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美大使级会谈_第1页
二、中美大使级会谈_第2页
二、中美大使级会谈_第3页
二、中美大使级会谈_第4页
二、中美大使级会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中美大使级会谈会谈的由来中方在会谈之前为使会谈成功所采取的措施会谈的议程和平民回民协议的达成美国对中国一系列建议的轻蔑和不对等态度,会谈一度停顿中美大使级会谈反映的美国对华立场和态度大使级会谈中中方坚持的方针、原则会谈的历史意义

二1、会谈的由来

1954年6月5-21日,既日内瓦会议期间,中美派代表进行了4次会晤。——“杜勒斯尽管表面上激烈反共,内心却有兴趣探索和中国缓和紧张关系

以及使在押人员获释的可能途径。”

约翰迅日内瓦会议结束后,从1954年9月下旬到1955年7月15日,中美双方在日内瓦举行了领事级会谈,前后共举行了17次会议。

万隆会议期间,周总理发表声明。

二2、中方在会谈之前为使会谈成功所采取的措施

中国欢迎第三国斡旋。通过第三国向美国表面中国的立场:

——中美会谈不能同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关系相混淆;——中美之间不存在停火问题;——任何关于缓和的建议都不能指望中国人民放弃解放台湾。中国敦促美国采取措施缓和紧张局势:——取消对中国的禁运;——允许要求回国的中国留学生和其他中国侨民自由回国。

中国采取措施推动局势缓和:——中国表示,对于美国在中国犯法的人员,包括飞行员和侨民,可以根据中国的法律程序,并依照个人的犯罪事实和被监禁后的表现,决定是否宽赦释放或驱逐出境;——判处4名侵入中国领空的美国飞行员驱逐出境——7月31日,决定提前释放阿诺德等11名美国飞行员。4二3、会谈的议程和平民回民协议的达成1955年8月1日,中美大使级会谈在日内瓦举行中方代表为中国驻波兰大使王炳南(1955年-1964,后由续任驻波兰大使王国权担任)美方代表为美国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约翰逊(后由美国驻波兰大使比姆和卡伯特担任)会谈有两项议程:双方平民回国问题。双方有所争执的其他实际问题。在第二项议程下,各方均可提出它认为应予讨论的直接牵涉到中美双方的问题。

中美大使级会谈中方大使王炳南(左二)中方代表林平(左一)与美国大使尤·阿约翰逊在波兰谈判桌前。

中美关于平民回国的协议经过14次的谈判双方于9月I0日就平民回国问题达成了协议:声明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两国大使协议公布各自政府就平民各回其本国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协议是以两国大使代表各自的国家将此项措施通知对方的方式公布的。协议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美国人愿意返回美利坚合众国者,享有返回的权利,并宣布已经采取、且将继续采取适当措施,使他们能够尽速行使其返回的权利。”中国委托印度协助中国在美平民返回中国。“美利坚合众国承认在美利坚合众国的中国人愿意返回中华人民共和国者,享有返回的权利,并宣布已经采取、且将继续采取适当措施,使他们能够尽速行使其返回的权利。”美国委托英国政府协助在华美国平民返回美国第二项议程:双方有所争执的其它问题中方:禁运问题宣布两国之间和平解决在台湾地区的争端,不诉诸武力,为此准备更高一级的中美谈判美方:第一项协议的落实为第二项谈判的前提在朝鲜失踪的美国军人的问题;建议双方分别声明:一般来说,特别对于台湾地区来说,除了单独和集体防御外,放弃使用武力。二3、美国对中国一系列建议的轻蔑和不对等态度,会谈一度停顿为使会谈有所进展,中方从1956年起的一年多的时间里提出的建议:——两国新闻记者到对方国家采访;——相互司法协助。美方拒绝。美方降低会谈级别:1957年12月12日,在第73次会议上,美国单方面地调换会谈代表,新代表不具有大使身份。中方:多次催促,但美国一直没有派出代表,致使会谈中断。1958年9月15日,恢复会谈。但直到1970年,未达成任何协议。10二4、中美大使级会谈反映的美国对华立场和态度

“除防御外不在台湾地区使用武力”的声明的两层用意:——企图使中国接受美国武装侵占台湾的事实;——反对中国采取包括武力方式在内的手段解决自己的内政台湾问题。拒绝中方一系列建议:——美国方面根本不想改善同中国的关系。二5、大使级会谈中中方坚持的方针、原则方针:争取通过会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为中美之间的缓和及消除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的高一级的谈判做准备既要有坚定的立场,也要有协商的和解的态度原则:在中美关系中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美国武装力量应撤出台湾地区二6、会谈的历史意义

在中美之间没有外交关系的情况下,中美大使级会谈使双方之间保持了一个接触和通气的渠道(被认为是“对抗中的方向盘、缓冲仪和测试仪”)。导致美国对华封锁和禁运政策的最终瓦解。通过会谈,使一批科学家回到祖国,为新中国的国防科技和其他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钱学森1955年写给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叔通的,请求其帮助回国的信“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我们在长期等待解放,心急如火,惟恐错过机会”

“美方又说谎,谓中国学生愿回国者皆已放回,我们不免焦急。我政府千万不可信他们的话,除去学森外,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