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1)_第1页
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1)_第2页
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1)_第3页
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1)_第4页
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1)

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篇1

活动目标:

1、在幼儿亲自动手洗手帕的基础上,学习舞蹈《洗手帕》。

2、在洗手帕的过程中,启发幼儿体会洗、搓、拧、晒及卷袖子等动作,使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迅速掌握动作要领,大胆用身体动作进行表现,从而发展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自带一块手帕

2、每组一只脸盆及肥皂

3、录音机、磁带,事先欣赏过《洗手帕》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劳动最光荣》进场

2、猜谜语:一个东西四方方,天天带在我身上。

有了鼻涕用它擦,出汗也要去找它。

二、进行部分

1、了解手帕作用

提问:(1)、小手帕有什么作用?

(2)、小手帕脏了怎么办呢?

(3)、谁来洗呢?

小结:小朋友都长大了,在幼儿园是小哥哥、小姐姐了,所以我们要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洗手帕,养成讲卫生、爱劳动的好习惯。

2、动手洗手帕

(1)教师:我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盆水,一块小肥皂,请大家学习洗手帕。

要求:洗手帕以前做什么?(卷袖子)不要把水弄在地上,洗时想想,你是怎样洗手帕的?

(2)幼儿分组洗手帕

重点:在幼儿洗手帕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启发幼儿体会搓、洗、拧、晒等动作。

3、学习舞蹈《洗手帕》

(1)、分解学动作﹡提问:洗手帕以前做什么?(卷袖子)

教师示范:翻手腕动作,幼儿模仿﹡提问:你们怎么洗手帕的?

教师示范:浸水、搓肥皂、洗手帕动作,幼儿模仿重点:学习洗手帕动作﹡提问:手帕洗好了做什么?

教师示范:拧手帕、左看看,右看看、晒起来动作,幼儿模仿

提问:手帕洗的真干净,你们高兴吗?

教师示范,幼儿模仿

(2)、完整听音乐作动作

教师完整示范一遍

幼儿集体学一遍

纠正个别幼儿动作,加强重点动作指导

幼儿完整跳两遍

三、结束部分

复习歌曲《丢手帕》

全体幼儿出活动室做丢手帕的游戏。

活动反思: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得到父母的疼爱,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大人包办代替,自理能力很差。韵律活动《洗手帕》,让孩子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课前与家长联系好,让孩子学习洗手帕,使他们了解洗手帕的过程,同时通过实践初步感受劳动的快乐。开始部分,让孩子们学习日常生活中的模仿动作,如洗、搓、漂等动作。然后,通过老师的示范,把手帕放入水盆中浸湿,打上肥皂轻轻搓,脏的地方用力搓,根据乐曲强弱、快慢,让孩子们尝试用两种不同力度、速度的洗手帕动作来感受乐曲的韵律。

教材中有搓板,不适应现在城市的孩子。孩子们对搓板没有印象,有种空洞的感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改成手洗,再根据音乐的节奏强弱、快慢反映洗手帕的劳动场面。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很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他们懂得音乐又快又重时,应怎样洗手帕;音,乐又慢又轻时,又应怎样洗手帕。在乐曲结尾时的晾手帕又表现出了劳动后的愉快心情。

这节课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更达到了教育教学的目的。

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蒲公英的外形和生长过程,并能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蒲公英。

2、在游戏中能有技能和大胆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1、录音磁带,录音机,课件,场地,字卡(沙、石头、水、树叶、高、矮)

2、四色绒球,让幼儿戴在手腕上。

活动过程:

一、放音乐进场。

二、导入

1、春天到了,春姑娘给我们送来了礼物(拿出盒子),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盒子里面是什么啊?"出自:屈;老、师"请一名幼儿将盒子打开,拿出蒲公英。

三、指导

1、教师请幼儿说出他们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请幼儿上来吹一吹,看看有什么变化?

