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建兰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建兰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建兰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建兰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建兰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建兰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物质中,暂时未列入北京市空气质量播报的气体是A.二氧化硫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二氧化氮2.下列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加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后的石蕊溶液: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的热C.甲烷燃烧:无色气体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D.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中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3.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对物质构成的认识B.对物质鉴别的认识①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②物质CO2、O2、MnO2中都含有氧分子①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振荡②硫粉和木炭:观察颜色C.对先后顺序的认识D.对概念的认识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用双手紧握容器外壁,再将导管插入水中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后熄灭酒精灯①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②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A.A B.B C.C D.D4.如图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不同B.原子的排列方式改变,则构成的物质种类改变C.金刚石、石墨和C60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D.在特定的条件下,石墨既可转化为金剛石,也可转化为C605.下表物质中含有少量杂质,其中除杂方法正确的是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CaCl2溶液HCl加入过量氧化钙固体BCO2O2通过灼热的铜网CNaOHNa2CO3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DCuOCu加足量稀盐酸,充分搅拌后再过滤A.A B.B C.C D.D6.2018年10月,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福州大学化学学院合作发展了一种固态Z-机制复合光催化剂,在可见光下将二氧化碳和水高效转化为甲烷,实现了太阳能人工光合成燃料过程,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共有两种氧化物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Z-机制复合光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不变D.这个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试剂操作方法A锰酸钾高锰酸钾无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B氧化铜碳无在空气中充分灼烧C氯化钠溶液碳酸钠适量稀盐酸滴加稀盐酸至刚好没有气泡出现D氢气水蒸气浓硫酸通过盛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干燥A.A B.B C.C D.D8.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氧气浓度不同B.凉开水不能养金鱼——凉开水中没有氧元素C.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9.苯(化学式C6H6)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关苯的说法正确的是()A.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gB.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C.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苯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10.下列应用和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A.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4P+5O22P2O5化合反应B.用氧化碳冶炼铁2CO+Fe2O3=2Fe+3CO2还原反应C.硫酸制取二氧化碳CaCO3+H2SO4=H2O+CO2+CaSO4氧化反应D.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2H2O22H2O+O2分解反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物质分类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法。根据概念的范围大小,不同类物质间存在有一定的关系。(1)将图示填写完整,使其符合相应关系: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2)现有下列物质①液态空气②二氧化硫③铜④氯酸钾⑤液氧,按要求填空(填序号)。A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B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C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D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E含有氧分子的是____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小明同学为了除去河水中的不溶性杂质,采用如图所示装置。(1)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____;该仪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2)如果按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除了缺仪器外;其中的错误还有____________(3)若多次过滤之后,滤液仍然浑浊,出现浑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若干问题进行如下探究。(1)(问题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料的选择在KClO3、H2O、H2O2、NaCl这些物质中寻找制取氧气的原料,肯定不能作为分解反应原料的物质是________,说出你的判断依据________。(2)(问题二):设计实验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可能用到的装置: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_____(填字母);反应前后,二氧化猛的作用是________。(4)为了得到稳定的气流,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应选择________(填字母)组合成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该反向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5)若用上述原理制取氧气并用C装置来收集时,若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说明集气瓶内的氧气已收集满,接下来的操作是(请选择正确的操作及顺序,填编号)________,正放在桌面上。a.盖上玻璃片b.将导管移出c.将集气瓶移出水面(6)实验室取15克氯酸钾和5克二氧化锰混合制备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5.2克,则①产生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克。②参加反应的的氯酸钾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14.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工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质。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1)如图一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①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②检验b试管中气体的操作方法和现象是_____。(2)如图二分别是水蒸气液化,水通电分解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变化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图③表示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②从微观角度解释图①、图②的本质区别是_____;③由图②、图③可得到: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_____,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_____。(3)“生命吸管”可直接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主要处理步骤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相似,如图三所示:(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作用是去除重金属离子、软化水质)①“生命吸管”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填字母,下同),超滤膜的作用是_____A.去除有害菌和部分病毒B.吸附杂质C.除去较大的不溶性杂质②若无生命吸管,取用河水时,要降低水的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生活中常采取_____方法。③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填序号)。A.严格监管化肥和农药的使用B.积极探索污水处理的新技术C.不间断地放水洗衣服D.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化学式)就会患坏血病,哥伦布探险时的许多船员就因此而死亡,如图所示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请你回答:维生素C(白色)化学式:每片,含一日**次,每次2片,饭后服用若发黄请勿食用!(1)“”中含有________种元素;(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16.我国从1994年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以防治碘缺乏病的发生,各地将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由原来每千克食盐含碘40mg下调至25mg。(1)碘酸钾中钾元素、碘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2)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留至0.1%或用分数表示)(3)请为某企业计算:加碘食盐每袋(500g)应比调整前少加碘酸钾___________毫克。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在空气的检测中的有害物质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故选C.考点:环境保护2、A【解题分析】A、加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后的石蕊溶液,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叙述正确;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叙述错误;C、甲烷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叙述错误;D、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叙述错误。故选A。点睛:在描述化学反应现象时,不能描述实验结论,一般不出现生成物的名称。3、B【解题分析】

