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发展历程_第1页
高等教育发展历程_第2页
高等教育发展历程_第3页
高等教育发展历程_第4页
高等教育发展历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等教育学

第一章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一、何谓高等教育?何谓大学?

1、高等教育,中等教育以上程度的各种专业教育及少数高等教育机构设置的一般教育课程计划所提供的教育。

——《教育大辞典》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62年的一次会议上提出如下定义:

高等教育是由大学、文理学院、理工学院、师范学院等机构实施的各种类型的教育。

(1)基本的入学条件是受完中等教育;(2)通常入学年龄为18岁;

(3)修完课程即授予相应的学位、文凭或高等学习证书。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6年制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对中等以上教育定名为“第三级教育”,即以完成中等教育(第二级教育)或具有同等学力证明为进入本级教育的最低要求。包括由大学、各级各类独立学院、高等专科学校、各种成人教育机构及其他有关机构实施的正规和非正规教育。

上述定义说法各有不同,但都包括三点内容:

(1)受教育者具有中等教育以上程度;

(2)由专门机构实施教育;

(3)修完规定的课程即授予相应的学位、文凭或证书。

大学,是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学校)。

比如经济、生产与工厂,

宗教与寺庙、道观。二、外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一)萌芽时期1、公元前429年,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开始社会教育活动,被称为雅典的第一位教师。其弟子众多,形成许多学派,以柏拉图、色诺芬最为著名。

2、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创办“阿卡的米学园”(Academy),学习算术、几何学、天文、音乐,号称“四艺”。

3、公元前353年,亚里士多德在雅典的阿波罗神庙附近赁屋创办“吕克昂学园”(Lyccum),探讨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等。

(二)初步形成时期:中世纪大学

中世纪指古典文化期(古希腊、古罗马)与古典文化“复兴期”之间的时代,相当于公元五世纪到十五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比帛多首创此词。意即从奴隶社会瓦解到向资本主义过渡为止的时期。在欧洲,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中世纪的界限。

中世纪大学,指12、13世纪出现于欧洲的大学的统称,是现代大学的原型,最初大多为游学青年、年长的学者共同结成的松散团体,后来逐渐在城市固定下来,成为永久性的教育机构。其代表性的有:1231年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医学)得到国王许可1158年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法学)1150年巴黎大学(巴黎圣母院,1180年国王许可)1168年英国牛津大学成立1209年英国剑桥大学成立

中世纪大学的若干特点:1、学科:文科、法科、神科、医科。2、出现了初步的学位制度:学士、硕士、博士。3、教学方法: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记笔记,还采用辩论的方法。4、大学的类型:一种是“学生大学”,如博洛尼亚大学;一种是“教师大学”,如巴黎大学。5、大学管理:主要是自治方式。

第一,中世纪大学是行会性组织。

第二,在中世纪欧洲,没有一个大一统的中央政权,只有遍布各地的城邦公国或王国,类似于我们的春秋战国时期。

第三,当时教会与世俗权力矛盾较大,大学充分利用了这一矛盾。与哪一方面稍有不合,便以迁校相威胁,当地一般会迁就大学的要求。(三)现代大学的完备形态:

柏林大学(1810年)

此前,德国的大学主要有:1386年海德堡大学获特许状1409年莱比锡大学成立1544年柯尼斯堡大学成立1557年耶拿大学成立1694年哈勒大学成立1737年哥廷根大学成立1784年波恩大学成立

柏林大学背景:1806年普法战争,耶拿战役失败。1807年签订《梯尔西特和约》。耶拿、哈勒等大学相继关闭。1807年8月,哈勒大学教师请愿。德皇威廉三世接见:“太好了!国家必须用精神来补偿在物质方面所遭受的损失!”