3、教师引导幼儿看课件(草地上蒲公英在风中摇摆,风吹过来,蒲公英种子飘走```````)看完后请幼儿说一说用动作怎样去表现。

4、放音乐让幼儿自己听音乐用动作表现。

5、教师将有特点的动作提取出来,并带领全体幼儿练习。

四、游戏

1、教师介绍字卡和相对的场景

2、游戏开始

放音乐,一名教师出示不同的字卡,幼儿随音乐用身体来表现蒲公英飞到相应的场景;教师再出示字卡,幼儿``````直到出示完所有的字卡,蒲公英也找到了舒服的家,游戏完。

3、游戏再来一次

以不同颜色自由组合成蒲公英妈妈,游戏重复一次。

4、教师小结

五、活动结束

放关于蒲公英的儿歌,小小蒲公英找到自己的家慢慢长大变成蒲公英妈妈。

活动反思: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以歌唱、表演为中心,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孩子对此活动兴趣相当高,而且对蒲公英形态变化也十分明了,孩子一看便知,音乐的选择也十分符合蒲公英的生长变化,孩子学习起来比较容易。在活动中幼儿可以体验和同伴合作的快乐,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合作对他们来说好像很难,多通过活动培养他们互相合作的精神,有利于他们以后的成长。

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篇3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尝试轮唱。

2、体验歌曲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教学准备:

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一、田鼠弟弟没起床。

1、田鼠弟弟晚上睡得晚,早上起不来,我们怎样帮助他?

2、我们来学唱歌《快起床》,唱给田鼠弟弟听。

二、弟弟,起床吧。

1、教师完整演唱一遍,幼儿轻声跟唱。

2、歌曲里唱了什么?用什么样的歌词劝弟弟起床?

3、朗诵歌词,教师范唱,幼儿跟唱。

4、重点学唱:"钟儿已经敲响"这句。

5、完整演唱歌曲。

三、弟弟,快快起床。

1、田鼠弟弟起床磨磨蹭蹭的。我们来学习轮唱,用轮唱的方法让田鼠弟弟别磨蹭,快起床。

2、教师介绍轮唱的方法:一个声部先开始,结束时重复最后一句。

3、幼儿尝试轮唱。

4、提醒幼儿注意轮唱中的问题,集体练习。

5、学会这首歌,我们就可以唱着这首歌去催别人快起床了。

活动反思:

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演唱歌曲,体验歌曲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从而使小朋友养成早睡早起,不拖拉的好。为上做好准备。

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小乌龟克服疲劳,战胜困难勇敢爬上山坡的意志行为过程。

2、借助音乐,通过练习乌龟爬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移情体验。

活动准备:

山坡的背景、小乌龟、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1、小朋友,你们爬过山坡吗?爬山坡的时候,你们会有什么感觉?

师:对呀,爬山坡的时候会很累,会满头大汗,会腰酸背痛,爬山是一件很艰难的运动。

基本部分:

1、有一只小乌龟,它也很想爬山坡,小小乌龟爬呀,爬呀,突然一阵风吹来,小乌龟抖了抖身子,感觉很冷,这下它会怎么做呢?还有没有其它的感觉。

2、小乌龟不怕水,还是勇敢的往上爬,嗨哟哟,嗨哟哟,爬呀,爬呀,哗……又怎么啦?大雨落在了乌龟的身上,爬山坡就更加困难了!这时候小乌龟又会怎么做呢?它会往上爬吗?

3、小乌龟不怕风,不怕雨,坚持爬到了山坡上,我们给小乌龟鼓鼓掌!(小乌龟,你真勇敢!)你们喜欢小乌龟吗?为什么?

4、小乌龟爬到山上特别高兴,还唱起了歌/(老师清唱一次歌曲)

5、我们也一起来学学爬山坡的过程吧!(幼儿和老师一起跟着音乐做相应的动作两次。)

结束部分:

我们也出去找个山坡来爬好吗?(幼儿听音乐,离开位置到户外)

附歌曲:

1=P2/4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3212|345|4320|3210|

小小乌龟

上山坡

嗨哟哟。

嗨哟哟

小小乌龟

上山坡

嗨哟哟。

嗨哟哟

3212|345|4323|1——║

爬呀爬呀

用力爬

汗水流呀

爬呀爬呀

山坡上文档仅供参考心里

乐悠

文档仅供参考

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篇5

一、目标的活动:

