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上)创新部高二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在电影《流浪地球2》中,拥有超强算力和自我意识的量子计算机550W让人惊叹。事实上,量子计算机并非科幻,在安徽合肥就藏着国内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根据最新消息,我国的最新款量子计算机“悟空”即将在这里出世。预计到2025年,所研发的量子计算机将突破1000位量子比特,同时尝试将量子计算机运用在不同行业,解决不同行业对应问题。关于量子理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普朗克首次提出了量子论,他认为微观粒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分立而不连续的B.玻尔把微观世界中物理量取分立值的观点应用到原子系统,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C.爱因斯坦在解释光电效应现象时,利用了量子论的观点,提出了光子说。认为只有吸收了足够多光子数的电子才能从金属板中逸出D.量子理论的诞生改变了人们看事物的角度和方式,是对人们原有经典物理学的补充而不是推倒重建2.下列四幅图分别对应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图(a)中,分别用频率为和的光照射同一光电管,电流表均有示数,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触头P,使微安表示数恰好为零,分别读出电压表对应的示数和,已知电子电量为e,可以推导出普朗克常量的计算式B.图(b)中,一个氢原子吸收能量从基态向的能级跃迁时,最多可以吸收3种不同频率的光C.图(c)中,铀238的半衰期是45亿年,经过45亿年,两个铀238必定有一个发生衰变D.图(d)中,氘核的核子平均质量小于氦核的核子平均质量3.如图甲所示,一个上端开口内壁光滑的导热汽缸静止在地面上,一不计厚度的轻质活塞静止在汽缸正中央,下端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体的初始压强为,温度为。汽缸顶端两侧各有一个卡口,活塞到达顶端不会离开汽缸。现对封闭气体用电热丝缓慢加热。气体的压强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封闭气体对外放热B.当气体温度达到时,活塞到达汽缸顶端C.D.,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单位面积器壁的碰撞次数减少4.地球半径约为6400km,地球表面的大气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变薄,大气压强也随之减小到零,海拔100km的高度被定义为卡门线,为大气层与太空的分界线。有人设想给太空飞船安装“太阳帆”,用太阳光的“光子流”为飞船提供动力来实现星际旅行。已知在卡门线附近,一个正对太阳光、面积为1.0×106m2的平整光亮表面,受到光的压力约为9N;力虽小,但假设以同样材料做成面积为1.0×104m2的“帆”安装在飞船上,若只在光压作用下,从卡门线附近出发,一个月后飞船的速度可达到2倍声速。设想实际中有一艘安装了“帆”(面积为1.0×104m2)的飞船,在卡门线上正对太阳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船无需其他动力,即可不断远离太阳B.一年后,飞船的速度将达到24倍声速C.与太阳中心的距离为日地间距离2倍时,“帆”上的压力约为2.25×10-2ND.与太阳中心的距离为日地间距离2倍时,飞船的加速度为出发时的5.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发生9.0级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摧毁了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冷却系统,最终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的6座核反应堆不同程度损坏,向空气中泄漏大量碘131和铯137等放射性物质,这些放射性物质随大气环流飘散到许多国家,4月4日,日本开始向太平洋排放大量带有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引起周边国家的指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福岛第一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衰变时释放的核能来发电B.碘131能自发进行β衰变,衰变后生成的新物质原子核比碘131原子核多一个中子而少一个质子C.铯137进行β衰变时,往往同时释放出γ射线,γ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甚至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D.铯137进入人体后主要损害人的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其半衰期是30.17年,如果将铯137的温度降低到0度以下,可以延缓其衰变速度6.日本政府将核废水排放到大海中,这引起了全球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深切担忧。核废水中的多种放射性元素都有可能对人类和其它生物的DNA造成损害。