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原种制种技术_第1页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原种制种技术_第2页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原种制种技术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原种制种技术

宁夏西吉县具有良好的种植甘薯自然条件。它是一家理想的甘薯脱毒植物,是甘薯的原料生产基地,被称为甘薯之乡。西吉县海拔高、气候冷凉,7~9月份降水量多和马铃薯需水高峰期相吻合;当地土层深厚、土壤通透性好及富含钾素,适合马铃薯对钾肥需求多的特点。近年来,西吉县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取得了较好的增产增收效果,已成为当地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现就日光温室架盘式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制种技术介绍如下:1u3000蒸馏杀菌将大棚所有的通风口关闭扣严,按每立方米10∶7的比例用40%甲醛液与化学纯晶体高锰酸钾反应产生大量的烟雾熏蒸杀菌,一般在移苗前5天开始熏蒸。首先按大棚体积大小称好高锰酸钾,然后将称好的高锰酸钾倒入盆中,与称量好的40%甲醛溶液在容器中充分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烟雾杀菌(在熏蒸之前日光温室首先是上棚膜的密闭严实,倒掉甲醛后工作人员马上离开,关好缓冲门)。熏蒸杀菌4~5天,打开大棚通风口换气1天后即可移苗。2苗、琼物的制备洗苗前应根据试管苗的长短分成好、中、差三个等级,这样便于后期管理。移栽前将试管苗的封口膜打开,置于温室中炼苗2~3天,用消过毒的镊子夹出幼苗,用手轻轻地(手消毒)拿顺,在15~18℃清水中用手轻轻搓洗根部的琼脂,再在另外2盆相同温度的水中依次涮洗根上及苗上黏结的琼脂,直到根部及苗上不粘琼脂为止。将洗干净的苗整齐地摆放在一次性封口膜上,每块封口膜摆放50~60株,然后轻轻地卷成柱形包好,再在15~18℃的清水盆中整包蘸湿水,然后放在瓷盘中待移栽用。3床架的苗木栽植将消过毒的蛭石铺在离地面0.8m高的床架上,厚度10~15cm为宜,移栽前1天浇透水,第二天用钉耙凿疏松,再将基质用木板刮平。4脱毒苗床或栽植在整理刮平的蛭石上用划线器划线,行距以10cm为最佳,移栽深度为1.5~2cm。用镊子轻轻夹住脱毒苗根部直拉或斜拉,插入蛭石内,脱毒苗地上部留2~3cm为宜。一般定植密度为每平方米260~300株,定植完1个苗床后,轻浇清水,使苗子与蛭石紧密接触。然后搭小拱棚加盖塑料薄膜及遮阳网纱,以保持小拱棚内的温度在25~30℃、湿度在90%左右及防止强光直射,利于脱毒苗生新根快速生长。5幼苗生长期生长情况试管苗移栽7~10天,缓苗结束,应浇清水1次,幼苗开始生长。这时可根据苗情逐渐去掉小拱棚的塑料薄膜及网纱进行炼苗,15天后须要进行肥水浇灌及病虫害防治管理。5.1保湿和保湿方法移栽15~20天须要补充营养,选择在晴天上午9~10时,浇含氮量较高的K5营养液,以2.5~3.0L/m2为宜。特别要注意的是11~14时必须给日光温室搭遮阳网,以防日光直射或棚内形成高温(基础苗生长的最高温度不能超过30℃)产生烧伤幼苗的现象,夜间温度必须保持在12℃以上。之后根据蛭石的湿度(保持蛭石湿润而不积水),3~5天浇水或营养液1次,营养液用量应控制在2.5~3.0L/m2。一般情况下,浇水和浇营养液要交替进行。5.2瞳石单粒/瞳石/1.3款压苗是脱毒苗生产原原种非常重要的环节,采取压苗措施可增加结薯数,每株结薯个数从过去的1.5粒增加到2~3粒,每平方米平均由过去的150~200粒增加到现在的400~450粒。压苗时间一般在下午14时后较好,这时苗的柔软性好,不易压折,蛭石要求较干。苗高10cm左右时压苗最好。压苗时用拇指轻拉压下脱毒苗2~3节,压苗结束后及时浇水1次。待脱毒苗生长15~20天应当及时培2~3cm蛭石,浇K5营养液7~8份1次,待苗快速生长后视苗情浇营养液。6病虫害防治和管理6.1马铃薯早晚疫病的防治马铃薯脱毒基础苗的病害主要是早疫病和晚疫病,在温室内的马铃薯基础苗,经炼苗去掉小拱棚的当天,用70%代森锰锌可分散粒剂800倍液喷雾预防,7~10天用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喷雾,可预防马铃薯早晚疫病,再过7~10天再喷药1次。同时每天要注意检查,如果在温室内发现有1株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病叶,要连株带根移出棚外就地销毁,并用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安泰生)200g/亩,对水30kg喷雾,或用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任选一种均匀喷雾防治。如果病害继续发展,可连续加强防治1~2次,这样,病害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温室内的虫害主要有蚜虫,应以预防为主。在温室外蚜虫发生时每7~10天喷施1次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进行防治。并及时清除架盘下的杂草,达到完全预防蚜虫的目的。6.2生产工具的清洗、消毒工作人员要做到出入时应随手关好缓冲门,工作时要穿工作服,工作前要用来苏儿溶液将手和使用的工具清洗、消毒。温室内的所有的生产工具一律不得随意拿出棚外,严禁棚外杂草、工具随意带入棚内。使用后应该放在棚内,下一次使用前必须用75%乙醇消毒。凡用40目防虫网纱的地方随时注意检查是否有破损,若有破损应及时堵阻漏洞,或者更换,以防蚜虫入侵。7收获和贮藏7.1日光温室按比例采集原种1.当移栽苗开始褪绿变黄时停止生长液和水分供应,茎叶全部枯萎后采收微型种薯(即日光温室原原种70%~80%的粒数重量达到1.5g以上时收获)。7.2龙袋内或其他透气性容器小量包装的样品新收获的原原种含有较高的水分,需要在阴凉干燥的地方摊开晾干,不能在阳光下直晒。晾干的原原种应分级装入尼龙袋内或其他透气容器小量包装(5~7kg),并挂好2个牌子。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