洪堡作为普鲁士内务部的一位厅长,受命创办柏林大学。

他提出柏林大学的办学原则是:

(1)学术自由;

(2)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统一;

(3)科学统一。

主要措施:

招聘名师,网罗了当时普鲁士的一流教授。唯一的缺憾是没从可廷根大学挖来著名数学家高斯。

柏林大学的特点:

(1)重视学术研究。

教师科研自由,学生学习自由,包括选科选择教师和转学的自由。“习明纳”,高年级学生在教授的指导下,组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被称为“科学研究的苗圃”。

(2)哲学成为大学的重心。(2)哲学成为大学的中心

1810年柏林大学各学部教师构成。

哲学57%神学8%法学8%医学27%

柏林大学的意义:(1)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重要职能。

(2)从此,德国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

意大利(16世纪40年代—17世纪初)

英国(17世纪60年代—18世纪30年代)

法国(18世纪70年代—19世纪30年代)

德国(19世纪初—20世纪20年代)

美国(20世纪20年代—)

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前,42名诺贝尔奖得主中,有14名是德国学者,全部为大学教授,其中8名在柏林大学。

(3)柏林大学成为世界名国大学的学习榜样,尤其对美国产生了巨大影响。1814—1914年,有1万余名美国青年赴德留学。这些人中,不少人成为美国的著名大学校长,直接领导了美国的大学改革。

(四)现代大学的成熟阶段:美国大学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在费城通过《独立宣言》,美国诞生。1636年成立哈佛学院。它是按照英国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的模式开办的。早于国家诞生140年。

美国早期的九所学院:

哈佛学院1636.10.28

威廉玛丽学院1693

耶鲁学院1701

菲列德尔菲亚学院1749(宾夕法尼亚大学)

英皇学院1754(哥伦比亚大学)

普林斯顿学院1746

达特茅斯学院1769

罗德岛学院1765(布郎大学)

王后学院1766(拉特格斯大学)

美国南北战争,又称美国内战(1861.4—1865.4)

南北战争后,美国大学的变化:

(1)选修制的推行。

杰斐逊,弗吉尼亚大学

埃利奥特,哈佛大学

(2)德国大学模式的输入。1814—1914,“高教史上最令人惊异的一百年”。

曾任康奈尔大学、威斯康星大学校长的亚当斯1867—1868在德国学习,引进“习明纳”制度。

威斯康星大学校长巴纳德

密歇根大学校长塔潘、安吉尔

康奈尔大学校长怀特

加州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长吉尔曼

克拉克大学校长霍尔

哈佛大学校长埃利奥特

伊利诺斯大学校长詹姆士

(3)研究生院的兴起187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创办,被称为“设在美国的柏林大学。吉尔曼,“美国第一所真正的大学”。

(4)“赠地学院”“莫利尔法案”1859年、1861年提出,1862年林肯批准。

目前,美国注册的大学超过5000所,本科生1200万人,研究生170多万人。3000多所为我国教育部承认。世界排名前100所大学中,53所为美国大学。全球70%以上的诺奖得主在美国大学工作。美国是世界科学的中心,也是高等教育中心。

三、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一)传说阶段1、传说我国夏、商、周即有了大学。

夏(约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校商(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序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256)庠(xiang)

此时大学并非专门教育机构,而是官学合一、政教不分。西周的大学,也叫“学宫”、“辟雍”、“泮官”。

(二)孔子与私学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落,“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儒、墨、法、纵横等各派纷纷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其中以儒、墨规模较大。

孔子所办私学的既早且盛。“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

1、教学内容方面

(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2)礼、乐、射、御、书、数

(3)《诗》、《书》、《礼》、《乐》、《易》、《春秋》《诗》:“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书》:《尚书》《礼》:《礼记》《乐》:《乐记》,已失传,音乐经典。《易》:《周易》《春秋》,我国现存的最早史书。

2、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学思结合

启发教学,循序渐进

学而时习,知行合一

私学的意义:第一,私学的兴起,打破了过去教育垄断的局面,得以“有教无类”。“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第二,私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教育理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特别是其中的《学记》,都是很有价值的教育著作。第三,在办私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各种流派。