现有一块质量为M的含铀矿石,其中铀的质量为m,铀经过一系列衰变后,最终会生成铅,已知铀的半衰期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T时间后,矿石的总质量变成0.5MB.对此矿石加热,分子热运动会加剧,所以衰变会加速,半衰期会变短C.经过2T时间后,此矿石中铀的质量会变成0.25mD.在核聚变反应中,我们可以用石墨等慢化剂来控制聚变的反应速度二、多选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漏选3分)7.如下图,是以状态a为起始点、在两个恒温热源之间工作的卡诺逆循环过程(制冷机)的图像,虚线、为等温线。该循环是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该过程以理想气体为工作物质,工作物质与低温热源或高温热源交换热量的过程为等温过程,脱离热源后的过程为绝热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气体压强减小完全是由于气体的温度降低导致的B.一个循环过程完成后,气体对外放出热量C.过程向低温热源释放的热量等于过程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D.过程气体对外做的功等于过程外界对气体做的功8.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a)所示,一群处于能级的氢原子,用其向低能级跃迁过程中发出的光照射如图(b)电路阴极K的金属,只有1种频率的光能使之发生光电效应,产生光电子,测得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c)所示。电子电荷量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题述氢原子跃迁一共能发出4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阴极金属的逸出功为C.题述光电子能使处于能级的氢原子电离D.若图(c)中饱和光电流为,则内最少有个氢原子发生跃迁9.如图所示,一静止的原子核(钍)在P点发生衰变,放出一个粒子并产生新核X,它们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中a、b所示。已知钍核质量为m1,新核X质量为m2,粒子质量为m3,真空中的光速为c。则()
A.b是新核X的轨迹B.衰变方程为→C.衰变释放的核能为E=(m1﹣m2﹣m3)c2D.100个原子核经过一个半衰期后一定只剩下50个原子核10.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正式向海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废水。核废水中的发生衰变时的核反应方程为,该核反应过程中放出的能量为Q。设的比结合能为,的比结合能为,X的比结合能为,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该核反应方程中,X表示e粒子 B.该核反应过程中放出的能量C.该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可以表示为D.若把X粒子射入匀强磁场中,它一定受到洛伦兹力作用三、填空题(每空3分,共18分)11.“空瓶起雾”是同学们经常玩的课间小魔术:将一空的矿泉水瓶拧紧盖子使其不漏气,再将矿泉水瓶下半部分捏扁(如图甲所示),此时瓶内气体单位体积内分子数将(填写“增大”、“不变”或“减小”);保持瓶子形状不变,将瓶盖慢慢旋松到某一位置,盖子“嘭”地一声飞出(如图乙所示),随即瓶内充满“白烟”。与盖子飞出前瞬间相比,此刻瓶内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填写“增大”、“不变”或“减小”)。12.某同学要测量一个微安表(量程为0-500μA)的内阻。可供选择器材有:A.电源(电动势6V,内阻较小)B.电压表(量程0-3V,内阻约几千欧姆)C.电阻箱(0-999.9欧)D.电位器(可变电阻,与滑动变阻器相当)(0-1.5千欧)E.电位器(0-15千欧)该同学设计了如图的电路进行实验。连接后,主要操作步骤下:①开关K和K1处于断开状态;②将电位器R和电阻箱R1调至最大值。闭合开关K,调节电位器R,让微安表达到满偏,此时电压表示数为2.00V;③闭合开关K1,调节电位器R和电阻箱R1,让微安表达到半偏,此时电阻箱的示数为300.0欧,电压表的示数为2.50V。完成下列填空:(1)电位器R应该选择。(2)由实验数据可知电压表的内阻为RV=,微安表的内阻为RA=;(3)若电压表在制造过程中,由于分压电阻的误差,使得示数比真实值偏大,则由此造成微安表内阻的测量值(选填“大于”、“小于”、“等于”)真实值五、解答题13.(9分)在某些恒星内部,3个氦核()结合成1个碳核()。已知1个氦核的质量为m1、1个碳核的质量为m2,1个质子的质量为mp,1个中子的质量为mn,真空中的光速为c。(1)核反应方程为;(2)核反应的质量亏损为;(3)碳核的比结合能为。14.(12分)从1907年起,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开始以精湛的技术测量光电效应中几个重要的物理量.他通过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某金属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ν作出Uc-ν的图象,由此算出普朗克常量h,并与普朗克根据黑体辐射测出的h相比较以检验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正确性.图乙中频率ν1、ν2、遏止电压Uc1、Uc2及电子的电荷量e均为已知,求:(1)普朗克常量h;(2)该金属的截止频率ν0.15.