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五年级美术教案_第1页
《第2课: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五年级美术教案_第2页
《第2课: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五年级美术教案_第3页
《第2课: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五年级美术教案_第4页
《第2课: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五年级美术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湖北好课堂中小学美术学科展评活动参评课例教学设计任课教师:余憶芳单位:武汉市育才第二小学年龄:42岁教龄:23年职称:小中高联系方式材:人美版美术教材第十册第2课《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年级:五年级领域:欣赏评述课时: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文化和生活;注重创新精神。要面向全体,就应该从最简单最基本最直观的切入点入手,消除孩子们的畏难情绪发展他们不同的潜能。通过有效的学习方法体会“美术”的感染力,逐步走进艺术大师的世界,从而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美术是人类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如何理解“美术文化”、了解艺术家?就必须先了解艺术家的生活、成长历程。艺术家独特的艺术风格的转变、形成都与其生活经历,心理需求密不可分。作为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不仅向前辈和同时代的艺术家学习、借鉴,而且在不断地的认识自我、否定自我、超越自我。他的艺术风格和作品对后期的美术发展,乃至对现代的艺术发展做出了积极的推动和影响,这些才是“大师”的魅力所在。这也是课标所说的“注重创新精神”。此次教学设计便是以此作为主导思想进行的。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这是第十册教材中针对艺术家的艺术生涯和艺术成就,进行分析欣赏并给予评价的第二节课。学生应该对艺术大师的专题欣赏不再陌生,齐白石和马蒂斯一中一西,其作品的表现形式截然不同,但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却同样让人敬佩!应该让学生知道,一个人要成功、要有自己的追求是没有捷径可寻的。这节课后面紧接着两课《色彩的纯度》和《让色彩动起来》,这也算是给孩子们进一步了解色彩知识做了一个热身,埋下伏笔。本课共三页,选择了马蒂斯一生中最重要的艺术转折时期的作品,既有绘画作品也有剪纸作品和设计作品。书中第5页给出了马蒂斯的照片和他的生平简介,为学生初步了解马蒂斯的艺术历程提供了基础,感受马蒂斯的创作热情。油画作品《带帽的女人》的用笔用色与传统的绘画截然不同,结合“小知识”的介绍,可以让学生对马蒂斯和野兽派的艺术风格有所了解。第6-7页,还提供了马蒂斯不同时期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如油画作品《金鱼》、《蓝衣女人》,剪纸作品《王者之悲》、《小鹦鹉和美人鱼》,设计作品《汶斯礼拜堂彩色玻璃》。在此同时给出了许多介绍性的文字如:“生平介绍”、“小知识”、和“欣赏提示”、“艺术实践”、“评一评”等指导性文字,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提供了可能。而“思考与讨论”中的三组选择填空题,是在学生认识、观察、欣赏马蒂斯作品后,需要依靠自己的思考完成的。有些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这也正体现了我们美术教育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图文并茂的设计,让学生结合作品了解他的艺术生涯,又从生活经历,看到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二、学情分析作为五年级的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已具有简单的分析、总结、自学的能力,也应该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和可能。有些时候,我们可能会追求教材深度和广度的挖掘,而忽略了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中高年级的课本有许多引导性的文字能较好的帮助学生从书中寻求新知识,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素养。作为教学活动的引领者,应该在引导教学活动的主体也就是学生,学习新知识、了解艺术家、了解艺术风格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的能力。在学生感受、欣赏、理解马蒂斯的艺术特色后,还应该学习他对艺术不懈追求、坚强与病魔做斗争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尊重多元化文化的情感。三、教学设计思路:作为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了解艺术家、了解艺术风格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的能力同样重要。而“伟大的艺术家”之所以伟大,一定是对当时、乃至以后,甚至是对我们现在的社会和艺术都有所影响的艺术大师才能被称之为“伟大的艺术家”。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马蒂斯的生平、艺术作品及创新历程。感受其作品的特点,理解野兽派的艺术风格。2、技能目标: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从造型、色彩和艺术家的情感上评价马蒂斯和其的作品。