儒家,“为政以德”

法家,“为政以法”

道家,“无为而治”。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三)汉代太学

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公元前124年(元朔五年),设立太学,有博士弟子50人。到成帝时已发展到三千人。东汉中期,曾达到三万人规模。

1、教学内容

“孔子之术,六艺之文”

五经:礼、书、礼、易、春秋。

2、教学方法

一是大班上课。太学有内、外讲堂。

二是高级生教低年级生。

董仲舒上课,弟子“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

“至一师能教千万人,必由高足弟子传授。”

三是注重课外自修。

四是提倡自由研究。

太学的创立,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正式确立。(四)宋代书院

“书院之名起唐玄宗时,……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也。

——袁枚《随园诗话》

真正具有聚徒讲学性质的书院,起源于庐山国学,即自鹿洞书院的前身。书院是我国宋、元、明、清等朝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是我国私学教育在宋朝以后的延续和发展。

宋初的书院主要有:

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

岳麓书院石鼓书院

应天府书院等。

南宋书院发达的主要表现:

第一,书院数量大为增加,规模扩大。

宋代书院共有173所,其中建于北宋的37所,占到21.39%,北宋与南宋书院数量比为2:8。

第二,书院活动内容日益丰富。

一是藏书

二是供祀

三是讲学

(1)书院重视选择名师讲学;

(2)讲学内容、学风具有学派特点;

(3)不同学派可交互相聘,开展讲学,进行论辩;

(4)书院以自学为主,师生共研习、同商量。

第三,书院进一步制度化,订立了比较完备的条规。

朱熹亲自拟定的《白鹿洞书院教条》,成为书院的标准条规,是书院制度化的主要标志。

为学之目: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为学之序: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修身之要: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处事之要: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接物之要: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书院的教学特点:第一,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书院既具教学活动的中心,又是学术研究的胜地。

第二,自由讲学,自由听讲,门户开放,不受限制。“讲会”制度。

淳熙二年(1175年),“鹅湖之会”,朱熹、陆九渊论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第三,学生以自学为主,教师重在启发,诱导,倡导学生个人钻研

第四,尊师爱生,情谊深长。

朱熹读书法:循序渐进熟思精读,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南宋书院勃兴,归结起来,原因主要有:

第一,理学的发展促成了书院的增多。

到南宋,理学获得大发展,他们积极创办书院,阐明自己的学派主旨,争取扩大社会影响,培养自己学派的继承者、传播者。

南宋理学三大派别:

(1)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

(2)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

(3)陈亮、叶适为代表的事功学派

上述人物都是积极创办书院的代表人物。

第二,南宋官学衰落书院勃兴的直接原因。

第三,南宋科举制度的腐败是书院勃兴的重要原因。

书院反对习章句、务文词、求声名、争利禄,而科举制度恰恰专注于此。

第四,佛教的影响激发了南宋书院的勃兴

理学的产生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吸收融会佛教思想的产物。而书院的产生、形成也是以中国传统私学教育为基础,吸收佛教禅林讲学组织形式和讲学方式的结果。

比如,佛教一般有如下特点:

(1)一般在山水幽静之地;

(2)禅林讲学强调诵经和潜思静养;

(3)禅林讲学采用经籍文本、“讲义”、“语录”。

(4)有详密的“清规”。

另外,南宋印刷术的发明对书院勃兴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书院,是我国历史上一种具有重要影响的高等教育形式,它在当时发挥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也对后来留下了许多启示。(1)唐文治、马一浮曾积极兴办书院,培养人才。

(2)梁漱溟曾积极呼吁恢复书院,发扬东方文化。

(3)建国以后,陆平任北大党委书记时,曾提出以办书院的精神办好北大,借鉴书院经验。

(4)许美德等外国学者多次呼吁,书院教育是中国教育的重要传统,值得深入研究、总结。

(五)现代大学的形成

鸦片战争后,中国一步步走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深渊,国势日衰,民不聊生,有志之士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现代大学开始萌芽、涌现。