1、凭借小乌龟音乐的经验克服疲劳,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2、学会唱歌,区分节奏的速度,并与身体动作的表现。

二、准备活动:

背景图片,磁带,小乌龟沮丧和快乐的图片,龟胸贴,网站布局。

三、过程的活动:

(A)听音乐儿童玩小乌龟在外地游戏。

1、老师问和孩子们阅读歌曲,节奏攀登。

2、在爬的时候累了,用嘿嘿呦自己加油。

(2)学会唱歌。

1、生产图片背景和小乌龟,剖面了解乌龟在山坡上和山坡的心理过程到来后,情感的变化。

2、一起享受两种音乐的不同节奏,感受不同节奏带来不同的.心理表现,轻拍节奏。

3、Fan唱歌,再次享受。

4、孩子初唱,难度:第一段攀登攀登攀登难攀,节奏缓慢,第二段爬坡爬坡,轻松愉快。

5、再次唱歌,要唱歌词,节奏,唱两种不同的情感。

(C)肢体运动的表现。

1、师:我们一起做一个小乌龟爬山坡的动作吧(在帮助孩子们用不同的表情和动作反映小乌龟的胜利困难之后)。

2、总结:遇到困难学会像一个小乌龟,克服疲劳,勇敢克服它,我可以做!

(D)户外延伸。

在唱歌的同时听音乐,结束。

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篇6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小油花我爱你》,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表达对小油花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歌曲《小油花我爱你》的伴奏音乐。

2.石油制品的教学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引起幼儿兴趣,导入主题。

(1)教师:小朋友们我们生活在大庆,你们了解大庆吗?你们知道大庆的主要矿产是什么吗?石油都有那些用途?

(2)教师: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许多图片,让我们一同看看吧,引导幼儿看教学图片,了解石油的用途。

2.学习歌曲《小油花我爱你》。

(1)欣赏歌曲后,请幼儿说说你都听到了什么,引导幼儿重复歌词。

(2)播放歌曲,幼儿随音乐拍手感受歌曲的节奏,熟悉歌曲的旋律。

(3)学唱歌曲。

(4)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油花我爱你》。

3.给歌曲编动作。

请幼儿自主创编简单的动作,教师从幼儿的动作中整理出集体表演动作。

4.幼儿听音乐完整的表演歌曲。

活动反思:

这堂课的选材很好,幼儿对这首歌曲很喜欢。并且在演唱时,都能加上自己创编的动作。这堂课的不足之处,在准备图谱时,可以直接就使用图片,简谱不用加上。!在打击乐器的使用时,有的幼儿还不知道节奏,在这里时应该再更加的强调一下。并且上课时要更加的关注全体小朋友。

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篇7

一、设计意图

《毛毛虫和蝴蝶》这首歌曲由两段组成。第一段是以缓慢而较低沉的音乐唱出一只自卑、郁闷的毛毛虫的在缓慢爬行的形象。第二段以欢快的音乐表现的是毛毛虫变成蝴蝶之后自由自在飞舞的形象。中班的幼儿基本上都有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来的这一认知体验。通过让幼儿欣赏这首歌曲,从歌曲的节奏和力度变化上,让幼儿感受毛毛虫变成蝴蝶这一过程的情感变化。

二、活动目标

1、能够听辨和说出能够将音乐和故事结合起来,从情感上充分理解音乐。

2、能够听辨音乐前后两段在节奏、力度的不同。

三、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毛毛虫和蝴蝶》的音乐、毛毛虫变成蝴蝶过程的图片、故事

经验准备:

1、知道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来的

2、有初步听辨音乐节奏和力度等基本元素的能力

四、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先给幼儿讲述一个毛毛虫变蝴蝶的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适时得出示相应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音乐欣赏的内容。

(二)欣赏音乐

(1)完整播放一次音乐,让幼儿从整体上感受音乐,并说出各歌曲唱的是什么动物?

(2)播放音乐的第一段,让幼儿听,并说出这段音乐的节奏是缓慢的还是快速的?歌声是欢快的还是低沉的?

