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9(上海专用)(教师版)_第1页
2021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9(上海专用)(教师版)_第2页
2021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9(上海专用)(教师版)_第3页
2021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9(上海专用)(教师版)_第4页
2021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9(上海专用)(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赢在中考・黄金20卷】备战2021中考化学

上海市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09

一、单选题

1.(2021•上海浦东新区•九年级一模)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氯气:填充飞艇B.金刚石:制铅笔芯

C.氧气:供给呼吸D.活性炭:吸附异味

【答案】B

【解析】

A、氨气密度小,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填充飞艇,不符合题意;

B、石墨质软,容易留下痕迹,可制铅笔芯,不是金刚石,符合题意;

C、氧气能供给呼吸,不符合题意;

D、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异味,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2.(2021.上海金山区.九年级一模)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点燃B.2C+注8

A.P+O2:^=P2O5

占燃点燃

C.Mg+O2==MgO2D.CO2+C==2CO

【答案】B

【解析】

占燃

A、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没有配平,正确方程式为:4P+5O2^=2P2O5,错误;

B、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方程式完全正确,正确;

占燃

C、镁燃烧生成氧化镁,氧化镁的化学式错误,正确方程式为:2Mg+C>2”―2MgO,错误;

,高温

D、碳和二氧化碳需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正确方程式为:C+CO2^=2CO,错误;

故选B。

3.(2021・上海浦东新区•九年级一模)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A.水和双氧水B.氧气和液氧C.银和水银D.金刚石和石墨

【答案】D

【解析】

A、水是由H、O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双氧水是由过氧化氢和水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属

于同素异形体,不符合题意;

B、液氧是液态氧气,液氧和氧气是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不属于同素异形体,不符合题意;

C、水银是汞的俗称,汞是由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银是由银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属于同素异形体,不符合鹿

意;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碳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符合题意。

故选D。

4.(2021•上海黄浦区•九年级一模)以下实验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二氧化碳通入灼热的碳B.硫酸铜粉末中滴入水

C.高温加热木炭与氧化铜的混合粉末D.双氧水与二氧化镒混合

【答案】D

【解析】

A.二氧化碳通入灼热的木炭,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由木炭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生成了一氧化碳一种物质,

属于化合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硫酸铜粉末滴入到水中,会和水结合成为带五个结晶水的硫酸铜晶体(五水硫酸铜)。有硫酸铜和水两种物质

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在高温加热条件下,木炭会把氧化铜还原同时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

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由过氧化氢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了水和氧气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2021•上海黄浦区•九年级一模)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气:产生浓厚的白烟B.镁带:生成氧化镁

C.硫: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D.铁丝:发出红光,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C

【解析】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错误;

B、镁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生成氧化镁是结论不是现象,错

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错误;

故选C。

6.(2021.上海闵行区.九年级一模)加碘食盐含有碘酸钾(KICh),其中碘元素⑴化合价为

A.+2B4+3C.+5D.-5

【答案】c

【解析】

钾元素显+1,氧元素显-2,设碘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碘酸钾(KIOQ

中碘元素的化合价:(+1)+X+(-2)x3=0,则X=+5;其中碘元素⑴化合价为+5价。故选C。

7.(2021•上海黄浦区•九年级一模)自来水生产中通入氯气的作用是

A.除去异味B.杀菌消毒C.凝聚悬浮物D.沉降颗粒物

【答案】B

【解析】

A、自来水生产中加入活性炭的目的是除去色素和异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自来水生产中通入氯气的作用是杀菌消毒,此选项符合题意;

C、自来水生产中加入明研的目的是凝聚悬浮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自来水生产中静置沉降的目的是沉降颗粒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8.(2021•上海金山区•九年级一模)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分析不合理的是

A.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液面高过了滤纸边缘

B.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在点燃前可能没有检验气体纯度

C.加热试管中固体时,试管破裂——试管口未向下倾斜

D.用红磷测定空气中。2体积分数,实验误差较大——红磷足量

【答案】D

【解析】

A、液面高过了滤纸边缘,会使部分液体未经过滤纸的过滤直接流下,该操作会使滤液仍然浑浊,故选项说法正

确。

B、可燃性气体氢气点燃时发生爆炸,可推断氢气不纯、在点燃氢气前没有进行纯度的检查,故选项说法正确。

C,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未向下倾斜,冷凝水倒流入试管内,可能会使试管炸裂,故选项说法正确。

D、红磷足量完全消耗装置内的氧气,不会造成实验误差较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9.(2020・上海九年级期中)有关“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多加水,让粗盐加速溶解