3、情意目标:通过了解马蒂斯的艺术人生,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意识。鼓励学生做一个意志顽强、有恒心有毅力的人。教学重点:了解马蒂斯的艺术风格、作品特色,体会其作品在造型和色彩上的特点。(通过欣赏、比较、师生和生生讨论交流分析总结解决。)教学难点:理解艺术的感染力,认识马蒂斯对后世的影响。(通过学习了解马蒂斯的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创作过程,看其作品越来越简单的变化,理解他内心“艺术就是一种装饰”的追求,从而理解其艺术内涵。)教学准备:课件,彩卡等。教学过程:<一>短片直接揭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短片介绍:20世纪,有许多优秀的艺术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他们的作品不仅出现在艺术展览中,在建筑、家具、服饰设计,在文化活动、时尚潮流甚至生活日用品中我们都可以发现这些艺术家的创作元素。其中最有代表性之一的就是——马蒂斯。师导语并板书: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认识,这位20世纪伟大的艺术家——马蒂斯。<二>欣赏中质疑,初步了解马蒂斯1、展示、欣赏《带帽的女人》师:看到这件作品的第一感受是什么?师:说说这幅画的色彩和造型,哪些地方让你印象深刻?展示《蒙娜丽莎》、师:《带帽的女人》的用色和传统的肖像作品有怎样的区别?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色卡。总结出该作品的用色特点。师:请你在书中找一找,这件作品的名称,它是什么时候在怎样的场合被大家认识的?师:通过这件作品的展出,当时的评论家是怎样评论马蒂斯的?利用之前找出的色卡,分析马蒂斯画面的用色特点和“野兽派”,并板书“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富有装饰性”。总结:《带帽的女人》是马蒂斯的成名作,现存于美国旧金山现代美术馆。这幅作品大胆改变了传统绘画的光影关系,总体趋于平面化。与传统绘画的细腻、真实、优雅的色调完全不同,用了粗犷、强烈的笔触、色彩,造成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因此被当时的评论家戏称为“感觉来到野兽的丛林里”,“野兽派”也因此得名。马蒂斯也开始了自己艺术生涯的新时期。<三>比较欣赏,走进马蒂斯艺术成熟期1、比较、欣赏《带帽的女人》《红色的和谐》《金鱼》《蓝衣女人》,了解其色彩和造型的变化。师:马蒂斯在当时受到肯定后,是否就停留在享受自己成功的乐趣中?请大家在书中找一找马蒂斯的其他绘画作品,根据书中标明的创作年代,看看它们在用色、笔触上与《带帽的女人》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比较分析造型,辩论中探究师:再马蒂斯画的《金鱼》与齐白石的《虾》,给你感觉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总结:从《红色的画》到《金鱼》再到《蓝衣女人》,我们发现马蒂斯作品依然延续色彩的强烈对比,但一幅画中色彩的种类变少了,越来越简单明了、笔触也不再豪放粗犷,更多的接近平涂;在造型上也是越来越简练了。这是马蒂斯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对自我艺术追求的表现。马蒂斯在绘画上不断追求创新,他一直在绘画中进行这样的自我创新和突破吗?看看书中给我们提供的文字资料,你会了解马蒂斯更多的艺术生涯。<四>不向命运低头,达到马蒂斯艺术巅峰在马蒂斯的艺术逐步走向成熟时,命运之神却向他发起了挑战。了解马蒂斯遭受了怎样的不幸?他又是如何对待的?比较分析马蒂斯的剪纸作品展示《小鹦鹉与美人鱼》的局部师:说说这个图像表现的是什么形象?展示《小鹦鹉与美人鱼》全部作品师:再看看,你觉得画面中表现的又是怎样的景象?展示《小鹦鹉与美人鱼》的名称师:你能找到画中的小鹦鹉和美人鱼吗?你是怎样分辨出来的?师:我无法得知马蒂斯在这幅作品里想要表现一个怎样的情境,我们同学不妨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画面编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吧!师:再次比较马蒂斯的剪纸作品和前面的绘画作品,它的造型和色彩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欣赏,感受马蒂斯设计作品的强烈感染力?师:马蒂斯不仅在自己的绘画和剪纸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思想,自己对艺术的热爱,同时也用自己的作品影响着看似没有生命力的环境。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神圣而宁静的山顶小教堂,感受马蒂斯色彩和造型的生命力吧!播放视频,感受玻璃的色彩对教堂氛围的影响。看完视频,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五>拓展提升,展示大师强大影响力师: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不仅在自我艺术追求的道路上,不断超越自己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而且在遇到生命险阻的时候,依然不会放弃对艺术的追求。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的艺术作品会影响的他人,会给后世的艺术和生活带来更多美的享受和创新。让我们来看看,现代艺术家是怎样继续运用马蒂斯的创造热情和他的艺术元素,继续进行艺术创作的吧!(播放视频和图片,欣赏相待艺术家利用马蒂斯的艺术元素进行的创作。其范围涉及到时尚、家居、儿童读物、装饰画等等。)<六>总结反馈通过整堂课的学习,马蒂斯留给你怎样的深刻印象?完成书中第6页的选择填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