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贵阳四十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解析版)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1.(3分)实验室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下列图中操作中正确的是()A. B. C. D.2.(3分)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被100℃的开水烫伤严重,这是因为()A.开水的温度比水蒸气的温度低 B.水蒸气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 C.开水不易散热 D.水蒸气散热快3.(3分)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中涉及到很多物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雪迎春到——雪是凝华形成的 B.疑是地上霜——霜是凝固形成的 C.露从今夜白——露是升华形成的 D.岚雾今朝重——雾是汽化形成的4.(3分)关于内能、温度、热传递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物体的内能为零 B.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 C.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少的物体5.(3分)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的是()A. B. C. D.6.(3分)下列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晒太阳相同的是()A.用煤气烧水 B.锻打菜刀 C.搓手取暖 D.压缩空气7.(3分)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水温上升,会看到试管口的橡皮塞被冲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试管中的水在升温过程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内能的 B.乙醇的燃烧过程是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C.水蒸气对橡皮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D.橡皮塞被冲出,其能量转化与汽油机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8.(3分)下列关于家用汽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油机工作时,在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燃料在气缸内燃烧得越充分,燃料的热值越大 C.乙醇汽油替代汽油作为燃料,可以节约石油资源 D.能量是守恒的,汽油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16分)9.(4分)“嫦娥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2007年10月24日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如图所示,火箭发射时,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来吸收巨大的热量,火箭升空瞬间,看到的白色“气团”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10.(4分)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液体的,图中体温计的温度为℃。11.(4分)如图所示,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烧瓶中的水又重新沸腾。这是因为,浇水时烧瓶内空气的压强变(填“小”或“大”),水的沸点变(填“低”或“高”)的原因。12.(4分)盛夏,站在河岸边觉得沙子热得发烫而河水却不怎么热,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的缘故;炎炎夏日,在水泥地面上洒水后会感觉到凉快。三.作图题(共3小题,每题2分,共6分)13.(2分)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分别对质量、初温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甲的比热容比乙小,请在图上画出加热相同时间。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象。14.(2分)如图,是某小组研究质量为200g的水沸腾实验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在图中画出相同实验条件下,相同初温15.(2分)小明同学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在如图中画出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时间/min012345678910温度/℃﹣3﹣1111111234四.简答题(共2小题,每题3分,共6分)16.(3分)请判断图中所描述的情景为海滨地区中午还是夜晚的情况?并说明理由。17.(3分)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对于舞台上的“白雾”,小强同学认为是水蒸气,你认为谁的说法正确?并请你解释“白雾”的形成过程。五.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第18题10分,19题11分,20题8分,共29分)18.(10分)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下表是某些物质的信息,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可知,本次实验应选择(选填“水银”或“酒精”)温度计。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物质凝固点/℃沸点/℃水银﹣39357酒精﹣11778(2)在水温升高到90℃以后,每隔1min记录1次温度计的读数,持续8min,此时水温为℃。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69898989898(3)实验中观察到水中气泡上升时的情形如图丙、丁所示,当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选填“丙”或“丁”)所示。(4)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水在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是;本次实验中的环境大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19.(11分)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1)组装器材时,先将酒精灯放置在铁架台上,接下来安装(选填“a”或“b”)器件。(2)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绘制出了被测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①冰熔化过程共用了min,第4min时试管内物质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3min时试管内物质的内能。②分析图象可知,冰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4)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直到烧杯内的水沸腾,此时试管中的水(选填“会”或“不会”)沸腾。20.(8分)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取质量均为200g、初温均为20℃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格。温度/℃20304050加热时间/s甲04080120乙0204060(1)选用相同电加热器加热的目的:使两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实验中通过比较(选填“升高的温度”的“加热的时间”)比较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2)加热到40s时,甲和乙吸收的热量(填“甲多”、“乙多”或“一样多”)。(3)分析数据可知,当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时,(选填“甲”或“乙”)液体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若这两种液体中选出一种液体作为冷却剂用,则(选填“甲”或“乙”)液体的冷却效果更好。六.