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蠕虫学-线虫_第1页
医学蠕虫学-线虫_第2页
医学蠕虫学-线虫_第3页
医学蠕虫学-线虫_第4页
医学蠕虫学-线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篇

医学蠕虫学MedicalHelminth蠕虫(helminth):一组借肌肉伸缩运动的多细胞无脊椎动物。包括:

扁形动物门(PhylumPlatyhelminthes)线形动物门(PhylumNemathelminthes)棘头动物门(PhylumAcanthocephala)土源性蠕虫(geohelminth)生物源性蠕虫(biohelminth)根据蠕虫发育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种类型:

第三十五章

线虫nematode,roundworm第一节概论

线虫(nematode)属线形动物门,种类多,极大多数营自生生活。寄生人体并危害人类较严重的线虫约有10余种。重要的有蛔虫、钩虫、丝虫、旋毛虫等。一、形态

外形与大小:多呈圆柱形或线状,左右对称,体表光滑或具有清晰横纹,不分节,头部较钝圆。雌雄异体,雄小雌大。大小1mm~1m。内部结构:成虫体壁与原体腔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排泄系统

虫卵外形:一般为椭圆形颜色:黄色、黄棕色或无色卵盖:无卵壳:外层:很薄,卵黄膜或受精膜,加固虫卵中层:较厚,壳质层,主要组分,抵抗压力内层:薄,脂层或蛔甙层,调节渗透压二、生活史

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线虫生活史类型可根据有无中间宿主分为两型:

直接发育型:无中间宿主,多数肠道线虫间接发育型:需中间宿主,多数组织线虫幼虫在发育中最显著的特征是蜕皮。三、致病性幼虫:侵入人体后移行过程所致的宿主损害。特别是当线虫幼虫移行过程中,可异位寄生于脑、眼、脊髓、骨骼肌、心肌、肾等组织器官中,导致人体出现严重的异位损伤。

成虫:在人体寄生过程中对宿主造成的机械性损伤、化学性刺激以及超敏反应等病理损害。第二节似蚓蛔线虫简称蛔虫,是人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成虫寄生于小肠,能引起蛔虫病(Ascariasis)。Ascarislumbricoides成虫(小肠)受精卵潮湿、荫蔽、氧气充足和温度适宜2周发育卵内幼虫一周发育,蜕皮I感染期虫卵小肠幼虫静脉或淋巴管右心

肺泡

蜕皮II、III四期幼虫小肠内,蜕皮IV二、生活史感染期虫卵→雌虫产卵60~75天成虫寿命1年类型:直接型——土源性蠕虫感染阶段:感染期虫卵感染方式:经口——误食或误饮被感染期虫卵污染的食物、蔬菜或水源生活史小结三、致病性幼虫、成虫;机械性损伤、夺取营养和变态反应。1.幼虫

侵入肠粘膜,经肝、肺移行的发育、蜕皮过程中,可引起组织损伤释放免疫原性物质→局部和全身的变态反应,其中以肺部病变更为明显→引起蛔虫性肺炎和蛔虫性哮喘严重感染者,幼虫还可侵入甲状腺、脾、脑、肾等器官组织,引起异位损害2.成虫

蛔虫对人体的致病作用主要由成虫引起,有以下表现:损伤肠粘膜唇齿机械作用和代谢产物化学刺激损伤肠粘膜-肠蛔虫病。夺取营养掠夺宿主营养,损伤肠粘膜,造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障碍。引起变态反应使宿主出现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常见的并发症:与钻孔习性有关。胆道蛔虫症(最常见)肝蛔虫病蛔虫性阑尾炎蛔虫性胰腺炎蛔虫性肠梗阻四、实验诊断病原学诊断:

查获虫卵、成虫或幼虫是确诊的依据

直接涂片法浓聚法虫体鉴定试验驱虫第三节毛首鞭形线虫

毛首鞭形线虫简称鞭虫,是人体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成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盲肠,可引起鞭虫病(Trichuriasis)。

