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寿昌故城与唐代寿昌农业_第1页
敦煌寿昌故城与唐代寿昌农业_第2页
敦煌寿昌故城与唐代寿昌农业_第3页
敦煌寿昌故城与唐代寿昌农业_第4页
敦煌寿昌故城与唐代寿昌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敦煌寿昌故城与唐代寿昌农业

寿昌县,敦煌市南湖市。故城在敦煌故城西南120里,由于敦煌城东移,寿昌故城附近地貌变动及随之而来的道路转折,从今敦煌市至寿昌故城(今名破城子)约140里。有黑色公路直达乡政府驻地南湖村(在寿昌故城西南4里)。寿昌故城,即汉晋龙勒县城。北魏正光六年(525年)(《太平环宇记》误为正光三年),置为寿昌郡,附廓为寿昌县,是为寿昌得名之始。北周保定四年(564年)省入敦煌县。隋大业十一年(615年),设龙勒府,唐武德二年(619年)又析置寿昌县;永徽元年(650年,一云六年),省入敦煌县;乾封二年(667年)又置;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再省入敦煌,初唐盛时,在寿昌城内亦设过龙勒府。至晚唐大中二年(848年)张议潮起义,建立归义军政权,又置寿昌县,延续到北宋景祐三年(1036年)西夏占领敦煌为止。此后,寿昌迄未再度置县。通计其置县时间,自西汉至北宋,共约960余年。五代以前,该县仅有1乡(敦煌县博物馆藏《天宝地志》及S.788与天福十年抄本《寿昌县地境》);宋代增为3乡(见.《太平环宇记》)。其县废置之时,则作为1个乡(唐代名寿昌乡)属敦煌县管辖。此县境域,或展扩或收缩,历代多有变动,而以两汉、西晋及初盛唐时最为广阔。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至武周阳,以寿昌城为中心,东至破羌亭65里,与敦煌县为界;北至玉门关160里,亦与敦煌县为界;西至新城1760里,与龟兹镇接壤,西南至播仙镇(古且末城)2300里,与于阗接壤;南至龙勒山180里,山南为吐谷浑境;东南至姚阅山180里,与紫亭县为界。玉门关、阳关和西寿昌城皆在县境内(以上据P.5034、S.367及天福十年抄本《寿昌县地境》等卷)。截长补短大略计之,东西1800余公里,南北340里,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在山东省大小。这么广阔的境域内,绝大部分为戈壁沙漠,推测绿洲面积不到千分之一。其主要绿洲为寿昌城周绿洲。据Φ.336《天宝年代寿昌乡民退田簿》所载,此一绿洲之范围,以寿昌城为中心,南10里,东5里,北10里,30里,面积约125平方公里。其中尚多有山、泽、沙碛,如城西7里以远至30里以内,即为石门山及大片戈壁沙碛。绿洲范围内的耕地面积,没有留下统计数字,根据Φ.336所载及笔者在南湖乡考察所见,参考S.788及《寿昌县地境》所载此县户数359户等情况加以推测,唐代耕地面积不超过1万亩。该县自古干旱少雨。敦煌市水利局在距其最近的沙枣园《其地古属寿昌,在寿昌城东40里)设点观测,1970——1979年所得数据平均为:全年降水量53.8毫米,而全年蒸发量则高达2889毫米。由此可知,寿昌县绿洲生命,全靠泉、泽、河、渠维持。本县水系,大致分为三系:一、甘水系统包括甘泉水及其潜流出露点,如寿昌城附近的池、泽、涧、泉和玉门关附近泉泽;二、金山今金山水源系统包括龙勒泉及今之八龙沟、多坝沟。此系诸水,除龙勒泉古有记载外,余并阙如。