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新教科版)_第1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新教科版)_第2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新教科版)_第3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新教科版)_第4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新教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第一单元

//第一课《有关光的思考》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例如:(太阳、点燃的蜡烛、正在发光的灯泡、萤火虫、发光鱼)等。有些物体自身不能发光,但能反射其他物体的光,给人感觉很亮,这样的物体不是光源。例如:月亮、汽车后视镜、人眼看到的鲜花等。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我们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4.(夜视仪)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5.(月亮)不是光源,它的光来自反射太阳的光。6.没有处在发光状态的物体不是光源。如没有通电的电灯,没有点燃的蜡烛。第二课《光是怎样传播的》我们在幕前,能够听到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说话的人。这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而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引起视觉效果。光是沿(直线)传播的。(1)生活中看到的手电筒、激光笔的光束,都可以说明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2)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影子等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声音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但是光沿(直线)传播,不能绕过障碍物。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30万千米)。太阳离地球的距离约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第三课《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光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物体向光的一面是(明亮的),背光的一面是(黑暗的)。光(能)穿过透明的物体。3.日食和月食的形成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4.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时,如果三者处在一条直线上,而且地球处于月球阴影中时,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便形成了日食。5.当地球运行到月球和太阳之间时,如果三者处在一条直线上,而且月球处于地球阴影中时,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便形成了月食。6.不能用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眼睛。7.影子是怎样产生的?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一部分光被该物体挡住,无法达到物体后面,物体后面会形成一个与物体相似的黑暗区域,这就是物体的影子。第四课《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1.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2.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遇到不同的物质时会在界面处发生(改变)。3.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现象。4.光线可以在(空气和水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光从空气斜射入白醋、食用油、茶水、啤酒等物体时都能发生折射现象。5.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1)潭清疑水浅。(2)海市蜃楼。(3)叉鱼时应瞄准鱼的下方。(4)近视眼镜、放大镜等透镜第五课《认识棱镜》1.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的变化,叫做光的(折射)现象。2.光由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物体,比如玻璃,也能发生(折射)现象。3.太阳光看起来几乎是(白)色的,其实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组成。4.当白光进入棱镜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就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5.雨后出现彩虹,除了需要太阳光和空气,还需要有(水滴)聚集在一起。6.三原色是指(红、绿、蓝)。快速旋转彩色轮,观察到彩色轮快速旋转时变成了白色。结论:色光可以混合成白光。7.彩虹是大自然中的一种光学现象(主要成因是光的折射),当太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水滴时,光发生(色散),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由外圈至内圈呈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彩虹的形成原理和我们用三棱镜得到彩色光带的原理相同。第六课《光的反射现象》1.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2.我们通常说的镜子“反光”在科学上指的是光的(反射)。3.从镜子中能看到自己,是因为光发生了(反射)现象,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4.我们能够看到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我们能够看到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教师的墙壁涂成白色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可以更好地利用(光的反射)。5.湖光倒影就是光的反射原理形成的。6.科学家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计算出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万千米)。7.在光线与镜面的交点处,画一条垂直于镜面的虚线,我们会发现,反射光线与虚线的夹角等于入射光线与虚线的夹角,我们把这两个夹角称为反射角和入射角,垂直于镜面的虚线称为法线,并可得到光的反射规律:光在反射过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第七课《制作一个潜望镜》潜水艇上装有潜望镜,当潜水艇潜到水下时,海军官兵常常利用它来观察海面和空中的情况。(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制作简单的潜望镜至少需要(两)块平面镜。3.两面镜子可以让光发生(两)次反射。潜望镜里面的平面镜应该以(45)度角放置。镜子所成的像与实际物体的位置是相反的、对称的。4.为了避免光线刺伤我们的眼睛,光线太强时眼睛的瞳孔会(缩小)。/

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第一课《地球的表面》1.观察地形图时,首先要确定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在地形图和地球仪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耕地和森林,(黄)色表示山地和沙漠,(白)色表示冰川。3.地球表面的形态主要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等。地形海拔特点高原海拔较高,在10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山地海拔较高,在500米以上地势起伏很大,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幽深的山谷盆地无一定标准四周高,中间低丘陵海拔较低,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较大,山顶浑圆,山坡坡度不大平原海拔较低地势起伏很小,宽广平坦4.观察世界地形图(1)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5.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地势西高东低。西部高,多高原、山地;东部低,多平原、丘陵。6.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有地震、火山、风的作用、水的作用等。第二课《地球的结构》1.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厚度最厚的是(地核)。2.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根据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1)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叫岩浆岩。玄武岩、浮石、花岗岩都是岩浆岩。