Trichuristrichiura

寄生部位:人体盲肠内寄生方式:虫体纤细的前端钻入肠粘膜感染阶段:感染期虫卵感染方式:经口食入感染期虫卵至成虫成熟产卵:l~3个月

宿主:人是唯一终宿主

寿命:存活3~5年二、生活史三、致病肠壁粘膜组织充血、水肿、出血或溃疡等慢性炎症反应。少数患者细胞增生→肠壁组织明显增厚,以及在炎症基础上形成肉芽肿等病变。鞭虫以组织液和血液为食,重度感染者可致慢性失血。四、实验诊断

鞭虫病的诊断以检获虫卵为依据,可采用直接涂片法、浓聚法等。第四节蠕形住肠线虫

蠕形住肠线虫又称蛲虫(Pinworm),呈世界性分布,儿童感染较为普遍,可以引起蛲虫病(enterobiasis)。Enterobiusvermicularis二、生活史(与蛔虫比较)蛔虫蛲虫寄生部位小肠盲肠产卵部位小肠内肛周体外发育三周六小时感染阶段感染性虫卵感染性虫卵感染方式经口食入经口、吸入、逆行体内移行+-从感染→产卵60~75天2~6周寿命1年<2个月主要症状:产卵活动所引起的肛门及会阴部皮肤瘙痒及继发性炎症。异位寄生:阑尾炎、泌尿生殖系统和盆腔炎。三、致病性四、病原学诊断

从肛周查到虫卵或成虫是确诊蛲虫感染或蛲虫病的依据——透明胶纸法。

五、流行蛲虫感染的特点:城市高于农村,儿童高于成人,集居的儿童高于散居的儿童;病人和带虫者是本病的传染源;感染方式主要是通过肛门-手-口的直接感染,也可通过人群的间接接触或吸入而感染;极少数情况下可逆行感染;儿童的不良生活习惯,接触被虫卵污染的衣物及生活在污染的环境中是造成相互感染和自身感染的原因。

第五节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Ancylostoma

duodenaleandNecator

americanus

钩虫(hookworm)是钩口科线虫的统称,在消化道线虫的危害性最严重。两属,主要有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美洲板口线虫;锡兰钩口线虫偶然寄生人体;犬钩口线虫和巴西钩口线虫的感染期幼虫可侵入人体,引起幼虫移行症。

成虫虫卵I期杆状蚴出壳II期杆状蚴丝状蚴

外界,温暖,潮湿,阴蔽,氧气充足蜕皮I48h内5-6d蜕皮II(感染期蚴)趋温皮肤,皮下组织,小静脉,小淋巴管,右心,肺毛细血管,肺泡,咽,食管,小肠感染后第3-4d,蜕皮III,形成口囊,再经3-4w,蜕皮IV成虫24h内二、生活史经皮肤感染;经口感染,丝状蚴直接进入消化道而未被胃酸杀灭,在小肠内发育成熟;丝状蚴粘附于口腔或食管粘膜上,由此侵入血管或淋巴管,到达肠腔发育为成虫;通过胎盘和母乳使胎儿感染;某些动物如猪、犬、虎、狮、兔、小牛、小羊可作为十二指肠钩虫的转续宿主,推测生食或半生食受感染的动物肉也可能感染钩虫;迁延移行:十二指肠钩虫(最长253天)。感染阶段:丝状蚴(感染期蚴)

感染方式:

生活史小结钩虫与蛔虫的生活史比较钩虫蛔虫寄生部位小肠上段小肠寄生方式固着游离产卵部位及数量小肠,A.d:10000~30000;

N.a:5000~10000小肠,240000/日体外发育卵→杆状蚴(24h)→丝状蚴(5~7天)卵→感染性卵(3周)感染阶段丝状蚴感染性卵感染方式经皮、黏膜、口及胎盘经口从感染至产卵5~7周60~75天寿命A.d

~5年;N.a

~15年1年三、致病性两种钩虫致病作用基本相似,但十二指肠钩虫较美洲钩虫对人体的危害更大钩虫感染(hookworminfection)钩虫病(hookwormdisease)