大约八龙沟、多坝沟流域古时尚未开发种植。三、关于古代在寿昌县、关、僚、乡、府建置与水系的研究包括蒲昌海及其上流的萨毗泽和沮末河。此一水系流域,古代主要为游牧民族放牧地,人口极少,加之农耕业尚未发展成为决定性经济成分,所以关于水系的记载十分疏略。这三大水系及其所属河渠泉泽,是寿昌县的生命线。没有这些河渠泉泽,这一地区就不可能有居民,当然也不会有城镇、郡、县、关、燧、乡、府的建置,更谈不上有什么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文化、民族及人口问题了。由此可见,河渠泉泽研究,实在是对这一地区古代历史进行全面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又由于此项研究关系到不少古代遗址位置的考定(如寿昌城、玉门关、阳关、新城、石城、且末城、西寿昌城、石门山、石门谷、石门峰、山阙烽、曲泽烽等),关涉到若干古代民族在这一地区的活动(如乌孙族、匈奴族,粟特族、仲云族、吐谷浑族、吐蕃族等),关系到古代中央王朝对这一地区的开拓和开发,所以也是古代军事、政治、经济、民族、交通、建置等方面研究和敦煌学研究的一项课题。笔者根据史籍和敦煌遗书的记载加以整理,并两次专程去寿昌故城一带进行实地踏察,在可能范围内把文献记载与踏察所得加以贯通,对唐宋时代寿昌县水系概貌进行一次清理和勾勒,为此项研究作一点补遗工作,在此基础上,绘制出《唐宋时代沙州寿昌县近郭绿洲及水系示意图》一帧。希望得到批评指正。1.党河材料的渗透过渡带寿昌县过境河。源自紫亭县东南山中,一路汇集众泉,出山西北流,过紫亭县城南,傍鸣沙山南麓西北流,进入寿昌县境。至寿昌城东40里鸣沙山西端,经山阙涧(今敦煌市党河水库)向东北大转弯。流25里,至破羌亭(今俄博店)南,进入敦煌县境;又东北流57里至沙州城东南;折向北流70余里,汇入东来之疏勒河。干流全长700余里。中间绕经鸣沙山西南、正西和西北三面的一段约50里,适在寿昌县东南境,此段沿河皆戈壁荒滩,无耕地分布,故对寿昌县并无直接灌溉价值。然而此段河底大量渗漏,渗漏之水夹在横旦南边的金山(今名当金山)与北边的鸣沙山基岩之间,在地下向西北潜流,至寿昌城南、东、北三面出露为泉、泽、涧、沟,如渥洼池、无卤涧、龙堆泉、闵泽、南泽、西泽、大泽、北泽等是,网络覆被近郭绿洲。近年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党城湾水文及敦煌市沙枣园水文站实测资料表明,自党城湾(古紫亭县城)至沙枣园(古山阙涧南)一段,年平均渗漏水量9620万立方米,而南湖灌区(古寿昌城近郭)在排除二次回归渗水之后的泉水出露流量,年平均为8573.13万立方米。其中微不足道的降雨补给无必要计算在内,可以认为,南湖水源全部来自于党河渗漏补给。可以设想,若甘泉水潜流不向鸣沙山西麓而是向鸣沙山东麓流去,则寿昌城及其近郭一带都将由于水源断绝而不可能存在。故知甘泉水对寿昌县的意义,不仅是过境而已,实为本县主要绿洲——寿昌城近郭绿洲生命的补给线。2.池天麻之歌唐宋亦名寿昌海,为寿昌城南主要水源。源出县南10里,方圆1里,深浅不测。长支渠及大渠皆导源于此。见于P.2021、2691、5034,S.367及《天福十年寿昌县地境》等卷。其址在今南湖水库与大泉之间。《汉书.武帝纪》载元鼎四年(前111年)秋,“马生渥洼水中”,作《天马之歌》。《史记·乐书》载其词云“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汉书·礼乐志》所载文字稍异,且系在元狩三年(前120年)。