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年教育理论第二次模拟卷附答案_第1页
安徽省六安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年教育理论第二次模拟卷附答案_第2页
安徽省六安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年教育理论第二次模拟卷附答案_第3页
安徽省六安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年教育理论第二次模拟卷附答案_第4页
安徽省六安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年教育理论第二次模拟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六安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年教育理论第二次模拟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师生关系主要取决于()

A.教师B.学生C.家长D.校长

2.学生在参加课外校外教育活动时所体现的特点是()

A.灵活性

B.自愿性

C.实践性

D.全体性

3.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是()。

A.《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

B.《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

4.“读万卷书,走万里路”这句话反映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启发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5.记忆过程包括()

A.识记、保持和遗忘B.识记、再认和回忆C.识记、保持和联想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6.根据新的任务的要求,人主动把注意从一种活动或对象指向另一种活动或对象,是注意的哪一种品质()。

A.注意的分配B.注意的分散C.注意的选择D.注意的转移

7.决定教育性质的主要社会因素是()。A.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科学技术D.民族和文化传统

8.课程可被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其划分角度是()

A.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由度

B.课程管理制度角度

C.课程的组织核心

D.课程的存在形式

9.在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中,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了()。

A.结构主义教学理论B.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理论C.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理论D.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10.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提出:“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提示我们应注意贯彻的德育原则是()。A.A.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C.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D.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11.人的心理就其产生方式而言,都是脑的()。

A.精神活动B.意识活动C.理性活动D.反射活动

12.人的片面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A.道德水平低

B.受机器的奴役

C.工作范围狭窄

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

13.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诊断病情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A.直接性

B.间接性

C.广阔性

D.创造性

14.古希腊的雅典教育特别重视()。A.军事体操教育B.雄辩和演说训练C.“骑士七技”训练D.人的多方面和谐发展

15.人们对所感知的对象形成清晰的映象,而对周围其他的事物只是当作陪衬和背景,这是知觉的哪一种特性?()。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

16.我国现行的中考、高考制度所体现的主要评价方式是()。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多元性评价

17.如果一个儿童的智力年龄是10岁,实际年龄是8岁,他的智商应该是()。

A.110B.115C.120D.125

18.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把记忆分为()。

A.瞬时、短时、长时记忆B.识记、保持、再认记忆C.形象、逻辑、情绪记忆D.意义、机械、联想记忆

19.原始社会教育的显著特点是()。A.A.全民性B.等级性C.生产性D.阶级性

20.了解智力活动的动作结构,明确活动的方向是智力技能形成哪一阶段的特点?()。

A.原型定向B.操作定向C.原型内化D.原型启发

二、填空题(20题)21.在马斯洛的价值体系中有两种潜能或基本需要:一类是_______,一类是_______。

22.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是______、______和学生。

23.填空题

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对识记材料的意义是否了解,把识记分为______和______。

24.学校文化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组织文化和____________构成。

25.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者认为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_______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

26.按活动领域的不同,可以把能力分为_______和_______。

27.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____________过程。

28.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应将学校教育和__教育、__教育相配合,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29.表象是从_______到_______的过渡阶段,是_______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30.了解与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人和_______两方面。

31.自我认识是在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

32.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_______而_______的心理品质。

33.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教育学家是________。

34.在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中,计算智商的公式是:智商等于__除以__再乘以100。

35.品德评价的方式主要有奖励、惩罚、_______和_______。

36.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出________的规律。

37.德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________、________。

38.思维的基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9.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_______、_______和体系化与具体化。

40.我国1902年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_______。

三、简答题(2题)41.简述教师的作用。

42.简述“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这一德育原则的基本涵义和贯彻要求。

四、论述题(2题)43.如何培养学生的动作技能?

44.根据知觉规律,如何灵活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

五、辨析题(2题)45.性格是指人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人格特性。

46.奖励比惩罚更能激发学习动机。

六、(0题)47.直接影响活动效率,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技能

参考答案

1.A

2.B

3.C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这次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4.D该题的关键点是对“读万卷书,走万里路”这句话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因此正确答案是D。

5.D

6.D注意转移是指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人主动把注意从一种活动或对象转移到另一种活动或对象上去的注意特性。灵活而又正确的转移,是高效率的基础。

7.B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培养出来的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识倾向,则是由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体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要求。

8.B

9.D

10.C考生最好能够对马卡连科的工作背景有一些了解,这样就能够把马卡连科与两个主要的德育原则,即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结合起来了。

11.D要掌握反射的概念,同时还要注意与其他概念的区别。

12.D

13.B

14.D

15.B人的知觉具有这样一种特性,即对优先知觉的事物形成清晰的映象,而对其周围环境的事物,只是当成陪衬和背景,形成模糊的感觉。这种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叫知觉的选择性。

16.C

17.D智商等于智力年龄除以实际年龄所得的商再乘以100。

18.A根据记忆的内容与经验的对象可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根据信息加工与存储的内容不同可把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可把记忆分为:外显记忆、内隐记忆。

19.A

20.A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原样”,了解原型的动作结构,即动作构成要素及动作次序。这一阶段是智力技能形成的准备阶段,可以使学生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

21.匮乏需要成长需要匮乏需要,成长需要

22.社会知识社会知识

23.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意义识记,机械识记

24.制度文化

25.社会问题社会问题

26.一般能力;特殊能力

27.认识

28.社会家庭

29.感知思维认识感知,思维,认识

30.学生集体学生集体

31.自我感觉自我表象自我感觉,自我表象

32.稳定,统一

33.夸美纽斯夸美纽斯

34.智龄(心理年龄)实龄(生理年龄)智龄(心理年龄)实龄(生理年龄)

35.评比操行评定评比,操行评定

36.先快后慢先快后慢

37.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38.概念,判断,推理

39.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

40.壬寅学制

41.(1)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3)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42.(1)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

(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从中找出积极的和消极的思想因素。

②要善于创造条件使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并逐步使积极因素成为学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导力量。

③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启发他们的积极性,自觉开展品德内部矛盾斗争,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43.(1)动作概念掌握。理论可以加速技能的获得,可以免去或减少学习中的错误。动作概念掌握的早晚,对技能形成的快慢起着重要作用。(2)进行有效练习。技能需要通过练习形成。(3)动作示范。示范都是以动作方式表演的。示范性的动作有两种,一种是由教师作动作示范,另一种是看教学电影。在示范动作时,示范方式对技能学习也有重要影响。通常的方式有三种:相向示范、围观示范、顺向示范。(4)动作反馈。所谓反馈,是指让学习者了解自己的练习结果。每次练习后,应让学习者及时知道自己哪些动作做对了,哪些动作做错了,然后,再通过练习把做对的动作巩固下来,把做错的动作舍弃掉,这样就能更有效地进行练习,促进技能的获得。

44.(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正确地运用直观性原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知觉,从而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会、理解和掌握,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按照知觉的组织原则,正确地组织直观,才能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

(3)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任务的重要条件。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是必要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素养。

【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