1895年盛宣怀奏准在天津创设中西学堂(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前身)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设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下设师范院,为我国师范教育之始)。1897年浙江求是书院创办(浙江大学前身)。1898年京师大学堂成立。

1911年清华学堂成立(1928年改大学)。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蔡元培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并亲拟《大学令》。1917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开始北大改革。1919年南开大学成立。1937年“芦沟桥事变”爆发。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成立。1938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成立。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1957年“反右派”运动。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1977年“文革”后恢复高考制度。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

关于现代大学几个问题的讨论:

(1)现代大学在中国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一说是1898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

一说是1928年以清华大学成立为标志(谢泳)---建立了现代学科制度;---建立了清华国学研究院(1925-1929),培养了众多杰出人物;……

(2)中国现代大学的办学经验有哪些?

(3)我国高等教育在二十世纪发展过程中有哪些教训需要汲取?

(4)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5)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趋势如何?

本章建议阅读书目:(1)贺国庆.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8月版;(2)贺国庆.外国教育专题研究文集.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版;(3)王英杰.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2版;(4)藤大春.美国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4月版.(5)程星.细读美国大学(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07年6月第2版;(6)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7月第1版;(7)刘述礼等编.梅贻琦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8)杨东平主编.大学精神.文汇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9)陈平原著.中国大学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10)谢泳等著.逝去的大学.同心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11)谢泳著.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12)金以林著.大学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8月第1版.

高等教育学阅读书目[1][英]约翰·享利·纽曼著,徐辉等译.大学的理想(节本).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2][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著,徐辉等译.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3][美]克拉克·科尔著,陈学飞等译.大学的功用.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4][美]罗伯特·M·赫钦斯著,汪利兵译.美国高等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5][美]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译.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6][美]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2001年12月第1版.[7][美]德里克·博克著,徐小洲等译.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2001年12月第1版.[8][加]约翰·范德格拉夫等编著,王承绪等译.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第2版.[9][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第3版.[10][美]德里克·博克著,乔佳义编译.美国高等教育.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11][英]阿什比著,滕大春、滕大生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6月第1版.参考书目[12][英]怀特海著,徐汝舟译.教育的目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1月第1版.[13][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3月第1版.[14][美]罗伯特·伯恩鲍姆著,别敦荣主译.大学运行模式——大学组织与领导的控制系统.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15][美]乔治·凯勒著,别敦荣主译.大学战略与规划——美国高等教育管理革命.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16][美]迈克尔·D·科恩,詹姆斯·G·马奇著,郝瑜主译.大学校长及其领导艺术——美国大学校长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23]贺国庆著.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24]陈学飞主编.美国日本德国法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年9月第1版.[25]沈红著.美国研究型大学形成与发展.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26]滕大春著.美国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27]徐辉,郑继伟编著.英国教育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7月第1版.(二)[28]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29]刘述礼、黄延复编.梅贻琦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30]曲士培主编.蒋梦麟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31]白吉庵、刘燕云编.胡适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第1版.[32]崔国良编.张伯苓教育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17][美]克拉克·科尔,阿丽安·盖德著,赵炬明译.大学校长的多重生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18][美]德雷克·博克著,侯定凯等译.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19][美]哈瑞·刘易斯著,侯定凯译.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华东师大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20]杨东平编.大学二十讲.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21]王英杰著.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2版.[22]陈学飞著.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参考书目[33]竺可桢著.竺可桢全集(1-4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34]杨东平编.大学精神.文汇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35]周川、黄旭主编.百年之功——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的教育家精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36][加]许美德著,许洁英主译.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2月第1版.[37]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2版.[38]熊明安编著.中国高等教育史.重庆出版社,1983年11月第1版.[39]曲士培著.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40]陈平原著.中国大学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41]陈平原著.大学何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42]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第2版.[43]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2版.[44]任继愈著.老子绎读.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