(14分)如图,两个侧壁绝热、顶部和底部都导热的相同汽缸直立放置,汽缸底部和顶部均有细管连通,顶部的细管带有阀门K,两汽缸的容积均为V0汽缸中各有一个绝热活塞(质量不同,厚度可忽略).开始时K关闭,两活塞下方和右活塞上方充有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压强分别为p0和;左活塞在汽缸正中间,其上方为真空;右活塞上方气体体积为。现使汽缸底与一恒温热源接触,平衡后左活塞升至汽缸顶部,且与顶部刚好没有接触;然后打开K,经过一段时间,重新达到平衡.已知外界温度为T0,不计活塞与汽缸壁间的摩擦。求:(i)恒温热源的温度T;(ii)重新达到平衡后左汽缸中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Vx创新部高二第一次月考物理参考答案:1.C【详解】A.普朗克首次提出了量子论,他认为微观粒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分立而不连续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根据物理学史的知识可知,玻尔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论应用到原子系统上,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光谱,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爱因斯坦在解释光电效应现象时,利用了量子论的观点,提出了光子说;一个电子只能吸收一个光子,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D.量子理论的诞生改变了人们看事物的角度和方式,是对人们原有经典物理学的补充而不是推倒重建,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2.A【详解】A.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得,,,联立可得A正确;B.一个氢原子从基态向的能级跃迁时,最多可以吸收2种不同频率的光,B错误;C.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发生衰变行为的预测,对个别原子核,我们只知道它发生衰变的概率,而不知道它将何时衰变,C错误;D.轻核聚变会释放能量,有质量亏损,反应物的核子平均质量大于生成物的核子平均质量,D错误。故选A。3.B【详解】A.,气体温度升高缓慢加热气体,发生等压变化,气体体积变大,则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则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故A错误;B.,气体发生等压变化,由盖—吕萨克定律可知则当温度达到时,活塞到达汽缸顶部,故B正确;C.,气体发生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可知解得故C错误;D.,气体体积不变,压强增大,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分子热运动更剧烈,因此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单位面积器壁的碰撞次数增多,故D错误。故选B。4.C【详解】A.因为飞船受到太阳的引力作用,飞船依靠光的压力不能远离太阳,A错误;B.依据动量定理,只有持续受到恒定的光压一年,飞船的速度才能达到24倍声速,然而飞船运动到卡门点时才能接受光压而加速,一年时间内受到光压而加速的时间非常短,所以一年后,飞船的速度不能达到24倍声速,B错误;C.根据球表面积公式,半径变为原来的2倍,球的表面积变为原来的4倍,光子的密度减少为原来的,光子的压力也减少为原来的,与太阳中心的距离为日地间距离2倍时,“帆”上的压力约为C正确;D.与太阳中心的距离为日地间距离2倍时,飞船受到的来自太阳和其他天体的万有引力,远大于光子的压力,其加速度不可能是出发时加速度的,D错误。故选C。5.C【详解】A.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发电的,故A错误;B.发生一次β衰变向外释放出一个电子,衰变的本质是原子核里的一个中子分裂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发生的,所以生成的新核少了一个中子多了一个质子,故B错误;C.铯137进行β衰变时,往往同时释放出γ射线,γ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甚至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故C正确;D.衰变是原子核本身的性质,与周围的物理环境、化学环境都没有关系,故D错误。故选C。6.C【详解】ABC.半衰期是与外界因素无关的,无论加热还是增加压强都不会改变半衰期的时长,经过2T时间后,此矿石中铀的质量会变成0.25M,铀会衰变成铅,整个矿石的质量几乎不变,故AB错误、C正确;D.石墨可以作为裂变核反应堆中的慢化剂,将“快”中子变成“慢”中子,并不能控制核反应的快慢;镉棒可以吸收中子,从而控制核裂变反应速度,故D错误。故选C。7.BD【详解】A.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pV越大,气体的温度T越高,由图示图像可知由图示图像可知,a→b过程,气体体积增大温度降低,气体体积增大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减少,气体温度降低,分子平均动能减小,因此a→b过程气体压强减小是单位体积内分子数减少和分子平均动能减小共同导致的,故A错误;B.