《史记集解》引李斐曰“南阳新野有暴利长,当武帝时遭刑,屯田敦煌界。人数于水旁见群野马,中有奇异者,与凡马异,来饮此水旁。利长先为土人持勒靽于水旁,后,马玩习久之,代土人持勒靽,收得其马,献之。欲神异此马,云从水中出。”P.3870《敦煌廿咏·渥洼池天马咏》:“渥洼为小海,伊昔献龙媒。花里牵丝去,云间曳练来。腾骧走天阙,灭没下章台。一入重泉底,千金市不回。”即咏此池天马事。今池水己干,旧貌改观。所谓沧海桑田惟供思古凭吊而已。其北,今有水库一座,名南湖水库,于西涵洞上题额为“渥洼池”。3.寿昌县/大寿昌郡唐宋时代寿昌城南水渠。自城东南10里引寿昌海水西北流,长15里,渠宽8尺,水深5尺,为县内最大之人工灌渠,故名大渠。载于P.2691、5034,S.367及天福十年《寿昌县地境》。P.5034卷误载此渠灌溉城东耕地。今据城南及城西地形及田土分布情况考之,当为城南及城西之主干渠,同卷记寿昌海水“分流二道,一道入寿昌城南溉田”即指此渠。渠道位置当起自寿昌海西北角,流经城南涧及闵泽之间,西北流,至石门谷口南,汇入石门涧。长度恰恰15里之数。主要灌溉寿昌城西南及城西耕地。其支渠、子渠向西可达阳关城附近。今所谓阳关故址所在之古董滩一带,偶有地面出露,可见古渠遗踪,当即大渠支流。4.该渠又作《大渠》唐代寿昌城东水渠。自城东南10里引寿昌海水北流,灌溉城东农田。“其水派流支散,因以为名”(P.5034原文纂乱于“大渠”条下,今迻正之)。见于P.5034及S.367。五代以来,此渠不见著录,大约因城东耕地被风沙侵埋而废弃。今寿昌故城以东、以北,沙丘累累,绝无耕田。但故城东北3里许,偶有地面暴露,可见水渠和耕地遗迹及谷糜根茬垅痕。为古时当有灌渠及耕地分布之证。5.守志户有地“一部分是吾户”唐宋时代寿昌县水渠,在城东1里,起止不详。Φ.336载王守志户有地“一段肆亩。寿昌城东一里。东,渠;西,渠;南,路;北,令狐渠。”推测当属长支渠之子渠。6.寿昌县“龙堆泉”唐宋时代寿昌城南水泉,在城南5里。载于P.2691、5034,S.376及天福十年《寿昌县地境》《寿昌县地境》云:“昔有骏马,来至此泉,饮水嘶鸣,宛转而去。今验池南有土堆,有似龙头,故号为龙堆泉。”踏察所见,寿昌故城南5里余,有土垅一道长约200米,南端耸然高翘,形如龙头;北端曳引渐低,状若龙尾。当即所谓龙堆。据载,泉在堆北。寻之无着,殆已干涸填淤。7.《景婆户》下至城西北下水古名失载。在寿昌城西南,从遗迹推测,当为寿昌海(即渥洼池)泄洪冲流而成。约起于城东南10里,西北流,至城西北7里石门谷南,汇入石门涧,长约10余里。此涧沟深岸陡,水在涧底,古代无法引水浇灌,仅为石门涧下游增一水源,供城西北15—30里灌溉之用。Φ.336载王景娘户有地一段一亩,在“寿昌城南三里”,东、北二面临涧,即指此涧。当地居民犹记20年前此涧尚断续可见,今已平为农田,涧迹不可寻矣。8.刑法第二十四岁,寿昌县,为“一岁”唐宋时寿昌城南泽泊。在城南3里。Φ.336载杜舍王户地“一段柒亩”,在“寿昌城南五里”闵泽南。又赵元钦户地“一段拾亩”,在“寿昌城南五里”,泽东,此泽与杜舍王户所载闵泽方位地点相同,亦当为闵泽。今踏察所见,寿昌故城南3至5里处有古泽遗迹,方圆约2里,水已干涸,唯余沉积沙滩,今名段家坑,当即闵泽故址。龙堆泉在此泽西南畔。9.赵元钦户地“一部分重新犯罪”,《寿昌分署》,据其“一项针对前科:当事人间,科举制下”古名失载。唐宋时寿昌城西泽泊,在城西3里至5里,石门涧南侧。