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学考试题+答案_第1页
中医基础学考试题+答案_第2页
中医基础学考试题+答案_第3页
中医基础学考试题+答案_第4页
中医基础学考试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基础学考试题+答案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心是()TOC\o"1-5"\h\zA、 脑B、 肝C、 心D、 五脏E、 经络答案:D2、 肺病及心的五行传变是()A、 母病及子B、 相乘C、 子病犯母D、 相侮E、 相克答案:D3、 寒邪的性质是()A、 其性重浊B、 其性黏滞C、 其性干涩D、 其性趋下E、 其性凝滞答案:E4、古代哲学中,精概念源自于()A、 阴阳说B、 水地说C、 五行说D、 元气说E、 云气说答案:B5、邪气亢盛,正气不虚,其形成的病证是()A、 实证B、 虚证C、 虚实夹杂证D、 真虚假实证E、 真实假虚证答案:A6、大肠的功能是()A、 排泄胆汁B、 受纳通降C、 受盛化物D、 传化糟粕E、 运行水液答案:D7、起于目内眦的经脉是()A、 足厥阴肝经B、 足阳明胃经C、 足太阳膀胱经D、 手太阴肺经E、 足少阳胆经答案:C8、具有藏神功能的脏是()TOC\o"1-5"\h\zA、 肝B、 心C、 脾D、 肺E、 肾答案:B9、 阴中求阳适用于()A、 实热证B、 实寒证C、 虚热证D、 虚寒证E、 阴阳两虚证答案:D10、 心的功能是()A、 行血B、 统血C、 藏血D、 纳气E、 主气答案:A11、关于阴阳转化的说法最恰当的是()A、 有条件的B、 无条件的C、 绝对的D、 相对的E、 必然的答案:A12、 “阴中求阳”适用的病证是()A、 阴虚B、 阳虚C、 阴盛D、 阳盛E、 阴阳两虚答案:B13、 五脏分阴阳,则肺的阴阳属性是()A、 阳中之阳B、 阳中之阴C、 阴中之阳D、 阴中之阴E、 阴中之至阴答案:B14、 古代哲学中,精概念的产生,源于()A、 阴阳说B、 水地说C、 五行说D、 元气说E、 云气说答案:B15、 素体津亏血耗者,易致邪从()A、 寒化B、 实化C、 虚化D、 湿化E、 燥化答案:E16、主管生殖机能的脏是()TOC\o"1-5"\h\zA、 肝B、 心C、 脾D、 肺E、 肾答案:E17、与足太阴相表里的经脉是()A、 足厥阴B、 足少阳C、 足阳明D、 手太阳E、 手少阳答案:C18、水鼓病证,当腹水严重,腹部胀满,二便不利时,应选用的治疗原则是()A、 标B、 治本C、 标本兼治D、 先治本后治标E、 反治答案:A19、 昼夜分阴阳,属于“阴中之阴”的时间是()A、 上午B、 中午C、 下午D、 前半夜E、 后半夜答案:D20、 称为“后天之本”的脏是()TOC\o"1-5"\h\zA、 肝B、 心C、 脾D、 肺E、 肾答案:C21、 灌注于骨节、脏腑、g瞄的是()TOC\o"1-5"\h\zA、 精B、 气C、 血D、 津E、 液答案:E22、 阴偏盛的病理状态是()A、 阴液不足,阳气失制而偏盛B、 阴邪亢盛,机能抑制,热量耗伤过多C、 阳气亢盛,耗伤机体的阴液D、 阴寒邪盛,逼迫阳气浮越于外E、 阳气虚损,产热不足答案:B23、 肝的功能是()A、 行血B、 统血C、 藏血D、 纳气E、 主气答案:C24、 万物发生和变化的根源是()A、 阴阳交感B、 阴阳对立制约C、 阴阳互藏D、 阴阳平衡E、 阴阳互根互用答案:A25、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A、 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B、 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C、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D、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E、 阴阳五行和五运六气答案:D26、具有升散耗气特性的邪气是()A、 风邪B、 寒邪C、 暑邪D、 湿邪E、 燥邪答案:C27、手阳明经,络于()TOC\o"1-5"\h\zA、 肝B、 心C、 脾D、 肺E、 肾答案:D28、 贯注于心肺之脉的气是()A、 元气B、 宗气C、 营气D、 卫气E、 脏腑精气答案:B29、 具有“主运化”功能的脏是()TOC\o"1-5"\h\zA、 肝B、 心C、 脾D、 肺E、 肾答案:C30、 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A、 为阳邪,其性升发B、 为阳邪,其性轻扬C、 为阳邪,其性燔灼趋上D、 为阳邪,多夹湿邪E、 为阳邪,其性干涩答案:C31、风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是()A、 