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方以智的哲学思想方以智〔1611--1671〕明清之际思想家、科学家。字密之,号曼公。桐城〔今属安徽〕人。少年时代和陈贞慧、吴应箕、侯方域等参加“复社〞活动,有“明季四公子〞之称。崇祯进士,任翰林院检讨。清兵下广东,出家为僧,改名大智,字无可,别号弘智、药地、浮山愚者、愚者大师、极丸老人等。康熙十年,赴吉安谒文天祥墓,卒于道。对天文、地理、历史、物理、生物、医药、文学、音韵等都有研究。为学强调“质测〞〔实验科学〕知识,主张“寓通?祝ㄕ苎В┯谥什狻薄R呀哟ッ髂┳晕鞣酱È氲目蒲еي叮²宦浇躺裱В形餮А跋暧谥什舛居谘酝?住薄H衔ء耙磺形锝云ْ玻战云狄病保ā段锢硇∈丁罚炊运蚊骼硌А袄肫匝岳怼薄ⅰ袄肫饕匝缘馈薄;固岢觥爸妫ㄊ奔洌┞钟谟睿ǹ占洌钡募猓衔ؿ占溆胧奔洳荒鼙舜硕懒⒋嬖冢婕丛谟钪校罴丛谥嬷校鲇钪嬉捕际俏镏实摹!抖Î骶分校岢觥昂隙弧钡拿狻M砟暌蚨惚芮逋⑵群Γ佑陟АK小锻ㄑ拧贰ⅰ段锢硇∈丁贰ⅰ抖Î骶贰ⅰ兑┑嘏谧贰ⅰ陡∩郊返取?以上先摘录。方以智应该属于桐城派。历史上评价此人涉猎极广,也很有学术成就。但由于精力过于分散,无法取得突破性成就。另外,是中国历史上少数重视自然科学的学者,只是中年后少有建树。从学科范畴方面来看,方以智的哲学思想是和当时由欧洲传人的自然科学结合起来,建立在他多年研究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上的。他自幼就接触自然科学,18岁爱好天文学,19岁制作木牛流马,21岁写出了涉及天文、地理、典章制度、人生日用的“小百科全书〞《物理小识》,27岁写成《医学》,39岁出家为僧,漂泊江湖。他将哲学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上,否定“舍物言理〞和“扫物尊心〞的宋明道学唯心主义路线,主张儒佛道三通。他在自然科学基础上论述哲学和科学的关系,认为在“质测〞之自然科学的具体知识中蕴含着“通几〞哲学所探求的原理并成为其基础;“通几〞哲学可以克服自然科学的局限,自然科学应当以哲学为指导,哲学应当以自然科学为基础。方以智的学说反映了当时的一个重要的时代特征,也就是将哲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结合起来。他将学术分为“通几〞〔研究“所以为物之至理〞,就是事物变化的深微根源,类似现在所说的哲学〕、“质测〞〔研究“物理〞,就是对实际事物进行精细的视察以发现事物运动变化的固有规律,类似现在所说的自然科学〕、“宰理〞〔“专言治教〞,类似现在所说的社会科学〕,重视三者的相辅相成。方以智对理学和佛教禅宗都进行了批判,认为理学排斥词章之学与考据之学,但是他对自然与历史的实际状况都不加以研究,完全陷于空虚无用。他的辩证思想和他的相对主义错综交织。他提出“反因〞也就是“相反相因〞思想,指出一切矛盾的对立面又同时互相连接、互相依存、互相转化。他用“随〞、“泯〞、“统〞作为他方法论的总纲,随、泯、统三者统一。事物的发展过程是由“交〞、“轮〞、“几〞实现的,“交〞是对立两方面的互相作用互相渗透,“轮〞是对立两方面的互相转化互相推移,“几〞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源泉。从思想发展历程方面看。方以智早年属于唯物,晚年属于唯心。他认为心、物都是一种本原的范畴,两者并不矛盾,甚至于是因果关系,“心〞为气的所以然。他宣扬的哲学观属于唯物主义的气一元论,提出〞虚实皆气〞。“一切物,皆气所为也。空,皆气所实也。〞他认为统一的“气〞为物质的本源,具有四种变化形态——“气、形、光、声〞,也就是四种最基本的物理现象。他从气一元论出发,指出“气〞变化的内在依据是“火〞。“火〞的特性是“内阴外阳而主动〞,“火〞具有“君火、相火〞的对立,成为物质自我运动的内在源泉。火具有物质性、永恒性、普遍性和内在矛盾等特性,在这个基础之上方以智终建立起“气一火〞一元的唯物哲学。晚年归禅后,方以智认为气是根本,但是心是根本的根本。他认为“心〞为气的所以然。三教融通是方以智哲学最主要的特点,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特点有着重要的原因,具体的地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方以智的三教融通思想源于儒佛道三家互相渗透、融合的悠久历史。后期道家从自然天遭中汲取佛教科仪、戒条、法统和儒家社会人道的一面;儒家从社会人道中汲取道家自然天道和佛教科仪一面;佛教在中国化过程中以“格义〞的方法与儒道互摄。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创“三教同源说〞,称老、孔、释为“三圣〞,以佛为核心,会通三教,视老、孔为释迦之徒。