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与答案A4可打印_第1页
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与答案A4可打印_第2页
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与答案A4可打印_第3页
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与答案A4可打印_第4页
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与答案A4可打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与答案A4可打印

单选题(共50题)1、集体备课时,教师在教学目标设置和内容选择上如存在意见分歧,应首先遵从()。A.教材编排B.课程标准C.名师经验D.教学指导【答案】B2、学生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是()A.学生自评、小组评议、信息反馈、班主任评价B.学生自评、小组评议、班主任评价、信息反馈C.信息反馈、小组评议、班主任评价、学生自评D.信息反馈、小组评议、学生自评、班主任评价【答案】B3、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诞生于()A.德国B.法国C.英国D.美国【答案】B4、根据载体不同,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A.校内课程资源与校外课程资源B.教授化课程资源与学习化课程资源C.条件性课程资源与素材性课程资源D.文字性课程资源与非文字性课程资源【答案】D5、“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便是教育的目的。”这句话体现的教育目的观是()A.个人本位论B.文化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科学本位论【答案】C6、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方式称为()A.常模参照评价B.正式评价C.标准参照评价D.非正式评价【答案】C7、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是()。A.《学记》B.《论语》C.《论演说家的培养》D.《理想国》【答案】A8、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这是()A.分数意义的应用B.一个数乘以分数的应用C.分数除法的应用D.分数加法的应用【答案】A9、教育相对独立形态形成的标志是()A.专业教师的出现B.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C.学校的出现D.社会对教育的需求【答案】C10、小明最近一个周的情绪一直不高,他的班主任王老师为了了解情况去小明家进行家访,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A.创造性B.长期性C.示范性D.劳动空间的广延性【答案】D11、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需要借助于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这种思维形式是()。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动作思维D.语词逻辑思维【答案】A12、赵老师是二甲班的班主任,每次赵老师上课或在场时,学生都规规矩矩,可是等赵老师一走开,班级纪律明显涣散。赵老师的领导方式很可能是()。A.集权型B.民主型C.放任型D.兼有BC两种型【答案】A13、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A.教学为主B.德育为主C.教师为主D.学生为主【答案】A14、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A.成立了班委会B.开展了班级工作C.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答案】C15、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取向决定了其()特点。A.生成性B.开放性C.实践性D.自主性【答案】A16、根据过度学习的研究,如果小学生读4遍后能够完整背诵一首诗,要达到最佳记忆效果,还应背诵()。A.2遍B.4遍C.6遍D.8遍【答案】A17、关于新课改的几大“改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改变“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关联的知识B.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学会合作C.不同功能与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D.课程评价方面在改进教学、促进发展的基础上,加强甄别与选拔的功能【答案】D18、“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所反映的是()。A.正面教育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D.教育影响一致性原则【答案】B19、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是()。A.技术小组B.学科小组C.艺术小组D.体育小组【答案】A20、储存容量大,但是时间较短的记忆属于()。A.短时记忆B.工作记忆C.瞬时记忆D.长时记忆【答案】C21、皮亚杰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标准是()A.主导作用B.人格特征C.种系演化D.认知发展【答案】D22、下列对小学生知觉发展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A.有意性、目的性明显发展B.分析与综合水平提高C.策略性逐渐提高D.能够确定较远的空间距离【答案】D23、当师生、生生之间有一定的了解和信任,班级的组织比较健全时,该班集体的发展属于()。A.组建阶段B.自主活动阶段C.核心形成阶段D.成熟阶段【答案】C24、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的关系。A.普遍与特殊的关系B.抽象和具体的关系C.一般与个别的关系D.具体和抽象的关系【答案】D25、“你要满足你的要求和愿望,你就必须认真地思考,但是为了这个目的,你也必须行动.知和行又是那么紧密地联系着,假如一个停止了,另一个也随之停止。”这句话反映的教学原则是()。A.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C.巩固性原则D.差异性原则【答案】B26、小强考试前紧张,忧心忡忡,考试时无法集中注意力,发挥失常,他的症状属于()。A.考试焦虑症B.考试强迫症C.考试抑郁症D.考试阵发性紧张症【答案】A27、()通常发生在教学过程中。A.形成性评价B.配置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答案】A28、在听报告时,如果报告人的声音突然停止了,马上就会引起听众的注意。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是()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随意注意【答案】B29、儿童多动症高发年龄是()。