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钗黛之争浓淡皆宜各有颜色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之《红楼梦》教学设计_第1页
第八课钗黛之争浓淡皆宜各有颜色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之《红楼梦》教学设计_第2页
第八课钗黛之争浓淡皆宜各有颜色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之《红楼梦》教学设计_第3页
第八课钗黛之争浓淡皆宜各有颜色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之《红楼梦》教学设计_第4页
第八课钗黛之争浓淡皆宜各有颜色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之《红楼梦》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钗黛之争:浓淡皆宜,各有颜色如果你是宝玉,你会选择和谁共度一生呢?请列举出你的理由。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钗黛判词钗黛形象的不同身世经历气质性格才情学养人生态度钗黛比较:身世经历黛玉:前世:绛珠仙子,木石前盟家境: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其母贾敏,为贾母的“心肝儿肉”,是最为“娇生惯养”、“金尊玉贵”的千金小姐。经历:双亲亡故,寄人篱下。“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姐妹”肖像: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世外仙姝寂寞林山中高士晶莹雪宝钗:家境:出生于富贵世家。祖上为“紫微舍人”。父兄是“户部挂名”、“领内府帑银行商”、“领着内帑钱粮”的“皇商”。四大家族之一:“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经历:父亲去世,其母尚在,其兄薛蟠“金陵一霸”、纨绔子弟肖像:头上挽著漆黑油光的纂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钗黛比较:气质性格世外仙姝寂寞林1.敏感细心(第7回:周瑞家送宫花)(第5回“初进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2.多愁善感(第23回:林黛玉墙外听戏文时复杂心情)3.淡泊名利

(第16回:宝玉将北静王所赠鹡鸰香串珍重取出来,转赠黛玉。黛玉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4.孤高自许“孤标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问菊》38回5.才思敏捷,一挥而就(第18回:林黛玉代贾宝玉所作的《杏帘在望》,被元春肯定。)6.幽默风趣山中高士晶莹雪一、居家简朴,女红不辍“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她谨守闺范,每日早晚请安之余,便到姨妈王夫人处陪侍,而晚间则熬夜做针黹。二、博学多闻,视为全才诗词歌赋当仁不让,曲艺酒令熟稔于心,佛典医学头头是道,当家理政举措得当,精通画艺深得壶奥三、人情练达,善解人意史湘云(对林黛玉说):“谁也挑不出来宝姐姐的短处。”湘云办办螃蟹宴,宝钗深知湘云困境,帮湘云做针线同时,还提供螃蟹;宝玉挨打,她立即送药膏;黛玉缺燕窝,她每日派人送去;凤姐病了王夫人找不到好的人参,宝钗立即说她家有;岫烟之贫窘,她看在眼里,并能充分了解她的心情及时施出援手;金钏死了要几件装裹衣服,她慷慨献出。四、藏愚守拙,做事“无情”罕言寡语,人谓装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第八回)金钏去世时,她对王夫人的“开解”:“姨娘是慈善人,所以这么想。据我看来,她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是她失了脚掉下去的。……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第三十二回)山中高士晶莹雪钗黛比较:才情学养两人诗作较量,元春评道:“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第18回)海棠诗+菊花诗37回+38回