由泥、砂、岩石碎屑在水中沉积形成的岩石叫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都是沉积岩。沉积岩里常有化石——古代动植物的遗骸或痕迹。地表的岩石被深埋于地下时,在高温和高压下发生变化形成的岩石,叫变质岩。大理岩、板岩都是变质岩。3.地壳在不断地运动,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不停地涌动,有时会通过地震和火山喷发让我们感受到。4.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第三课《地震的成因及作用》1.地震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2.地震会使岩层发生(弯曲)、(断裂)、(错动)。3.地震发生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就地避险,不可冒然外逃。3.地震的危害:(1)地震后,房屋倒塌,道路损毁,人员伤亡,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2)地震会使地面出现裂缝、塌陷,铁轨也扭曲变形。(3)地震会使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4.地震对地表的改变是剧烈的。5.地震发生时如何自救:(1)能逃离室内的要尽量快速逃到室外,迅速逃离至开阔处。在室外不要私自盲目避震,要避开已倒塌物体,野外要远离桥、湖及山边等。(2)在不能逃离室内时,应立即找结实、不易倒塌的物体掩护身体。如结实的柜子下、靠立在墙根,地震时一定不要乘坐电梯。

第四课《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1.地球内部感到深处,压力越(大),温度越(高)。2.火山按照活动类型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活火山)、(休眠火山)和(死火山)。地壳运动是火山喷发的原因。火山是由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火山冒出大量的水汽和烟尘现象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长白山天池是一个火山口湖,由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喷发出来的熔岩堆积在火山口周围,形成了四周的山峰。5.火山喷发带来的危害:烧毁森林、房屋,掩埋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导致滑坡、山崩、泥石流、地震等。6.火山喷发带来的好处:(1)火山喷发后,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使森林和庄稼生长得更好。(2)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加热后的水能作为热源被人们利用。(3)火山灰和火山岩还是筑路的好材料。第五课《风的作用空气的流动形成(风)。与地震和火山喷发等因素相比,风的作用是比较(缓慢)、(温和)的。风能是分布广泛、用之不竭的能源,利用风能发电,可以保护环境。大范围的空气流动引起洋流运动,平街海水的热量分布。5.

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对改变地形发生着缓慢的作用。6、岩石在水、大汽、气温、动植物等作用下,模样会发生改变。7、岩石风化岩石破碎继续风化沙土和小石子8.

敦煌的雅丹地貌是由风的作用形成的。9.戈壁和沙漠的形成(1)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滩。(2)被带走的沙子在风或流水速度减小时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沙漠。10.与地震和火山喷发相比,风对地形地貌的影响是缓慢的,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

第六课《水的作用》降雨的(侵蚀)作用会改变地表的形态。大江大河的下游往往是(平原),如长江中下游平原。3、奔腾的河水,会击碎岩石和土壤,在温度和风力的参与下,磨削、溶蚀河底和河岸,加深和拓宽河床。4、水流从高处流向低处,同时把岩屑和土粒冲到河里,河水夹杂着这些颗粒对河岸进行磨削。5.河流的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1)当河水流速快时,侵蚀作用为主;当河水流速慢时,沉积作用为主。(2)乾坤湾的凹岸(凹进去的河岸)水流速度快,以侵蚀作用为主;凸岸(凸出来的河岸)水流速度慢,以沉积作用为主(3)一般河流人海口的地势平坦,水流速度慢,沉积作用强,泥沙堆积会形成三角洲,如黄河入海口的沙洲、长江三角洲等。

第七课《总结我们的认识》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侵蚀。在科学学习中,当我们无法参与真实情境的实验时,可以采取(模拟实验)实验的方式。比如需要雨水我们可以用(把矿泉水瓶口戳几个洞或者使用喷壹等)来进行。岩石被破坏和侵蚀的现象叫做(风化)。4.几种地形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序号地形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1弯曲的岩层地震(岩层受到挤压)2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形成3敦煌的雅丹地貌风的作用4黄土高原上的沟壑水(降雨)的作用5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水的作用(沉积作用)5.影响地表变化的因素有地震、火山、风的作用、水的作用,此外还有冷和热的作用、动植物的作用等。6.地震和火山喷发对地表的改变是剧烈的,风的作用和水的作用对地表的改变是缓慢的。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由降雨量、有无植被覆盖等。//

