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课件第11章第三节 心肌炎_第1页
《儿科学》课件第11章第三节 心肌炎_第2页
《儿科学》课件第11章第三节 心肌炎_第3页
《儿科学》课件第11章第三节 心肌炎_第4页
《儿科学》课件第11章第三节 心肌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11234心肌炎的分类心肌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心肌炎的病理学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心肌炎的治疗15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等因素侵犯心脏,引起以(心肌细胞坏死和间质炎性细胞浸润)为主要表现的心肌炎症性疾病。

概念心肌炎(myocarditis)分类感染性因素分为病毒性感染和病毒以外的其他感染(如细菌、肺炎支原体、真菌和寄生虫等)。非感染因素包括自身免疫、药物过敏、中毒和血管炎等因素。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心肌炎最常见。流行病学病毒性心肌炎可为流行性发病,在病毒流行感染期约有5%的患者发生心肌炎,也可为散在发病,临床上发现的心肌炎,41%-88%的患者有前驱病毒感染史。

36号黑体32号黑体病因与发病机制1.病因:病毒引起心肌炎症是最常见的。2.发病机制:病毒直接作用病毒与机体的免疫反应共同作用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理改变以心肌损伤为主的心肌炎表现为心肌细胞溶解,坏死、变性和肿胀。以间质损害为主的心肌炎表现为心肌纤维之间和血管周围结缔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从病变范围分为局灶性和弥漫性心肌炎。病理学临床表现1.心力衰竭2.终末器官损伤3.心律失常4.急性重症型心肌炎

临床表现心肌炎还有一定的年龄特点:●新生儿、婴幼儿:食欲差、生长缓慢、烦躁、嗜睡、间断面色苍灰、肢端凉或高热、呼吸急促、喂奶时大汗●年长儿、青少年:运动耐力下降、乏力、精神差、胸痛等辅助检查1.全血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2.病原学/病因学检查3.炎性指标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反应蛋白(CRP)增高4.心肌损伤指标血清肌酐激酶(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增高,肌钙蛋白增高

辅助检查5.胸部x线6.心电图7.超声心动图8.超声心动图9.心血管磁共振成像10.心肌活检诊断1.临床诊断依据(1)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或心脑综合征。(2)心脏扩大(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表现之一)。(3)心电图改变。(4)CK-MB升高或心肌肌钙蛋白(cTnI或cTnT)阳性。2.病原学诊断依据确诊指标:自患儿心内膜、心肌、心包(活检、病理)或心包穿刺液检查,发现以下之一者可确诊心肌炎由病毒引起。●分离到病毒。●用病毒核酸探针查到病毒核酸。●特异性病毒抗体阳性。诊断2.病原学诊断依据参考依据:有以下之一者结合临床表现可考虑心肌炎系病毒引起。●自患儿粪便、咽拭子或血液中分离到病毒,且恢复期血清同型抗体滴度较第一份血清升高或降低4倍以上。●病程早期患儿血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用病毒核酸探针自患儿血中查到病毒核酸。诊断3.确诊依据●具备两项临床诊断依据,可临床诊断为心肌炎。●同时具备病原学确诊依据之一,可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具备病原学参考依据之一,可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凡不具备确诊依据,应给予必要的治疗或随诊。根据病情变化,确诊或除外心肌炎。●应除非感染因素包括外风湿性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炎、结缔组织病以及代谢性疾病等引起的心肌损害。

一般治疗: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