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云南省姚安县化学九上期中调研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B.红磷点燃后,缓慢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D.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2.2019年6月5日中国主办世界环境日,主场活动设在杭州,聚焦“空气污染”主题。下列有关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B.雾霾是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增大的原因,属于一种自然现象,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C.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等都与空气污染有关D.汽车尾气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之一3.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B.氮气用作保护气C.石墨用于制作电极 D.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4.已知氮元素形成的一种氧化物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4,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N2O B.NO2 C.NO D.N2O55.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下列类推:①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8个族②离子是带电的粒子,但是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③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④无论是吸入的空气还是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气体都是氮气;⑤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验纯⑥金刚石是由原子构成的,硫酸铜是由离子构成的。其中你认为合理的有A.3个 B.4个 C.5个 D.6个6.下列制取氧气的操作,先后顺序不规范的是A.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B.先在铁架台上固定发生装置,再放置酒精灯C.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加入高锰酸钾D.先盖上玻璃片,再从水中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白雾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8.2017年5月,中科院、国家语委和全国科技名词委正式定名117号元素为“石田”,其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钿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符号为Ts B.相对原子质量为117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7 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949.化学实验过程中不需要关注的是A.反应物的颜色B.温度的变化C.操作的顺序D.生成物的味道10.要较精确量取15mL液体,最适当的量筒应选择()A.5mL量筒 B.10mL量筒 C.25mL量筒 D.50mL量筒11.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干冰和二氧化碳都能使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变红色,主要是因为分子构成相同B.把少量干冰放入气球后,扎紧口部,观察到气球慢慢胀大,主要是因为分子体积变大C.10mL水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等于20mL是因为同种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小相等D.救援犬能根据气味发现因地震埋藏于地下的生命迹象,主要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运动12.用量筒准确量取15mL水,把水倒出一部分后再观察,量筒内剩余8mL水,可倒出的水却多于7mL,由此可知第二次观察时眼睛是()A.仰视B.俯视C.平视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我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用A装置制取某种气体的一个化学方程式为____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我不选B而选用C做气体发生装置,其优点是_____。(3)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实验室中制取一氧化氮采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序号)_____。我认为选择气体收集方法,从气体性质的角度需要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4)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在氧气钢瓶和病人吸氧器之间连接一个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导气管_____(填“a”或“b”)端连接在供氧气的钢瓶上,该装置的作用有(填写一条)_____。14.下图是水的沸腾和电解水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2)从微观角度看,这两个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_____?(3)过氧化氢和水的元素组成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微观角度的分析原因是什么_____?15.实验室常用如图制取气体,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制取氧气,不选B而选用C做气体发生装置,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2)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实验室中制取一氧化氮采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我认为选择气体收集方法,从气体性质的角度需要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在氧气钢瓶和病人吸氧器之间连接一个类似右图所示的装置,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导气管____________________(填”a”或“b”)端连接供氧气的钢瓶,该装置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一条)16.实验室用如图方法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A、B、C三个实验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_____(填序号)①元素的种类;②元素的化合价:③物质的总质量;④物质的种类;⑤原子的个数;⑥原子的质量;(2)C实验中测量正确,但发现实验后的总质量小于实验前的总质量原因是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使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成5等份,如右图装置所示。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__,实验后发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比实际值偏低,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实验原理: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瓶内______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18.在学习盐的性质时,某组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溶液M(如图)进行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澄清滤液.同学们对该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探究一M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1)(提出猜想)该组同学认为M溶液的溶质有两种可能:①是________,②是CaCl1.(收集资料)CaCl1水溶液呈中性.(1)(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M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
