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少数民族乡村旅游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少数民族妇女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战略以贵州省雷山县为例_第1页
贵州少数民族乡村旅游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少数民族妇女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战略以贵州省雷山县为例_第2页
贵州少数民族乡村旅游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少数民族妇女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战略以贵州省雷山县为例_第3页
贵州少数民族乡村旅游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少数民族妇女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战略以贵州省雷山县为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少数民族乡村旅游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少数民族妇女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战略以贵州省雷山县为例

农村旅游是指以农村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景观为基础的,以民族文化的展示、农业生产活动、农村文化特色和当地民族习俗为内容。农民是市场的主体,也是城市居民作为主要目标的市场。利用城乡自然景观、生活习俗和文化特色,创新规划、规划设计和旅游产品,为城市居民提供旅游活动和旅游、度假、体育娱乐、工作和购物的机会。妇女地位高低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在贵州各乡村旅游区,少数民族妇女由于缺乏专业技能,未能发挥应有作用。建议对雷山妇女进行文化扫盲和技能培训,引导其自愿投身旅游服务业,促进妇女发展和改善地方经济;契合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国家战略。一、雷山农村社区的发展现状雷山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南部,东经107°55′~108°22′和北纬26°02′~26°34′之间,全县总面积1,21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73万亩,占总面积的5.6%,其中稻田面积8.49万亩,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农业县。辖丹江、郎德、西江、永乐4个镇,望丰、大塘、方祥、桃江4个乡和达地水族自治乡,共157个行政村,1305个村民小组,2005年末(第五次人口普查)总人口15.2万人。世居少数民族有苗、汉、水、侗、瑶、彝等民族,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2.6%。雷山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2009年末,全县完成生产总值6.36亿元,财政总收入6,6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89元(约合350美元),低于国际公认的每天人均收入一美元的最低贫困线。雷山县旅游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4.4%,主要景区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西江千户苗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郎德上寨、铜鼓之乡掌坳、响水岩瀑布、高岩大峡谷等,曾被央视等媒体评为“中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民族风情浓郁,人文景观神奇,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绿色产业、民族文化产业的良好条件。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雷山县15—50岁文(半)盲人数为10,467人,其中女性为7,850人占总数的75%,其中2,057名妇女是文盲,5,793名妇女是半文盲。女性文(半)盲绝对数和所占比例都远远高于男性,严重制约女性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参与度。雷山农村社区发展滞后固然有历史地理资源因素,但劳动者素质偏低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农村青壮年男性大多在外务工,女性已成为农村主要劳动力,而她们偏低的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只能进行粗放而低收入的初级劳动。用“问题树(ProblemsTree)”和“目的树(ObjectivesTree)”分析法,对雷山乡村旅游现状进行内外环境分析、优劣势比较,发现妇女文化素质低和缺少专业技能是主要症结之一,急需对妇女进行“基本脱盲教育和旅游服务技能培训”。二、少数民族妇女可以参与农村旅游的设施建设(一)旅游服务业雷山县“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特征制约了机械化现代农业的发展,而中央政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各项环保政策的实施提高了工业制造业的准入门槛,生态良好风光旖旎的雷山发展无污染低能耗的旅游服务业才是最好选择。雷山处于中国苗族原生态文化的中心,拥有中国第一座露天民族博物馆“郎德上寨”,全球第一大苗寨西江“千户苗寨”,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走进苗家寨寨踩鼓,人人能歌,女戴银花,男吹芦笙,舞步粗犷,旋律流畅;浓郁风情令游客流连忘返,是乡村风情游、自然生态游的黄金路线。