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诊治_第1页
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诊治_第2页
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诊治_第3页
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诊治_第4页
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诊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诊治来源2013中国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诊治循证建议

中华医学会儿科免疫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保健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消化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委会机理食物过敏是由免疫机制介导的食物不良反应,其中牛奶蛋白过敏(cow’smilkproteinallergy,CMPA)多见于婴幼儿,为牛奶蛋白引起的异常或过强的免疫反应,可由IgE介导、非IgE介导或两者混合介导。患病情况CMPA患病率报道不一,约为2%~7.5%。中国部分城市的研究显示,0-3岁婴幼儿CMPA患病率约为0.83%-3.5%。CMPA症状无特异性,常可累及多器官系统,如皮肤、胃肠道及呼吸系统等,甚至可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多数CMPA患儿预后较好,约85%-90%的CMPA患儿在3岁左右出现临床耐受。临床表现轻—中度CMPA(大于等于1项)①胃肠道:反复反流、呕吐、腹泻、便秘(伴或不伴肛周皮疹)、便血;②皮肤:湿疹样表现、红斑、风团、血管性水肿;③呼吸系统:非感染性流涕、慢性咳嗽及喘息;④一般情况:持续肠痉挛(≥3h/d,≥3次/周,持续≥3周)。临床表现重度CMPA:(大于等于1项)①胃肠道:由于拒食、腹泻、呕吐或反流造成生长障碍、中到大量的便血造成血红蛋白下降、蛋白丢失性肠病、内镜或组织学证实的肠病或溃疡性结肠炎;②皮肤:严重渗出性湿疹样表现伴有生长障碍、低蛋白性贫血或缺铁性贫血;③呼吸系统:伴有呼吸困难的急性喉头水肿或支气管阻塞;④严重过敏反应:症状进展迅速、累及两个以上器官系统,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出现如血压下降及心律失常等表现,甚至过敏性休克。病史采集:CMPA症状多样,通常无特异性,最常累及消化道、皮肤黏膜和呼吸道。病史应重点询问牛奶摄入与临床表现的关系,包括症状出现的年龄、进食后症状出现的时间、症状是否均与进食牛奶有关、停食牛奶后症状是否有改善、最近一次出现症状的时间等。家长记录连续2周内的饮食日记可提供更为可靠的病史资料。目前认为牛奶蛋白过敏高危儿包括:本身具有特应质、或合并其他过敏性疾病、或具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者(如湿疹、哮喘、变应性鼻炎、其他食物过敏等)。体格检查:除注意皮肤、消化道等靶器官的体征外,还应关注全身的健康情况,如贫血、营养不良以及生长发育落后等。皮肤点刺试验(skinpricktest)可采用新鲜牛奶或者商品化牛奶蛋白过敏原提取液进行皮肤点刺,但新鲜牛奶点刺试验还存在标准化、感染等问题,需要谨慎对待。当阳性对照(组胺;10mg/ml)丘疹平均直径d【(最长径+与之垂直横径)/2】≥3m,阴性对照(生理盐水)丘疹平均直径<3mm时,牛奶蛋白抗原反应的丘疹平均直径较阴性对照大3mm为阳性。皮肤点刺试验皮肤点刺试验阴性可基本排除IgE介导的CMPA;阳性尚不能确诊,需排除假阳性以及致敏状态。可能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必须在具备急救设施的医院内在专科医生监督下操作。皮肤点刺试验对非IgE介导的CMPA(如牛奶蛋白诱导的肠炎、结肠炎等)不具诊断价值。体外筛查试验。血清牛奶特异性lgE抗体测定。牛奶特异性IgE抗体阳性而无临床症状,考虑为临床致敏状态。随牛奶特异性IgE浓度增加,出现需治疗的症状几率亦增加,但确诊仍需口服牛奶激发试验。由于食物蛋白进人人体后都会诱导机体产生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故临床上不能以食物特异性Ïgc检测作为筛查和诊断食物过敏的方法。其他牛奶蛋白诱导的食管炎、胃肠炎、结肠炎等多属非IgE介导,或为混合型(IgE和非IgE共同介导),故难以用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判断。可行消化道内镜检查。内窥镜检查可获取消化道黏膜标本,若黏膜下嗜酸细胞每高倍视野〉15~20个,即可诊断为嗜酸细胞浸润。意义?牛奶回避、口服激发试验;回避牛奶或奶制品2~4周,症状改善,考虑可能与CMPA有关;先1滴牛奶滴在嘴唇;激发量逐渐增加为0.5、1.0、3.0、10、30、50、100、200ml。间隔时间一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