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专题_第1页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专题_第2页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专题_第3页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专题_第4页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专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心灵接近心灵,用生命影响生命----关注小朋友心理健康健全人格,始于幼儿1978年,当75位诺贝尔奖得主聚首巴黎时,一位记者问其中的一位诺贝尔奖取得者:“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了您觉得最主要的东西?”这位年逾八旬的诺贝尔奖得主平静地回答:“在幼稚园。”记者大惑不解:“在幼稚园学到什么?”这位诺贝尔奖得主家深情地回忆说:“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二分之一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达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我想,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主要东西就是这些。”这位诺贝尔奖得主的故事不但告诉人们,人格是教育的关键,同步也告诉人们幼儿时期是人格培养的关键期。实际上,心理学研究也经过试验证明:幼儿时期是人格培养的关键期。而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使人全方面健康的发展。

主要内容小朋友心理健康教育概述小朋友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影响小朋友心理健康的原因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及策略一、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小朋友心理的发展是指从初生到成熟时期(一般指0—18岁)心理的发展。从初生到进入小学之前是广义的学前时期(0—6岁)。学前小朋友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在这个年龄范围内的小朋友心理的发展。(一)何谓小朋友(1)新生儿期(出生-----1个月)(2)乳儿期(1个月-----1岁)(3)婴儿期(1岁------3岁)(4)幼儿期(3岁---6岁)(5)童年期(6岁------12岁)(6)

少年期(12岁------15岁)

(7)

青年早期(15岁---18岁)(8)青年期(18岁------30岁)

(9)中年期(30岁------60岁)

(10)老年期(60岁------死亡)我们所说的小朋友,是指处于前七个时期的小朋友,而学前小朋友主要以婴、幼儿期的小朋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小朋友哪些学生健康?学生甲身强体壮,喜欢欺负低年级同学,同学们都不喜欢和他一起玩学生乙身体很好,但不喜欢学习,一遇考试就肚子疼,到医院检验没有任何生理症状学生丙身体健康,喜欢运动,但与同学的关系总处不好,感到很烦恼学生丁身体残疾,性格乐观,与同学相处融洽。(二)何谓健康健康的内涵老式观点觉得:健康是指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1946年曾把健康的概念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给出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而且涉及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小朋友心理健康的标志1、动作发展正常2、智力发展正常3、性格特征良好4、情绪反应适度5、行为统一协调6、人际关系融洽7、自我意识良好8、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是围绕小朋友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活动,是小朋友教育的主要构成部分,主要是为了使小朋友懂得保护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纠正其不良情绪和态度,形成有利于心理健康的行为习惯,预防和矫治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从而确保小朋友心理健康发展,提升其幸福感。(三)小朋友心理健康教育二、小朋友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一)友好社会全方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幼儿阶段是小朋友多种素质构造发展的奠基阶段,是小朋友健康心理开始形成的关键期。以同伴关系发展为例。研究表白,同伴关系差的小朋友青少年,后来的自我适应也较轻易产生困扰,涉及学校适应不良,较低的学业成就,较高的退学率和辍学率,较高的少年犯罪倾向以及成人期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等。以自我控制为例。四、五岁时能做到自我延迟满足的小朋友,十余年后,其在学业成绩、社会适应能力、应对挫折和压力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体现。(二)处理小朋友心理问题的需要据全国22个城市的调查发觉,4-16岁小朋友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达12.97%,其中幼儿占很大百分比。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对上海市3000名3-4岁的幼儿进行的心理健康调查表白:8.8%的幼儿有不良习惯,11%的幼儿情绪抑郁、自卑,5.8%的幼儿焦急、紧张,20%的幼儿体现出多动、坐立不安,25%的幼儿体现出偏食,22%的幼儿性情古怪。林达等在《中美小朋友发展》报告中指出,3周岁美国小朋友的微笑率比同年龄的中国小朋友多55.6%2023年6月4日《光明日报》在国内首次公布了15个城市的小朋友心理问题的调查成果,“注意力差、轻易分心,难以完毕任务,在幼稚园坐不住,来回走动”,被列为十大问题之首,其他九种问题分别是“偏食挑食、吃饭慢、不愿吃硬的食物”“明显多动”“过分依恋,缠人”“不合适的吮吸行为”“孤僻,难与同伴交往”“过分好强,到处争第一,受不了一点挫折和批评”“每天痴迷电视、游戏达数小时”“违拗性严重”“有睡眠问题”。(三)变化忽视小朋友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完善小朋友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需要。1、偏重身体健康教育,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偏重智力培养,忽视人格的增进不少幼稚园往往把检测幼儿的身高、体重、血色素三大指标作为衡量幼儿身体健康的主要指标。但对幼儿的入园焦急、过分依赖、爱发脾气、任性等心理问题却不觉得然。

2、只注重发展好的幼儿,忽视了发展相对滞后的幼儿例子:上公开课3、偏重幼儿的知识技能培养、忽视了幼儿情绪情感、态度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识字、计算、学琴学画学舞蹈、学英语,不惜牺牲孩子的爱好为代价(琴童例子)4、追求奢华的物质环境,忽视人文关心的精神环境5、幼稚园、家庭与社会文化之间衔接不够书籍、电影电视网络中的暴力、色情

三、

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影响小朋友心理健康的原因:生物学原因社会原因环境和教育四、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及策略(一)小朋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总目的:增进全体小朋友心理健康发展,充分开发小朋友的潜能,培养小朋友主动、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提升其幸福感,为其终身幸福奠定基础。详细目的:1、使小朋友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2、培养小朋友主动、乐观、开朗的性格。3、培养小朋友广泛的爱好,保持小朋友的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训练小朋友的思维,开发小朋友的智能和发明力。4、对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小朋友给与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及早进行心理教育,预防问题的发生。

1.树立科学观念,注重小朋友心理健康教育2.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3.加强家长学校建设,为家庭提供帮助4.读懂孩子,关注小朋友心理健康(二)小朋友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转变注重智力开发,轻视健康教育;注重身体健康,轻视心理健康的观念;扭转教育观念与行为相脱离等不足。树立正确的健康教育观念,注重小朋友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小朋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一体化的小朋友健康教育体系,使小朋友健康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相统一,将小朋友健康教育落到实处。1.树立科学观念,注重小朋友心理健康教育,不但仅是对知识的学习更主要是对生命的尊重2.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经过系统培训,老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个人素质、理论涵养、教育能力和研究等方面,达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水平,从而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善于处理自我成长中的问题、具有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应的基本观念和理论涵养,具有设计、组织和实施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心理沟通技能,善于创设良好的群体心理气氛、具有对学生心剪发展情况进行群体和个别评估的初步知识和能力,能及时发觉和向校心理征询员转介需要心理征询的学生。尤其是新教师、新班主任加强培训。

3.加强家长学校建设,为家庭提供帮助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民族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家长学校是指导家庭教育的主渠道,是亲密学校与家庭联络的桥梁。办好家长学校对于帮助家长提升教育理论涵养、改善家庭教育措施具有主要和主动的增进作用,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全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