凝滞收引B、 轻扬开泄C、 耗气伤津D、 重浊黏滞E、 干涩伤津答案:B32、“元神之府”指的是()TOC\o"1-5"\h\zA、 脑B、 胆C、 骨D、 髓E、 女子胞答案:A33、五行中,木之母是()A、 水B、 火C、 土D、 金E、 木答案:A34、 七情内伤致病,首先损伤的脏是()A、 肝B、 心C、 脾D、 肺E、 肾答案:B35、 阳偏盛所致的证候是()A、 实热证B、 虚热证C、 实寒证D、 虚寒证E、 寒热错杂答案:A36、与气机调节关系最密切的是()A、 脾胃B、 肝胆C、 心肾D、 肝肾E、 肝肺答案:E37、膻中又称作()A、 气海B、 血海C、 髓海D、 水谷之海E、 经脉之海答案:A38、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主导是()TOC\o"1-5"\h\zA、 脑B、 肝C、 心D、 五脏E、 经络答案:C39、 “阳脉之海”指的是()A、 冲脉B、 任脉C、 督脉D、 带脉E、 阴阳维脉答案:C40、 “通调水道”依赖于()A、 肺主司一身之气B、 肺司呼吸之气C、 肺朝百脉D、 肺主治节E、 肺气宣发肃降答案:E41、“寒从中生”是指()A、 寒邪伤人B、 寒邪直中脾胃C、 寒邪直中少阴D、 寒邪从肌表而入,伤及内脏E、 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答案:E42、 具有运化水液功能的脏是()TOC\o"1-5"\h\zA、 肝B、 心C、 脾D、 肺E、 肾答案:C43、 两经和两经以上病证同时出现的发病类型是()A、 感邪即发B、 徐发C、 继发D、 合病E、 并病答案:D44、 《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状”的年龄是()A、 四七B、 五七C、 六七D、 三七E、 二七答案:A45、 肺之“门户”是()TOC\o"1-5"\h\zA、 鼻B、 口C、 喉D、 皮毛E、 玄府答案:C46、属于五行之“火”的五音是()A、 宫音B、 角曰c、商音D、 徵音E、 羽音答案:D47、肺在窍为()TOC\o"1-5"\h\zA、 目B、 舌C、 口D、 鼻E、 耳答案:D48、元气生成的主要物质来源是()A、 肾中精气B、 水谷精气C、 清气D、 脏腑精气E、 经气答案:A49、 生养肌肉,与四肢强健与否关系最密切的脏是()TOC\o"1-5"\h\zA、 肝B、 心C、 脾D、 肺E、 肾答案:C50、 分布于面额部的经脉是()A、 太阳经B、 阳明经C、 少阳经D、 厥阴经E、 太阴经答案:B51、以下脏腑关系中,主要体现了与血液生成及运行的是()A、 心与肺B、 心与肾C、 心与脾D、 脾与肝E、 肺与肝答案:C52、具有“喜条达而恶抑郁”特点的脏是()TOC\o"1-5"\h\zA、 肝B、 心C、 脾D、 肺E、 肾答案:A53、气机闭阻,外出严重障碍,以致清窍闭塞的病理状态是()A、 气虚B、 气滞C、 气逆D、 气闭E、 气脱答案:D54、四季的阴阳属性中,秋天属于()A、 阳中之阳B、 阳中之阴C、 阴中之阴D、 阴中之阳E、 阴中之至阴答案:B55、具有主水功能的脏是()TOC\o"1-5"\h\zA、 肝B、 心C、 脾D、 肺E、 肾答案:E56、肾阳虚不能温脾,以致脾阳不振,其治疗宜用()A、 益火补土法B、 金水相生法C、 抑木扶土法D、 培土制水法E、 泻南补北法答案:A57、昼夜分阴阳,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A、 上午B、 下午C、 前半夜D、 中午E、 后半夜答案:E58、主四肢肌肉功能的脏是()TOC\o"1-5"\h\zA、 肝B、 心C、 脾D、 肺E、 肾答案:C59、 肺病及肾的五行传变是()A、 母病及子B、 相乘C、 子病犯母D、 相侮E、 相克答案:A60、 精血津液的生成及其相互转化依靠气的()A、 推动作用B、 温煦作用C、 防御作用D、 固摄作用E、 气化作用答案:E61、下焦的功能特点是()A、 如雾B、 如沤C、 如渎D、 开发E、 宣化答案:C62、血燥生风的病因是()A、 生血不足或外伤失血B、 久病耗血或年老精亏C、 产后恶露日久不净D、 热病后期,阴津亏损E、 水不涵木,浮阳不潜答案:B63、 阴气虚损不足,日久影响阳气化生,引起阳气也不足的病理变化是()A、 阴偏衰B、 阳偏衰C、 阳损及阴D、 阴损及阳E、 阴阳互损答案:D64、 肾阴不足,心火偏亢,以致心肾不交,其治疗宜用()A、 益火补土法B、 金水相生法C、 抑木扶土法D、 培土制水法E、 泻南补北法答案:E65、 阳盛格阴引起的病理变化是()A、 虚寒证B、 虚热证C、 真寒假热证D、 真热假寒证E、 阴阳两虚证答案:D66、主司下肢运动的经脉是()A、 冲脉B、 任脉C、 督脉D、 阴维脉和阳维脉E、 阴跷脉和阳跷脉答案:E67、 