(3)再次播放第一段音乐,这次让幼儿说说毛毛虫是怎么了?在做什么呢?它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让幼儿各自说说自己的理由。

(4)播放第二段音乐,让幼儿说说这段音乐的节奏是缓慢的还是快速的?歌声是欢快的还是低沉的?

(5)再次播放第二段音乐,这次让幼儿说说毛毛虫变成蝴蝶之后怎样了?是欢快的还是悲伤的?让幼儿各自说说自己的理由。

(三)律动表演让幼儿跟着音乐进行律动表演,用肢体语言表现毛毛虫悲伤孤独的形象和蝴蝶自由欢快飞舞的形象。有能力的幼儿还可以一边表演一边跟着音乐跟唱歌曲,引导幼儿在唱和表演的过程中注意节奏、力度和感情色彩的变化。

五、活动延伸

以《毛毛虫和蝴蝶》为背景音乐,让幼儿在音乐的情境中根据歌词内容画一幅画。

附:毛毛虫变成蝴蝶的故事:

很久以前,一只蝴蝶将自己卵产在了一棵树上,她看了看自己的孩子便飞走了。许多天后,这颗卵孵化了,周围的动物们都用好奇的眼光看着这个新生儿,便议论了起来"天呀,它长的好难看,太丑了最好让它离我们远点。的确,它长的十分丑陋,身上有好多脚,而且周身布满尖刺,它是一条毛毛虫。小毛虫很伤心,无论走到哪都被别人嘲笑,欺负。小毛虫白天不敢出来,躲在角落里,只有到了晚上才敢出来找食物,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了,小毛虫也逐渐的长大,而且越变越变丑,连鸟儿都不敢吃它。一天,小毛虫在角落里晒太阳,看着天空飞舞着几只漂亮的蝴蝶,心里想:我要是能变成漂亮的蝴蝶那样该多好呀。这时一只蝴蝶发现了它,飞到了它的面前,小毛虫很惊慌,连忙躲了起来,害怕蝴蝶看到自己丑陋的样子。别怕,你看你长得好可爱!蝴蝶对着小毛虫说。小毛虫惊呆了,自己生平第一次被别人夸,它好奇的问蝴蝶:我的样子这么丑陋怎么会是可爱?傻孩子,你以后会变的比我还漂亮,蝴蝶说完便飞走了。毛虫以为是好心的蝴蝶姐姐在安慰自己,便没放在心上。

几天后,小毛虫感觉很累,便吐了一些丝丝,倒吊在树上睡着了,(其实它现在已经变成了蛹,可它自己却还不知道)又过了几天,小毛虫睡醒了,它感觉眼前一片黑暗,只要冲破黑暗,便能重见光明,于是它憋足了劲用力一冲,冲破了蛹壳。阳光好刺眼,它连忙用手挡住了眼睛,这时它发现,自己的手已经不是以前的样子了,而是两对美丽的大翅膀,它可以飞起来了。它快速地飞到水边,看见了自己的倒影,它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自己居然真的是一只美丽的蝴蝶,它高兴的要疯了。原来蝴蝶姐姐没有骗它,自己真是一只蝴蝶。以前嘲笑它的动物,再也不讥讽它了,而是变成了羡慕的眼光。从此这只蝴蝶过上了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

活动反思:

活动内容幼儿非常感兴趣,积极开心地参与活动,各个环节也比较连贯、清晰,但在创编动作环节,幼儿的创编的动作比较少和单一,老师并没及时指导,应该放音乐让幼儿自由创作。

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篇8

活动目标:

1.感受并掌握歌曲中啃苹果的节奏(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能够快乐的演唱。

2.尝试随着节奏用肢体动作创造性地表现苹果被啃的动态。

活动准备:

音乐"毛毛虫啃苹果"、多媒体课件、节奏图谱、贴有苹果的苹果垫4块。

活动过程:

一、导入:毛毛虫来了

1.师:看是谁来了呢?(播放PPT)(幼儿回答毛毛虫)。

2.毛毛虫喜欢吃什么呢?