B.玻璃棒用了4次,但作用各不相同

C.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可以得到初步提纯

D.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

【答案】A

【解析】

A、粗盐溶解,应加适量的水,并不是水越多越好,加太多的水,会导致蒸发时间较长,符合题意;

B'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玻璃棒共用了4次、溶解:搅拌、加速溶解;过滤:引流;蒸发:搅拌,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还有转移精盐,不符合题意;

C,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故只能得到初步提纯,不

符合题意;

D、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潼液蒸干,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2020・上海九年级期中)粗盐提纯实验包含称量,溶解、过滤和蒸发,下列装置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B.溶解粗盐一~h

【答案】B

【解析】

A、用量筒量取10mL水,读数时要使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视线与刻度线平齐,不能仰视或者俯视读数,

图中仰视读数,会使量取的水的体积比10mL大,A选项实验所用仪器正确,操作不正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不符合题意;

B、溶解粗盐时先将粗盐置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进行溶解,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加速溶解,

B选项实验装置和操作均正确,能达到目的,符合题意;

C、过滤悬浊液用到过滤的装置,要注意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液面边缘低于滤纸边缘,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用玻璃棒引流,烧杯口紧挨玻璃棒,玻璃棒下端靠在三层滤纸上,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图中装置没有用玻璃

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不能完成过滤操作,C选项实验装置有误不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

D、蒸发滤液用蒸发皿盛装滤液,并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溅出,图中用烧杯且没

有用玻璃棒搅拌,另外烧杯不能直接用于加热,D选项实验装置有误不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本题以粗盐提纯的步骤为切入点考查量筒的读数、溶解的过程、过滤和蒸发四项基本实验操作,牢记四种操作的

基本过程、装置、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

11.(2021・上海嘉定区•九年级一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Imol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g

B.Imol任何物质都约含有6.02x1023个分子

C.2gH2中含有Imol氢

D.质量相等的和03,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答案】D

【解析】

A.摩尔质量是指Imol物质的质量,单位为g/mol,故摩尔质量之前不应再规定物质的量,所以应为氧气的摩尔

质量为32g/mol,故选项A说法错误;

B.Imol任何物质都约含有6.02X1023个微粒,不一定是分子,也有可能是离子或原子,故选项B说法错误;

C.2gH2中含有Imol氢分子,故选项C说法错误;

D.一个氧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一个臭氧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8,故3个氧气分子和2个臭氧分子的质

量相等,故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故选项D说法正确。

故选D。

一定条件

12.(2021•上海虹口区•九年级一模)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3Y22Z,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没有气体生成

B.每个Z分子中含有1个X原子

C.mgX2和ngY2充分反应后生成(m+n)gZ

D.若X2、丫2的摩尔质量分别为Mg/moKNg/mol,则Z的摩尔质量为(M+N)g/mol

【答案】B

【解析】

A、反应物中无气体,牛.成气体,在生成气体的物质的化学式后面加上气体符号,不能判断生成物中是否有气体

生成,此选项错误;

B、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每个Z分子中含有1个X原子,此选项正确:

C、mgX2和ngY?充分反应后,如果有某种物质剩余,则反应后生成Z的质量<(m+n)g,此选项错误;

D、若X2、丫2的摩尔质量分别为Mg/mol,Ng/mol,则Z的摩尔质量为此选项错误。

2

故选Bo

13.(2020・上海九年级单元测试)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饱和溶液的浓度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大

C.医用碘酒是碘的水溶液

D.添加溶质是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唯一方法

【答案】A

【解析】

A、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混合而成,一定是混合物,符合题意;

B'同种物质,在同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物质不同、温度不同,无法比较,不

符合题意;

C,医用碘酒,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不符合题意;

D、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增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降温(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方法,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2017・上海宝山区•九年级期中)如图是“用双氧水制取一瓶氧气”实验的主要步骤,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答案】D

【解析】

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氧气密度比空气的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II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

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15.(2020・上海九年级单元测试)小明自制了一杯蔗糖水(无固体剩余),用于缓解运动后出现的低血糖症状,

之后他结合下表蔗糖的溶解度数据,归纳出以下问题,其中正确的是

温度/℃01020406080100

溶解度/g182191204238287362487

A.配制的蔗糖溶液下层比上层甜

B.降温,糖水中一定有晶体析出

C.20℃时,蔗糖饱和溶液质量一定为304g

D.升温,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不变

【答案】D

【解析】

A、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配制的蔗糖溶液上下层一样甜,不符合题意;

B、由表中数据川.知,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有溶质析出,但是不饱和溶液不

一定有溶质析出,不符合题意;

C、20℃时,蔗糖的溶解度是204g,即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204g蔗糖,当溶剂质量为100g时,该温度下,饱

和溶液质量一定为304g,如果溶剂质量不是100g,则饱和溶液质量不是304g,不符合题意;