__________
猜想①正确,碳酸钠与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过滤后澄清滤液中会有哪些溶质?(提出猜想)猜想一:NaOH和Na1CO3;猜想二:_____;猜想三:NaOH(3)(实验验证)同学们针对“猜想一”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
没有气体产生
“猜想一”不成立
他们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继续探究)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滤液中溶质的组成.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取少量滤液于A、B两支试管中,A中加入CaCI1溶液,B中加入________溶液
若A中产生白色沉淀,B中没有沉淀
“猜想一”成立
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二”成立
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三”成立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如下是广谱抗生素阿莫西林胶囊使用说明书的部分内容,根据说明书计算:阿莫西林胶囊使用说明书[品名和化学式]正式名:阿莫西林胶囊英文名:AmoxicillinCapsules化学式:[适应症]呼吸系统:支气管肺炎、大叶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用法与用量]口服成人一次0.5g-1g(2-4粒),一日3-4次:儿童按每日每千克体重60mg计算,分3-4次服用,或遵医嘱。(1)阿莫西林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2)阿莫西林中碳元素、氮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3)求阿莫西林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______________。(4)如果一个体重25kg的儿童患病需要服用阿莫西林,每天要服几粒?(简要写明计算过程)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题分析】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又不生成气体,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水倒流入集气瓶内,倒流的水的体积就等于瓶内氧气的体积;【题目详解】A.用过量的红磷进行试验,可以将氧气完全反应,使测定结果更准确;B.红磷点燃后,缓慢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易导致气体受热逸出使测定结果偏大;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气体受热膨胀,使倒流的水偏少,测定结果偏小;D.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会因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气体的量不减少,压强不变小,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选A。2、B【解题分析】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故A正确;
B、雾霾是大气污染的结果,对人体健康有害,故B不正确;
C、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等都与空气污染有关,故C正确;
D、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有害气体,是城市空气污染源,故D正确。
故选B。3、A【解题分析】
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氮气作保护气是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石墨用于制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吸热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题目点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来体现的性质,是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体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4、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是=11×2:16=7:1.故选A.考点:化学式的意义及其计算5、B【解题分析】
①根据元素周期表可得,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6个族,错误;②离子是带电的粒子,但是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也可以是电子,正确;③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是1:8,错误;④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含量发生改变的是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氮气含量不变,正确;⑤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验纯,以防混入空气量达到爆炸极限,发生爆炸,正确;⑥金刚石是由原子构成的,硫酸铜是由离子构成的,正确;故B选项符合题意。6、B【解题分析】A、做该实验时如果先撤酒精灯,则会使导管内温度降低,压强变小而把水倒吸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故正确;B、先在铁架台上固定发生装置,再放置酒精灯时不利于火焰高度的调节,故错误;C、制取气体时,都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药品,否则会浪费药品,故正确;D、先盖上玻璃片,再从水中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可以避免进入空气,故正确.故选B.7、A【解题分析】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选项A正确;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选项B不正确;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选项C不正确;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选项D不正确。【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的实验现象的描述,描述实验现象的一般步骤:一光(或火焰)二热三生成,描述实验现象的两个易错点,①烟与雾分不清,烟描述的是固体小颗粒,雾描述的是液体小液滴;②错把实验结论当作实验现象,例如铁丝燃烧,把生成四氧化三铁作为实验现象。8、A【解题分析】
A、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Ts。A正确;B、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B错误;C、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117。C错误;D、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7。D错误。故选A。【题目点拨】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9、D【解题分析】
A、化学反应中常伴随着反应物颜色的变化,化学实验过程中需要关注,不符合题意;B、化学反应中常伴随着温度的变化,化学实验过程中需要关注,不符合题意;C、学反应中操作的顺序可能影响实验成败以及实验结果,化学实验过程中需要关注,不符合题意;D、化学过程中不得尝生成物的味道,化学实验过程中不需要关注,符合题意。故选D。10、C【解题分析】
量取液体时量筒的选择要求是量程大于或等于所需要量的体积,且数值越靠近15mL越好,故应使用25mL量筒。故选C【题目点拨】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1、B【解题分析】
A、干冰和二氧化碳都能使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变红色,主要是因为分子构成相同,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把少量干冰放入气球后,扎紧口部,观察到气球慢慢胀大,主要是因为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B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10mL水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等于20mL是因为同种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小相等,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救援犬能根据气味发现因地震埋藏于地下的生命迹象,主要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运动,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2、B【解题分析】
