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工程实体质量标准化指导做法_第1页
地面工程实体质量标准化指导做法_第2页
地面工程实体质量标准化指导做法_第3页
地面工程实体质量标准化指导做法_第4页
地面工程实体质量标准化指导做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面工程实体质量标准化指导做法1.自流平面层(1)工艺流程清理基面→涂刷底涂→配制自流平浆料→浇注→刮涂面层→专用滚筒消泡→自流平面完成。(2)控制要点①应事先分区以保证一次性连续浇注完整个区域。②用量水筒准确称量适量清水置于干净的搅拌桶内,开动电动搅拌器,徐徐加入整包自流平材料,持续均匀地搅拌3~5分钟。使之形成稠度均匀、无结块的流态浆体,并检查浆体的流动性能。加水量必须按自流平材料的要求严格控制。③当浇注的条状自流平材料应达到设计厚度。如果自流平施工厚度设计小于等于4mm,则需要使用自流平专用刮板进行批刮,辅助流平。④在自流平初凝前,须穿钉鞋走入自流平地面迅速用放气辊筒滚轧浇注过的自流平地面以排出搅拌时带入的空气,避免气泡、麻面及条与条之间的接口高差。(3)质量要求①自流平面层的铺涂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②自流平面层的基层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③自流平面层的各构造层之间应粘结牢固,层与层之间不应出现分离、空鼓现象。④自流平面层的表面不应有开裂、漏涂和倒泛水、积水等现象。⑤自流平面层应分层施工,面层找平施工时不应留有抹痕。⑥自流平面层表面应光洁,色泽均匀、一致,不应有起泡、泛砂等现象。2.砖、石材面层(1)工艺流程处理基层→弹线→摊铺水泥砂浆→安装标准块→铺贴地面砖/石材→勾缝→清洁→养护。(2)控制要点①基层处理:把沾在基层上的浮浆、落地灰等用暂子或钢丝刷清理掉,再用扫帚将浮土清扫干净。②根据水平标准线和设计厚度,在四周墙、柱上弹出面层的上平标高控制线。③排版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宜避免出现板块小于1/4边长的边角料。④铺贴时应先在房间中间按照十字线铺设十字控制砖,之后按照十字控制砖向四周铺设,并随时用2m靠尺和水平尺检查平整度。大面积铺贴时应分段、分部位铺贴。⑤当砖/石材面层铺贴完

24h内应开始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d。⑥当砖/石材面层的强度达到可上人的时候,进行勾缝,用同种、同强度等级、同色的水泥膏或1:1水泥砂浆,要求缝清晰、顺直、平整、光滑、深浅一致,缝应低于砖面0.5~1mm。⑦冬季施工时,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3)质量要求①面层所用的板块产品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②面层所用板块产品进入施工现场时,应有放射性限量合格的检测报告。③面层与下一层的结合(粘结)应牢固,无空鼓(单块砖边角允许有局部空鼓,但每自然间或标准间的空鼓砖不应超过总数的5%)。④面层表面应洁净、图案清晰,色泽一致,接缝平整,深浅一致,周边应顺直。板块无裂纹、掉角和缺楞等缺陷。3.活动地板面层(1)工艺流程处理基层→定位弹线→安装固定可调支架和引条→铺设活动地板面层→清擦和打蜡。(2)控制要点①采用的活动地板块应平整、坚实,面层承载力不得小于7.5MPa,其系统电阻:A级板为1.0×105~1.0×108Q;B级板为1.0×105~1.0×1010Ω。②活动地板面层的金属支架应支承在现浇水泥混凝土基层(或面层)上,基层表面应平整、光洁、不起灰。③首先在地面弹出中心十字控制线;依照活动地板的尺寸,排出活动地板的放置位置,并在地面弹出分格线,分格线的交叉点即为支座位置,分格线即横梁的位置。④待所有支座和横梁均安装完毕构成一体后,用水平仪再整体超平一次。支座与基层面之间的空隙应灌注环氧树脂,应连接牢固。⑤铺活动地板时应根据房间内的具体情况选择铺设方向。当无设备或留洞且模数相符时,宜由里向外铺,当无设备或留洞但模数不相符时,宜由外向里铺。当有设备或留洞时,应综合考虑选定铺设方向和顺序。(3)质量要求①活动地板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且应具有耐磨、防潮、阻燃、耐污染、耐老化和导静电等性能。②动地板面层应安装牢固,无裂纹、掉角和缺棱等缺陷。③面层与下一层应结合牢固,无空鼓。④面层表面应洁净、图案清晰,色泽一致,接缝平整,深浅一致,周边应顺直。板块无裂纹、掉角和缺楞等缺陷。4.地毯面层(1)工艺流程基层处理→弹线分格、定位→地毯裁剪→钉倒刺板→铺设衬垫→地毯铺设→细部处理及清理。(2)控制要点①地毯面层应采用地毯块材或卷材,以空铺法或实铺法铺设。②铺设的地毯张拉应适宜,四周卡条固定牢;门口处应用金属压条等固定。③地毯周边应塞入卡条和踢脚线之间的缝中;粘贴地毯应用胶粘剂与基层粘贴牢固。④地毯剪裁:根据放线定位的数据,剪裁出地毯,长度应比房间长度大20mm。⑤钉倒刺板条:沿房间四周踢脚边缘,将倒刺板条牢固钉在地面基层上,倒刺板条应距踢脚8~10mm。⑥铺衬垫:将衬垫采用点粘法粘在地面基层上,要离开倒刺板10mm左右。⑦铺活动地毯时应先在房间中间按照十字线铺设十字控制块,之后按照十字控制块向四周铺设。大面积铺贴时应分段、分部位铺贴(3)质量要求①地毯面层所采用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②地毯面层所采用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时应有地毯、衬垫、胶粘剂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和甲醛限量合格的检测报告。③地毯表面应平服,拼缝处应粘结牢固、严密平整、图案吻合。④地毯表面不应起鼓、起皱、翘边、卷边、显拼缝、露线和毛边,绒面毛应顺光一致,毯面应洁净、无污染和损伤。⑤地毯同其他面层连接处、收口处和墙边、柱子周围应顺直、压紧。5.木地板面层(1)工艺流程基层处理→测量弹线→确定控制线与定位线→固定木搁栅→预埋弱电电路→固定木地板→安装踢脚线→清理修整。(2)控制要点①木搁栅应垫实钉牢,与墙之间应留出20mm的缝隙,表面应平直,其间距不宜大于30mm。②面层下铺设垫层地板时,垫层板髓心应向上,其板间缝隙不应大于3mm,与墙之间应留8~12mm的空隙,表面应刨平。③实木地板、竹地板面层铺设时,相邻板材接头位置应错开不小于30mm的距离;与柱、墙之间应留8~12mm的空隙。④实木复合地板面层铺设时,相邻板材接头位置应错开不小于300mm的距离;与墙之间应留不小于10mm的空隙。⑤木搁栅下与基层间缝隙应用干硬性砂浆填密实,接触部位刷防腐剂。⑥地板应从房间内退着往外铺设。⑦大面积铺设实木复合地板面层时,应分段铺设。⑧后续工程在木地板面层上施工时,必须进行遮盖、支垫,严禁直接在实木地板面上动火、焊接、和灰、调漆、支铁梯、搭脚手架等。(3)质量要求①采用的地板、胶粘剂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②面层采用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时,应有以下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