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抢劫罪的司法适用
中国刑法学术界普遍认为,抢劫是针对公共和私人财产的。作者认为,以下观点在追踪犯罪的双重对象中是合理的:受害人的人身是小偷行为的对象,私家车是小偷行为的对象。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抢劫罪的对象是公私财物,但由于我国《刑法》未对公私财物的内涵外延予以具体规定,在刑法学理论上,关于公私财物的范围往往产生认识分歧,人们对抢劫罪的对象认识不一,并由此导致司法实践中在认定抢劫罪时出现混乱的局面,基于此,本文拟就抢劫罪的对象问题作初步探讨。一、无物是否能成为小偷的对象?(一)抢劫罪的行为对象刑法规定,抢劫罪的对象是公私财物。所谓财物,一般是指有体物和无体物,有体物可以成为抢劫罪的对象,理论上没有异议。但对无体物能否成为抢劫罪的对象,在我国刑法上则有较大争议。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解释中曾指出,电力、煤气、天然气等,可以成为盗窃的对象,但最高人民法院并未说明是否可以成为抢劫的对象。有学者认为,作为抢劫罪对象的公私财产,不必区分有体物和无体物。但是对于某些财物在立法上可作特殊处理,煤气、暖气、电等财物不宜成为本罪的行为对象。理由是:这类财物的占有或控制,是需要持续一定时间才能完成的,不符合抢劫罪的取财的当场性的特征,行为人若以暴力、胁迫等方式强行要求给自己提供电力、天然气等服务的,可以敲诈勒索定罚。如果行为人没有使用暴力方式,只是强行要求使用电力、天然气等财物的,应按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笔者认为,无论是有体物还是无体物,这只是物质的外在表现形式。要成为抢劫罪的犯罪对象,关键看其是否具有经济价值,能否为人所实际控制。如果该物体虽是无体物但具有价值,能够用现实的金钱来衡量,遭到他人侵犯,实际上意味着财产权利被侵犯,应该被纳入刑法保护的范围,这对于保护公私财产权利是有利的。(二)抢劫罪的对象财产性利益,是相对于财物而言的,它本身不是财物,但具有一定物质内容直接体现为某种经济利益。纵观世界各国刑法,有些国家只是概括性地规定抢劫罪的对象是他人财物,而未指明抢劫罪的对象是否包含财产性利益。有的国家明文规定了财产性利益可以成为抢劫罪的对象。如韩国刑法第333条(强盗罪)规定:“以暴力或者胁迫方法强取他人财物或者取得其他财物上之利益,或者为第三人取得的,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日本刑法有所不同,它在第236条第1项规定了强取财物的普通抢劫罪的基础上,第2项又单独规定了强取财产上利益的抢劫利益罪。西班牙、印度等国刑法也明确规定了抢劫罪的对象包括财产性利益。其他一些国家的刑法对之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只是概括的规定抢劫的对象为他人的财物或财产。我国刑法将抢劫罪的对象规定为“公私财物”,并没有指明是否包含财产性利益。在我国刑法理论界,学者们对此存在争议,导致抢劫罪在司法实践很难认定。笔者认为,对于采取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当场强取财产性利益的行为,应当认定为抢劫罪。理由是:首先,从本罪保护的法益来看,刑法规定抢劫罪的目的在于保护公民的人身、财产权利。债权等财产性利益是体现经济利益的民事权利,同所有权一样,属于国家保护的权利。以暴力、胁迫方法剥夺这些财产性利益,同样也会侵犯本罪的法益。其次,将财产性利益作为行为对象,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最后,其他国家的立法例也表明财产性利益可以成为抢劫罪的对象。并且,在实践生活中,抢劫财产性利益的案件也为数不少。如乘坐出租车到达目的地后,以暴力方法拒付车费等,对其若不以抢劫罪论处,显然不能充分保护公民的权利。二、抢劫罪与不动产的关系对于不动产(如房屋、土地等)能否成为抢劫罪的行为对象,各国的刑法规定不尽相同。德国、西班牙刑法典明文规定抢劫罪的对象仅限于动产,而俄罗斯刑法典只规定了抢劫罪的对象是财物,对其性质则则不加限定。此外,意大利刑法典明文规定抢劫对象是动产,同时规定,侵夺他人不动产的,作为独立犯罪加以处罚。我国刑法理论对此也有不同的见解。笔者认为,由抢劫罪的特征以及不动产本身的不可移动性所决定,不宜将不动产纳入抢劫罪对象的范畴。首先,抢劫罪的一大特征是行为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等方法行为,并且当场实现其目的行为—劫取财物。