(播放毛毛虫啃苹果音效,倾听后猜测)(树叶、苹果、香蕉、西瓜等。)3.毛毛虫到底在吃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PPT)4.哇毛毛虫这么喜欢吃苹果。

二、学习毛毛虫啃苹果的节奏。

1.它经常会一口一口啃苹果哦,我们一起来听听。它是怎么啃苹果的?(播放音效)(幼儿回答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出示图谱)(教师讲解图谱:毛毛咬一下、停下来、又咬一下、然后快快的咬了三下。)

2、那我们来一起学学毛毛虫啃苹果吧(练习2次)

3、毛毛虫真淘气,它又开始啃苹果了,来听一听,她这次是怎么啃的呢?(播放音乐)

4、听完喽,毛毛虫这次怎么啃的啊?(幼儿回答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教师出示图谱并讲解图谱:快快的咬了四下,然后嚼一嚼。)

5、淘气的毛毛虫喜欢啃苹果,那我们一下来啃一啃,可是老师的手点哪里,你们就跟着节奏来啃哦!(反复2次)

三、毛毛虫啃苹果

(一)感知学唱游戏歌曲

1.毛毛虫啃了什么样的苹果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播放动画)

2.毛毛虫都啃了什么样的苹果?按幼儿说的出示图片,并唱乐曲。

3.再听一次,是啃了这些苹果吗?

4.分句听辨,出示图谱,感知学唱啃不同的苹果时发出的不同声音节奏。

5.区别啃大小苹果的声音,跟着音乐,和毛毛虫一块啃苹果(快乐地歌唱)。

(二)游戏--毛毛虫啃苹果

1.老师做毛毛虫,幼儿尝试按节奏表现苹果被啃,变成苹果核的动态。

2.请幼儿分组自选苹果变,唱到啃什么苹果,变什么苹果的幼儿就表现被啃动态。(视情况再次游戏。)

四、毛毛虫变蝴蝶

1.毛毛虫吃了这么多苹果,开始休息了。

2.毛毛虫睡了美美的一觉醒来,呀!变成什么啦?毛毛虫变蝴蝶喽!(一起学蝴蝶飞,出活动室)

五、歌曲谱: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情,可爱的毛毛虫是中班孩子们非常熟悉和喜爱的小动物。《毛毛虫啃苹果》是一首一段体的歌曲,其音乐流畅、节奏鲜明,具有动作性和故事性,它以毛毛虫啃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苹果时发出的不同节奏声音为贯穿的主线,蕴含感受节奏不同、声音高低等音乐要素,内容浅显而有趣。本活动意在通过师幼互动,运用形象生动的音乐图谱,以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这首歌的旋律生动活泼、节奏感强,内容浅显生动,是幼儿学习演唱歌曲的好教材。

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分析歌曲的词结构,帮助幼儿初步熟悉创编的方法和形式。

2、引导幼儿由浅入深逐句的进行歌词的创编,激发幼儿的创编兴趣和激情。

教学准备:

课前丰富幼儿的语言和生活经验。

图片三幅、(两只老虎)歌词四句、幼儿人手一份作画工具

过程:

一、引起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很奇怪的画,一起来看看。(出示图一)

2、画上有什么?它们真奇怪,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

3、集体演唱歌曲(两只老虎)提醒幼儿演唱时可幽默一些。

4、(出示歌词),这首歌共有几句歌词?分析歌词结构。

二、激发兴趣,创编教案。

(一)创编第一句歌词

1、除了老虎,还有什么动物是跑的快的?(幼儿自由说说)

2、我们来把这首歌的第一句改成别的跑的快的动物来唱唱吗?(幼儿唱一句,老师唱后面的歌词)肯定幼儿的创编,鼓励幼儿唱和编。

(二)创编歌词第二句

1、想一想,跑得慢的动物有哪些?(提醒幼儿自己说一说,改掉歌词唱一唱。)

2、请幼儿上来唱给大家听。(老师把幼儿创编的歌词用图画下来)

(三)创编第三、四句这首歌很有意思,小朋友想想小动物没有眼睛、没有鼻子会是什么样子的?

