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CSCO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病理诊断更新解读_第1页
2021CSCO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病理诊断更新解读_第2页
2021CSCO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病理诊断更新解读_第3页
2021CSCO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病理诊断更新解读_第4页
2021CSCO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病理诊断更新解读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CSCO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病理诊断更新解读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和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范围内,甲状腺

癌的发病率持续上升,成为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长1。有数据

显示,我国甲状腺癌将以每年20%的速度持续增长2,引起了社会以及医

学界广泛关注。

新版指南强调亚型分层,注重基因检测

无论是甲状腺癌术前评估,还是复发风险分层及临床诊疗,病理诊断均具

有重要价值。与《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持续/复发及转移性分化型甲

状腺癌诊疗指南(2019年版)》3相比,CSCO甲状腺癌专家委员会(以

下简称专家组)在《CSCO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2021年版)》(以

下简称《新版指南》)中细化了不同阶段下病理检查的推荐等级,详细说

明了甲状腺细针穿刺(FNA)细胞学Bethesda诊断系统及其临床处理规

范,强调了甲状腺癌组织学类型及其亚型的重要性。

不同亚型的甲状腺癌具有不同程度的侵袭性,且治疗方案和预后均存在差

异。专家组依据2017年WHO甲状腺肿瘤分类,将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起源的恶性肿瘤分为分化型甲状腺癌、低分化癌和未分化癌,其中分化型

甲状腺癌又可分为多种类型,如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甲状腺滤泡状癌

(FTC)以及嗜酸细胞癌,精确的分类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预后评

估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此外,《新版指南》强调了基因检测是病理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

可或缺的意义。术前通过对FNA样本进行分子标记物检测,可提高甲状

腺癌确诊率以及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在术后,综合性的基因

检测有助于临床医师评估患者的复发风险,指导科学化、个体化治疗方案

的制定。对于晚期患者而言,基因检测有助于精准识别靶向药物受益人群。

探索基因的奥义,寻找甲状腺癌诊疗的更优解

精准治疗的前提是精准诊断,BRAF、RAS以及RET等基因是MAPK及

PI3K-AKT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基因,这些基因的突变或重排在甲状腺癌的

发生及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TERT启动子突变以及TP53基因突

变等在甲状腺癌进展过程中也承担着重要"角色"。

超声及超声引导下的FNA是甄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首选方法,但在临

床应用中该方法仍存在无法鉴别、诊断的情况。因此,在《中国甲状腺癌

诊疗规范(2018年版)》中,甲状腺癌分子标记物检测(如BRAFV600E

突变、RAS突变、RET/PTC重排等)被认为有助于提高经FNA不能确定

良恶性的甲状腺结节的确诊率。

除辅助诊断外,基因检测在甲状腺癌复发风险分层以及治疗方案制定的方

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研究显示,BRAF/RAS和TERT启动子双突变

具有协同效应,较单基因BRAF或RAS或TERT突变的甲状腺癌更具侵袭

性不仅如此,基因变异(如突变等)可影响患者碘治疗的疗效。

40BRAF

此外,在《新版指南》中,对于晚期的、侵袭性的、危及生命的甲状腺肿

瘤(不能切除的复发性/持续性病变,软组织、骨以及中枢神经系统转移),

专家组推荐应用基因组检测,检测具有指导意义的基因突变、DNA错配

修复(dMMR\微卫星不稳定(MSI)以及肿瘤突变负荷(TMB),以识

别治疗获益优势群体,优化治疗方案。例如BRAF突变间变性甲状腺癌患

者可选用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ALK融合突变甲状腺癌患者可选择克嘤

替尼等。不仅如此,通过基因检测筛查特定基因变异,如RET基因突变,

有助于筛查遗传性MTC,指导预防性治疗。

随着研究的深入、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以及相关指南和共识的更新,在甲

状腺癌诊疗的全程管理中,基因检测愈发受到重视。目前,临床中常用的

检测方法主要有一^测序、荧光定量PCR(RT-PCR裱和二代测用NGS\

RT-PCR法兼具操作简便,所需检测时间短,敏感性相对较高等优势。因

此,该方法常用于BRAFV600E基因突变、RAS基因突变以及RET基因

重排等的检测。但RT-PCR法的缺点在于该方法需依据已知突变类型设计

引物探针,难以覆盖、检测出所有可能的突变类型。

而近年兴起的NGS检测技术具有通量较高,能够平行检测多个基因的多

种变异形式,检测范围广以及发现未知基因变异的优势,但该方法操作相

对复杂,在数据分析与数据解读等方面存在多重挑战。因此,刘志艳教授

建议,临床医师与病理医师应加强科室间的沟通,根据应用场景和目的,

综合考虑具体的基因检测方法。

甲状腺癌精准诊疗的"要塞"-瞄准RET基因

基因检测为洞悉基因奥义提供了道路,但在浩如烟海的基因中,哪些基因

是甲状腺癌诊疗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无论是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起源的恶性肿瘤还是C细胞起源的恶,的中瘤,

RET基因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甲状腺癌诊疗的"要塞"。在PTC中,RET

基因重排是最为常见的基因改变之一。RET/PTC重排在散发PTC中的发

生率为15%-20%,尤其是在电离辐射和儿童PTC中较为常见4。其中,

以RET/PTC1重排最常见,占所有RET/PTC重排的60%-80%左右。

RET/PTC重排是PTC诊断中特异性非常高的标志物之一。但需注意的是,

RET/PTC重排也可发生在良性病变中,如桥本氏甲状腺炎。RET/PTC1重

排与典型的PTC细胞核特征相关,而RET/PTC3重排常发生于以滤泡结构

为主的病变中。因此,基因检测的应用可有效辅助病理医师进行甲状腺癌

细胞形态学的判断。

与PTC不同,MTC中常见的基因突变为RET基因的点突变。约50%的散

发性MTC中伴有RET基因突变尤其是密码子918位点的突变最为常见。

遗传性MTC约占MTC的20%-25%,其遗传基础为RET基因的点突变。

刘志艳教授认为,若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遇见MTC患者,应检测RET基因

的胚系突变以及体细胞突变,有助于患者的精准诊断和遗传筛查,以及指

导患者家属进行预防性治疗。

此外,RET靶向药物普拉替尼在2020年12月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局(FDA)批准用于治疗甲状腺癌,并且普拉替尼治疗晚期或转移性的RET

基因突变阳性MTC和RET基因融合阳性甲状腺癌的适应证已被我国食品

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纳入优先审评,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惠及中国

患者。因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