大观园诗会咏白海棠,又限题,又限韵,应该很难做。林黛玉好像全然不在乎,别人在那苦思冥想,黛玉或抚弄梧桐,或和丫鬟说笑,或看秋色,好像她根本没构思。其实黛玉一想就得。宝钗也早就写岀来了,但她谦虚地说,我虽然有了却不好。这就是宝钗的低调为人。宝玉急得背着手走来走去。大家都写好了,在讨论哪一句好的时候,黛玉提笔一挥而就。黛玉的锋芒毕露,宝钗的谨慎低调。咏白海棠(37回P517)珍重芳姿昼掩门①,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②,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①自诫,对他人诫告对自己高贵身份的矜持和对封建妇德的恪守②自况,审美追求。罕言寡语、敦厚平和的为人处世原则咏白海棠(37回P518)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①。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②。①诗人清高超拔,空灵飘逸的品性②句写出其寄人篱下,伤心绝望,无人倾诉的孤独伤感宝钗:含蓄浑厚,稳重大方,藏愚守拙黛玉:风流别致,多愁善感,锋芒毕露黛玉之诗“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咏白海棠》37回(1)极具巧思,别出心裁“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红拂》64回(2)诉衷情,寄相思(3)孤高自许,高洁品质(4)反抗封建正统思想“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葬花吟》27回“孤标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问菊》38回“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葬花吟》27回钦佩红拂卓识敢为,能不受相府权势和封建礼教的“羁縻”“珍重芳姿昼掩门”——自重自爱的操守。“淡极始知花更艳”——宁静淡泊又不失积极达观的睿智心怀。“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深闺幽思念远的贞静。“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绚烂盛开之后的静对秋霜。“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对世俗的讽刺和深刻的洞察“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不随波逐流的傲岸和孤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矢志不渝的坚守和安分随时的淡泊。“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闺中弱女渴望实现人生抱负的豪迈。——(邵琳《宝钗:德的高洁,才的丰腴》)

宝钗之诗黛玉诗作:①哀伤凄婉的,见于《葬花词》《桃花行》《唐多令·柳絮》等。②清高的,见于《问菊》等。③歌颂皇权的,见于《世外仙源》《騄駬谜》《杏帘在望》宝钗诗作:①自写身份的,见于《白海棠咏》《画菊》等。②讽刺时事的,见于《螃蟹咏》等。③寄托思想的,见于《镂檀锲梓谜》《临江仙·柳絮》等。钗黛比较:人生态度至情至理的处世哲学

在黛玉和宝钗身上分别体现出道家和儒家的两种处世哲学:黛玉追求心灵的绝对自由,宝钗维护封建传统道德。——《“钗黛合一”的象征意义》宝钗——现实主义哲学:对现实功利的注重(1)随分从时的正统思想认为男子读书明理,女子无才便是德。

小说中多次提到她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以立身扬名,引得宝玉十分反感。

她教导黛玉不要读杂书:“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第42回)

她批评湘云、香菱谈诗:“一个女孩儿家,只管拿着诗作正经事讲起来,叫有学问的人听了,反笑话说不守本分的。”(第49回)

她评价黛玉做《五美吟》:“自古道:‘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女工还是第二件。其余诗词,不过是闺中游戏,原可以会可以不会。咱们这样人家的姑娘,倒不要这些才华的名誉。”(第64回)

从中可见宝钗思想中谨守封建道德教条、不重文学艺术只重实用功利的特点。至情至理的处世哲学宝钗——现实主义哲学:对现实功利的注重(2)明显的等级封建等级观念评价金钏之死:“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了主仆之情了。”(第32回)她安慰无辜遭打的平儿的话:“他(凤姐)可不拿你出气,难道倒拿别人出气不成?”(第44回)宝钗意识中强烈的等级秩序感。至情至理的处世哲学黛玉——理想主义的出世哲学:对精神寄托的追求(1)超凡脱俗的非正统思想以诗来寄情。在世人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教条时,黛玉以其出众的“咏絮才”卓然于世。不劝诫贾宝玉读书走仕途之路(2)保持高洁的精神信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黛玉知世情却不融于世,选择保留自己的高洁。(3)追求自由爱情、反抗封建世俗的叛逆精神“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红拂》64回钦佩红拂卓识敢为,能不受相府权势和封建礼教的“羁縻”钗黛之争:黛玉真而宝钗伪,黛玉直而宝钗曲,黛玉亲而宝钗疏,黛玉热而宝钗冷。黛玉一味痴情,心地偏窄,德固不美,只有文墨之才;宝钗却是有德有才。你怎么看?