鼓励幼儿把三、四两句歌词该掉唱一唱。

(四)进一步深入创编教案

1、老师总结:小朋友象个作词家一样,真能干。在我们的生活中,大自然中许多的东西都可以用来编歌词的。

2、老师师范自己的创编作品(出示图片,边唱一遍)

3、小朋友也可以把自己创编的歌词画下来的。

三、深入创编,绘画表达幼儿想好歌词,可边画边唱。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个游戏,我发现小朋友能达到四肢的锻炼,对《两只老虎》这首儿歌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篇10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歌曲,并能用形体动作表现大胆歌曲。

2、感知音乐的强弱,乐意与老师、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

3、熟悉歌曲的旋律,学唱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

学唱歌曲,感受歌唱游戏的快乐。

活动难点:

能用形体动作大胆表现歌曲。

活动准备:

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理解歌曲、初步感知

1、师:边操作幻灯片边讲述故事

2、老师念儿歌(点击图片)...幼儿跟念

3、哎,这只大灰熊它刚才是怎么发怒的?你们会发怒吗?好,请你们来学学大灰熊,大灰熊发怒的时候,还会从床上怎么样?(站起来)请小朋友学一下。

(二)学唱歌曲,动作表现

1、学唱歌曲

(1)老师请小朋友来扮演大灰熊。我来叫醒你们,大灰熊睡好了。钢琴伴奏唱歌曲..(你们学得真像,把我都吓坏了)

(2)这只大灰熊学得真像,我来请他学大灰熊,谁愿意和我一起去摇醒大灰熊?(大灰熊醒了,它发怒了,它起来东看看,西看看,什么也没看见,就又回去睡觉了。)

我们一起来唱,这样我们就不害怕了!钢琴伴奏唱歌曲

那么我们是什么时候去摇醒大灰熊的啊?(唱到:如果你去摇醒它呀)然后我们就变成什么啊呀?(木头人)

2、肢体表现

(1)(请一半幼儿做大灰熊)小朋友们,大灰熊睡觉了,我们一起出发吧!音乐伴奏唱歌曲

你变成了什么木头人?我是小兔木头人!你呢?

(2)交换。

音乐伴奏这回你变的是什么?真厉害!啊,我有些累了,让我们休息一下。

(三)游戏

1、游戏第一次

听说山那边有一只大灰熊也在睡觉,待会我们一起去叫醒它,我先去看看,它有没有睡着了?瞧,它在睡觉呢!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吗?千万要记住哦,大灰熊醒来了,要变成什么?对了!准备好了吗?来悄悄的跟在我后面吧!音乐伴奏唱歌曲

2、游戏第二次

瞧,大灰熊又睡着了,我们赶快逃回家里去。啊呀,吓死我了。刚才你们有没有摇醒大灰熊呀,可是它好像又睡着了呢!音乐伴奏唱歌曲

(四)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幼儿从动作表演中逐步引导到歌曲演唱中,动作也要逐步变小。及时关注幼儿的学习情况并进行调整。如当幼儿还沉浸在游戏表演而没有按照歌词动作时,教师要及时纠正。最后熊发怒的动作可在念歌词最后一个字“(生)气”时用一个造型定点。还要关注到幼儿动作是否合拍,这点很重要。

交流后,我们于本周又进行了第二次试教。主要流程与第一课时类似:谱图引题--师幼有节奏地念歌词,并表演故事--学习歌曲的演唱--唱出歌曲的强与弱。从整个活动效果来看,进步很明显。首先教师准备充分,不但能熟练地演唱,还用钢琴录了伴奏音乐。环节的递进性明显,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紧紧跟着教师的步伐逐步从动作还原到歌曲演唱,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的目标。当然,也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如幼儿的座位安排要有利于幼儿的活动;图谱的摆放可以按照乐句放成三排;最后的歌曲学习中,动作的表演成分减少得还可以彻底些;教师的范唱要富有感染力和灵气;另外,要加强幼儿对动作节奏性的把握和演唱姿势的要求。

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篇1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跳跃、轻快的歌声演唱歌曲,表现歌曲中活泼欢快的情感。

2、引导幼儿将歌曲中:"哎!已剪好了呀!"处理成领唱。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理发店场景布置、理发师服装、理发店道具若干、音乐图谱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一位教师身穿理发师的服装,手拿推子、剪子来到幼儿面前,吸引幼儿注意,激发幼儿的兴趣。

(1)师:瞧,这儿来了位客人,她是谁呀?