A.6~8岁B.8~10岁C.10~12岁D.12~14岁【答案】B30、桑代克总结的三条主要的学习规律不包括()。A.准备律B.练习律C.实用律D.效果律【答案】C31、班主任最常用的了解学生的方法是()A.调查法B.观察法C.谈话法D.分析书面材料法【答案】B32、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课堂行为规定了()。A.方向B.范围C.方向和范围D.纪律约束【答案】C33、人的身心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连续的、不可逆的过程。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阶段性B.整体性C.顺序性D.差异性【答案】C3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小学生的记忆品质()A.敏捷性B.持久性C.模糊性D.准备性【答案】C35、李老师为研究近年来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状况,需要收集有关信息,最可靠的信息来源(??)A.教育论文B.教育年鉴C.教育辞书D.教育著作【答案】B36、属于意义识记的行为是()。A.小明通过阅读成语故事记住了大量成语B.小明利用课间时间记住了圆周率小数点后9位数字C.小明采用历史的先后顺序记住了许多历史事件的年月日D.小明通过诵读法记忆并掌握英语单词【答案】A37、妈妈要求小华必须完成作业以后才能看动画片。这种做法符合()。A.负强化原则B.替代强化原则C.自我强化原则D.普雷马克原则【答案】D38、某教师上一堂诗歌欣赏课,学生要求逐字解释,教师就请学生一一解释并加入探讨。但又有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并以参考书为依据。教师激发学生讨论,课代表说:“不同的版本是会有不一致的解释,有分歧是允许的。”这个教学片段体现了教学互动方式的()。A.单向性B.双向性C.多向性D.成员性【答案】C39、相同要素说的提出者是()。A.桑代克B.杜威C.贾德D.班杜拉【答案】A40、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属于()A.实践型课程B.研究型课程C.拓展型课程D.知识型课程【答案】B41、大脑在不同年龄阶段发展的速度不同,出生五至十个月发展最为迅速,五六岁是个显著的加速期。这体现了人的发展具有()。A.连续性B.顺序性C.不均衡性D.差异性【答案】C42、7岁的男孩小石认为空气没有重量,但经过科学演示后他知道自己错了。他现在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从迁移的角度来说,这一理解的变化属于()A.同化性迁移B.顺应性迁移C.一般迁移D.重组性迁移【答案】B43、荀子在《劝学篇》中描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蕴含的教学原则是()A.循环渐进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启发诱导原则D.直观性原则【答案】A44、“一个人要不主动学会些什么,他就一无所获,不堪造就……人们可以提供一个物体或其他什么东西,但是人却不能提供智力。人必须主动掌握、占有和加工智力”。这是()的名言。A.第斯多惠B.洛克C.巴浦洛夫D.布鲁纳【答案】A45、教师用总结性的语言提纲挈领地再现一节课,从而结束课堂教学的方法是()。A.归纳法B.提问法C.比较法D.游戏法【答案】A46、法国文学家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第一时间给他的小学老师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A.复杂性B.延续性C.创造性D.示范性【答案】B47、美国心理学家孟禄认为模仿心理是教育的基础,但模仿心理说抹杀了教育的()。A.遗传性B.自然性C.目的性D.获得性【答案】C48、主张“教育即生活”,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注重“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B.杜威C.凯洛夫D.洛克【答案】B49、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A.有影响B.没有影响C.几乎没有影响D.有实质性影响【答案】A50、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个体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D.社会主义制度【答案】C大题(共10题)一、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有人认为在课堂中,师生保持“零距离接触”,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做教师要求做的事,只要有这种共同活动就是师生互动。问题: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0分)【答案】【答案要点】这种认识是肤浅的,这将使师生互动流于形式。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师生互动旨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不仅要让他们“在思维”,更要让他们“会思维”。认知心理学指出,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时是积极思维的表现。由此可见,师生互动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其实质是教学原则和教学思想的体现。因此,广义地讲,凡是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来完成认识上两个飞跃的各种教学活动和措施都可以看成是师生互动。二、地震中的父与子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变成一片废墟。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楼的左后角,便疾步走到那里。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事,你总会和我在一起!”“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我们这里有l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成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l4个小孩,都活着!快来人!”过路的人赶紧跑过来帮忙。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了。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问题(一):试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问题(二):如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问题(三):设计本文教学重点部分的教学流程,并简要说明理由。【答案】问题(一):本篇课文情节感人,催人泪下,按着事情发展的顺序清楚地记叙了整个事件的过程。全文线索清楚,紧紧围绕着父子都抱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来展开。文中父亲对儿子说的那句话共出现了三次,虽分别出自父子之口,但一次比一次表现了父亲,一个伟大的父亲对儿子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写出了父亲的伟大。