丹江、郎德、西江、望丰、永乐、桃江、大塘7个乡镇公路交通方便、服务设施齐备,适宜乡村旅游发展;方祥乡和达地水族自治乡适宜民族手工艺品制作和特色农产品生产。(二)培训资源1.“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培训”是2006年启动的国家教育培训项目。许多农民享受完全免费的实用技术培训,所有费用由国家财政负担此项目将引导少数民族妇女学习旅游服务技能后,投身乡村旅游。2.教育机构“九年义务教育,基本上消除年轻文盲”项目的开展,可以让文盲半文盲妇女接受扫盲教育3.国家、省、国家旅游部门的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和贵州民族学院等辅助机构的教师和人才支持。以及国内外非营利组织的免费资金(三)该地区的内部资源1.少数民族妇女渴望富裕财富。只要有足够的农村旅游项目和技能培训,他们就能够独立工作,追求财富2.雷山县旅行社、农业厅、扶贫办、共青团、共青团等部门拥有农村旅游融资项目和行政资源,有助于少数民族妇女发展农村旅游3.在过去的10年中,雷山县的中学和166个社区市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培训成果整合农校资源,深化培训效果将大大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三、少数民族妇女参与农村旅游项目(一)旅游专业人才较少。在乡村旅游从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彻底扫除妇女青壮年文盲,受训妇女掌握一两门实用技能;在旅游旺季或农闲时节就近从事乡村旅游业;旅游收入占全年家庭收入的40%—80%。经过培训,从没有专业技能的农村妇女变为具备一定旅游从业技能的劳动妇女;从缺少自我实现意识的传统妇女变为头脑开放、观念更新的新时代新女性。(二)训和岗位农田实习的时间因为冬季为农闲时节,所以妇女参加技能培训和岗位(田野)实习的时间集中在第四季度,借用各乡镇中心学校和条件较好的村小,保证妇女有时间有可能就近参加培训和实习。(三)项目结构1.岁妇女定期使用汉字文化扫盲课安排一个月学习时间,主要学习常用汉字和基本数学计算,并根据妇女不同年龄段有不同达标要求:(1)15-30岁妇女每天学习15个汉字,一个月必须学会450个常用汉字,能理解电视节目、基本读懂报刊、写简单家信收据便条、能进行基本的买卖计算;(2)31-50岁妇女每天学习10个汉字,一个月必须学会300个常用汉字,能理解电视节目、初步读懂报刊、写简单收据便条、能借助计算器进行基本的买卖计算。2.培训内容符合雷山县乡村旅游实际文化扫盲和技能培训的最终着力点都是必须提高劳动收入,只有实实在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学习培训才能激发妇女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这要求培训内容必须紧扣雷山县乡村旅游实际,什么技术能增收就教授什么技术,什么项目能挣钱就发展什么项目。技能培训主要集中在四大项目:(1)旅游服务业;(2)民族歌舞表演;(3)传统手工艺品制作销售;(4)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每一期技能培训为期三个月,包括课堂教学和岗位(田野)实习,在全县9个乡镇同时铺开,参训妇女可根据个人兴趣和当地乡村旅游实际自愿选择参加。(四)旅游服务业、民族诗歌表演、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情况项目目标人群为雷山县7,850名15-50岁的少数民族妇女。目标人群分年度培训计划:2011年共培训2,000人,分别是旅游服务业400人、民族歌舞表演400人、手工艺品制作销售600人、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600人;2012年共培训3,100人,分别是旅游服务业500人、民族歌舞表演500人、手工艺品制作销售600人、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1500人;2013年共培训2,750人,分别是旅游服务业300人、民族歌舞表演300人、手工艺品制作销售500人、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1,650人。(五)项目合作机构雷山县旅游局作为项目具体执行机构;教育局、扶贫办、科技局、农业局、劳动局、县妇联、团县委拥有教育培训相关资源和经费,作为项目合作机构;贵州民族学院曾在雷山县定点开展文化扫盲和科技扶贫,邀请其作为项目的合作伙伴。(六)年项目投资呈递增趋势任何一个有长久生命力的发展项目都是可持续的有产出的“造血式”项目,而不是只投入不产出的“输血式”项目。第一年资金投入占总投资的50%,第二年33%,第三年17%,因为前一年项目产生的利润将充实后一年的项目实施,三年项目投资呈递减趋势。当前农村扫盲经费主要来自中央、省、县三级政府,依据地方政府现有财力,本战略资金预算为60万元,并从非政府组织(NGO)或非赢利组织(NPO)募集10万元作为应急储备金。1.课程及课堂教学费用文化扫盲项目的目标群体为2,057名文盲妇女,12万元预算在三年中平均分配:每年的教材教具12,000元、教师课时津贴24,000元、办公管理费用2,000元、监控评估费用2,000元,合计40,000元/每年。2.工艺设计及其他专业学生实习开支技能培训项目的目标群体为7,850名少数民族妇女,总计投入48万元,能够自我创收增值的项目投入方式保证了项目的可推广性和可持续性,具体支出项目:2011年旅游服务业(课堂教学+岗位实习花费)60,000元,民族歌舞表演(课堂教学+演出实习花费)60,000元,手工艺品制作销售(课堂教学+作坊实习花费(60,000元,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课堂教学+田野实习花费)60,000,共计24万元;2012年旅游服务业(课堂教学+岗位实习花费)40,000元,民族歌舞表演(课堂教学+演出实习花费)40,000元,手工艺品制作销售(课堂教学+作坊实习花费)40,000元,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课堂教学+田野实习花费)40,000,共计16万元;2013年旅游服务业(课堂教学+岗位实习花费)20,000元,民族歌舞表演(课堂教学+演出实习花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