A、①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正确;②由化学式可知这三种物质都含有氧原子或说这三种物质都含有氧元素,错误;B、①肥皂水在硬水中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多,可以鉴别;②硫粉是黄色,木炭是黑色,可以根据颜色来鉴别,正确;C、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插入水中,再用双手紧握容器外壁,否则现象不明显;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错误;D、①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还可能由原子、离子构成,错误;②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比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是混合物,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4、A【解题分析】

A、金刚石、石墨和C60均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均由碳元素组成,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B、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原子的排列方式改变,则构成的物质种类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C、碳单质具有可燃性,金刚石、石墨和C60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均为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

D、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在特定的条件下,石墨既可转化为金刚石,也可转化为C60,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5、B【解题分析】

A、HCl能与氧化钙固体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过量的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二氧化碳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Na2CO3和NaOH均能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CuO能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不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6、A【解题分析】

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的方程式为:CO2+2H2OCH4+2O2。【题目详解】A、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图中共有CO2、H2O两种氧化物,故A正确;B、该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都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B错误;C、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C错误;D、这个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原子没有发生改变,故D错误。故选A。7、A【解题分析】

A、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碳在空气中充分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碳酸钠能与适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滴加稀盐酸至刚好没有气泡出现,说明碳酸钠被恰好反应完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把杂质除去,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A。8、B【解题分析】

A.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是因为氧气浓度不同,此选项正确;B.凉开水不能养金鱼——凉开水中没有氧气,此选项错误;C.水和双氧水由不同种分子构成,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此选项正确;D.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此选项正确。故选B。9、C【解题分析】

A、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A错误;B、苯是由苯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1个苯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故B错误;C、由苯的化学式(C6H6)可知,其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6)=12:1,可见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C正确;D、由苯的化学式(C6H6)可知,其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6)=12:1,故D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在比较同一物质中各元素质量分数大小时,不一定将每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完全计算出来,可利用各元素的质量比进行比较,既快捷又准确。10、D【解题分析】A、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化学方程式为:2HgO2Hg+O2,属于分解反应,故错误;B、用氧化碳冶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3CO+2Fe2O34Fe+3CO2,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错误;C、硫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H2SO4=H2O+CO2+CaSO4,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错误;D、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属于分解反应,故正确;故选:D。点睛:区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必须掌握它们的特点,分解反应:一变多,化合反应:多变一,置换反应:A+BC=B+AC;复分解反应:AB+CD=AD+CB;是考试的热点。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纯净物氧化物(合理即可)①③⑤②④②①⑤【解题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分别判断,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化合物包含酸、碱、盐、氧化物等,上面两图圆圈的A代表纯净物,B代表酸、碱、盐、氧化物,使其符合相应关系。(2)①液态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是混合物,存在氧分子;②二氧化硫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化合物中的氧化物;③铜是由铜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④氯酸钾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⑤液氧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存在氧分子。所以:A属于混合物的是①;B属于单质的是③⑤;C属于化合物的是②④;D属于氧化物的是②;E含有氧分子的是①⑤。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滤纸破损或滤液高于滤纸边缘或仪器不干净(合理即可)【解题分析】

(1)据图可以知道,缺少的仪器是玻璃棒,起到了引流的作用;(2)如果按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其中的错误有: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3)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滤纸破损或滤液高于滤纸边缘或仪器不干净等。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NaCl;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NaCl中不含氧元素,所以不能用来制取氧气集气瓶AFC;催化作用,加快反应速率BH;2H2O22H2O+O2↑;分解反应bac4.8;0.1mol【解题分析】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料的选择在KClO3、H2O、H2O2、NaCl这些物质中寻找制取氧气的原料,肯定不能作为分解反应原料的物质是NaCl,因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NaCl不含氧元素,所以不能用来制取氧气;(2)据图可知仪器①是集气瓶;(3)如果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4)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O2↑,此反应属于分解反应;(5)若用上述原理制取氧气并用C装置来收集时,若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说明集气瓶内的氧气已收集满,接下来的操作是:将导管移出、将集气瓶移出水面、盖上玻璃片;(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氧气的质量=15g+5g-15.2g=4.8g,生成的氧气的物质的量==0.15mol;设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物质的量是x;2KClO32KCl+3O2↑2mol

3mol

x

0.15mol

x=0.1mol;答: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物质的量是0.1mol。14、氢气2H2O2H2↑+O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能复燃,证明收集的气体是氧气H2+Cl22HCl水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数目BA煮沸CD【解题分析】

(1)由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可知:①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电源的负极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H2↑+O2↑。②试管中气体是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b试管中气体的操作方法和现象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能复燃,证明收集的气体是氧气。(2)①图③表示的反应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了氯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②从微观角度微粒的变化可知,图①、图②的本质区别是: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③由图②、图③可得到: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原子,可能发生改变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