另外,在叙事过程中,作者紧紧抓住了父亲的语言、神态、动作及心理活动,生动地刻画出了父亲的形象,作者处理多处语句都采用了感叹句,表现了事态发展的紧张,表现了父子二人焦急、迫切的心情。问题(二):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④认识并会写生字,正确读写、理解重点词语。②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2)过程与方法目标: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2.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问题(三):一、复习引入1.回顾课文内容。2.1994年1月17日凌晨美国洛杉矶西北部发生的这次地震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受伤,25000人无家可归,桥梁坍塌,公路断裂。繁华的城市瞬间变成一片荒原。是父亲的坚定与绝不放弃,在儿子生命遇到突如其来的灾难时,创造出了惊人的奇迹。二、品读体验1.读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说一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2.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包含了几层意思?从哪里可以看出这对父子了不起,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读懂了什么?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的旁边。3.汇报交流:重点引导学生从下面句子中理解和感悟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并带着自己的感受练习朗读。父亲的了不起:(1)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过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指导学生读出坚定的语气)三、小红同学因成绩好而担任班内的学习委员一职,但是她在生活中却比较高傲,不愿意与同学交流,没有什么朋友。所以她在处理一些班级事务时总是四处碰壁,似乎其他同学都在与自己作对,自己布置下去的任务总是无人理会。久而久之,小红每次工作都是应付了事。比如收作业时,如果有同学交不上她也不询问原因,也不做记录,而是直接把收好的作业交给老师。当小红协助老师布置作业时,同学们也嗤之以鼻,对她都很反感。时间久了,面对同学们的爱理不理,小红心里也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高傲的她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太少了,不知该从何入手。(1)假如你是班主任,如何帮助小红与其他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12分)(2)谈一谈如何增加班级的凝聚力。(8分)【答案】(1)材料中小红虽然成绩好,但是不善于与别人交流,老师应该引导小红改变高傲的行为,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首先,应告诉小红要主动对人友好。材料中,小红在生活中比较高傲,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不愿与其他同学交流,导致同学们都不喜欢她。因此要先改掉清高孤傲的行为,认识自己,平等地与别人交往。其次,鼓励小红真诚地与别人交往。材料中,同学们对她的行为嗤之以鼻,对她都很反感,不愿意跟她交朋友是因为小红之前没有真诚地与别人交往,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师可以多给小红与其他同学一起活动、学习、交流的机会。最后,告诉小红要学会欣赏别人,小红在班级没有朋友是因为看不到别人的优点,从而陷入孤独的境地。因此要引导小红善于观察他人的优点。要想融入集体,就应该寻找大家共同的话题,积极参与进去,共同讨论。总之,小红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关键是理解他人的感受,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2)班集体是由若干具有不同特征的学生个体组合而成,由于他们的情感态度、性格特征、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等不同,所以要把这些个性不一的学生组合到一起,并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具体可以采取如下措施:第一,老师应该在师师关系、师生关系以及老师对班集体的关系上做出表率。在师师关系上,班主任老师应该协调好各位老师之间的关系。在师生关系上,要强调平等民主,关爱学生。第二,要有效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明确班集体的奋斗目标是前提。共同目标是通过个体目标的实现而实现的,所以在班集体中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班集体目标,这样可以加大班集体的凝聚力。第三,要有效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是重点。在班级管理中,及时发现和培养好班干部,是管好班级的重要手段。所以,班干部队伍的选拔建设,对班级凝聚力和竞争力的形成也是一个强有力的支持。第四,要有效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组织有特色的班集体活动是动力。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不仅促进了班集体的形成,还密切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这个集体,最终有效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四、一个女生把一个男生写给她的情书交给了班主任。为了严厉教育学生,班主任对这个男生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为了“杀一儆百”,班主任在班会课上公开了情书,导致该男生最终退学。问题:请用德育规律和德育原则对该材料进行分析。【答案】材料中的班主任违背了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的规律,违背了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1)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①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依赖于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任何外界的教育和影响。都必须通过学生思想状态的变化。②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斗争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品德不断发展的过程。③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材料中的班主任只是对写情书的男生严厉批评,没有重视培养他的自我教育能力,没有发挥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这违背了上述德育过程的规律。