D、由表中数据可知,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升温后,蔗糖的溶解度增加,不会有溶质析出,

溶质、溶剂质量不变,蔗糖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符合题意。

故选D。

16.(2019・上海)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小强同学按如图所示进行家庭小实验.以下关于此实验现象的描

述中错误的是

।|广内壁蘸有澄清石

\/灰水的玻璃片

\-^—4—酷精(主要成分是醋酸)

A.有气泡产生

B.玻璃片内壁有浑浊出现

C.鸡蛋壳逐渐溶解

D.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不变

【答案】D

【解析】

A、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有气泡产生,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表面皿内壁有浑浊出现,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钙反应后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钙,贝壳逐渐溶解,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钙反应后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钙,溶质由氯化氢变为氯化钙,溶质的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增大,故选项

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选:Do

17.(2020・上海九年级单元测试)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如图所示。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观察到a试管中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

B.刚开始预热,b试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

C.碳在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

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

【答案】D

【解析】

A.碳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实验中观察到a试管中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选项正确;

B.刚开始预热,b试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因此时排出的是装置内原有的空气,不是生成的二

氧化碳,选项正确;

C.碳在反应中得氧成为二氧化碳,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表现出还原性,选项正确;

D.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再停止加热,如操作顺序颠倒,易导致水倒流使试管,使试

管炸裂,选项错误。

故选D。

18.(2020・上海九年级专题练习)某混合溶液含有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钢,为逐一分离其中的金属元

素,所加试剂均过量,且理论上氢氧化钠的消耗量最少。所加试剂1-3顺序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B.氯化钠、氢氧化钠、硫酸钠

C.氯化钠、稀硫酸、氢氧化钠D.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

【答案】B

【解析】

A、先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会和硝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和硝酸钠,但同时也会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氢氧化银

后迅速分解成氧化银,无法将金属元素逐一分离,故A错误;

B、先加入氯化钠,氯化钠只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硝酸钠,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

离出银元素,再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只和硝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的沉淀和硝酸钠,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

离出铜元素,再加入硫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钢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硝酸钠,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钢元素,

所加试剂顺序正确,故B正确;

C、第二个所加试剂为稀硫酸的话,又因试剂均过量,那么在第三种加入氢氧化钠试剂时氢氧化钠要和过量的稀

硫酸反应,氢氧化钠的消耗量就比B选项中的多了,故C错误。

D、硫酸银是微溶物,溶液中多了也会沉淀下来,所以第一步试剂加入硫酸钠的话,无法将硫酸银和硫酸银给逐

一分离,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19.(2021・上海杨浦区•九年级一模)人类离不开空气,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空气。

①空气属于(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氧气(02)和臭氧(O3)互为。高空中两种物质可发

紫外线

生转化:203八302,该变化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O.lmol的03中约含个氧原

子,质量是_______g,它与molCh含氧量相当。

②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O

③催化还原法是消除大气中氮氧化物污染的新工艺,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说法正确的是(填序

号)。

甲乙丙丁戊

A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D反应后丁、戊的分子个数比为2:1

④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生石灰是否已变质(写出操作步骤、现象及结论)。

点燃

【答案】混合物同素异形体化学1.804X10234.80.152Mg+0:=2MgOBD取

样,向其中加入足量水,固体未完全溶解,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生石灰已变质

【解析】

①空气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氧气(02)和臭氧(03)的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高空

紫外线

中两种物质可发生转化:20,'30?,氧气和臭氧是不同的物质,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ImoQ中含有3moi

的氧原子,Imol氧原子中含有6.02x1023个微粒,o」mol的。3中约含0.3x6.02x1023=1.803x1023个氧原子,质量

是:0.1molx48g/mol=4.8g,它与4.8g+32g/mol=0.15moiO2含氧量相当。

占燃

②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Mg+Ch―;2MgO。

一定条件

③A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NO:—N2+2H2O+CO2,反应前后分;数

目发生改变,此选项错误;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此选项正确;C反应前后氮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此选

项错误;D反应后丁、戊的分子个数比为2:1,此选项正确。故选BD。

④生石灰裸露在空气中,发生反应:CaO+H2O=Ca(OH)2,CO2+Ca(OH)2=CaCO.4+H2O,所以验证生石灰是否已

变质的方案是:取样,向其中加入足量水,固体未完全溶解,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生石灰已变质。

20.(2021•上海浦东新区•九年级一模)从科学家认识物质的视角认识二氧化碳。

①组成角度:二氧化碳(CO?)是由种元素组成的。

②分类角度:CO2属于(选填“单质”或"化合物”)。

③性质角度:如图,b处木条首先熄灭,说明C02的密度比空气(选填"大''或"小")。

④应用角度:用CCh生成甲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为:

■碳原子

一定条件

与一氧原子

O—氢原子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

⑤制取角度:实验室用含0.2molCaCO3的大理石和足量稀盐酸反应,可生成CO?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列

式计算)

【答案】两化合物大I:3解:设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T

11

0.2molx

10.2mol

x=0.2molo

答:可生成CCH).2mol。

【解析】

①组成角度:从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中可知,二氧化碳是由c、O两种元素组成的;

②分类角度:co?是由C、O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③b处于a的下方,b处木条首先熄灭,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④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分子个数比为1:3;

⑤见答案。

21.(2021•上海浦东新区•九年级一模)水和水溶液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紧密。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自来水的生产流程如下图:

氯气

天然水

其中通入氯气的作用是.

②电解水装置如图所示。玻璃管a端的电极连接电源的极,水通电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③已知KNCh和NaCI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0204060

KNO313.331.66:9110

溶解度(g/lOOg

水)

NaCI35.736.036.637.3

I.20℃时,NaCI的溶解度为g/lOOg水;

H.如图中表示KNO,溶解度曲线的是___(选填"甲''或"乙”);

IH.KNCh溶液中混有少量NaCI时,可用)_(选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KNO,;

W.20℃时打开碳酸饮料瓶,有大量气泡冒出。饮料瓶打开前后,CO?的溶解度由图中的a点变化到—(选填“b”、

"c"、"d"或"e")点。

通电小小

【答案】杀菌消毒负2H,O^=2H2T+O2T36.0甲降温结晶c

【解析】

①通入氯气,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故通入氯气的作用是杀菌消毒;

②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玻璃管a端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连

接电源的负极;

通电小小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2H?T+O2T;

③由表中数据可知,1.2(rC时,NaCI的溶解度为36.0g/100g水;

H.由表中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故图中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甲;

IH.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CI时,可用

降温结晶的方法;

IV.20%:时,打开碳酸饮料瓶,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故有大量气泡冒出。这时温度没有改变,故

饮料瓶打开前后,CO2的溶解度由图中的a点变化到c点。

三、实验题

22.(2019•上海)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1)吃火锅用的锅体是由铜合金制造的,主要是因为铜合金具有很好的(填序号).

A导电性B导热性C延展性

(2)金属锈蚀造成浪费.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一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3)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钢铁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

A节约金属资源B合理开采矿物C防止钢铁生锈

(4)实验室有锌片、铁片、铜片、稀硫酸、硫酸锌溶液、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铜溶液7种物质,小红选择合适的物

质,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法对锌、铜、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验证.

①方法一所选用的3种物质是、硫酸锌溶液和硫酸铜溶液.

②方法二所选用的3种物质是锌片、铜片和.

③方法三所选用4种物质是锌片、铁片、铜片和稀硫酸.

(5)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在实验室里,可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玻璃管内的粉末

由_______色变黑色.

(6)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5000t含Fe2€)380%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Fe98%的生铁t.(计算结果保

留1位小数)

【答案】B水A铁片硫酸亚铁红棕色2857.1

【解析】

(1)火锅的锅体是由铜合金制造的,主要是因为铜合金具有很好的导热性;

(2)铁制品锈蚀的条件: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发生的化学反应;

(3)回收利用金属是为了节约金属资源.

(4))①可以选用的另外一种药品是铁片,铁不与硫酸锌溶液反应,说明锌在铁的前面,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说明铁在铜的前面;

②可以选用的另外一种药品是硫酸亚铁溶液,锌能与硫酸亚铁反应,说明锌在铁的前面,铜不与硫酸亚铁反应,

说明铁在铜的前面;

(5)红棕色的氧化铁粉末被还原为黑色的铁粉,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6)解:设理论上可炼出含铁98%的生铁质量为工

高温

Fe2O3+3CO=2Fe+3CO2

160112

5000xt80%98%x

1605000rx80%

712--98%x

x=^2857.1t

答:该钢铁厂理论上可日产含Fe98%的生铁质量是2857.lt

23.(2020・上海九年级专题练习)过氧化钠(NazCh)可作为供氧剂。兴趣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过氧化钠有如

下性质:

a.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b.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实验目的:验证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并检验生成的碳酸钠和氧气。兴趣小组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其中

A处为CO2发生装置。

①A处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下列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0

T占占产L

单孔塞双孔塞

defgh

其中仪器c的名称是。组装二氧化碳发生装置时,仪器组合错误的是(选填编号)。

甲acfh乙bcfg丙adfh丁bdeg

②A处装置中若反应消耗了O.lmolCaCCh,则生成的CO2的质量是多少g?(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