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琵琶行》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琵琶行》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琵琶行》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琵琶行》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山流水遇知音春秋时,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波涛奔腾澎湃的曲调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好的朋友。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以形容乐曲演奏得美妙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夫,是音乐将他们联系了起来,于是世上便流传着知音的佳话;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又是音乐让他们共同演绎了一首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

《琵琶行》

——乐与诗的对话

年级:高一

学科:语文主讲人:余芳芳

学校:驻马店高级中学学习目标1.把握《琵琶行》基本内容,了解并初步掌握描写音乐的手法,赏析技巧。2.理解音乐描写的多层含义,领悟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深层内涵。3.感悟诗人的心路历程,通过乐与诗的对话,深层理解诗歌主旨。学习任务

赏读《琵琶行》,体会琵琶女的高超演奏技艺,欣赏诗人化琴声为美妙诗句的生花妙笔,在乐与诗的对话中,探究香山居士泪湿青衫的真正原因。学习指导1、本诗是高考古诗文必背篇目之一,要熟读成诵并准确默写重要诗句。白居易也是诗歌鉴赏考查的热点诗人,要重视对其诗歌的赏析积累。2、对比、衬托、比喻是诗歌鉴赏常考的表现手法,本诗的音乐描写与景物描写尤其形象生动。学习本课要把握如何分析某一表现手法的作用。

第一课时学习活动一:学习分享

分小组交流课前自主学习内容知人论世诗歌题材故事梗概解读小序内容概括1、知人论世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贞元十五年(798)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75岁。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理论。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其诗语言通俗易懂,相传老妪也能听懂。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因而意志消沉。“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创作成就大不如前。晚年寄情山水。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代表作:《白牡丹》《买花》《暮江吟》《长恨歌》《琵琶行》《观游鱼》《鸟》《赋得古原草送别》《问刘十九》《宫词》

知识点:“元白”-------(元稹和白居易的并称)“刘白”-------(刘禹锡和白居易的并称)“元轻白俗”-------苏轼《祭柳子玉文》:“元轻,白俗;郊寒,岛瘦。”二人在诗歌革新中取得杰出成就,但白诗过于强调通俗平易,元诗还流于轻佻淫靡.后人“学浅切于白居易,学淫靡于元稹”,故苏轼讥之为“元轻白俗”。2.诗歌体裁

行:古诗的一种体裁。宋王灼《碧鸡漫志》:“古诗或名曰乐府,谓诗之可歌也。故乐府中有歌有谣,有吟有引,有行有曲。”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如《长恨歌》,《短歌行》,《李凭箜篌引》等。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3.故事概述

元和十年的秋景竟是如此的萧瑟,冷清的浔阳江边,荻花瑟索着盘旋而下,和着这送客之景,又平添几分凄凉……离别留下的,只是浸着冷月的江水……

她抱着琵琶从船里走出,散发着轻微木香的古琵琶遮住了她那羞涩的脸庞。她轻转琴轴拨动两声,先情后曲,弦弦的琴声中透出凄楚与悲切,似在沉思着,又似在诉说着,随之,心中的无限往事也随着琴音一起浮现出来……4、解读“小序”

(1)小序和诗歌的关系?(2)小序作用?(1)小序中几乎所有内容都和下面的段落有对应关系。(2)作用:

A、诗前有一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B、说明诗歌的成因;C、奠定悲伤的感情基调,营造凄清的氛围。5.内容概括(1)浔阳江边问琵琶(2)江心聆听琵琶曲(3)江中听诉身世苦(4)同病相怜感慨多(5)重闻琵琶青衫湿学习活动二:思考探究(小组合作探究)