宋明时期,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关于佛、老都是“外斥内援〞,不断援引佛道。这些主张都是方以智的三教融通的思想渊源。第二,方以智的家学渊源、师长等的影响。方以智生长在士大夫家庭,具有深厚的融通思想渊源。方以智的外祖父吴应宾是三教合一的坚定主张者,他因为主张三教合一而以“三一公〞扬名于世。他的曾祖父方学渐、祖父方大镇、父亲方孔熠都是当时名士,著作之中融通、通变思想都有显然的表现。塾师王宣、白瑜等的教诲也给方以智很大影响。正是在大量的家学、师教和游学中,方以智逐渐形成三教融通思想。第三,方以智以“归异于同〞的方法找到三教的相通处,打通三教,实现融合。他用自然之公的视野观看各学术派别实为“大同〞,唯求其实质之精神,才可以看出“同〞来。他提出了三教融通的学术观,并要将三教要旨融于一炉,以炼成三教合一之“象环〞。他认为三教是息息相通的,但是,为了“补救其弊〞,各派必需要互相激发,于是他提出了“以理学激禅〞、“以禅学激理〞、“以老救释〞、“以释救老〞。6.方以智说:“气凝为光,蕴发为行,皆气也"这句话表达了哲学上正确答案应该是C朴素辩证D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E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具体资料请参照以下介绍,希望对你有用气凝为形,发为光、声,犹有未凝形之空气与之摩荡嘘吸。故:形之用,止于其分;而光、声之用,常溢于其余;气无空隙,互相转应也。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而未凝、未发、未激之气尚多。故,概举气、形、光、声为四几焉。这就是说,光、声分别是气的蕴发和激发所生,它们与充满空间的未凝形的气摩荡嘘吸,互相转应,从而溢出其外。对此,李志超、关增建认为是“气光波动说〞。笔者赞同此为气光波动说,因为方以智等人关于光的本性的见解在四个方面能够使气光波动说成立。〔一〕方以智等认为,光的本性是气。形是已凝的气,光和声则是已发的气,还有未凝、未发、未激的气,这四者差不多构成了宇宙物质的本原[10],其实“皆气也〞。揭暄注道:“无物不含光性,以气为体,不专日与火也,日、火皆气也。〞〔二〕方以智等认为,光是气被蕴发所生,气无间隙,这样,初始获得的蕴发作用便在气的媒质中递次向外传播。显然,传播的只是蕴发作用[13],无间隙的气只是起着传递媒介的作用。广义地说,状态变化的传播即是波。方以智等人说光是气的一种运动形式,指的就是光是气之间的互相作用而非气的流动,这当是基于“气无空隙〞的逻辑思索。〔三〕而中国古代如王充、谭峭等早已有关于声音波动性的熟悉,因此,方以智等人进而熟悉到光的波动说当在情理之中。〔四〕方以智等认为,光的传播既然是以气为媒介将初始的一定量的蕴发递次传递出去,因而蕴发量会逐次递减,光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传播。正如揭暄所说:气本有光,借日、火而发,非以日、火为体。故日、火所不及处虚窗空中皆有之,则余映也。然映日之光黄,映火之光赤,固为从类,而月、星光白,野磷光青,暗室光黑,皆辗转互映而递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小海龟画图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第三册下2014粤教版
- 2025年公司质量月质量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60题)
- 2025年“安全生产月”《安全知识》答题活动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传染病报告管理试题附答案
- 2025垃圾的分类测试题及答案
- 全国消防设施操作员中级理论考试(维保)原题含答案
- 生产车间6S管理标准及执行手册
- 酒店餐饮服务流程及服务标准
- 微生物学重点知识点归纳及考试指导
- MSOP(测量标准作业规范)测量SOP
- 低介电常数材料应用
- 水平三(五年级)体育《篮球:单手肩上投篮》说课稿课件
- 2023发电机自动准同期装置整定计算技术导则
- GB/T 3672.1-2002橡胶制品的公差第1部分:尺寸公差
- 月度工作总结
- 《C++语言基础》全套课件(完整版)
- 箱涵高支模方案
- 《社会工作伦理案例分析》课件 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伦理
- 艺人明星形象代言肖像权使用合同模板
- 绿化养护检查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