下列属于风邪性质和致病特征的是()A、 为阳邪,其性炎热B、 为阳邪,其性开泄C、 为阳邪,伤津耗气D、 为阳邪,易生风动血E、 为阳邪,其性炎上答案:B68、 其性升散的邪气是()A、 风邪B、 寒邪C、 湿邪D、 燥邪E、 暑邪答案:E69、 具有轻扬开泄致病特点的邪气是()A、 风邪B、 寒邪C、 湿邪D、 燥邪E、 火邪答案:A70、 最易导致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厌食等症的是()A、 摄食不足B、 饮食不洁C、 暴饮暴食D、 寒热偏嗜E、 五味偏嗜答案:C71、以下选项中,对机体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和宣散等作用的是()A、 肾精B、 肾气C、 肾阴D、 肾阳E、 肾血答案:D72、具有升发生理特性的脏是(TOC\o"1-5"\h\zA、 肝B、 心C、 脾D、 肺E、 肾答案:A73、 与气机升降调节关系最密切的两脏是()A、 心与肺B、 心与肾C、 肺与脾D、 脾与肝E、 肺与肝答案:E74、 循行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是()A、 手少阴心经B、 手厥阴心包经C、 手太阳小肠经D、 手少阳三焦经E、 手太阴肺经答案:A75、阴阳的皆消皆长体现了阴阳的()A、 互根互用B、 对立制约C、 交感互藏D、 消长转化E、 阴阳自和答案:A76、“寒者热之”适用的病证是()A、 阳偏盛B、 阳偏衰C、 阴偏盛D、 阴偏衰E、 阴阳两虚答案:C77、观察和测量身体各部分的大小、形状、匀称程度,以及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度和皮肤与皮下软组织情况可判断()A、 体表形态B、 体格C、 体型D、 体姿E、 性征答案:B78、具有主纳气功能的脏是()TOC\o"1-5"\h\zA、 肝B、 心C、 脾D、 肺E、 肾答案:E79、具有朝百脉功能的脏是()A、 肝B、 心C、 脾D、 肺E、 肾答案:D80、寒者热之适用的病证是()A、 阳偏盛B、 阳偏衰C、 阴偏盛D、 阴偏衰E、阴阳两虚答案:C81、循行于上肢内侧前缘的经脉是()A、 手少阴心经B、 手太阴肺经C、 手少阳三焦经D、 足厥阴肝经E、 足少阴肾经答案:B82、“五脏六腑之大主”指的脏是()TOC\o"1-5"\h\zA、 肝B、 心C、 脾D、 肺E、 肾答案:B83、 正虚为主的虚实夹杂证应用以上哪一项治法()A、 扶正B、 祛邪C、 扶正兼祛邪D、 先扶正后祛邪E、 先祛邪后扶正答案:C84、 以下属于“证候”范畴的是()A、 疟疾B、 头痛C、 心脉痹阻D、 恶寒发热E、 脉弦答案:C85、风邪的致病特点是()A、 易伤气血B、 易伤津液C、 易伤阳气D、 易袭阳位E、易致肿疡答案:D86、足三阳经的走向是()A、 从脏走手B、 从手走头C、 从头走足D、 从头走手E、 从足走腹答案:C87、 具有主疏泄功能的脏是()TOC\o"1-5"\h\zA、 肝B、 心C、 脾D、 肺E、 肾答案:A88、 “中焦如沤”比喻的是()A、 胃主受纳的功能状态B、 脾气散精的功能状态C、 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状态D、 水谷精微的弥漫布散状态E、 消化过程中腐熟水谷的状态答案:E89、 阴阳的互为消长体现了阴阳的()A、 互根互用B、 对立制约C、 交感互藏D、 消长转化E、 阴阳自和答案:B90、 下列关于阴阳的概念,说法最确切的是()A、 阴阳是中国古代的两点论B、 阴阳即是矛盾C、 阴阳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D、 阴阳代表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E、阴阳代表相互关联的事物答案:D91、 “阴中求阳”治疗方法适用的病证是()A、 阴虚B、 阳虚C、 阴盛D、 阳盛E、 阴阳两虚答案:B92、 热因热用适用于()A、 实热证B、 虚热证C、 真热假寒证D、 真寒假热证E、 寒热错杂证答案:D93、 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起枢转作用的脏是()TOC\o"1-5"\h\zA、 肝B、 心C、 脾D、 肺E、 肾答案:C94、 循行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是()A、 手少阴心经B、 手太阴肺经C、 手少阳三焦经D、 足厥阴肝经E、 足少阴肾经答案:A95、 虚人感受外邪,应采用的是()A、 标B、 治本C、 标本兼治D、 先治本后治标E、先治标后治本答案:C96、 古代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