计算题(共2小题,第21题3分,第22题6分,共9分)21.(3分)热水袋中装有1千克热水,一段时间后水温下降了50℃,求水放出的热量Q.[c水=4.2×103焦/(千克•℃)]22.(6分)一大锅里装有温度为30℃、质量为50kg的水,当地气压为标准大气压,某同学用煤对水加热,便停止加热,用煤1.2kg3J/(kg•℃),煤的热值是:3×107J/kg;求:(1)水从30℃到刚沸腾时,水吸收的热量;(2)完全燃烧1.2kg煤放出的热量;(3)此次烧水的过程中,损失的能量。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1.(3分)实验室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下列图中操作中正确的是()A. B. C. D.【分析】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一是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二是温度计玻璃泡进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三是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解答】解:A、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B、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C、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故C正确;D、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两个:一是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二是通过图的形式来考查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2.(3分)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被100℃的开水烫伤严重,这是因为()A.开水的温度比水蒸气的温度低 B.水蒸气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 C.开水不易散热 D.水蒸气散热快【分析】100℃水蒸气与100℃的开水两者的温度相同,不同的是两者的状态,因此分析两者烫伤情况不同时,要从两者的不同点去入手分析。【解答】解:A、水和水蒸气都是100℃,故A错误;B、100℃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100℃的水的过程中还会放出热量;C、烫伤的严重程度与开水的散热快慢无关。D、烫伤的严重程度与水蒸气的散热快慢无关。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液化和液化放热的理解和掌握。3.(3分)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中涉及到很多物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雪迎春到——雪是凝华形成的 B.疑是地上霜——霜是凝固形成的 C.露从今夜白——露是升华形成的 D.岚雾今朝重——雾是汽化形成的【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解答】解:A、雪是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选:A。【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4.(3分)关于内能、温度、热传递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物体的内能为零 B.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 C.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少的物体【分析】(1)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2)根据描述热量的物理术语进行判断;(3)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物体间有温度差:高温物体放热,低温物体吸热。【解答】解: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B、描述热量的术语只能用”吸收”或“放出“,故B错误;CD、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故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是一道热学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内能、热传递的条件及改变物体内能方法的理解,是中考的热点,热学的难点。5.(3分)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的是()A. B. C. D.【分析】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有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四个冲程组成,其中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成机械能。【解答】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做功冲程:A图: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行,是压缩冲程;B图: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行,是做功冲程;C图: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是排气冲程;D图:进气门打开,活塞向下运行,是吸气冲程。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以及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是中考的热点内容。6.(3分)下列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晒太阳相同的是()A.用煤气烧水 B.锻打菜刀 C.搓手取暖 D.压缩空气【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做功的实质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即:内能和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转移的过程,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解答】解:晒太阳后,太阳能以辐射的形式,所以感到暖和,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A、用煤气烧水、温度升高,与题干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相同;B、锻打菜刀,故B不符合题意;C、搓手取暖,使手的内能增大,故C不符合题意;C、压缩空气发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对于改变物体内能两种方式的掌握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而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7.(3分)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水温上升,会看到试管口的橡皮塞被冲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试管中的水在升温过程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内能的 B.乙醇的燃烧过程是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C.水蒸气对橡皮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D.橡皮塞被冲出,其能量转化与汽油机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分析】(1)当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增大;当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物体的内能减小。(2)汽油机的工作循环有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其中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做功冲程内能转化成机械能。