相比不动产而言,动产具有便于携带、移动的特性。基于该特性,只有动产才有可能被行为人实际当场稳定地控制并且占有。而不动产的不可移动性决定了其是难以当场取走并被稳定地非法占有的。其次,对不动产的交易采取的是登记方法,未经有效登记,不发生所有权的转移,也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因此对于行为人强行侵占不动产,被害人可以较容易地通过政府机关收回,恢复自己的财产权利,行为人并不能当场对不动产完全控制和随意处置,无法实现所有权的处分权能。因此,强取不动产的行为与抢劫动产的行为在社会危害性相差悬殊。三、如果贷款可以成为小偷的受害者?(一)抢劫罪的认定一种意见认为,构成抢劫罪。理由是:第一,行为人当场只拿回欠条,而未得到钱,这与一般的案件确有不同。但是,行为人欠债应当归还,故意使用上述手段,达到不归还的目的,实际是对他人财产权利的侵犯。第二,行为人当场抢走欠条,被害人可能因无法提供证据而丧失在法律上讨回债务的机会,危害结果与当场被劫走财物无异。第三,从行为人方面说,虽然行为人未当场取得财物,但实际以另一种方式增加了自己的财产,结果与当场抢到财物无异,故应构成劫罪。另一种意见认为,不构成抢劫罪。理由是:首先,欠条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以货币为标准的确认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欠条不是财物,抢劫欠条不等于抢劫财物,抢劫欠条从财产性质上讲侵害的是欠条体现的债权,而抢劫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财产所有权,所以抢欠条并不符合抢劫罪的客体特征。其次,欠条只是记载双方当事人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凭证,欠条的灭失并不完全意味着债权人必定丧失财产,债权人可以通过其他证据向法院请求实现债权。笔者赞同第二种意见。抢劫行为实施时,财物处于被害人占有状态之下,通过该行为当场使财物占有发生转移,而抢欠条时,欠条所涉及财物的所有权早已发生转移。如果抢走欠条即是抢走财物,构成抢劫罪,那么行为人没有把欠条抢走,而是当场把欠条损毁,是否要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呢?显然不能。因此,抢劫欠条从本质上讲一种赖帐不还的行为,双方债权债务关系应通过民事法律去调整。但如果行为人使用暴力或胁迫手段,对债权人造成伤害,或者有故意杀人情节的,应按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此外,还有另一种情形:行为人以暴力、胁迫等手段,使不欠自己债的人当场写下欠条,对此只能以敲诈勒索罪论处,因为行为人取得欠条的目的是日后将获得财产。(二)行为人未取得财产财产的利益有论者认为,用暴力、胁迫等方法,使不欠自己债的人当场写下欠条,承诺日后归还,与抢回欠条的案件有所不同。因为,行为人取得欠条,并未当场取得具有经济价值的财物。其欠条也无法律效力,行为人所追求的只是日后将获得的财物。因此,对此只能以敲诈勒索罪论处。如果行为人当场抢得财物,同时又强迫被害人写下欠条,则应定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实行数罪并罚。我同意该观点,如果仅仅写下欠条,该行为认定为敲诈勒索罪更合适。四、作为财产罪的侵害对象所谓违禁品,是指法律上禁止私人占有、持有的物品,例如枪支、毒品、假币等。违禁品能否成为抢劫罪的对象,其实就是关于违禁品能否成为财产罪的对象问题。在国外,通说认为,违禁品也是财物,也可以成为财产犯罪的对象。对此,在我国刑法学界也存在肯定说和否定说之争。肯定说认为,枪支、弹药、毒品、淫秽书刊、假币、赃款赃物等违禁品,均属于所有物,所以也可以成为财产罪的侵害对象。否定说认为,作为财产罪保护对象的财物,理应是足以体现一定的所有权关系的物。违禁品是法律所禁止所有的物品,不能体现所有权,所以其不能成为财产罪的侵害对象。笔者认为,对于违禁品能否成为抢劫罪的对象问题,宜根据其是否具有经济价值实行区别对待。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违禁品可以成为抢劫罪的对象;无任何经济价值的违禁品则不能成为抢劫罪的对象。其理由有:有些违禁品虽然是国家明令禁止持有、流通的,但是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如枪支、弹药,毒品等。