理发师:你们好,你们认识我么?(理发师)师:对,她是一位理发师,你们看她手中拿的什么?(剪刀)剪刀可以发出什么声音?(卡嚓、卡嚓)

(2)幼儿跟教师念节奏XX|XX卡嚓|卡嚓提示语:现在我们来学学小剪刀的声音。

二、教师富有情感、准确清楚地范唱歌曲,幼儿熟悉歌词.

(1)教师清唱一遍歌曲。

提示语:理发店的叔叔阿姨是怎样为别人理发的,请听歌曲"理发店"。

(2)教师出示图谱、跟音乐范唱歌曲。

提示语:理发时除了用剪刀可以发出卡嚓、卡嚓的声音,还有什么可以发出卡嚓、卡嚓的声音?请大家再仔细地听一遍歌曲。

三、教师带领幼儿看图谱练唱,幼儿能唱出歌曲中理发师理发时高兴愉快的情绪。

提示语:小朋友跟我一起来学学理发师吧!

四、用领唱、齐唱的方式演唱.

(1)教师启发幼儿将歌曲中:"哎!已剪好了呀!"一句处理成领唱,其余部分齐唱。

提示语:理发师非常高兴非常愉快的告诉顾客头发已经理好了,多漂亮啊!她就唱到"哎!已剪好了呀!"。这句话我来领唱,其他部分请小朋友唱。

(2)请个别幼儿扮理发师用欢快的声音进行领唱。

五、幼儿集体表演幼儿反坐椅子,跟教师一起学做小小理发师,边唱边表演。

活动反思:

在活动实施中,注重在活动中引用多感官参与,引导幼儿快乐、积极、主动的学习,力求在情绪、体态语言等方面为幼儿创设一种愉快、宽松、民主的活动氛围,使幼儿敢于创新乐于创新,从而培养幼儿大胆探索、独立、自信的个性心理品质。

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篇12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熟悉曲调,初步掌握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唱法。

2、体验做中班小朋友的光荣感。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熟悉曲调。

难点:初步掌握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唱法。

活动准备:

1、与歌词内容相匹配的图标若干,节奏图谱一张,音乐。

2、铃鼓一个。

活动过程:

一、节奏游戏。

1、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我先拍节奏,请你们听一听,然后学一学。

2、请拍的好的小朋友上来用铃鼓拍拍刚才的节奏

3、(出示节奏图谱)请你跟着节奏图谱拍一拍。

二、学唱歌曲。

1、在这个图谱中还藏着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出示歌词图标熟悉歌词。(学念歌词两到三遍)

3、我们一起来听着音乐拍拍节奏(重点练习9—24小节的节奏)

4、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歌吧(学唱两到三遍)(注意唱准附点音符和切分音)

三、增加练习形式,提高唱歌兴趣。

1、讨论:除了全体一起唱,还可以怎样唱?

2、我们一起来轮流唱。

3、我们唱这首歌时,应该是怎样的心情?会有怎样的表情呢?

活动延伸:

利用餐前、散步等环节复习歌曲,唱准歌曲曲调,表达欢快的情绪,体验做中班小朋友的光荣感。

活动反思:

《我是中班的小朋友》这首歌曲比较长,歌词也有较多,对于刚刚升入中班的小朋友们来说,熟悉歌曲,把握歌曲的旋律和曲调,是本次活动的一个重点,另外,歌曲中又有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地方,怎样快速又正确地教幼儿学会演唱歌曲并能注意到这些细节的地方,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所在。为了让幼儿有兴趣地学,并能达到学习的一个有效度,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1、以难点前置的方法来练习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节奏。一般的唱歌的开始,都会安排练声的环节,但有时候也可以变换方式,比如进行节奏训练。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对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节奏有一定的了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在进行节奏练习的时候,我又以小鼓来吸引幼儿,使孩子们不至于感到太单调。小小的不足是,在这个环节中,我花费的时间有点长了,整个活动的分配就不够合理,这是以后在活动中要注意的。