(2)德育过程要坚持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①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②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教育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尊重热爱学生的态度: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教育者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发展状况出发,提出适度的要求,并坚定不渝地贯彻到底。材料中的班主任在班会上公开学生写的情书,是不尊重、不热爱学生的表现。在德育的过程中,只有把尊重与严格要求学生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五、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为让班会开得成功,我选了一篇课文改写成剧本,准备排演课本剧。第二天,我在班上说了这一想法,很多同学都表示赞同。这时,我听到小雯和同桌小声议论:“老师怎么选这篇课文,又长又不好演。”“你管呢,让你演什么就演什么呗。”“我可不想演。”听到这儿,我的心一沉。下课后,我请小雯来办公室,让她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她说:“老师,我觉得您选的课文不好,而且每次您都是写好了剧本让我们演,能不能让我们自己试一试呢?”她的话让我突然意识到他们长大了,并不希望老师什么都“包办代替”。于是,我把这项任务交给了小雯,她高兴地接受了。接下来,她就忙着和同学选课文,编剧本,做道具……其间还找我做参谋。班会如期召开,课本剧表演非常成功。[问题1][简答题]谈谈本案例在班级管理方面给你的启示。(10分)[问题2][简答题]作为班主任,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10分)【答案】1、案例中的教师在组织学生排演课本剧的过程中,听到了不同的声音,但他认真听取了学生的意见,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尝试自主编排课本剧,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班级管理方面,这位教师的行为给我们如下启示:(1)适度放手。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让学生养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和习惯是教育的目标之一。班主任应当给予学生自主管理的空间,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激励学生。学习上需要激励,班级管理上也同样如此。班主任应当注意经常激励学生,让学生的自信心高涨,荣誉感倍增。这样,班级管理工作开展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3)充分利用班级活动。开展班级活动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最好方法,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方式。在一次次活动中,学生会逐渐成长起来,班级也在活动中逐步凝聚成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4)提高自身的心理素养和组织管理能力,注重反思。班主任应该具有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坚强的意志等心理素养。在组织管理方面,要管得科学,管得民主,管得严格,管得得力,管得有效。此外,班主任要学会理性反思,对自己和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在反思中进步。总之,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注意采用适当的班级管理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构建具有凝聚力的优秀班集体,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素质和知识素养的优秀学生。2、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树立现代学生观。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积极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这意味着学生是不成熟的、正在成长的人。从教育角度讲,这意味着班主任应当注重对学生的教育、指导,使其身心健康地成长。(2)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班主任应当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班主任应将学生当作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班级管理适应学生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班主任切勿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否则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六、材料:杨老师在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导入:同学们,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子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甲猴一块。乙猴见到说:“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乙猴两块。丙猴更贪吃,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了丙猴三块。老师想问问同学们,是不是最贪吃的丙猴分得最多呢?猴王为什么要这么切呢?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你就清楚了。问题:(1)评价杨老师所设计的教学导入环节。(2)小学课堂教学环节中常用的导入方式有哪些?【答案】猴子分饼(1)评析杨老师所设计的教学导入环节(2)课堂中常用的导入方式(1)杨老师的导入值得学习。第一,导入要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相适应,即针对性;杨老师讲分数的基本性质,每个猴子分的块数不一样但是都是三分之一,并且能结合学生的特点和生活情境设置导入。第二,导入要有启发性,通过这个情境,并且设问,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第三,导入要有趣味性,猴王分饼的故事能够激发学生上课的热情;第四,导入要考虑语言的艺术性。教师的导入注重了语言的抑扬顿挫。(2)导入方法主要有:直观导入、问题导入、情境导入、活动游戏导入、故事导入等.七、于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每天要管的事情实在太多,经常感到分身乏术,真希望有个助手能助自己一臂之力。