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风寒型感冒治疗方法_第1页
秋季风寒型感冒治疗方法_第2页
秋季风寒型感冒治疗方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秋季风寒型感冒治疗方法

导读:感冒怎么办,根据不同的体质人群感冒,往往医生会选择不一样的治疗方法。秋季风寒型感冒怎么办,常见的感冒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风寒型感冒,第二种是风热型感冒。一起来看看吧。

一、风寒型感冒治疗法

风寒型感冒,以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身疼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及舌苔薄白等为特点。

1、按摩疗法:选风池、大椎、太阳等穴,将两手拇指指腹放在两侧风池穴处,由轻渐重按摩1~2分钟;然后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从大椎穴处分别向风池穴处摩擦10~20遍,以局部发热为度;最后按摩两侧太阳穴。可加速感冒痊愈。

2、电吹风疗法:风寒感冒后,用电吹风对准大椎穴(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吹热风,每天数次,每次5分钟,出汗后,感冒症状即可减轻或消失。

3、艾灸疗法:风寒型感冒,点燃艾条,分别对准肺俞穴和大椎穴,距之2厘米处熏灸,以患者感觉舒适的温热感为度,灸5~10分钟,每日2次,可起到祛风散寒的作用。

4、刮痧疗法:取生姜、葱白各10克,切碎和匀,布包,蘸热酒后刮擦前额及太阳穴,然后刮背部脊柱两侧,也可配刮肘窝、腘窝,可促使感冒早愈。

5、熏洗疗法:取荆芥、防风、独活、羌活、生姜各9克,白芷、柴胡、前胡各12克,煎汤熏洗头面部,先熏后洗,每日2次。

二、风寒型感冒食疗法

1、姜糖饮(选自《食疗简便方》)

生姜10克,红糖适量。先将生姜洗净切丝,放入瓷杯或保温杯中,沸水冲入,加盖浸泡5分钟,加入红糖溶化即成。趁热顿服,服后盖被,如得汗不畅,一小时后可再服一次。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作用。加红糖不仅为了调味,因红糖性温,能协同生姜发汗和胃。民间多用此方防治淋雨受寒,颇验。

2、葱白粥(选自《小品方》)

连须葱白7根,粳米60克。先将粳米加水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葱白,稍煮一、二沸即成。趁热顿服,服后盖被取汗。葱白发散风寒,和胃止痛。《神农本草经》称能“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说明其发散之力颇强,入粳米煮粥,可促进出汗作用,又能调和胃气,使发汗而不伤正。

3、二根汤(选自《颜氏验方》)

大白菜根3个,大葱根7个,红糖适量,先将大白菜根、大葱根洗净切片,加水适量,煎煮10分钟,加入红糖溶化。趁热顿服,服后盖被取汗。大白菜又名菘,《本草纲目》称能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酒渴,消食下气,治瘴气,止热气嗽。加葱白、红糖温寒发汗。用此方治外感风寒之兼有肠胃症状者较宜。

4、姜糖苏叶饮(选自《本草汇言》)

生姜3克,苏叶3克,红糖适量。先将生姜洗净,切成细丝,与苏叶、红糖一并放入瓷杯内,以沸水冲人,加盖浸泡10分钟即成。趁热顿服,服后加被取汗。苏叶发散风寒,和胃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