这些物品相对于国家来说也属于财物的范畴,并不是有些人说的“所有权不存在”。抢劫罪是侵犯财产罪中最严重的犯罪,因而应当重视保护财产的所有权,但在实践中经常会出现所有权与占有相分离的现象,因而要保护财产所有权,就必须要保护对财物的占有本身。所以,这类违禁品可以成为财物犯罪的对象。但是我国刑法将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的行为规定为更为严重的独立犯罪,因而这类违禁品不能成为抢劫罪的对象。另外,有些违禁品虽然被国家没收,但其本身并没有价值,如假币。所以,行为人以暴力、胁迫手段抢劫假币的行为,虽然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但并没有侵害到财产权利,不应定为抢劫罪。五、非法财物是合法的对象非法占有的财非法财物一般又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该财物原本性质合法,但基于行为人的一定行为使之不合法。如用于赌博的个人合法收入,即赌资。第二种是该财物的性质合法,但占有人对该财物的占有没有合法的依据。如小偷对盗窃来的财物的占有。实践中曾出现过冒充警察抓赌,对赌徒施以暴力抢走赌资,以及毒贩抢走其他毒贩毒品等案件。这些案件一大特点就是行为对象为非法财物,对这些案件能否认定为抢劫罪呢?刑法理论认为,行为对象的特征之一就是行为对象所体现的是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因而一些人对此产生了误解,认为既然是受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那么一定是合法的社会关系,如合法的财产所有权关系。而非法财物都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其占有人必然不享有合法的所有权关系,所以,当然不能将非法财物作为抢劫罪的行为对象,故抢劫非法财物的不能构成抢劫罪。但这一结论只看到了事物的表象,没有看到其内在实质。首先,行为对象所体现的社会关系,不仅是以该物为标的的所有权或他物权关系,而是包括了以该物所指向的所有人们在共同生活和生产中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同理,非法财物并不只体现了不法占有人对它们的占有关系,同时,也体现了国家对非法财物的管制或权利人对其财物的合法所有权。其次,抢劫非法财物时,势必对非法财物占有人使用暴力、胁迫等手段,这些都会使非法占有人的人身权利受到侵害。虽然这些不法占有人的行为可能构成犯罪,但即便如此,其人身权也同样受到法律保护,这也正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差异考题及答案
- 2025建筑施工分包合同书样本
- 2025年财务管理考试灵活应对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模具制造数字化设计在模具行业产业链产业链生态构建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工程法规考试的重要信息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药炮制新技术成果鉴定与市场竞争力报告
-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要点
- 社会学视角下的老年人社会参与研究试题及答案
- 企业财务资源的整合考题及答案
- 2025年调酒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3年上半年中级信息系统监理师下午真题
- 农学专业深度解析模板
- 储罐内喷铝施工方案
- 2024年江西省高考地理真题(解析版)
- 绍兴市粮食批发市场经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毕业研究生登记表(适用于江苏省)
- 2024年光伏行业供应链数字化建设白皮书
- 网络传播概论(第5版)课件 第七章 网络传播建构的关系
- 公安机关拘留通知书(存根、附卷副本、正本)模板
- 《教育心理学(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
- 【年产2000吨色氨酸发酵工厂的计算与设计(附布置图流程图)15000字(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