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某地高一历史必修二期中考试试题_第1页
全国某地高一历史必修二期中考试试题_第2页
全国某地高一历史必修二期中考试试题_第3页
全国某地高一历史必修二期中考试试题_第4页
全国某地高一历史必修二期中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5中期中考试试卷高一历史第3页共7页广州市第65中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客观题70分,第II卷主观题30分。第I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5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优良传统。下列各项中,能体现这一传统的有:=1\*GB3①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政策=2\*GB3②汉朝赵过推广耦犁=3\*GB3③宋真宗初年从越南引进高产的占城稻=4\*GB3④“苗出垅则深锄,锄不厌数,周而复始”A.=1\*GB3①=2\*GB3②=3\*GB3③ B.=2\*GB3②=3\*GB3③=4\*GB3④C.=1\*GB3①=4\*GB3④ D.=1\*GB3①=2\*GB3②=3\*GB3③=4\*GB3④2.“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C.古代妇女的地位提高D.商品经济的发达3.在我国古代手工业几种类型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A.官营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工场手工业4.中国古代的陶瓷制作技术不断进步,以下我国瓷器品种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1\*GB3①珐琅彩=2\*GB3②五彩瓷=3\*GB3③青花瓷=4\*GB3④白瓷=5\*GB3⑤青瓷A.=1\*GB3①=2\*GB3②=3\*GB3③=4\*GB3④=5\*GB3⑤B.=5\*GB3⑤=4\*GB3④=3\*GB3③=2\*GB3②=1\*GB3①C.=5\*GB3⑤=3\*GB3③=4\*GB3④=1\*GB3①=2\*GB3②D.=5\*GB3⑤=2\*GB3②=3\*GB3③=4\*GB3④=1\*GB3①5.明代以前,中国商人的经营活动多是单个的、分散的,没有出现具有特色的商人群体,是有“商”而无“帮”的。明清商帮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小农经济的发展C.对外贸易的活跃 D.商人地位的提高6.某课题组在探究“古代商业发展”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错误的是:A.汉代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且有专职官员管理B.唐代“市”中出现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柜坊C.宋代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D.隋唐时期开始打破市坊界限,市分散在城中7.明清实行禁海政策,长期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是A.“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不需要与外国交流B.造船技术落后,不适应远洋航海C.清政府害怕外国人支持汉人进行反清斗争D.是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产物8.乾隆四十年(1775年),两江总督高晋两次到松江府一带巡视后秉奏说:“以现在各厅州县农田计之,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上述材料反映了A.资本主义萌芽在松江府一带出现 B.松江府土地兼并现象严重C.松江地区农业商品化的发展 D.重本抑末政策有所松弛9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根本上是因为A.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B.统治者“不抑兼并”C.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10.某史学家说,新航路开辟后所形成的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着全球的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所言的“全球分裂”是指A.欧美与亚非拉国家贫富差距扩大

B.西班牙、葡萄牙争夺殖民霸权A.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所有权B.人民公社制的推行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32.1992年中共十四大后,“下海创市场”成为人们日常话题的重要内容。这与中共十四大内容直接相关的是A.开始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决定设立深圳、珠海、厦门为经济特区33.1962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了A.中央已经纠正了“左”倾的指导思想B.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调整”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D.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34.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增强企业活力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发展非公经济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5.下列某城市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这个城市又是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该城市是A.上海 B.厦门 C.广州 D.汕头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3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事情总是发展的。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再过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进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1956年11月)材料二:年份工业总产值(亿元)比上年国家财政总收入(亿元)比上年19662534+17.3%558.7+24.4%19672104.5近-10%419.4-25%19682015.3-4.2%361.3-13.9%材料三:“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来,所以,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得太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材料四: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摘自《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材料五:“中国全面推进改革开放,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2001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1980年的7.4倍,年均增长9.5%,农村两亿两千万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江泽民在乔治·布什总统图书馆的演讲(2002年10月24日)请回答:(1)材料一中,毛泽东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6年底我国发生了哪些根本性的变化?(2分)(2)结合材料二,你怎样理解材料三中所说的“几次波折”?(2分)(3)据所学知识,材料四中所说的率先“尝试”变革主要针对的是什么?(2分)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2分)(4)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2分)37.(1)15、16世纪,世界开始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整体。这一时期哪些重大活动促进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2分)

(2)19世纪后期至20

世纪初期,世界联系的密切程度明显加深,其原因和主要表现是什么?

(2分)

【材料】

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称,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调节着经济活动,并由此推动整个社会财富的增加。

(3)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思想?(1分)它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2分)38.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电影《天仙配》歌词材料二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材料三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材料四: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康有为(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生产怎样的一种基本模式?(1分)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基本模式的特点。(2分)(2)材料二反映了是怎样看待商业和农业关系的?(2分)这一思想对后来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影响?(2分)(3)材料三反映了明清时期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1分)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2分)(4)材料四中“新经济的萌芽”指什么?(1分)导致这一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高一历史答案与评分标准123456789101112131415BACBADDCDAAAADC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DCCBBBDCDCCCCDB3132333435DCCAB36(1)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经济公有制基本建立,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五”计划的实施,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文化大革命”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大到经济领域,使国民经济遭受重大损失。上述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党内“左”倾错误的发展,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3)首先“尝试”变革的是安徽、四川。主要针对的是当时“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4)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37(1)新航路的开辟和葡萄牙、西班牙等国进行的殖民扩张。(2分)(2)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1分)表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分)(3)思想:自由主义(或自由放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