第三单元计量时间

//第一课《时间在流逝》在远古时候人们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圭表)是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变化的一种天文仪器。根据圭表上的日影长度(每天最短),人们就可以确定节气的日期和一年的长度。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根据晷面上晷针的日影角度,人们就可以确定时刻。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方向)会慢慢地发生变化。第二课《用水计量时间》1.自制水钟的水滴的速度是先(快)后(慢)。2.滴漏的滴水速度与(漏水孔)的大小,(滴漏中的水位)的高低有关。3.我们可以利用同样会流动的(沙)来制作计时工具,如(沙漏)。4.古代水钟:让水滴以均匀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用水滴的好处是流速较慢,计时更准确,而且不用频繁地进行加水等操作。第三课《我们的水钟》滴水计时水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受水型)水钟;另一种是(泄水型)水钟。水钟一般是泄水型和受水型相结合进行计时。第四课《机械摆钟》1.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2.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第一个发现并解释了摆的等时性。3.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相同,这就是摆的等时性。根据这一性质,人们制成了摆钟,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钟表的精确度。4.自制摆在摆动的过程中,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但是同一个摆1分钟内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不同的摆在一定时间内摆动的次数不相同的。5.钟摆由摆绳和摆锤两部分构成。第五课《摆的快慢》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与(摆锤)的重量,摆动的(幅度)大小无关。2.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3.荷兰科学家惠更斯制造了第一座带摆的时钟。第六课《制作钟摆》1.摆的摆动快慢只与(摆绳长短)有关,改变其长短可以改变摆动的次数。第七课《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1.我国古代把一天分为(12)时辰,就是现在的(24个)小时。2.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方向变化来计时的工具叫做(日晷)。3.石英钟表可以非常精确地计时,一天之内的误差不会超过1秒。4.当今计时最精确的是原子钟,精度可以达到每2000万年才误差1秒。5.计时工具的设计运用了物体运动周期性变化的规律。6.计时工具在我们的生活中用处非常大,比如跑步时就会用到(秒表)计时。//

