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法操作并发症试题_第1页
吸痰法操作并发症试题_第2页
吸痰法操作并发症试题_第3页
吸痰法操作并发症试题_第4页
吸痰法操作并发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吸痰法操作并发症试题一、填空1、吸痰法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护理技术,是指经(口)(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2、吸痰时(负压过高)(时间过长)(吸痰管外径过粗)(置管过深)等均可造成低氧血症。3、吸痰时调节合适的吸引负压:一般成人(40-53.3)Kpa,儿童(<40)Kpa,婴幼儿(13.3-26.6)Kpa,新生儿(<13.3)Kpa。4、吸痰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冲洗吸痰管液用(生理盐水)或(灭菌蒸馏水)。5、吸痰抽吸时,吸痰管必须(旋转向外拉)严禁(提插)。6、吸痰时,缺氧初期临床表现为(呼吸加深加快)(脉搏加强)(脉率加快)(血压升高)(肢体协调动作差)等。二、判断1、吸痰时因本人自己使用每吸痰一次,不必更换一次吸痰管。(×)2、吸痰时可以带负压插管吸引。(×)3、吸痰时吸痰管深入至支气管处可以吸得更干净。(×)4、口腔吸痰有困难时可由鼻腔插入(颅底骨折患者禁用)。(∨)5、吸痰管退出时用生理盐水冲洗。(∨)6、在吸引过程中,如病人咳嗽厉害应稍等片刻再行吸出。(∨)7、吸痰时如用一条吸痰管,应先吸口鼻,再吸气管内分泌物。(×)8、吸痰时儿童吸引负压40-53.3Kpa。(×)9、每次吸引时持续时间不超过10-15s。(∨)10、在吸痰过程中不宜使患者脱离呼吸机时间过长,一般应少于15s。(∨)三、单选1、吸痰前后给予高浓度氧可给予100%纯氧(C)以提高血氧浓度A、3min B、4min C、5min D、10min2、成人一般选用吸痰管的型号(A)A、12-14号 B、10号 C、6-8号 D、16号3、吸痰时儿童所适用吸引负压(B)A、40-53.3Kpa B、<40Kpa C、<26.6Kpa D、13.3Kpa4、吸痰储液瓶内吸出液(C)应及时倾倒A、1/3 B、2/3 C、<2/3 D、满了再倒5、每次吸痰操作做多吸引(B)A、2次 B、3次 C、4次 D、5次6、吸痰时患者有气管插管者,插入深度,则超过气管插管(A)A、1-2cm B、2-3cm C、1cm D、4cm7、吸痰时一旦发生心跳骤停时应立即(D)A、开放静脉通道 B、心电监测 C、准备好除颤器 D、准确有效心外按压8、每次吸痰时间(A)A、<15s B、<20s C、<30s D、<10s9、连续吸引的总时间不得超过(B)A、5min B、3min C、10min D、1min10、吸痰储液瓶内吸出液应及时更换,不超过其高度的(C)A、10%-20% B、30%-40% C、70%-80% D、50%-60%四、多选1、吸痰引发的缺氧初期表现(ABCD)A、呼吸加深加快 B、脉搏加强 C、脉率加快 D、血压升高2、吸痰操作并发症(ABCDEF)A、低氧血症B、感染C、呼吸道黏膜损伤D、心律失常E、阻塞性肺不张F、气道痉挛3、吸痰引发低氧血症的原因(ACD)A、负压过高B、时间过短C、吸痰管外径过粗D、置管过深4、吸痰时的注意事项(ABCD)A、严格执行无菌操作B、每次吸痰更换一次吸痰管C、每次吸痰少于15sD、连续吸引小于3min5、肺不张的临床表现(ABC)A、咳嗽、咳血B、浓痰、畏寒、发热C、唇、甲紫绀D、气道可吸出血性痰6、吸痰引发感染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的内容(ABCD)A、没有戴无菌手套B、吸痰管被污染C、吸痰管和冲洗液更换不及时D、用于吸口鼻与吸气管内分泌物的吸痰管混用7、吸痰时的手法(AB)A、左右旋转、向上提出B、吸引过程中病人咳嗽厉害稍等片刻再吸出C、每次吸痰时间不予考虑D、吸痰时压力越大吸的越干净

8、吸痰引起肺不张所采取必要的措施(ABC)A、气管切开B、借助支纤镜对肺不张的部位充分的吸引冲洗C、嘱病人深呼吸D、不应用抗生素9、发生低氧血症应采取必要的措施(ABCD)A、加大吸氧流量B、给予面罩加压吸氧C、酌情适时静注阿托品D、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10、痰液粘稠者可采用雾化吸入,吸入的药液成分(ABCD)A、生理盐水B、庆大霉素C、糜蛋白酶D、地塞米松五、病例分析

患者男性、78岁,气管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