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泡破裂时能量的去向_第1页
肥皂泡破裂时能量的去向_第2页
肥皂泡破裂时能量的去向_第3页
肥皂泡破裂时能量的去向_第4页
肥皂泡破裂时能量的去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肥皂泡破裂能量损失去向的猜想

0710256王文化整理课件背景介绍:表面能:

物质的表面具有表面张力σ,在恒温恒压下可逆地增大表面积ds,需要做功σ*da,所需的功等于物质自由能的增加,称之为表面自由能或表面能。单位面积的表面能的数值和表面张力相同,但两者物理意义不同。

例:东西放的时间长了,会发现有灰尘附着,因为灰尘的附着降低了物体的表面积,从而也降低了物体的表面能。物质的能量都有自动趋向降低,保持稳定的特点。整理课件简单分析:每一个肥皂泡只是一个薄薄的水壳,里面是空气,同它所含的水量相比,这是一个相当大的表面(实际是两个表面:一个内表面,一个外表面)。水—空界面的表面积为:∑=8πR*R,而肥皂水的体积只有:Ω=4πR*R*e.式中e和R分别表示气泡的厚度和半径。整理课件气泡通常为厘米级大小,而其彩虹般的外表说明肥皂泡的厚度只为可见光波长级。事实上,e的典型值为一微米。一个肥皂泡的表面积对体积的比值σ称为比面系数,可写成:σ=Σ/Ω=2/e约为10^16每米,这个值相当大。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把它同具有同样半径的球形液滴相比较:σ=3/R。两比面系数比值为:&=2R/3e,数量级为10,000。整理课件

内空气泡的比面系数同全满液滴的表面系数相比大了4个数量级。这说明气泡是个表面问题,实质是个表面能问题。如果气泡破裂缩成一个液滴,由体积守恒给出:半径r=(R/e)^2/3。表面能之比为:ER/Er=(8πR*R)/(4πr*r)≈(R/e)^2/3。这个比值的数量级为10^6。我们可以近似地认为,肥皂泡破裂时相当于膜将表面能全部转化为(环状隆起的)动能。8πR*R*γ=M*v*v/2。解得:v=(2γ/ρ*e)ˆ1/2。对于e=1μm有v=10m/s,速度相当大。整理课件大胆猜想:肥皂泡破裂时表面能的绝大部分转化为动能,使得水滴获得很大的速度。由于每个肥皂泡的表面积相对与它的质量非常大,即:肥皂泡中水分子是相当分散的均匀分布于整个环状结构上。由于受到重力,大气压力和水分蒸发的缘故,肥皂泡会破裂,当肥皂泡破裂时,分布于整个环状结构上的水分子最终会聚成水滴。当水滴中分子间距比肥皂泡中分子间距大很多时,聚集时克服的分子间作用力所做的功就不能忽略了。而所需要的这部分力很可能就来自于表面能。另外,由于水的比热很大,水蒸发时还会带走相当一部分热量,我们猜想这部分能量也来自于表面能。整理课件

虽然至今还没有具体的实验证明这一猜想,但是我希望能为这一问题的解决作出努力.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70%的地方被水覆盖着,水资源的丰富对于应对即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