【解答】解:A、加热过程中,温度升高,水的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实现的;B、乙醇的燃烧过程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CD、水蒸气膨胀对塞子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故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通过具体实验考查了学生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的了解与掌握,属于基础题目。8.(3分)下列关于家用汽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油机工作时,在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燃料在气缸内燃烧得越充分,燃料的热值越大 C.乙醇汽油替代汽油作为燃料,可以节约石油资源 D.能量是守恒的,汽油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分析】(1)汽油机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等均无关。(3)根据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进行分析判断。(4)任何能量转化过程都伴随能量的损失,所以转化效率不可能达到100%。【解答】解:A、汽油机工作时,故A错误;B、燃料的热值仅与燃料的种类有关,故B错误;C、乙醇汽油中的乙醇是可再生资源,故C正确;D、热机在工作时,所以效率不可能到达10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热机的冲程、热机效率、能源、燃料热值的了解与掌握,是一道基础题目。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16分)9.(4分)“嫦娥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2007年10月24日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如图所示,火箭发射时,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汽化来吸收巨大的热量,火箭升空瞬间,看到的白色“气团”是水蒸气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分析】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要吸热;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根据汽化吸热和液化放热的知识来作答。【解答】解:火箭发射时,在发射台下有一个大水池,水吸收巨大的热量,火箭升空,液化成小液滴。故答案为:汽化液化。【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有关汽化和液化的知识,是一道热学的基础题。10.(4分)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图中体温计的温度为38.5℃。【分析】根据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读数方法进行解答。【解答】解:(1)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图示的体温计中,量程是35~42℃,因此体温计的示数应该是:38℃+0.5℃=38.3℃。故答案为:热胀冷缩;38.5。【点评】此题考查了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读数方法,在对温度计进行读数时,一定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11.(4分)如图所示,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烧瓶中的水又重新沸腾。这是因为,浇水时烧瓶内空气的压强变小(填“小”或“大”),水的沸点变低(填“低”或“高”)的原因。【分析】从气压与水的沸点的关系进行分析即可,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随之降低。【解答】解:把烧瓶倒置并向烧瓶底浇水,瓶内气体温度降低,从而使瓶内气体压强变小,当瓶内水的温度高于此时水的沸点时。故答案为:小;低。【点评】此题考查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属于基础题目。12.(4分)盛夏,站在河岸边觉得沙子热得发烫而河水却不怎么热,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大的缘故;炎炎夏日,在水泥地面上洒水后会感觉到凉快吸热。【分析】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汽化吸热。【解答】解: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大,吸收相同的热量、沙子的温度变化大。夏天把水洒在地面上时,水蒸发时要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故答案为:大;吸热。【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热现象的对应的物理原理,要注意在生活中找出所包含的物理知识。三.作图题(共3小题,每题2分,共6分)13.(2分)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分别对质量、初温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甲的比热容比乙小,请在图上画出加热相同时间。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象。【分析】若乙的比热容和沸点均小于甲,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Δt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比热容小的物质温度升高得快。【解答】解:因为乙的比热容和沸点均小于甲,所以乙图象的沸点在甲图象的下面,由Q吸=cmΔt可知,在质量相等、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乙的比热容小温度升高得快;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晶体的液体沸腾的图象和比热容了解与掌握,注意要学会看图形(取相同的时间比较甲乙温度变化的高低)。14.(2分)如图,是某小组研究质量为200g的水沸腾实验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在图中画出相同实验条件下,相同初温【分析】在装置相同的情况下,水质量增加,水的沸点不变,加热至沸腾所用时间变长。【解答】解:由于改变了液体的质量,液体上方的气压不变,液体质量增加,加热至沸腾所用时间变长【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水的沸腾实验的理解和掌握,知道水的质量越大,加热时间越长是解题关键。15.(2分)小明同学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在如图中画出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时间/min012345678910温度/℃﹣3﹣1111111234【分析】明确纵横坐标所表示的内容,对照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中画点描线。【解答】解:根据描点法可得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我们对画点描线方法的掌握,同时,还要理解通过分析图象得出相应信息。四.简答题(共2小题,每题3分,共6分)16.(3分)请判断图中所描述的情景为海滨地区中午还是夜晚的情况?并说明理由。【分析】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水蒸发时会吸收热量。【解答】答: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吸收相同的热量;夜晚,水的温度降低的少,沙子的温度低。【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属于基础题。17.(3分)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对于舞台上的“白雾”,小强同学认为是水蒸气,你认为谁的说法正确?并请你解释“白雾”的形成过程。【分析】干冰就是固态的二氧化碳;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的升华过程是吸热的;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过程是放热的。【解答】答:小丽的说法正确,解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形成“白雾”。【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制造舞台效果的物理学原理的了解,考查了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是一道热学的基础题。五.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第18题10分,19题11分,20题8分,共29分)18.