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是地理高中阶段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也是历年高考命题中常见的内容之一。本课内容与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紧密相连,与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是并列的内容。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产生了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阳直射点一年中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又因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引起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纬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季节)发生变化,就形成了四季。同一时间(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五带。因此这节课又是前边所讲内容的继续。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进一步理解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和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的规律。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形成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的思想意识。
(二)教学对象分析
前面学生已掌握了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这就为这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但还存在空间感和动态感不强以及归纳概括能力不强等方面的问题。
(三)教学环境分析
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再加上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又比较弱,所以我选择多媒体教室环境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由于黄赤交角引起的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2.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总结地理规律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模拟、演示地球公转过程及相应的地理现象,师生互动讨论、辨析疑点和难点。学生通过答题闯关,知识点连连看等方式巩固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在不断地运动;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
(二)教学难点
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
四、教学方法
(一)Flash演示法
地球的公转本身就是一个运动过程,如果仅仅记住一些结论,不去研究它的过程,学起来会觉得很困难。因此,形象地演示地球公转过程就成为突破难点的必要手段之一。
(二)图解法
图解导析是学生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最直观手段。为学生构建直观空间想象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观察“二分二至日”昼夜长短变化图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图,总结规律,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以后的复习深化。
练习答题巩固法通过闯关练习,巩固归纳好的知识点,在寓教于乐中完成知识积累的过程。(四)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学以致用,用以致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生活中可以体验到的,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用所学理论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利于理论更好的掌握。如解释学校作息时间表进行调整:下午上课和晚自习的时间推迟了,为什么呢?暗示学生通过学习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激发求知欲。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现在大家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做操了,可是在大家刚入学的时候,我们还没醒,天就亮了;现在我们傍晚六点半上教室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可是刚入学时直到晚读结束,天边还挂着美丽的晚霞。大家能感受到其中有什么变化么?【意图】
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课。使学生明白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
【讲授新课】(多媒体)展示地球公转的动画,让学生注意随地球绕日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移动情况。
【整合点】
用动画展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直观、形象。同时这样也可以为后面重、难点的讲解做好铺垫。
1.昼夜长短
以北半球夏至日为例分析全球昼夜长短情况
展示昼半球和夜半球图,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图中P点为北半球任取的一个地点,随地球自转一周,P点处位于昼半球的时间比位于夜半球时间更(长、短),因此,此地为昼夜。
(教师)利用课件讲清昼弧、夜弧。(学生)总结结论:
如果:昼弧﹥夜弧
则昼长夜短
如果:昼弧﹤夜弧
则昼短夜长
如果:昼弧=夜弧
则昼夜相等
北极出现极昼南极出现极夜(老师)让学生观察夏至日昼夜长短情况图分析:①北半球和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各如何?②赤道上昼夜长短情况如何?③此日北极圈内和南极圈内出现什么现象?④由北向南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是什么?
(学生)给出答案:①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②赤道上昼夜等长。
③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④由北向南昼长逐渐变短。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观察“二分二至日”的昼也长短情况(学生)观察冬至日昼夜长短情况图分析:(教师)提出以下问题①北半球和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各如何?②赤道上昼夜长短情况如何?③此日北极圈内和南极圈内出现什么现象?④由北向南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是什么?
(学生)讨论得出答案:①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②赤道上昼夜等长。
③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极圈内出现极昼。④由南向北昼长逐渐变短。(学生)观察春分日和秋分日昼夜长短情况图分析:①全球昼夜长短有什么分布规律?②是否有极昼极夜现象?(学生)讨论得出答案:①全球昼夜平分。②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小组讨论,画出夏至日和冬至日的地球侧视图以及南极点和北极点的俯视图,老师展示各组的成果并点评。2.昼夜长短的变化
(多媒体)展示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北半球和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并提示学生结合“二分二至日”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
进行分组讨论,总结得出答案。
采用填空的形式让小组进行填空,学生可观看昼夜长短变化的flash动画辅助完成。
(教师)作出总结、评价。(学生)练习闯关3.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规律
(教师)呈现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动画。
再让学生观察课本P19图1.23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图,总结“二分二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学生)分小组讨论,能从图上看出“二分二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教师)总结评价学生的观点。并引导学生观察每两个节气之间,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这样的规律使得昼夜长短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采用填空的形式让小组进行填空,学生可观看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flash动画辅助完成。
(教师)作出总结、评价。(学生)知识点连连看,将不同节气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两个节气之间直射点的移动进行连线。最后,完善“三线图”四季和五带(教师)刚才我们所看到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使得什么发生了时空的变化呢?(学生)太阳辐射(教师)太阳辐射能发生了变化就产生了?(学生)四季和五带(教师)每个季节由哪些月份组成学生回答(教师)五带分别是哪五带?每个温度带由什么样的特点呢(学生)小组讨论回答。采用答题闯关的形式归纳总结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楼盘迪斯尼活动方案
- 校际网络教研活动方案
- 沈阳年会公司团购活动方案
- 治水创意活动方案
- 民族影展活动方案
- 武川企业活动策划方案
- 梦想卡片活动方案
- 河北防灾减灾活动方案
- 植树节活动超市活动方案
- 残疾人发放礼品活动方案
- 野外驻训安全注意事项
- 脑梗的病人护理疑难病例
- 垫片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第三届药膳大赛(选拔赛)理论知识考试题(附答案)
- 2024连续性肾替代治疗下抗菌药物剂量调整专家共识解析
- 课题申报参考: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中的高中-大学衔接机制研究
- DB36-T 2070-2024 疼痛综合评估规范
- 2024年05月陕西秦农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及金融科技劳务派遣人员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医药代表的临床经验分享
- 华中农业大学《物联网工程》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电信总经理谈服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