有一天,于老师忽然想到,能不能让学生来代替自己行使班主任“职权”呢?于是她决定试试。于老师经过认真考虑,选了平时在班上威信较高的郑莉莉作为第一个“试验”对象。这使郑莉莉既感到骄傲,又感到了压力,她自然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在她的“任期”内,她从早自习到晚放学事事操心,俨然一个老师模样。对她的工作,于老师绝不插手。但是,暗地里,却时时刻刻盯着,对她处理得很好或不当的地方都会找机会一一指出。她很快适应了角色,除了管理好日常班级工作外,还把每周的班会课主持得有声有色,把各种活动组织得生动有趣。接着,班里又产生了第二位、第三位……班主任。自从学生来当“班主任”的办法诞生后,在学校的各项评比中,班上获得“流动红旗”的次数越来越多,来自任课教师和家长的称赞也越来越多。于老师让学生来当“代理班主任”体现出她怎样的教育思想?达到了怎样的效果?试用教育学基本原理加以分析。【答案】(1)学生的本质属性是具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可能性的受教育对象,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由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具体教育场景选择教育内容,组织教材和教学活动,并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施加影响。然而这一切并不意味着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只是一个受动者,忽视学生主动性存在的学生观在根本上是错误的。教师要巧妙地利用学生的依赖性和向师性,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独立的发展意识与能力,发展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发展,是对教师素质的考验。(2)班主任为组织管理而开展班级活动时,最重要的是要树立使班级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自主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的思想。班主任对学生的信任与尊重是自主活动能否开展起来的首要条件,班主任只有信任学生才会给学生提供机会,只有尊重学生,才会发现学生的积极面并加以指导。(3)于老师大胆放手,给学生以信任,让学生当代理班主任,给学生创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机会,这正符合了学生的本质属性,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动性、独立自主性和开拓创新性,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平等观念和合作精神。同时也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富有成效的实践。八、一次,一个老师在课堂上正津津乐道。突然.一只小麻雀飞来.肆无忌惮地站在窗台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同学们都用好奇的目光看着它,甚至有的同学按捺不住,想跑去捉它。此时,老师便转换了话题,来了小插曲:“有这样一副对联,谁先对出来,期中考试多加5分”,同学们一听马上回过头来,显得激情洋溢。老师接着说:“上联是‘一只麻雀鸣窗台’”,同学们深思后,有人对出“一行白鹭上青天”,也有人对出:“满室学生看窗外”……“还有更好的对法,这就留同学们下去思考.现在言归正传……”(1)请评析案例中老师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的策略。(2)试说明教师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应遵循的原则。【答案】(1)首先,从课堂教学影响上来看,这个老师并没有板着面孔批评学生,而是将“麻雀鸣”和杜甫的《绝句》联系起来,再和对联知识联系起来,巧妙地将课堂干扰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其次.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来看,这位老师机智应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积极地去引导学生,与学生的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活跃,体现了把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的教育理念。(2)课堂中突发事件处理的原则:①教育性原则,指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以让学生受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成长为目的。②客观性原则,指在处理问题时,要避免“定势思维”的影响,充分调查,了解事实的真相.公平公正地分析和处理问题。客观地对待每一个学生。③有效性原则,指处理突发事件要讲究效果。④可接受原则,指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要能使当事双方对处理意见或结果心悦诚服地接受,处理不能强加于人,不能流于形式。⑤冷处理原则,指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保持冷静、公平、宽容的心态,冷静地观察一段,待把问题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再去处理。九、地震中的父与子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变成一片废墟。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楼的左后角,便疾步走到那里。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事,你总会和我在一起!”“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我们这里有l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成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l4个小孩,都活着!快来人!”过路的人赶紧跑过来帮忙。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了。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问题(一):试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问题(二):如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问题(三):设计本文教学重点部分的教学流程,并简要说明理由。【答案】问题(一):本篇课文情节感人,催人泪下,按着事情发展的顺序清楚地记叙了整个事件的过程。全文线索清楚,紧紧围绕着父子都抱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来展开。文中父亲对儿子说的那句话共出现了三次,虽分别出自父子之口,但一次比一次表现了父亲,一个伟大的父亲对儿子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写出了父亲的伟大。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