(10分)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下表是某些物质的信息,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可知,本次实验应选择水银(选填“水银”或“酒精”)温度计。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物质凝固点/℃沸点/℃水银﹣39357酒精﹣11778(2)在水温升高到90℃以后,每隔1min记录1次温度计的读数,持续8min,此时水温为94℃。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69898989898(3)实验中观察到水中气泡上升时的情形如图丙、丁所示,当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选填“丙”或“丁”)所示。(4)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水在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是温度不变;本次实验中的环境大气压低于(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分析】(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在选取温度计时,注意被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2)根据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3)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并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最后破裂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4)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解答】解:(1)由表中水银和酒精的沸点可知,当水沸腾时,故酒精温度计不能使用;(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分度值是1℃,所以温度计示数是94℃;(3)水正在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所以图丙是正在沸腾现象;(4)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由表中数据可知,低于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100℃;故答案为:(1)水银;(2)94;(4)温度不变。【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难度不大,属于基础性题目。19.(11分)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1)组装器材时,先将酒精灯放置在铁架台上,接下来安装b(选填“a”或“b”)器件。(2)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3℃。(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绘制出了被测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①冰熔化过程共用了3min,第4min时试管内物质的内能大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3min时试管内物质的内能。②分析图象可知,冰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4)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直到烧杯内的水沸腾,此时试管中的水不会(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分析】(1)用酒精灯加热物体时,安装装置时,先从下到上,方便调节;(2)温度计读数要看清量程和分度值,根据液柱位置读数,分清零上还是零下;根据图甲确定温度计的分度值,读出示数;(3)由图像知冰熔化过程的特点;(4)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不断吸收热量。【解答】解:(1)先安装下面器材,再安装上面器材,所以先将酒精灯放置在铁架台上;(2)由图乙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柱上表面对准了0℃下面第6个小格处;(3)①由图像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第2min开始熔化,经历了3min;第5min时的内能大于第3min时的内能;②分析图象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4)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直到杯内水持续沸腾,因为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不能继续吸热。故答案为:(1)b;(2)﹣3;大于;(4)不会。【点评】学会观察和分析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图像,是我们学习该实验时应掌握的重点内容。本题考查的知识面比较广,但是没有多大的难度。20.(8分)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取质量均为200g、初温均为20℃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格。温度/℃20304050加热时间/s甲04080120乙0204060(1)选用相同电加热器加热的目的:使两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实验中通过比较加热的时间(选填“升高的温度”的“加热的时间”)比较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2)加热到40s时,甲和乙吸收的热量一样多(填“甲多”、“乙多”或“一样多”)。(3)分析数据可知,当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时,甲(选填“甲”或“乙”)液体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若这两种液体中选出一种液体作为冷却剂用,则甲(选填“甲”或“乙”)液体的冷却效果更好。【分析】(1)选用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在相同时间内使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2)(3)(4)我们使用相同的加热器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2种方法:①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②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解答】解:(1)选用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是相同的;我们使用相同的加热器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说课稿
- 全国粤教清华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3节《体验智能助手》教学设计
- 高级催乳师考试卷及答案
- 我的学习习惯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浙教版二年级上册-浙教版
- 保健食品基础知识培训
- 本册综合说课稿小学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上册湘美版
- 31.《我能行》 教学设计-心理健康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 2025年家政服务与管理人才高级职业能力与面试题解答
- 口播类知识文案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中国铁建县域高铁项目试验员招聘考试备考建议与资源
- 肿瘤患者家庭肠内营养护理
- 《拒绝沉迷手机远离“垃圾快乐”》班会课件
- 沉井顶管施工方案
- 锅炉设备更换技术方案
- 班次调度冲突解决
- 管理会计学 第10版 课件 第1、2章 管理会计概论、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
- 领导科学之领导用人(经典)
- 大米先生管理制度
- 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PPT
- 高中政治课程标准解读
- GB/T 42695-2023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木棉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