今其处仍为盐渍下之地,唯范围已大为缩小,方圆不足1里。Φ.336载赵元钦户地“一段叁亩”,在“寿昌城西二里”,泽北。侯丑娘户地“一段肆亩”,在“寿昌城西三里”,泽北。平仁爽户地“一段伍亩”,在“寿昌城西五里”泽西。上引赵元钦户又有地“一段肆亩”,在“寿昌城西五里”,泽西。大致勾画出此泽方位与范围。同卷田玄素、田尚尚两户田土四至还分别记载城西5里及7里有坞堡两所。其城西7里的一所坞堡,当在今古董滩一带,殆即今人疑为古阳关故址处。10.户地与泽、人的关系古名失记,唐宋时代寿昌城北泽泊。在城北3里,范围大小不详。Φ.336载某户地“一段,肆亩”。在“寿昌城北三里”,泽西。其他各户地或在城北2里,或在城北5里,均不见有泽毗邻,据此推测,此泽南北范围大约仅里许。今此处已悉为流沙覆盖,古泽遗迹并附近耕地皆已不可见。11.寿昌县地境唐宋时代寿昌城东泽泊,在城东7里。东西广10里,南北长15里,其泽广大,因名大泽。此泽,“水草滋茂,百姓牧放六畜并在其中”。载于P.2691、5034及天福十年抄本《寿昌县地境》。据踏察,其址当在寿昌故城东北7里大墩(清代名巴彦布拉墩)至故城东南13里大泉一线之东其泽已沦为洪积戈壁,昔日水草滋茂之泽,今成戈壁荒原。泽址东北沿,散布有乌孙墓群及汉唐墓群。其一唐墓有双阙者,斯坦因曾掘之,采取盗墓之法,不从清理墓道入手,而在墓顶挖洞,因墓室甚深,未至墓穴而罢,竟无所获而止(见阎文儒:《敦煌史地杂考》)。12.寿昌县第二百七十七岁前20里唐宋寿昌县泉流。源自县城东南3里,西北流,经城西南5步(折今尺2丈5尺),又西北流,入石门谷(今红山口),长10里,为此涧上段。P.5034《沙州都督府图经》记其涧“阔七十三步,崖深一丈五尺,水深三尺”。一路汇集城南及城西诸渠、泉水,故曰“众水合流”。上段沟深涧陡,水在涧底,古时无法引水上岸,故不发生灌溉效益;下段由石门谷北出,西北流,长20里。此段涧沟不深,涧底渐升,可以引水上岸,发挥灌溉效益。今南湖乡林场即用此水浇灌。通计此涧全长30里。灌溉区域为寿昌县西北15里至30里农田。载于P.2691、5034,S.367及天福十年抄本《寿昌县地境》。笔者踏察,此涧上段由于源头泉泽枯竭,缺乏水源补给,至涧道渐被沙填塞。古时由南而下,至石门谷上口注入此涧之支流,逐渐加深加宽,随着石门涧上段枯竭沙埋而成为石门涧下段主要水源,终于取代石门涧形成一条新的干流。清初移民来此,已不知石门涧之名,而改称为“大沟”。敦煌市博物馆、水利局及李并成同志等,以为距寿昌故城西北6里之山水沟为石门涧,而以石门涧为古之“大渠”。笔者鉴于与文献记载石门涧流经“县城南五步”之说不合,乃两次到南湖踏察,由寿昌故城西南五步(二丈五尺)石门涧遗迹作为起点,分别向上下循踪搜索,上行至寿昌城东南3里余,得古泽泊遗址,石门涧即起于此泽泊之西北边缘。循迹经寿昌城南向西北而下,见寿昌城西北约2里之内一段,地貌改变较大,涧道已被平整为农田。2里以远,紧靠沙梁南侧,涧道轨迹仍在,惟因风沙侵袭,最深处仅2米余。但当地居民记得20年前犹深及10米,涧壁陡峻,难于攀缘。又西北行,穿过黑色公路,直入红山口。通过踏察,终于找到了久已湮没的石门涧上段。根据文献记载,可以确知:今红山口,即古之石门谷,今墩墩山,又名龙首山,即古之石门山,山上汉代烽燧,今名墩墩山烽燧,即古之石门烽。又根据石门涧流经寿昌城南五步的记载,可以确认今敦煌市南湖乡四清村一队东北古城遗址、今名破城子、清代以为古阳关城者,即汉代龙勒县、后魏寿昌郡及唐、宋寿昌城遗址。随着此涧之重新被认定,与之相关的古城、古山、古谷、古烽亦均得以认定。所谓一湮俱湮,一彰俱彰。