讨论:黛玉是真性情,还是耍小性子?宝钗是虚伪,还是有德?黛玉争议点:如第7回周瑞家的送宫花宝钗争议点:如第27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香菱学诗,拜黛玉为师。黛玉热心传授,答疑解惑。宝钗体贴关心,黛玉深受感动,推心置腹诉说“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人象你前日的话教导我。怨不得云丫头说你好,我往日见他赞你,我还不受用,昨儿我亲自经过,才知道了。比如若是你说了那个,我再不轻放过你的,你竟不介意,反劝我那些话,可知我竟自误了。若不是从前日看出来,今日这话,再不对你说。”自此,视宝钗为知己和亲姐姐,唤薛姨妈为妈妈,宝琴为妹妹。黛玉待人的真诚透明可见一斑。黛玉的真:宝钗在待人接物各个方面做到了无可挑剔,却透露出她冷静背后隐藏的冷漠。曹雪芹在创作出超凡脱俗的林黛玉以及叛逆人性的贾宝玉时,赋予薛宝钗这一角色的,恐怕更多的则是对这一人物的同情之感。在宝钗身上,一方面体现出具有极高教养性,另一方面则在封建礼教的影响下丢失自己的“真”。——李蕊馨《从钗黛合一看曹雪芹的理想人生》宝钗的冷:不同性格形成的缘由1.出身教养黛玉自小自由开放的教育:出身于“书香之族”,因父母膝下无子“故爱如珍宝,且又见她聪明清秀,便也欲使她读书识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黛玉博览诗书只是出于天性意趣,出于对美的追求和性灵的认同,以及在诗书的世界中寻求精神寄托宝钗所受教育符合封建正统标准:出身于已趋衰败的“皇商”世家,又因为“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而进京待选。同时,哥哥愚钝和不学无术,使宝钗不得不为母亲分忧解难。这也主动形成和培养了她计较功利得失的性格与安排生活的能力。不同性格形成的缘由2.生存处境黛玉有一种无家可归、无可依傍的孤独,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宿命感:“父母早亡”身份与“寄人篱下”环境的影响,瘦弱多病与敏感多愁又互为因果。宝钗在贾府中仍有属于自己的自由天地,进退有余:在贾府,薛家经济独立。宝钗上有母亲哥哥的关怀,下有丫头婆子的伺候。她不必为一句话和别人怄气,也不必为自己身世而悲泣。——存少辉《<两峰对峙,双水分流>论<红楼梦>中作为两种人生终极价值象征的钗黛》黛玉和她的情敌宝钗的性格完全是背驰的,宝钗在做人,黛玉在做诗;宝钗在进行婚姻,黛玉在进行恋爱;宝钗把握着现实,黛玉沉坠于爱情;宝钗有计划地适合社会法则,黛玉任自然地表现自己的性灵;宝钗代表当时一般家庭妇女的理智,黛玉代表写时闺阁中知识分子的感情。于是环境容纳了迎合时代的宝钗,而扼杀了违反现实的黛玉。——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林黛玉的恋爱悲剧》她的心性表面上是被冷香丸化解掉的,实际上是被封建道德专制理念埋葬掉的。薛宝钗的悲剧是对青春热情自我压抑、自我消灭的悲剧,是自己屈服于外部社会规范而牺牲自身心性的结果。这种自我压抑、自我消灭的悲剧,是更深刻的悲剧(取材于刘再复《红楼人三十种解读》)

观点:薛宝钗是真正的封建道德的点缀品、牺牲品两峰对峙

双水合流外貌象征中国传统形式两种女性美的价值形式:第27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雍容华贵富态美与风露清愁秀逸美。才情:各极其妙莫能相下:宝钗“停机德”“讽和螃蟹咏”,黛玉“咏絮才”“魁夺菊花诗”心理:代表两种不同的心理机制和生存困惑:

宝钗完善伦理人格精神,黛玉追求自主人格。宝钗体现的是认同精神,正是她对封建正统伦理人格的追求和认同。黛玉体现的是对自然的崇尚,要求个性得到发展,追求性灵生活,厌恶封建势力的压抑以及虚伪之物。双峰对峙悲剧的普遍性:“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悲金悼玉”双水合流钗黛合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