第四单元

健康生活

//第一课《我们的身体》1.我们必须吃(食物),才能获得能量,吸入(氧气)是为了维持生命。2.(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3.遗传、饮食习惯、体育锻炼、周围环境、睡眠时间、学习压力等因素都会影响生长发育。第二课《身体的运动》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2.人体上肢做伸时运动时,上面的肌肉(舒张),下面的肌肉(收缩),骨头绕着关节移动位置,手臂伸直;在做屈时运动时,上面的肌肉(收缩),下面的肌肉(舒张)产生力量,能牵引骨头,手臂弯曲。3.骨、关节和肌肉共同组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它们相互配合,使身体进行各种运动。4.人体内共有200多块骨头,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骨骼可以使我们身体进行各种各样的运动,同时还具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5.骨与骨之间可以活动的连接叫关节。不同地方的关节,活动的方式不同。如肘关节和肩关节。6.人体共有600多块肌肉。肌肉附着在骨骼上,肌肉收缩带动骨骼运动。第三课《心脏和血液》心脏由最有力的肌肉组成,心脏不停跳动,实际上是在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把血液从心脏挤压到全身,又使(血液)回流到心脏。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尽管如此,我们还应该让心脏有更多的休息时间。2.人体心脏的位置一般在胸口的(左边)。3.食物中的营养和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我们的血液后都将通过心、血管等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维持身体的生命活动。4.在身体休息状态下,特别是睡眠的时候,氧气的需要量减少,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会减少,心脏会得到较多的休息。5.保护心脏的方法:参加适宜的体育活动、合理的作息、良好的睡眠、合理膳食等。6.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和脉搏次数是相同的。运动前后,人体的心跳和呼吸次数都有明显的变化,这说明呼吸与心跳紧密相连。第四课《身体的总指挥》1.(大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2.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脑干)。3.脑与(脊髓)相连,将彼此联系着的神经分布到全身的各个部分。4.大脑、小脑和脑干的作用:(1)大脑控制着人体的大部分生命活动,如运动、语言、视觉、记忆、思维、情绪等。(2)小脑具有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3)脑干负责人体许多基本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血液循环等,适当地活动身体或是听听音乐,都可以让脑得到休息。第五课《身体的联络员》1.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它总是在不断地发送和接收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和处理需要通过身体的联络员-神经系统来完成。神经是人体的(联络员),能把身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脑。2.神经系统(1)由脑、脊髓以及与其相连并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系统所组成。(2)脑和脊髓合称为神经中枢。3.全身各系统、器官和细胞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相互配合,完成各自的功能。4.人体能够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5.当人体受到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时,都会由传入神经将信号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做出相应的指令并通过传出神经使身体做出反应。第六课《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1..身体对压力的反应(1)适当的压力对人有好处,能转化为前进的动力。(2)长期的压力会损害身体健康,不仅可能让你感觉头疼、胃疼、睡不好觉,还会使你不能集中注意力,难以学会新东西,因此我们要学会管理压力。2.情绪是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心理状态,如高兴、愤怒、惊奇、悲伤等。第七课《制订健康生活计划》1.我们的身体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身体的一个系统出现问题,会导致其它(系统)甚至整个身体、心理也出现问题。2.世界睡眠日是(3月21日)。3.疫情期间,外出活动时应该佩戴好(口罩)。4.2021年教育部明确规定3个睡眠时间要求,其中小学生每天睡眠应该达到(10)小时。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我们要养成注意个人卫生、讲究营养饮食、加强体育锻炼、不迷恋电脑、科学用脑等习惯。【教材简析】《测试塔台模型》是六年级下册《小小工程师》单元的第6课。本课是在第5课《制作塔台模型》的基础上开展的。本课学生在经历了设计——制作——改进模型后进行测试,测试是对塔台模型设计是否合理、科学、符合要求的检验,是工程设计中又一重要环节。测试标准就是第4课的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本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体现了本单元学习的连贯性和工程的系统性。本课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测试”由三个有顺序、有逻辑的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明确测试标准”,引导学生回忆第4课的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以此表为依据进行量化评分,为后面的测试活动奠定基础。第二个活动是“展示与测试”。学生依照顺序逐一进行测试,并以评价表各项指标细化说明为依据进行评分。第三个活动是“自我评估”,各组通过分析测试结果,梳理各自塔台模型的问题,思考解决方法,为下节课改进塔台模型做好准备。第二部分“研讨”将研讨部分与测试部分整合,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思。研讨部分的回答都以测试部分的数据为依据,这些数据也是学生进行自评、反思、发现模型设计优缺点以及明确改进方向、完善工程模型设计方案的重要依据,亦是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点。【学生分析】学生对制作、测试塔台模型十分感兴趣,但是到底测试哪些内容?什么样的塔台模型评为合格?什么样的塔台模型评为优秀?学生也许还不是十分清楚。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搜集与分析数据的能力。本课将会出现大量的数据,学生将利用这些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对比,学会用数据说话。学生通过分析数据找到本组模型的优点与不足,明确问题及改进方向,培养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测试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2.完成一项任务(测试)需要使用特定的工具。科学探究目标1.能依据标准对塔台模型进行测试并记录。2.能对测试结果进行反思,能归因问题所在。3.能将问题进行梳理、归纳。科学态度目标1.对测试活动充满好奇与热情,认识到测试的重要意义。2.能基于观察事实做出合理判断。3.能虚心接纳同学意见,通过反思交流,调整原有设计,从而达成集体共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检测工具对测试工作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一项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测试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难点:通过分析、对比测试结果,能归因问题所在,明确改进方向。【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塔台模型、塔台模型测试记录表、问题梳理记录单、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米尺、装满水的矿泉水瓶3~5个或多本教科书、小盆、电风扇、抗震检测仪、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测试(一)明确测试标准1.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制作了塔台模型,大家制作的模型是否符合要求?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呢?这些都需要通过测试来了解,今天我们就来进行测试。教师通过教学课件出示工程步骤图,让学生回忆工程的步骤。2.明确测试标准。(1)教师出示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提问:大家还记得塔台模型制作的依据吗?学生回答制作依据是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教师通过教学课件出示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引导:我们一起来看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大家说说都有哪些项目及分值。学生小组交流研讨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对标准达成共识,了解完成度不同对应的分值也不同。(2)教师出示塔台模型测试记录表。引导:大家对比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与塔台模型测试记录表,看看有什么相同与不同。预设: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塔台模型测试记录表与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项目、内容都相同,可以利用塔台模型测试记录表进行测试的评分记录。教师讲解塔台模型测试记录表的填写方法:以塔高为例,塔高达到60厘米给3分,在3分上打“√”;基本达到60厘米给2分,在2分上打“√”;未达到60厘米给1分,在1分上打“√”。以此类推。教师提示:各组打分时,请大家注意公平公正。设计意图:首先帮助学生回忆第2课的工程建设步骤,让学生了解我们的工程进展,给学生指引,明确下一步任务,连贯学生的知识与思维。利用第4课的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来测试塔台模型体现了本单元学习的连贯性和工程的系统性。让学生对比学习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与塔台模型测试记录表,掌握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和塔台模型测试记录表的协调配合使用。聚焦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让学生学习理解表中每项的标准及得分,统一的标准有利于对比分析。(二)展示与测试1.制订科学合理的测试计划。提问:在测试过程中,需要用什么?怎么做?注意什么?学生小组讨论汇报。(1)介绍测试工具。学生可以依据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说出一些工具。例如:测量高度的尺子、测试承重的重物、测试抗风能力的电风扇或扇子等。教师讲解:测试地震我们可以利用地震模拟仪。(2)确定公平的测试方法。①提问:当我们测量塔高时利用什么样的尺子呢?米尺还是学生尺?还是一组用米尺一组用学生尺?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学生意识到应该用米尺进行测量,因为学生尺太短了,不方便测量,并且每组使用的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