此涧之考定,其意义不独在于一水之辨明矣。13.寿昌土2所古名失载,唐宋时寿昌城东北涧沟。在大泽西北,原系大泽泄水涧道。今大泽沦为洪积戈壁,而地下潜流出露为泉,成为此涧补给水源。流向:自东南而西北,至城北40余里止,全长50里。Φ336《唐天宝十载(751年)前后寿昌乡民退田簿》(拟名)载张持法户有地一段五亩,在“寿昌城东五里”,北临涧;王木藏户有地“一段四亩”,在“城北七里”,北临涧;又“一段四亩”,又一段一亩”,皆在“寿昌城北十里”,北临涧。即指山水沟在城东5里至城北10里一段。惟惜仅载此涧,失记涧名。近年史地及考古学者误认此涧为石门涧。一则与石门涧及寿昌城位置不合,二则此卷所载城东5里至城北10里之涧更无处安置矣。14.至c、掳职前溪唐宋时代寿昌城西泉流。源出阳关城西南,北流至寿昌城西南10里,又西北流,至石门烽(今墩墩山烽燧)西,“正西入寿昌古城界。可二十里。”“阔五十步,崔□(深)□丈五尺,水阔八尺,深三尺。”“其水无卤,故以为名。”“百姓用溉田苗。”载于P.2691、5034,S.367及天福十年《寿昌县地境》等卷。据踏勘可知,即今之西头沟。本为南山洪水冲流而成,地下水往往从涧底露头。短暂之洪水期过后,此涧上段即成干沟,中段下段全由泉水补给。在寿昌城西南12里处,始有泉眼渗出,即P.5034所记“源自阳关城西南”之谓。由此北流,至寿昌城西南10里,石门烽南5里,折向西北,至石门山西麓向北而下,5里,经敦煌市属阳关林场,又西北10里,至卷槽,消失于大碛中。自泉源露头处至卷槽,全长约40里。古时,此涧下游并不流至今阳关林场及卷槽一带。P.5034载:“至石门烽西,正西入寿昌古城界,可二十里。”经踏察此涧流至石门山(即今墩墩山)西北,向西确有干沟一道,当系无卤涧下段故道。唐武德八年(625年)修筑之西寿昌城,亦当在此干沟一线。此段故涧因被风沙填塞,更有道道沙梁迭压分切,涧道无法通流,遂向北就下冲流而去,致使故涧下尾改道北流,与石门涧下尾相会合。林场老职工往年循干沟打柴,尝见建筑基址、耕地遗痕及陶片烂砖散布,可证此涧本循干沟西流,“百姓用溉田苗”之语不虚。15.曲曰“名,则曰名。”唐宇时代寿昌县北部泽泊。在县西北190里,玉门关西30里。此泽“东西十三里,南北十五里。”“其泽迂曲,故以为名。”见于P.2691、5034及天福十年《寿昌县地境》。P.2005“古长城”条记沙州境内古长城西端之曲泽烽,在州西北212里(合今里229里),按长城西段皆在泽北度之,此烽亦在泽北,约当今之马迷兔附近。今此处广布盐沼草地,有胡杨林分布,又有盐池,局部积盐厚达12米。所谓曲泽,当在其中。16.《西凉异物志》西汉至北宋寿昌县水泉。在城南180里龙勒山下,周回3步。载于P.2691、5034,S.367及天福十年《寿昌县地境》等卷。《寿昌县地境》引《西域〔传〕》(按应为《西凉异物志》)云:“汉贰师将军李广利,西伐大宛,得骏马,愍而放之。既至此泉,饮[水〕鸣喷,辔衔落地,因以为名焉。”约在今阿克塞县西库尔勒克附近。17.石城镇产业又名泐泽、盐泽、辅日海、牢兰海、临海,今名罗布泊。西汉至北宋寿昌县湖泊。在寿昌县西南300余里。广袤400里。其源有二,一出葱岭山;一出于阗南山之下,北流,与葱岭河会合,东注此海。其水停居,冬增夏减。古人以为潜行地下,东出为黄河之源。西南岸去石城镇320里,即古楼兰国。西汉元凤四年(前77年),傅介于刺杀楼兰王,立前王弟尉屠耆,更名鄯善国。唐贞观中康国大首领康艳典东居此城,胡人随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