乐为心声,琵琶声中融注了琵琶女身世之感。透过音乐的变化,你听出了琵琶女怎样的遭际和身世?前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拧转轴子,拨动了两三下丝弦,还没有弹成曲调,已经充满了情感。低沉抑郁,每一弦都在叹息,每一声都在沉思,好象在诉说不得意的身世,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倾诉悲情欢乐曲诗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用比喻修辞和拟声词写出了琵琶声的清脆圆润,高低流转,轻快流畅。表现了琵琶女的欢快明朗,唱出了她春风得意的青年时代,那时的她可谓色艺超群,名噪京华。醉酒欢歌构成了她生活的全部。“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了她生活的全部。这一切怎不令她留恋,故而旋律一转为清脆圆润、轻快舒徐,而“大珠小珠落玉盘”更如往日盈盈笑语,让人过耳不忘。然而好景不长,时光不再……沉思曲诗句:间关莺语花底滑,……,此时无声胜有声。明确:“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回忆到这儿,琵琶女怎不肝肠寸断?这时,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悲愤曲诗句:银瓶乍破水浆迸,……,四弦一声如裂帛。明确: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但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故而音乐之声如“银瓶……刀枪鸣”。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的愤怒控诉。收拨一划,“四弦一声如裂帛”,是愤激的哀号,更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争!谁懂琵琶曲?倾诉悲情(序曲)(欢快)急切愉悦(高亢)激越雄壮幽愁暗恨(低沉)戛然而止(冷寂)鉴赏:音乐描写的特色

琵琶女弹奏技艺精湛,作者的描写技巧更是如火纯青,使我们真的有“如听仙乐耳暂明”之感。1、善于运用双声词、象声词。幽咽、间关;嘈嘈、切切2、善于运用比喻(完成表格)

诗句

音乐特点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四弦一声如裂帛

粗重密集轻细柔美圆润清脆婉转流畅冷涩抑郁

激越响亮气势雄壮戛然而止将抽象无形的音乐写得有形可感

唱了数十句之后,渐渐地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

——刘鹗《老残游记》尖细高亢——比喻3、侧面描写(烘托)“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余音绕梁听者陶醉

PS:对比以下几处:

“主人忘归客不发”“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古人赞美音乐美的词语和句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列子·汤问》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唐杜甫《赠花卿》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

(王小玉)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的妙境:五脏六腑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帖;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不畅快。

——刘鹗《老残游记》甜润舒畅课后评价,解决问题

1.画出全文的思维导图

2.背诵全文

拓展阅读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唐·李白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听蜀僧浚弹琴》

唐·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赠花卿》

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第二课时

吊白居易唐·李忱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注:浮云不系、造化无为:浮云、造化也都无法挽留住他的生命了。

三次闻琵琶,听者的感受、反应如何?学习活动三(学生自主探究)一闻琵琶邀相见(第一节):“主人忘归客不发”——惊异(略写)再闻琵琶诉沦落(第二节):“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醉(详写)三闻琵琶青衫湿(第五段):“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伤悲(略写)学习活动四:思考探究“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琵琶女的琴声和身世为什么会引起诗人强烈的共鸣,泪洒青衫呢?浓墨重彩的音乐描写对表现诗歌主题有什么作用?1.琵琶女与青衫泪(学生做表格)犯颜直谏贬江州自言本是京城女名扬京都女艺人同是天涯沦落人心理落差命运沦落年长色衰嫁商人我从去年辞帝京才气横溢大诗人心理落差命运沦落琵琶曲2.谁解青衫泪?

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反侧”之心。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有“擅越职分”之嫌;而且,白居易平素多做讽喻诗,得罪了朝中权贵,于是被贬为江州司马。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在中唐时期可以专门处置“犯罪”官员,属于变相发配。2.谁解青衫泪?

①伤琵琶女:“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②伤己:诗人才华横溢,誉满天下,

而今朝沦落,幽愁悲愤;再加上朋友一别,更感孤寂难耐。

《琵琶行》的音乐描写不只是一个独立优秀的审美对象。诗人面对琵琶女不是一般的触景伤怀,而是一种惺惺相惜的失路悲鸣。诗人浓墨重彩地描写音乐,刻画琵琶女出众的琵琶技艺、超拔的才华,下文的主题句“同是天涯沦落人”才有了更丰富、更明确、更有感染力的内涵,诗人怀才不遇的失志情怀才分外真切感人。

3、谁解风物意(学生自主完成)

诗歌往往少不了风物的描写,同样,本诗歌前后贯穿了几处风物描写的文字。这些风物有什么作用呢?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叙述了江边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曲曲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别时茫茫江浸月”

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仿佛诗人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风物有了感应。

“唯见江心秋月白”

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一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在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情景交融,烘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绕船明月江水寒”

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黄芦苦竹绕宅生”

写诗人的生活环境,渲染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

一枝一叶总关情

诗歌中的风物成了溢满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使《琵琶行》整个诗境恍若沉浸在浔阳江头那一派忧郁的月光里,凄美动人。音乐类诗词拓展阅读

清人方扶南把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阅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