根据p-V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外界对气体做的功(体积减小时),或气体对外界做的功(体积增大时),可知一个循环过程完成后,外界对气体做功为正值,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所以气体对外放出热量,故B正确;C.d→a过程气体温度不变,气体内能不变,气体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向外界释放的热量等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即|Qda|=|Wda|b→c过程气体气体温度不变,气体内能不变,气体体积变大,气体对外界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吸收的热量等于气体对外界做的功,即|Qbc|=|Wbc|p-V图像与坐标轴所围图形的面积等于气体做的功,由图示图像可知,d→a过程p-V图像的面积大于b→c过程p-V图像的面积,即|Wda|>|Wbc|则|Qda|>|Qbc|即d→a过程向低温热源释放的热量大于b→c过程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故C错误;D.a→b过程气体与c→d过程气体温度的变化量相等,两个过程气体内能的变化量相等,a→b过程气体与c→d过程都是绝热过程,则Q=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由于两过程气体内能的变化量相等,则即a→b过程气体对外做的功等于c→d过程外界对气体做的功,故D正确。故选BD。8.CD【详解】A.题述氢原子跃迁一共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A错误;B.根据波尔定理,跃迁时能够释放出最大光子能量为逸出功为故B错误;C.使n=3能级氢原子电离所需要的能量为1.51eV,题中光电子最大动能大于电离所需要的能量,故能够使n=3能级的氢原子电离,故C正确;D.饱和光电流为3.2μA,则1s内阴极发出的光电子数目为故D正确。故选CD。9.AC【详解】A.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可得静止的原子核(钍)发生衰变过程动量守恒,因此新核X与衰变产生的粒子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新核X电荷量大,因此新核X的轨迹半径小,故b是新核X的轨迹,故A正确;B.由A中分析可知,新核X与衰变产生的粒子速度方向相反,由图可知,新核X与衰变产生的粒子在磁场中偏转方向相同,根据左手定则可知,新核X与衰变产生的粒子带异种电荷,该衰变为β衰变,故B错误;C.由质能方程可得衰变释放的核能为故C正确;D.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有半数衰变用的时间,100个原子核经过一个半衰期后不一定只剩下50个原子核。故D正确。故选AC。10.BC【详解】A.在该核反应方程中,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的质量数为4,电荷数为2,为α粒子(),选项A错误;B.该核反应过程中放出的能量Q=(206E2+4E3)-210E1故B正确;C.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Q=Δmc2解得故C正确;D.X的速度与匀强磁场方向平行时,不受洛伦兹力作用,故D错误。故选BC。11.增大减小【详解】[1]拧紧盖子,将矿泉水瓶下半部分捏扁,瓶内气体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则单位体积内分子数将增大。[2]保持瓶子形状不变,瓶盖“嘭”地一声飞出,说明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则瓶内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保健服务委托代理合同
- 文化传媒领域内容创意与传播策略优化
- 2025年《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与写作技巧综合测试卷
- 环保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及保障措施
- 2025年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模拟试卷: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实务试题集
- 2025年秋季幼儿园艺术欣赏活动计划
- 2025年美发师创意造型考核试卷:美发师造型设计趋势与预测试题
- 餐饮行业员工工作职责与流程
- 建筑施工安全合同
- 企业公共课培训课件下载
- 银行成立网点可行性报告范文银行网点新增的可行性报告
- 2025年安徽宣城市广德经济开发区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职教高考对口升学 护理类 专业综合模拟卷(2)(四川适用)(原卷版)
- 《Hadoop技术原理》课件-1.初识Hadoop
- 《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知识培训
- 《多导睡眠监测》课件
- 抖音直播培训基地宣传
- 品管圈PDCA改善案例-呼吸科提高住院患者痰标本送检合格率
- 《高压氧治疗脑梗塞》课件
- 10kV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2教学设计4:2 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