钩蚴性皮炎:呼吸道症状:1.幼虫所致病变及症状2.成虫所致病变及症状消化道症状异嗜症贫血消化道出血婴儿钩虫病:贫血原因虫体吸血获取营养;虫体依靠咽管的收缩和舒张不断地吸血及血液从其肠道迅速排出;钩虫吸血时造成受损组织的大量渗血;钩虫头腺分泌的抗凝素抑制血液凝固;不断地更换吸血位置的习性,造成宿主肠壁的广泛损伤;虫体活动、血管的损伤,也可以引起血液的流失。四、实验诊断(病原学检查)

粪便检查

直接涂片法

饱和盐水漂浮法钩蚴培养法第七节旋毛形线虫

旋毛形线虫简称旋毛虫,由其引起的旋毛虫病(Trichinosis)对人类危害很大,重度感染可致人死亡。旋毛虫还可感染多种动物,引发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Trichinellaspiralis囊包幼虫幼虫逸出成虫雌虫

小肠上段,胃液,肠液交配横纹肌肠粘膜内(横纹肌)数h肠粘膜内肠腔24h内幼虫48h内蜕皮4次雄虫(死亡、排出)新生幼虫血液、淋巴其它组织、器官内被杀死囊包幼虫钙化转换宿主二、生活史旋毛虫的成虫和幼虫同寄生于一个宿主体内,无外界发育的阶段,但完成生活史则必须更换宿主。成虫寄生于小肠,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幼虫寄生在横纹肌细胞内。除人以外,许多种哺乳动物可作为本虫的宿主,如猪、犬、鼠、猫及熊、野猪、狼、狐等家畜和野生动物。生活史要点:生食或半生食受感染的猪肉或猎获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是人类感染的主要方式。腌肉、酸肉、腊肠、香肠、“涮火锅”、“生拌牛肉”、“凉拌狗肉”。猪的感染主要因吞食含有旋毛虫囊包幼虫的肉屑和鼠类。鼠及其他野生动物则是通过相互残食或因吃了含有活幼虫的动物尸体而感染。感染方式:对应生活史的时间段:自幼虫在小肠由囊包脱出至发育为成虫的阶段。病变及机制:幼虫和成虫侵害肠黏膜,尤其是成虫以肠绒毛为食,可引起肠道广泛性炎症,主要病变位于十二指肠和空肠。局部组织充血、水肿、出血,甚至形成浅表溃疡。临床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症状,同时伴有厌食、乏力、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病程一周左右自退。

旋毛虫的致病过程及临床表现可分为三期:1.侵入期(肠型期,第1周)三、致病性对应生活史的时间段:新生幼虫随淋巴、血循环移行至全身各器官及侵入横纹肌内发育的阶段。机制:引起炎症及超敏反应。临床表现:见教材的主要症状。2.幼虫移行期(肌型期,第2~3周)对应生活史的时间段:由于幼虫的刺激,导致宿主肌组织由损伤到修复,促使囊包形成。随着囊包逐渐形成,肌组织的急性炎症消失,患者的全身症状日渐减轻,但肌痛症状仍可持续数月。重症患者可呈恶病质或毒血症、心肌炎,亦可因并发肺炎、脑炎等而死亡。

3.囊包形成期(恢复期,第4~16周)

四、诊断活检法:自患者腓肠肌或肱二头肌取样,压片或切片镜检幼虫;吃剩的肉,经压片或切片镜检幼虫。免疫诊断:ELISA敏感性最高,假阳性;Westernblot确认。第八节班氏吴策线虫

和马来布鲁线虫WuchereriabancroftiandBrugiamalayi

丝虫(filaria)是由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在淋巴系统及组织内寄生的一类线虫。在蚊体内——只发育不增殖在人体内——感染期幼虫进入人体后的移行途径尚未完全清楚两种丝虫成虫寄生部位不同两种丝虫成虫均有异位寄生;人是班氏丝虫唯一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