量筒读数时,眼睛仰视,读数小于实际体积;眼睛俯视,读数大于实际体积。【题目详解】用量筒准确量取15mL水,把水倒出一部分后再观察,量筒内剩余8mL水,可倒出的水却多于7mL,那么剩余的水实际体积小于8mL,第二次读数时应该是读数大于实际体积,所以第二次观察时眼睛是俯视。故选B。【题目点拨】量筒读数时,眼睛仰视,读数偏小;眼睛俯视,读数偏大。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2KClO32KCl+3O2↑2H2O22H2O+O2↑可以控制反应物的量(或可以通过控制反应物的量达到控制化学反应速率的目的)D密度和是否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溶解性和是否与水反应a可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或可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率)【解题分析】
(1)A装置属于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试管口没有放棉花,适宜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2)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不选B而选用C做气体发生装置,其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物的量(或可以通过控制反应物的量达到控制化学反应速率的目的);(3)一氧化氮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故实验室中制取一氧化氮采用的收集装置是:D;选择气体收集方法,从气体性质的角度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密度和是否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溶解性和是否与水反应;(4)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在氧气钢瓶和病人吸氧器之间连接一个类似丙图所示的装置,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导气管a端连接在供氧气的钢瓶上,否则,丙装置中的水就会被气体压出,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可通过丙装置中是否有气泡冒出(或冒出气泡的多少来)判断是否有氧气输出(或输出氧气的流速)。故答案为可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或可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率)。14、水沸腾,分子未变,属于物理变化,电解水,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属于化学变化分子构成不同【解题分析】
(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水沸腾,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水分子未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由水分子变为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属于化学变化,故填:水沸腾,分子未变,属于物理变化,电解水,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属于化学变化;(3)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分子构成不同,故过氧化氢和水的元素组成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15、通过控制注射器的活塞可控制过氧化氢溶液的滴加速度,进而控制反应速率D气体的密度及是否和空气中成分反应、水溶性、是否与水反应a便于观察氧气的输出速度及湿润氧气【解题分析】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制取氧气,不选B而选用C做气体发生装置,其优点是注射器可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进而达到可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2)一氧化氮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一氧化氮难溶于水,故实验室中制取一氧化氮采用的收集装置是D;选择气体收集方法,从气体性质的角度需要考虑的因素是:气体的密度及是否和空气中成分反应、水溶性、是否与水反应;(3)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在氧气钢瓶和病人吸氧器之间连接一个类似右图所示的装置,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导气管a端连接供氧气的钢瓶,该装置的作用是便于观察氧气的输出速度及湿润氧气。【题目点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要得到平稳的气流,则必须控制反应物的量,而注射器可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进而达到可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根据气体的水溶性、密度选择收集装置。16、①③⑤⑥反应生成的部分氧化镁扩散到空气中【解题分析】
(1)A、B、C三个实验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元素的种类,物质的总质量,原子的个数,原子的质量,故填①③⑤⑥。(2)C实验中测量正确,但发现实验后的总质量小于实验前的总质量原因是反应生成的部分氧化镁随白烟扩散到空气中,故填反应生成的部分氧化镁扩散到空气中。【题目点拨】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实验必须在密闭装置中进行,避免因装置内外气体交流改变装置内物质的质量影响实验效果。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1/5装置漏气或红磷的量不足压强P+O2P2O5。【解题分析】
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即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约为瓶容积的1/5,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即为原瓶内空气在氧气的体积,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故填1/5;使用该装置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原因有装置漏气,或者是红磷的量不足造成的,故填装置漏气或红磷的量不足;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瓶内的气体减少,造成瓶内的压强减小,且小于瓶外的大气压,打开弹簧夹后,大气压将烧杯内的水压入集气瓶中,故填压强;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故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写为:P+O2P2O5。18、氢氧化钙酚酞溶液变红Na1CO3+Ca(OH)1=CaCO3↓+1NaOHNa1CO3不正确溶液中氢氧化钠能与加入的少量盐酸反应,即使溶液中有碳酸钠也可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买房授权委托书填写说明3篇
- 劳动合同试用期管理教案3篇
- 废钢购销合同范例3篇
- 传承中华经典文化演讲稿(4篇)
- 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演讲稿(5篇)
- 个人银行信用借款合同(16篇)
- 2024年天津市津南区规划设计所招聘相关岗位制人员考试真题
- 2024年四平市民族宗教事务服务中心选调工作人员考试真题
- 2024年江苏南京紫金山科技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淮北濉溪县现代农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内分泌系统 肾上腺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 GPS静态数据观测记录表
- 山西省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登记表
- 软件项目周报模板
- 著名中医妇科 夏桂成教授补肾调周法
- VSM(价值流图中文)课件
- 考古发掘中文物的采集与保存课件
- 人工气道的护理刘亚课件
- 专业技术人员
- 拌和场安全检查表
- 节日主题班会 《感恩母亲节》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