2、以利用标志图的方法来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歌曲较长,孩子们容易忘记歌词,所以在活动前我就设计好了简单的标志图来代表歌词。在让幼儿完整倾听歌曲一遍以后,我便提问幼儿听到了什么,幼儿的回答并不丰富,很多孩子听完以后有点不知所以然,而我提出请小朋友边看标志图边听的时候,他们很快就能记住歌曲里唱到了什么,然后再在钢琴伴奏下练习念歌词节奏,一定程度上帮助幼儿解决了记忆歌词的难度。活动后,很多孩子们都还兴趣盎然,我想在下次复习演唱等活动中,进一步引导幼儿用动作和表情来表现歌曲,丰富幼儿对这首歌曲情绪的表达,真正体验做一个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篇13

活动准备

激光笔人手一个。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旋律,初步感知4/4拍的音乐节奏,巩固幼儿节拍的稳定性。

2、尝试根据音乐的旋律创编肢体动作,并将身体动作转换成用道具操作动作来演绎音乐节奏、句子和情绪。

3、在音乐游戏中大胆的表现自我、展示自我。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5、熟悉歌曲的旋律,学唱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活动过程

1、熟悉环境,问好。

11551665-144331221-11客人老师你好啊~小朋友呀你好啊~

2、观看"星星"表演一一完整欣赏音乐

(1)故事:小星星特别想变成流星,星星妈妈说:要有本领才行呀,第一天,要会眨眼睛,第二天,跳4个圈圈舞哟,第三天,流了好多的汗要洗洗澡,变得香香的,第四天变成流星,我们一起看看星星妈妈是怎样变成流星的。

(2)教师随着音乐用手电筒往墙壁打光,幼儿整体欣赏音乐。

提问:星星妈妈是怎样变成流星的?

3、幼儿肢体演绎故事一一熟悉故事情节,分段感受音乐(音乐声音小点一一背景音乐)。

导语:来,我们一起帮帮小星星学本领。

A、眨眼睛:

导语:首先我们要教给小星星眨眼睛,你的小手能变成大眼睛吗?你会怎样眨?

B、跳圈圈舞:

导语:哇,小眼睛变亮了,我们来圈圈舞,你会怎样跳圈圈舞?(音乐圈圈舞)

C、洗澡:

哦一一流汗了,我们洗洗澡。(音乐洗澡)

D流星:听(音乐流星)一一流星。

4、幼儿和教师律动表演《小星星》一一完整演绎音乐。

导语:小朋友们好棒哟,学会了小星星的本领,小星星邀请我们一起舞蹈来。

放音乐《小星星》教师随着音乐用魔法棒在图谱上演示,幼儿整体欣赏音乐。

5、星星游戏之舞一一幼儿操作魔法棒分段熟悉旋律。

(1)导语:刚才,你们都变成了好美的流星,我许了个愿望,给每人一个神奇的礼物。

(出示魔法棒)(2)教师给每名幼儿发一个魔法棒,幼儿操作魔法棒表演星星之舞。

①学习使用魔法棒。你会变出小星星吗?

②随音乐《小星星变奏曲》,教师幼儿用魔法棒演绎星星之舞。

③流星宝宝离开活动室。

课后反思:

小星星这个活动一开始以故事的形式导入孩子们很喜欢,接下来节奏练习,以及加上奥尔夫乐器合作表演孩子们都表现的很好,唯一觉得整堂课缺乏的是孩子们自主的东西比较少,好像都是老师想了很多方法让孩子学,孩子也很认真的学会,但是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表现就少了,所以,觉得以后音乐课中要更加注重孩子自主性。

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篇14

一、设计意图:

《小兔和狼》是一首富有故事性的歌曲,二拍子,旋律简洁流畅、活泼有趣。特别是趣味故事性的歌词,形象生动,便于幼儿记忆。还有幼儿熟悉喜欢的小兔子,都是他们很感兴趣的,也有助于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最后大灰狼的出现,更是在游戏时把活动气氛推向一个新的高潮,让幼儿在玩玩乐乐中学习,体验快乐,因此设计了这一音乐活动。

二、活动目标:

1、通过玩游戏,熟悉乐曲旋律,演唱歌曲《小兔和狼》。

2、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创编不同的造型。

3、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乐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