)两颗小行星分别被命名为“杨利伟星"和“神舟星”,说明它们应位于小行星带,故属于太阳系。(2)根据八大行星的轨道位置,在地球轨道以内的只有水星和金星;“神舟星”轨道应位于小行星带内,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图示直接反映了太阳系,也包括了比太阳系低一级的地月系等行星系统;故有两级天体系统,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为太阳。考点:宇宙中的地球3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2分,每空两分)根据我国“风云"二号卫星的实时监测,2001年3月28日17时40分至22分,太阳连续爆发6起中等强度的耀斑,其中19时40分左右和20时20分左右的太阳耀斑持续时间近1个小时。29日17时50分左右,太阳又爆发一次强烈的耀斑,持续时间约1个小时,耀斑喷射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暴"几个小时就可抵达近地空间。本次太阳峰年自1996年8月拉开“序幕”,1999年3月进入极盛期.从理论上说,目前太阳活动已逐渐走下坡路了。但它似乎并不服气,仍不时给地球通信、卫星、电力一点“颜色”看,而4月3日爆发的太阳X射线耀斑强度更是25年来之最。本次太阳峰年有些特别,属于极盛期相对平静,下降期却“高潮迭起”。对照前两个太阳峰年活动,专家认为这种现象还是正常的。(1)“太阳风暴"对地球的重大影响是()A.给予地球特别多的能量B.使地球的温度升高很多C.使地球的降水增加很多D.会使地球紫外线的辐射量增多(2)“耀斑”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哪个部位()A.太阳核部B.光球层C.色球层D.日冕层(3)根据太阳活动的周期,本次太阳峰年要真正滑入“谷底”,即太阳活动极小年的时间大约是()A.2007年前后B.2004年前后C.2001年前后D.2012年前后文中“仍不时给地球通信、卫星、电力一点“颜色”看主要是指给地球及人类带来影响有;;(任填三点)

【答案】(1)D(2)C(3)A(4)干扰高空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扰乱地球磁场,引发磁暴现象;与两极稀薄大气摩擦,产生美丽的极光;造成气候的异常;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都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任三点得6分) 【解析】试题分析:太阳会在太阳黑子活动的高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